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21)
- 2023(8662)
- 2022(7142)
- 2021(6346)
- 2020(5112)
- 2019(11641)
- 2018(11238)
- 2017(22596)
- 2016(11905)
- 2015(13141)
- 2014(13272)
- 2013(13277)
- 2012(12619)
- 2011(11706)
- 2010(12255)
- 2009(11663)
- 2008(11462)
- 2007(10458)
- 2006(10068)
- 2005(9317)
- 学科
- 济(71136)
- 经济(71093)
- 管理(37211)
- 业(31303)
- 企(24359)
- 企业(24359)
- 税(22170)
- 税收(20727)
- 收(20555)
- 方法(19979)
- 地方(18939)
- 数学(17876)
- 数学方法(17673)
- 财(17083)
- 中国(16660)
- 农(15559)
- 地方经济(13087)
- 业经(12988)
- 学(12025)
- 制(10957)
- 农业(10692)
- 策(10419)
- 环境(10295)
- 和(9483)
- 贸(9475)
- 贸易(9468)
- 融(9332)
- 金融(9332)
- 银(9246)
- 银行(9240)
- 机构
- 学院(178603)
- 大学(176002)
- 济(88556)
- 经济(86850)
- 研究(65999)
- 管理(65975)
- 理学(55086)
- 理学院(54518)
- 管理学(53808)
- 管理学院(53452)
- 中国(51845)
- 财(45638)
- 京(36467)
- 科学(35997)
- 财经(33838)
- 所(33423)
- 经(30500)
- 研究所(29420)
- 江(29310)
- 中心(29036)
- 经济学(28656)
- 经济学院(25433)
- 财经大学(24530)
- 农(24336)
- 北京(23729)
- 院(23106)
- 州(22834)
- 范(22125)
- 师范(21994)
- 省(21307)
- 基金
- 项目(106196)
- 科学(83951)
- 研究(81145)
- 基金(77295)
- 家(66112)
- 国家(65589)
- 科学基金(56106)
- 社会(53954)
- 社会科(51336)
- 社会科学(51320)
- 省(40215)
- 基金项目(38750)
- 教育(35264)
- 划(33229)
- 自然(33099)
- 编号(33052)
- 资助(32807)
- 自然科(32145)
- 自然科学(32136)
- 自然科学基金(31567)
- 成果(28375)
- 发(25177)
- 部(23771)
- 重点(23728)
- 国家社会(23110)
- 课题(22771)
- 性(21922)
- 发展(21059)
- 创(21039)
- 展(20742)
共检索到297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邱惠 杭静 徐现祥
现有研究表明,经济增长目标既可引领经济增长,又会加剧资源错配。对此,本文提出一个逻辑自洽的解释:特惠政策。在理论上,本文证明当政府资源有限时,为了最大化辖区产出,政府采取偏向大企业的税收特惠政策来吸引流动性要素,从而增加辖区产出并加剧要素错配。在实证上,本文利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省级增长目标数据,实证发现:增长目标每增加1个百分点,税收减免特惠程度显著提高3.2%;税收特惠政策偏向大企业,而不是偏向中小企业;在增长目标激励下,税收特惠政策加剧地区内的资本和劳动力错配。本文揭示了地方政府为达成经济增长目标而实施特惠政策的普遍做法,表明新时代发展需要转向普惠政策,提高发展质量。
关键词:
增长目标 税收 特惠政策 要素错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书娟 王贤彬 陈邱惠
土地在中国近几十年的中高速经济增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中央对土地资源的分配如何影响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是中国目标管理实践中的重要理论及实践问题。本文利用2004年土地供给偏向中西部政策的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检验了土地配置对地级市经济增长目标设定的影响。基于2001~2016年的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类似双重差分法估计发现:随着2004年土地政策的实施,相对于土地供给放松地级市,土地供应收紧地级市的增长目标平均下调约0.61个百分点;在排除了一系列竞争性假设后本文的基本结论仍然成立。上述结论是稳健的,揭示了上级资源配置在增长目标设定中的重要作用,对现阶段如何运用资源分配科学制定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有偏土地政策 土地配置 经济增长目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凤良 于泽 李彬
在经济持续增长目标下,通过识别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关系,我国最优宏观税负应为16.47%。这低于实际宏观税负水平,需要进行较大幅度的减税。根据税收影响经济增长的渠道,通过核算行业TFP,促进长期增长条件下的税收结构调整需要重点降低营业税。
关键词:
最优税负 行业TFP 税收结构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文英
经济增长方式与税收有着内在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增长方式决定着经济增长的质量,经济增长质量又直接决定税收规模;另一方面,一定的税收政策不仅直接影响经济的有效增长,而且对增长方式具有十分明显的制导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辉
在传统经济发展理论中,对市场有效性的假设和要素边际产出递减规律,对国别间人均产出的巨大差异的解释很大程度上被归结于技术进步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全球一体化,国别间技术差距在减少,反而人均产出差距增大。我们发现一国的人均产出水平的影响因素除了技术进步,还很大程度上受到该国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资源配置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课题组
1.目前的7.5%增速是建立在货币超发基础上的。2014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已经突破10.57万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上半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了14.7%。预测表明,全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将达到14.2%,远远超过年初制定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3%的目标,也高于2013年13.6%的增速,2014年的货币超发,将使2014年在经济增长减速的同时,通货膨胀率上升。如果2015年继续实行微刺激政策,势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温来成 孟巍 张偲
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是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重要体现,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整体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挥税收政策工具的调节功能。本文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资源配置机制,总结了公共资源配置的税收政策选择,从建立公共资源配置税收政策体系、确立税收政策调节的目标、创新税收政策工具、定期评估税收调节公共资源配置的实际效果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共资源 合理配置 税收政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严昌涛
