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77)
2023(4818)
2022(3999)
2021(3423)
2020(2813)
2019(6387)
2018(6190)
2017(12621)
2016(6351)
2015(6895)
2014(6934)
2013(7168)
2012(7030)
2011(6480)
2010(6763)
2009(6516)
2008(6014)
2007(5483)
2006(5315)
2005(5061)
作者
(19340)
(16581)
(16305)
(15854)
(10463)
(7730)
(7357)
(6296)
(6220)
(6038)
(5775)
(5432)
(5428)
(5268)
(5267)
(5139)
(4886)
(4728)
(4628)
(4436)
(4228)
(3991)
(3965)
(3844)
(3818)
(3740)
(3482)
(3347)
(3276)
(3226)
学科
(57048)
经济(57028)
管理(17055)
方法(16220)
地方(15961)
(14896)
数学(14722)
数学方法(14672)
地方经济(12412)
(11133)
企业(11133)
中国(10539)
(9592)
业经(8778)
(8475)
(8006)
产业(7464)
(6830)
经济学(6667)
(6423)
农业(6241)
结构(6161)
环境(6082)
(6042)
金融(6042)
(5468)
(5456)
贸易(5452)
(5177)
(5117)
机构
学院(103007)
大学(102957)
(59617)
经济(58772)
研究(40902)
管理(36026)
理学(30662)
中国(30391)
理学院(30287)
管理学(29891)
管理学院(29688)
(24741)
科学(21751)
经济学(20926)
(20773)
(20653)
财经(19681)
经济学院(18553)
研究所(18529)
(17826)
中心(16842)
(15613)
财经大学(14434)
(14345)
(13953)
北京(13315)
科学院(12595)
(12355)
师范(12232)
业大(11883)
基金
项目(62305)
科学(49761)
基金(46878)
研究(45190)
(40501)
国家(40227)
科学基金(34434)
社会(32595)
社会科(31120)
社会科学(31114)
基金项目(23968)
(23256)
自然(19879)
资助(19707)
教育(19421)
自然科(19413)
自然科学(19409)
自然科学基金(19096)
(18882)
编号(15959)
(15491)
国家社会(14629)
(14450)
重点(14407)
经济(14336)
(14226)
发展(13128)
成果(13101)
(12972)
教育部(12562)
期刊
(73732)
经济(73732)
研究(37671)
(19044)
中国(17909)
管理(15289)
学报(13947)
经济研究(13911)
科学(13616)
(12565)
财经(11375)
大学(11026)
学学(10808)
(10166)
金融(10166)
(10083)
问题(9474)
技术(9092)
业经(8921)
农业(8153)
技术经济(7647)
(6949)
统计(6842)
世界(6746)
经济问题(6107)
国际(6020)
(5709)
经济管理(5573)
商业(5462)
决策(5341)
共检索到165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凤林  
关于经济增长的研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新古典经济理论认为,在竞争均衡条件下,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长是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变化长期作用的结果。需求变化和部门间的资源流动被认为是相对不重要的,因为所有部门的劳动力和资本都能带来同样的边际收益。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受生产结构变动的影响,在预期不足和要素流动受限制的条件下,结构转变极有可能在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因此,劳动力和资本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转移,能够加速经济增长。由此可见,经济增长不仅是一个总量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结构变动问题。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铠豪  刘渝琳  
本文在个体储蓄模型和企业决策模型的基础上拓展了索洛模型,基于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教育结构、收入结构和职业结构七个视角,通过1990~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少儿抚养比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老年抚养比与经济增长呈"倒U型"关系,拐点将出现在2034年前后。研究发现:人口性别比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负效应,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而初见端倪的现代型人口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高中学历人口所占比重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也不显著,而专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口所占比例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城乡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钢  陈志  金碚  
本文主要对"资源约束下经济增长"进行了经济学分析,认为根据经济学的原理及矿产资源的供求特点,从长期而言价格机制会调节实现矿产品供求平衡;但由于矿产资源价格偏离均衡价格后,需要较长的时间供需才能平衡,从而造成社会福利的较大损失,从而造成了"资源"约束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理查德·N.库珀  丁俊萍  
本文假定美国确实有一个“新经济”,将讨论其事实根据,考察围绕“新经济”的争论和证据。探讨“新经济”的出现──如果它确实存在──可能对世界上其它地区包括亚太地区的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文凯  
本文尝试解释为何中国就业变化和经济增长间数量关系并不稳定,两个问题将被处理:(1)就业数据是否有偏误;(2)一些中国特有的影响因素在就业和增长关系间是否有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发现:(1)统计局公布的城镇增加就业数据大致可靠;(2)经济增长对就业有显著拉动作用,也就是说使用另一种表达的奥肯定律得到论证;(3)国有经济部门在就业和增长间起到了调节作用,并且对经济周期不同阶段影响有对称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纪明  
在索洛增长模型框架下构建的理论模型及实证分析说明,需求变动直接影响经济增长。在经济均衡增长路径上,需求总量持续扩张,需求结构均衡变动。最终需求与投资需求的稳态增长比率随工业化进程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动趋势。需求结构失衡导致经济增长受到明显的需求约束。1993年以来,居民消费需求增长滞后导致需求结构变动偏离均衡增长路径,使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了较强的投资和出口依赖。政府的经济政策应该适应需求变动规律,采取措施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在需求总量扩张中实现需求结构均衡化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韩玲  
