- 年份
- 2024(4659)
- 2023(6811)
- 2022(5580)
- 2021(4769)
- 2020(3939)
- 2019(8908)
- 2018(8586)
- 2017(17511)
- 2016(8955)
- 2015(9794)
- 2014(9961)
- 2013(10425)
- 2012(10002)
- 2011(9246)
- 2010(9589)
- 2009(9071)
- 2008(8682)
- 2007(7901)
- 2006(7467)
- 2005(6892)
- 学科
- 济(70728)
- 经济(70700)
- 管理(26520)
- 业(23910)
- 方法(20422)
- 地方(19669)
- 企(18562)
- 企业(18562)
- 数学(17995)
- 数学方法(17906)
- 地方经济(14470)
- 中国(13586)
- 业经(13347)
- 农(12689)
- 学(11702)
- 产业(11682)
- 财(9515)
- 农业(9115)
- 环境(8931)
- 制(8884)
- 资源(8743)
- 和(8306)
- 发(8221)
- 经济学(8158)
- 体(8031)
- 结构(7819)
- 贸(7179)
- 贸易(7174)
- 融(7120)
- 金融(7120)
- 机构
- 学院(144523)
- 大学(142844)
- 济(78127)
- 经济(76942)
- 研究(55416)
- 管理(53956)
- 理学(45908)
- 理学院(45396)
- 管理学(44867)
- 管理学院(44587)
- 中国(40869)
- 财(31381)
- 科学(30889)
- 京(29915)
- 所(28017)
- 经济学(26108)
- 研究所(25279)
- 财经(25059)
- 中心(23435)
- 经济学院(23255)
- 经(22575)
- 江(22194)
- 农(20259)
- 院(19495)
- 北京(19096)
- 财经大学(18292)
- 科学院(17632)
- 范(17632)
- 业大(17605)
- 师范(17479)
- 基金
- 项目(91286)
- 科学(72686)
- 研究(67320)
- 基金(66959)
- 家(57803)
- 国家(57404)
- 科学基金(49261)
- 社会(46676)
- 社会科(44626)
- 社会科学(44617)
- 省(35639)
- 基金项目(34818)
- 自然(28943)
- 划(28512)
- 教育(28152)
- 自然科(28066)
- 自然科学(28059)
- 资助(27613)
- 自然科学基金(27607)
- 编号(25284)
- 发(23505)
- 重点(20869)
- 国家社会(20551)
- 部(20269)
- 成果(19976)
- 发展(19750)
- 展(19480)
- 创(18513)
- 济(18120)
- 经济(17978)
共检索到227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克亮 赵斌 许如玉
文章梳理了经济增长目标下的政府行为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与间接传导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2003—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考虑内生性与稳健性问题后,经济增长目标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且对东部地区的阻碍作用更大。传导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目标通过引发资本错配与劳动力错配阻碍了产业结构升级,且相较于劳动力错配,资本错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阻碍效果更为明显。经济增长目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阻碍作用在经济增长目标高于实际经济增长与市场分割程度较高的省份中更突出。
关键词:
经济增长目标 产业结构升级 资源错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展祥 龚广祥 麦愈强
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可能影响地方政府资源配置偏好,进而影响技术创新。利用中国地级市经济增长目标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层层加码"行为本身、"层层加码"逐级放大后的经济增长目标以及使用带有硬约束特征的经济增长目标制定方式都会显著抑制技术创新,而使用带有软约束特征的经济增长目标制定方式能够促进技术创新,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目标约束会导致地方政府出现"重生产、轻创新"的自利性投资偏好和"为增长而干预"的土地出让策略,导致资源错配从而抑制技术创新。进一步研究表明,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在区域、城市级别、经济增长目标完成情况等方面存在显著异质性。
关键词:
经济增长目标 技术创新 资源错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旦 王业斌
本文采用中国2004-2016年全国260个地级市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实证检验经济增长目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地方政府面临较高的经济增长目标,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地方政府会通过扩大投资规模、干预投资结构和创新行为等渠道确保实现经济增长目标,但抑制了产业结构升级,主要表现为:当采用硬约束的方式制定经济增长目标,会显著抑制产业结构升级;而采用软约束的方式制定增长目标,则会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当地方政府面临的"省市加码"幅度越大,越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目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时间、区域和城市异质性。本文为地方政府干预导致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缺乏内在机制提供新解释视角,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等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现实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柯军
文章采用结构层次系数来描述产业结构升级状况,并通过它对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联动性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在其与经济增长的联动性关系中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经济增长则不是产业结构升级的Granger原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韶华 张伟
本文通过构建三次产业结构影响能源强度的岭回归模型,并分解三次产业结构间及其与能源强度间的相关系数,揭示产业结构对能源强度的影响机理,进而结合"十三五"节能和经济增长目标提炼降低京津冀能源强度的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结果显示:经济增长目标下,北京市和河北省的产业结构优化不能完成节能目标;而节能目标下,天津市的产业结构优化不能完成经济增长目标;因此,北京市应通过节能倒逼第三产业内部升级,河北省应通过节能倒逼工业化进程加速,天津市应在保障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现祥 刘毓芸
经济增长目标管理是一个全球性现象,现有文献忽略这个现象。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考察经济增长目标管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理论上,本文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经济增长目标可倒逼资源配置,从而影响经济增长;但这并非最优的政策选择。在实证上,本文采用手工收集的除非洲和南美洲以外的全球各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回归分析发现,在经济增长目标管理期间,增长目标变动一个百分点,实际经济增长速度也将变动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目标对资本积累有显著影响,对技术进步有微弱影响,对就业和人力资本没有显著影响。这些发现是稳健的,进一步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目标 目标倒逼资源配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现祥 刘毓芸
经济增长目标管理是一个全球性现象,现有文献忽略这个现象。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考察经济增长目标管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理论上,本文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经济增长目标可倒逼资源配置,从而影响经济增长;但这并非最优的政策选择。在实证上,本文采用手工收集的除非洲和南美洲以外的全球各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回归分析发现,在经济增长目标管理期间,增长目标变动一个百分点,实际经济增长速度也将变动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目标对资本积累有显著影响,对技术进步有微弱影响,对就业和人力资本没有显著影响。这些发现是稳健的,进一步控制了可能存在的数据测量误差、地理、文化、制度、基因以及市场进入程序、成本和时间等变量后,依然成立,验证模型的部分结论。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目标 目标倒逼资源配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袁博 刘玉海 刘秉镰
