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64)
2023(11096)
2022(9313)
2021(8439)
2020(6716)
2019(15571)
2018(15460)
2017(29803)
2016(15714)
2015(17604)
2014(17607)
2013(17526)
2012(16322)
2011(15090)
2010(15770)
2009(14574)
2008(14009)
2007(12530)
2006(11456)
2005(10845)
作者
(46181)
(38578)
(38535)
(36688)
(24784)
(18431)
(17360)
(14918)
(14769)
(13888)
(13369)
(12838)
(12646)
(12549)
(12098)
(11986)
(11482)
(11071)
(11025)
(10702)
(9911)
(9489)
(9445)
(9091)
(8830)
(8704)
(8518)
(8317)
(7880)
(7554)
学科
(94694)
经济(94626)
管理(40722)
(39261)
方法(32656)
数学(29379)
(29279)
企业(29279)
数学方法(28868)
地方(25903)
中国(24584)
(21014)
业经(18444)
地方经济(16065)
(15865)
农业(14837)
(13982)
(13719)
贸易(13707)
(13198)
金融(13197)
(13142)
(12922)
(12783)
环境(12773)
(12613)
银行(12598)
(12287)
理论(11174)
技术(10520)
机构
学院(232854)
大学(229111)
(109456)
经济(107434)
管理(86196)
研究(85865)
理学(73123)
理学院(72243)
管理学(70843)
管理学院(70407)
中国(65784)
科学(49935)
(49262)
(47222)
(43722)
研究所(39282)
中心(37717)
财经(36784)
(35895)
(35591)
经济学(34979)
(33230)
北京(31921)
(31227)
经济学院(31114)
师范(30952)
(30790)
业大(30511)
(28758)
农业(27120)
基金
项目(147300)
科学(116983)
研究(108326)
基金(106607)
(92421)
国家(91695)
科学基金(78997)
社会(71367)
社会科(67961)
社会科学(67946)
(58464)
基金项目(54964)
教育(49495)
自然(49000)
(48314)
自然科(47899)
自然科学(47892)
自然科学基金(47013)
资助(44815)
编号(42835)
(37902)
成果(34299)
重点(33711)
(32093)
发展(31019)
课题(30987)
(30517)
(30341)
国家社会(30049)
创新(28494)
期刊
(132002)
经济(132002)
研究(76715)
中国(50632)
管理(35203)
(34499)
(33573)
科学(31347)
学报(31225)
教育(24976)
(24613)
金融(24613)
大学(24388)
技术(23372)
经济研究(23208)
学学(23070)
农业(22961)
业经(20707)
财经(18781)
问题(16460)
(16397)
统计(14689)
技术经济(14125)
(13097)
(12661)
世界(12372)
(12358)
商业(12170)
决策(11875)
国际(11487)
共检索到370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宏瑾  
本文根据产出核算理论和具有外部性的内生增长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奇迹进行了理论和经验分析。研究发现,1978年以来,中国进入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内生增长路径,在这一阶段,增加要素投入可以获得更高的产出,即使控制了人力资本和制度等变量,结果仍然是稳健的。宏观经济结构与产出函数的性质密切相关,中国的规模经济效应主要得益于制度改善,以及市场广度和深度的提高。今后,中国要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构建开放合作的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超大市场优势的规模经济效应,以便更好地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美莲  张卫华  
受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影响,广西近年来经济下行态势明显,增速逐步回落,尤其是“十二五”时期以来,广西经济增长中枢下移的幅度大于全国及周边省区,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内部自身发展的结构性问题。近年来,广西经济总量保位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增长中枢下移步伐仍在持续,后疫情时代经济加快回升基础尚未筑牢,究其原因,主要是新旧动能转换不畅,行业结构性调整错位,产业之间关联度偏低,导致产业发展趋势与工业化发展阶段不匹配。新发展格局下,广西必须全力打造高质量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形成新旧动能平稳接续、协同发力的“双轮驱动”格局,加快提升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适配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娄飞鹏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主动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我国完整的工业门类和超大规模市场空间为扩大内需提供了现实条件。考虑到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下降,投资需求高速增长难以为继,稳定经济增长需要充分发挥消费的拉动作用,而消费中政府消费增长快于居民消费增长,决定了需要构建以居民消费为主体的内需格局。在扩大居民消费方面,因为居民收入增长水平较低降低了分母,以及加杠杆购房提高了分子,二者综合作用推高居民部门杠杆率并对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为此,需要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优化居民收入结构,按照"房住不炒"的总体思路稳定房地产调控,也即从分子、分母两端降低杠杆率提升居民消费,同步推动消费升级、优化消费环境,提升居民消费满意度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进而让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充分发挥,以稳定经济增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殷德生  
一国按照初始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那就放弃了在其他部门潜在的学习效应,可能会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学习效应是规模报酬递增和动态比较优势演进的重要决定因素。国家规模具有优势的国家在产业选择时更看重产品的市场规模效应和"干中学"效应,无论这种产品是否具有初始比较优势。"干中学"效应通过影响人力资本水平而作用于一国的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通过贸易开放形成学习效应,物质生产部门与教育部门同时产生规模报酬递增,进而使一国的经济增长存在着赶超的可能,这为成功解释"东亚奇迹"以及"中国奇迹"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裴小革  
50年代末以来,占主导地位的增长理论,是以索洛的理论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在索洛1956年提出的模型中,生产的投入要素只有资本和劳动。他的模型唯一的自变量是人均资本。索洛在1957年提出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方法,并应用这一方法检验他的新古典增长模型时发现:资本和劳动的投入只能解释12.5%左右的产出,另外的87.5%的产出无法用资本和劳动的投入来解释。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储玉坤  