银行信贷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本文采用我国31个省1978—2012年的数据,建立模型对东、中、西部三个地区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作用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2007年以后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2007年以前。本文实证还发现,不论在东部、中部还是西部,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都具有正相关关系,但是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在各地区之间存在差异,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依中、东、西部顺序递减。建议采取差异性的货币政策、增加西部地区信贷规模等策略,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我国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兵  蒲勇键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独特的产业组织形式,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研究产业集群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理是经济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以Solow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结合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原因,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从理论上解释了产业集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刚翠翠  任保平  
本文就语言特质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路径做出了理论阐释和经验检验,利用世界179个国家1991-2012年的数据,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的方法检验了语言特质对于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研究表明,语言特质充分体现在语言的相对难度和绝对难度上,它们能够通过改变交易成本与贸易偏好两个基本路径作用于经济增长效率;进一步的检验我们发现,语言特质对交易成本具有正向影响,而对于贸易偏好则具有显著的反向影响。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来看,语言发展具有单一化和简单化的趋势,因此需要在掌握双边语言的基础上通过语言文化交流降低本国语言的相对难度释放语言红利,从而带来经济增长与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和谐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任保平  李梦欣  
进入"新常态"后,我国地方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分化现象,一些省市保持着稳定的中高速发展,而另一些地区则出现了负增长。本文基于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双视角,比较分析"新常态"后我国地方经济分化的现状和特征,探索形成地方经济增长分化局面的双向内生动力源。研究认为,制度初始架构构成演化路径生成机制的内在支撑,技术层面的差异识别与缓慢扩散多向度约束了科技突破与结构变迁的交互力量,经济系统内的创新效应路径分流与动力重塑机制弱化组合引起了地方经济增长趋势分岔。为了实现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一方面要通过构建包容性制度环境,破除传统科技范式,以解除规模报酬递减结构负锁定;另一方面,要通过提高地方经济增长质量,消解经济增长路径依赖性低迷,以增强地方经济对新常态的适应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俊富  陈金伟  苗建军  
收敛性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经济增长存在收敛性是经济增长理论最重要的论断之一。对经济增长收敛性进行统计检验一般采用截面数据或时间序列数据建立计量模型来验证,但是收敛性计量模型检验存在以过于简单的模型模拟复杂经济运行,研究假定不符合实际等固有缺陷,不能全面准确反映收敛性的全部内涵,而且计量模型容易受到异常值的影响。文章从收敛性的基本概念出发,利用数据分布思想进行经济增长收敛性判断,可以非常全面地反映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有效避免了研究假定的各种缺陷,从而得出更加准确的结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渠立民  
从制度视角剖析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能使我们看到取得的成就,也使我们发现需要改进之处。中国经济的增长表明,首先在主观理论上,形成了强大的发展共识;其次,坚持了正确的改革和发展方向;第三,从比较优势上看,中国特有的经济分权和政治集权的制度安排为制度试验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基于"晋升锦标赛"的评价官员的激励方式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但也正是这种发展模式,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在追求效率的时候忽视了公平。因此,必须做好下一轮的制度调整,目前有两个迫切的任务需要面对:一是官员对谁负责的问题;二是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冲突。毕竟,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大多数人的幸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丁振辉  夏园园  
经常项目持续赤字和财政赤字高企是当前美国经济运行中的两个突出现象,但是"双赤字"并没有不利于美国经济增长,反而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一股重要力量。1970-2010年间的实证检验也证实"双赤字"与美国经济增长存在某种相关关系。通过利率和汇率效应,财政赤字可能导致经常项目赤字,当存在无限供给的可贷资本时,在开放宏观经济模型内双赤字可能会成为经济增长的正面力量。这是因为美国可以通过发行国债向国外转移财政赤字负担,同时经常项目赤字改善了美国经济发展环境,其中最核心的原因则在于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特殊地位,但是滥用美元铸币税从长远来看可贷资本无限供给出现问题不利于美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郭少新  何炼成  
社会资本是指包括信任、共同的规范或习俗、组织三方面内容在内的生产性资源 ,它可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减少机会主义行为 ,降低交易成本 ,促进经济增长。社会资本理论为解释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任保平  李梦欣  
进入"新常态"后,我国地方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分化现象,一些省市保持着稳定的中高速发展,而另一些地区则出现了负增长。本文基于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双视角,比较分析"新常态"后我国地方经济分化的现状和特征,探索形成地方经济增长分化局面的双向内生动力源。研究认为,制度初始架构构成演化路径生成机制的内在支撑,技术层面的差异识别与缓慢扩散多向度约束了科技突破与结构变迁的交互力量,经济系统内的创新效应路径分流与动力重塑机制弱化组合引起了地方经济增长趋势分岔。为了实现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一方面要通过构建包容性制度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