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19)
2023(10840)
2022(8927)
2021(8241)
2020(6772)
2019(15636)
2018(15106)
2017(29812)
2016(15645)
2015(17397)
2014(17371)
2013(17583)
2012(16944)
2011(15616)
2010(15849)
2009(15013)
2008(14535)
2007(12996)
2006(12042)
2005(11282)
作者
(44547)
(37216)
(37189)
(35878)
(23947)
(17552)
(16794)
(14413)
(14234)
(13415)
(13161)
(12194)
(12161)
(12110)
(12072)
(11653)
(11151)
(10676)
(10670)
(10165)
(9730)
(9080)
(8962)
(8642)
(8581)
(8487)
(7998)
(7799)
(7451)
(7327)
学科
(95209)
经济(95147)
管理(42652)
(42459)
方法(32056)
(31234)
企业(31234)
数学(28926)
数学方法(28719)
中国(25658)
(23202)
地方(22756)
业经(17941)
(17492)
(16731)
贸易(16722)
(16264)
农业(15842)
地方经济(15483)
(15418)
(15238)
产业(13203)
(12541)
银行(12530)
(12491)
金融(12491)
环境(12201)
(12200)
(12108)
(11731)
机构
学院(236266)
大学(235799)
(124745)
经济(122844)
研究(90895)
管理(89020)
理学(75644)
理学院(74823)
管理学(73967)
管理学院(73505)
中国(70567)
(53947)
(49554)
科学(48030)
(45044)
财经(42362)
经济学(41468)
研究所(40386)
中心(39092)
(38601)
经济学院(37154)
(35095)
(33198)
北京(32293)
(32259)
财经大学(31218)
(29491)
师范(29280)
业大(27783)
科学院(27231)
基金
项目(147513)
科学(118906)
研究(111555)
基金(110755)
(94977)
国家(94288)
科学基金(81113)
社会(76853)
社会科(73266)
社会科学(73255)
基金项目(56394)
(53974)
教育(49089)
自然(47724)
资助(46837)
自然科(46600)
自然科学(46588)
自然科学基金(45840)
(45394)
编号(42235)
(35337)
成果(35089)
(34872)
国家社会(33619)
重点(33354)
中国(30860)
教育部(30609)
发展(30272)
课题(30212)
(30108)
期刊
(145957)
经济(145957)
研究(82300)
中国(46310)
(39073)
管理(35676)
(31182)
科学(30752)
学报(28574)
(26067)
金融(26067)
经济研究(25689)
大学(23066)
财经(22736)
学学(21909)
农业(21227)
业经(20560)
技术(20235)
(20019)
问题(19449)
教育(18347)
(17707)
国际(16000)
世界(15884)
技术经济(14623)
统计(13153)
经济问题(12236)
(11500)
(11220)
经济管理(11170)
共检索到375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胡春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持续增长,其根本原因在于不断根据需求的变化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进入“九五”时期以来,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买方市场的形成标志着从数量方面调整产业结构的任务已告一段落。需求方面所出现的明显升级、高级化特征以及为争夺市场而必须提高竞争力的要求,都说明新一轮的结构调整将是以产业结构升级为核心内容。只有通过结构升级,发展一系列技术相对密集的产业,才能扩大市场,保证我国经济能够继续稳定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孟欣,王俊霞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白景明  
在我国经济增长率和税收增长率双双下降同时,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却在加速。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首超第二产业,2014年该比重达到了48%。显然,深入分析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与税收增长之间的关系十分必要。本文从学理角度对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同向非固定系数性对应关系进行了分析,从结构角度对产业结构调整与税收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协调三者关系的对策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海英  周志刚  
以经济发展的外在经济数量增长和内在产业结构优化的二维视角为切入点,利用1992-2011年的R&D强度、经济增长率和第三产业比重的数据,构建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我国R&D强度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且R&D强度的增加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正向促进作用分别在滞后9期和滞后5期达到最高,但粗放的经济增长对R&D强度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给其带来了负向影响;方差分解分析表明:长期来看R&D强度变动来自经济增长率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保持在17.6%和2.0%;R&D强度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率和第三产业比重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保持在13.8%和62.4%的水平上。最后结合现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严太华  李梦雅  
运用产业结构调整评价指标和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了我国107个资源型城市2007-2017年产业结构调整状况和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变动速度较快,产业结构发展较为均衡,已逐步呈现多元化发展方向;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但产业竞争力不强,发展波动性较大;资源依附型城市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产业竞争力较弱,对经济增长作用最小;资源依托型城市产业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关系密切,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资源依从型城市产业结构较为合理,竞争力较强,对经济增长的提升作用也更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厉以宁  
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有效益的投资主体)都是企业。制定经济增长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时,应把企业作为具有独立利益和接受利益约束的主体看待。产业结构调整实际上是各个不同部门之间投入比例、产出比例及部门内投入产出比例的变化。企业成为利益主体时,既从投入产出方面,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庄健  
建国50 年来,我国产业结构随工业化进程呈现由低级到高级、由严重失衡到基本合理的发展变动轨迹。在回顾、总结我国产业结构变化规律与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揭示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在跨世纪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应注意抓好的几方面内容:(1)产业结构调整规划;(2)国家产业政策的重心与目标;(3)打破各种壁垒,实现优胜劣汰、结构重组;(4)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5)科教兴国、产—学—研联合。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孙瑾  张旭  王硕琦  
本文构建13个东亚样本国家1990年至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一是东亚地区的贸易发展和人均收入负相关,存在贸易条件恶化和贫困化增加现象;二是东亚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于东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可以依据新结构主义经济学的增长甄别与因势利导理论框架进行未来产业升级与调整;三是东亚地区受外部冲击影响较大,需要加强东亚区域政策协调来共同抵御外部冲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森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是一个同时进行的过程,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异步性。研究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探究如何更好地调整产业结构,从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解决经济增长结构性障碍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本文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以期为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性意见。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郭庆旺  吕冰洋  
通过对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对税收收入增长影响的分析,笔者发现:(1)从全国总体而言,税收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弹性是1.54,但是从东部地区到中部地区再到西部地区,弹性值递减。(2)第三产业的兴起有利于税收增长,特别是有利于企业所得税的增长,但是东部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受益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谭清文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与对策○谭清文文章认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是“九五”期间所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尽管自1978年以来产业结构有了较大改善,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农业基础不稳,后劲不足;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行业间发展不平衡;产业素质低下,等等。在充分...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葛红玲  张景富  
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已不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是一项迫在眉睫的课题。本文介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一些突出矛盾 ,并以此为基础 ,对我国产业结构进行战略调整的思路和对策进行了具体分析和研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翔  邓峰  
产业结构优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大引擎,本文从测度产业结构优化入手,把我国分为东中西3个区域,从产业发展的角度,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比不同区域以及不同经济规模下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区域,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是产业结构合理化;而在经济发展处于中游的中部地区,主要是产业结构高级化促进了经济增长;对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均不明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曦  穆怀中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程度体现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而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联动关系。本文通过构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系数模型,对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趋势进行测算,并对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随经济发展而逐渐提升的基本规律以及阶段性波动特征。文章进一步对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正向和反向联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导致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反向联动的主导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