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是地方政府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重要途径,而实现外商投资结构优化则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利用商务部外商投资管理平台公布的外资企业设立信息与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公布的地区经济增长目标等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地区经济增长目标对其外商投资结构优化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地区经济增长目标对外商投资结构优化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即地区经济增长目标的提高会促使该地区引进外资中的高技术产业占比提高。异质性分析发现,经济增长目标对东部地区和服务业的外资结构优化均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对西部地区则存在显著的负向阻碍效应。机制检验表明,从增加传统要素供给的视角来看,经济增长目标压力下,地方政府扩大土地供给会促使制造业外资结构优化,但对服务业外资结构优化的影响并不明显;从促进优质要素形成的视角来看,财政支出扩张引致的教育和科技支出增加对吸引高技术外资和促进外资结构优化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新发展格局下优化经济增长目标管理体制和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翠花
文章从理论层面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创业增长的影响及其机理,并利用201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有效优化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和产业间的协调程度。(2)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激活劳动力市场创业热情,无论是生存型创业还是机会型创业均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效应,且数字经济发展对机会型创业的影响大于生存型创业。(3)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促进科学技术创新和社会分工深化助力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创业增长。文章认为,应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学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以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切实促进创业增长。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结构 创新创业 社会分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聂高辉 邱洋冬
本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非正规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以来,我国非正规金融规模呈现出不断扩张的趋势,年均增速高达24.6%,超过正规金融规模增速17%;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经济增长表现出边际递减效应;进一步探索非正规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升级传导机制,发现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产业结构升级 经济增长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谢婷婷 刘锦华
基于中国2007-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空间效应分解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集聚及产业结构升级的绿色经济增长效应,实证研究显示:金融集聚及产业结构升级对我国绿色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且金融集聚增强了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从空间效应分解来看,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开放水平、产业发展阶段的不同,致使金融集聚和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付德申 孔令乾
将经济增长纳入到贸易开放与产业结构升级互动关系框架下,以我国省域数据为样本对其相互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就整体而言,贸易开放与产业结构升级两者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同时它们对经济增长也有促进作用,且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显著性更强;东中西部出现不同的回归结果,说明我国在发展上存在空间非均衡性的特点,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不能忽视地区间的差异。
关键词:
贸易开放 产业结构升级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谢婷婷 潘宇
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我国经济迈入"结构性减速"时代。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30个省(区、市)的金融集聚、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于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有着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对于邻近区域具有较强辐射作用,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开放的市场、劳动力和物质资本的投入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政府行为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空间抑制性;金融集聚和产业结构的联动有利于地区经济增长且辐射作用明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傅强 黎秀秀
本文引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指标,通过VAR模型建立脉冲响应分析我国贸易开放度、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实证研究表明贸易开放度的提高能促进国内的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拉动我国经济增长,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对贸易开放度并无明显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越强 蔚立柱 沈迎春 雷建
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背景下,金融开放和产业结构升级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能。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回归以及面板门槛模型详细检验了金融开放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金融开放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区域经济增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两者具有协同效应;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存在"双门槛效应",即产业结构升级存在一个最优调整区间,呈现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因此在协调不同政策时,应注重金融开放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协同效应和门槛效应,发挥"1+1>2"的政策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