随着现代经济增长论的失灵,对当今世界经济出现的若干问题不能作出解答,关于经济增长的新理论应运兴起。这些新理论虽然各有偏重,论点也不尽相同,但一致认为,驱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是科技进步,也就是知识这个重要因素,而不是过去的经济增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文要武  
经济增长理论的新发展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博士生文要武经济增长理论经过十多年的沉默又重新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在增长理论沉寂的一二十年间,数理经济以及象产业组织这类数理性倾向很强的学科得到长足发展。以罗默(PaulRomer)和卢卡斯(RobertLu...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谢姗  
文章依据内生增长模型,对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对地区技术进步的贡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规模经济对东部地区技术进步的解释要大于对中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对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技术进步的解释相差无几。从全国范围来看,规模经济对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要远大于比较优势对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从而表明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已转变到依靠规模经济拉动的方向上来,规模经济而不是地区的比较优势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中发挥主要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健   刘慧  
利用2014—2021年山东省16地市电子商务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面板时间序列数据,采用PVAR模型和SWOTAHP模型,从推动力和拉动力两个维度分析了电子商务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电子商务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依存关系并具有单向因果关系;“紧缩规避(WT)”的战略方案是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政府应从政策争取与落实、人才培养与流动、企业联合与交融、氛围建设与维护四个方面促进电子商务发展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董亚宁  顾芸  王菡  
农产品品牌与流通一体化是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对于新发展格局下促进农业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本文立足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构想,在厘清农产品品牌和流通一体化影响农业经济增长机制的基础上,综合选取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数据并匹配地级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非线性门槛模型,分品牌、分区域系统揭示农产品品牌、流通一体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以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为代表的农产品品牌与农业经济增长差异呈现趋同关系。农产品品牌、流通一体化对农业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存在明显空间异质性,农产品品牌对中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增长的边际作用更大,流通一体化对东部地区农业经济增长的边际作用更大。从细分农产品品牌来看,与“地理标志商标”相比,“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地理标志产品”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更大。流通一体化对于农产品品牌影响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非线性门槛效应,全国层面来看,随着流通一体化程度跨过更高的门槛,农产品品牌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具有非线性递增现象;分区域看,东部与中西部地区流通一体化的非线性门槛效应具有异质性,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随着流通一体化程度迈过更高门槛,农产品品牌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边际影响递增现象更加明显。因此,建议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同时要注重农产品品牌建设与流通体系建设的协同性,以品牌现代化和流通体系现代化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璐  茆健  
二战以后至现在东亚六十多年的经济发展历程经历了从"东亚奇迹"到"东亚危机"再到"东亚复兴"的起伏之路。文章试图从对东亚模式导致的经济增长理论之争为切入口,对从二战后"东亚奇迹"的出现到21世纪"东亚复兴"期间内的有关经济增长机制的文献特别是对区域产业循环模式的文献做一梳理,希望能够增加后发国家关于经济增长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把握东亚经济的未来走向。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斌  朱鹤  钟益  张佳佳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和东亚部分经济体先是经历了高速经济增长奇迹,之后面临的是传统经济部门的淘汰压力、新经济成长面临掣肘、社会公众不满情绪增加。欧洲部分国家陷入历时十多年的滞涨困境,原因在于保护传统部门和增加政府干预破坏了市场机制。日本进入“日本第一”时代,日本成功地遏制通胀并灵活运用总需求管理政策保持经济景气程度,新经济快速成长。欧洲和东亚经济体最终都大幅减少了经济奇迹时代政府普遍干预市场的做法,增加对外开放程度,以更高的市场化水平支撑了新经济的成长。提高社会福利保障水平成为经济成长过程中的必选项,社会福利保障面临的问题在变,这要求社会福利保障及时做出调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卓元  王宏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运财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从理论探究和实证检验角度,递进式探究商贸流通业发展、城市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全国数据层面下,商贸流通业可以显著提升地区经济总量水平,其边际效应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增加。城市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则存在倒U型曲线变换关系。就区域而言,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城市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全国层面保持较高一致性,但东部地区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全国和中西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则低于全国和东部。文章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提出可行性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力  张宁  
文章将影响北京市金融发展的因素分为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和金融结构三个方面,并采用1991—2013年间北京市年度金融数据与经济增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