经济全球化使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速度加快、规模加大,如何通过宏观调控措施影响劳动力资源的流向,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成为各国政府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税收政策对于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实现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总体思路和具体税收政策措施。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劳动力 配置 税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乔永璞 储成君
可耗竭资源的不恰当开发会扭曲市场机制,庇古税改革迫在眉睫。本文构建庇古税改革、可耗竭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发现在不存在庇古税时,稳态下社会福利和经济增长是受约束的最优状态。同时,庇古税对稳态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呈倒U型,但不同类型的庇古税由于征收对象的不同致使其结果存在明显差异。环境税实施后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水平明显低于资源税实施后的影响,且环境税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影响的倒U型拐点要晚于资源税,但环境税和资源税对环境污染排放量的影响不存在曲线形状上的差异。因此,政府应依据不同区域的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牛欢 严成樑
本文梳理中国2004-2016年工业经济数据,基于重污染和非重污染行业二元结构,归纳出跨行业的资本错配加剧环境污染的特征事实,构建包含信贷约束、环境税收和环境污染的两部门一般均衡模型,从生态环境、经济效率和消费福利三个维度来考察信贷约束和环境税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改善信贷约束和适度提高环境税率能够实现"降污染、去错配、增福利"的三重红利,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构建包含内生信贷约束、环境税收和绿色信贷贴息政策的两部门模型,研究结论与基准模型相似。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可通过环境政策和金融政策协调配合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函葳
国企和私企有不同的生产效率,投资在这两类企业之间的分配会影响经济增长率。这种分配涉及资本边际报酬递减和两类企业生产效率差额之间的权衡,即当一种类型的企业中投资过多而面临边际报酬递减时,转而投向其他企业更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率。本文首先通过构建动态优化模型论证了具体情形,随后利用我国1983-2015年的截面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综合而言,私企较之国企有更高的生产效率,提高私企投资占比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率;以2000年为分界点,在前一发展阶段中,国企投资占比与经济增长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私企投资
关键词:
投资资源配置 国企效率 经济增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邓芳芳 王磊 周亚虹
该文基于中国国内市场不断整合的事实,实证分析了市场整合、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文章通过总量生产率分解方法构造资源配置效率度量指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的数据和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检验了上述机制。为了确保实证结果的稳健性,该文采用中国各省份之间的交通成本构造市场整合的工具变量,然后用三阶段最小二乘估计方法排除扰动项同期相关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整合有助于省级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并促进人均GDP增长,所以当前我国应当大力破除地方政府的各种市场保护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函葳
国企和私企有不同的生产效率,投资在这两类企业之间的分配会影响经济增长率。这种分配涉及资本边际报酬递减和两类企业生产效率差额之间的权衡,即当一种类型的企业中投资过多而面临边际报酬递减时,转而投向其他企业更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率。本文首先通过构建动态优化模型论证了具体情形,随后利用我国1983-2015年的截面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综合而言,私企较之国企有更高的生产效率,提高私企投资占比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率;以2000年为分界点,在前一发展阶段中,国企投资占比与经济增长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私企投资占比则与之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后一发展阶段中,随着国企改革和规模缩小,相关关系出现逆转,并且总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逐渐提升。
关键词:
投资资源配置 国企效率 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向楠 吴婷
保险是配置和管理风险的重要制度,也具有资金融通功能。本文先说明了不同产业对保险部门的需求程度不同,然后,考虑到一个地区中各产业的增长潜力会受到"全国因子"和"地区发展阶段"的影响,构造了中国省级地区的两两配对的样本。在控制了经济、社会和地理方面的因素后,对2005-2017年数据的回归分析发现:(1)整体保险发展程度更高的两个地区的产业增长方式更相近;(2)保险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人身保险的发展。本文检验并支持了保险发展可以通过影响产业间资源配置而促进经济增长的观点。本文采用的经验研究设计可以用于研究中国保险业发展对经济社会影响的其他一些问题。
关键词:
保险 风险管理 资金融通 经济增长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爱梅 杨德才
目前,部分城市的房价等资源要素价格高涨,高成本城市化已启动,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规模与资源配置的"极化"与"分散化"并存的非平衡增长城市化模式,认为非平衡增长的城市化模式造成了房价等资源要素的高涨和经济的非平衡发展,并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为基础,利用全国287个地级市1999-2008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城市规模、资源配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东中西部不同地域和不同人口规模城市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类检验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在城市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上,中部和西部地区明显高于东部地区。400万以上人口规模的城市,其规模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系数显著降低。检验结果表明,在我国城市化模式问题上...
关键词:
城市规模 资源配置 城市化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