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77)
- 2023(5714)
- 2022(4740)
- 2021(4220)
- 2020(3400)
- 2019(8024)
- 2018(8132)
- 2017(15036)
- 2016(7845)
- 2015(8639)
- 2014(8835)
- 2013(8839)
- 2012(8373)
- 2011(7834)
- 2010(8185)
- 2009(8003)
- 2008(7567)
- 2007(6730)
- 2006(6689)
- 2005(6419)
- 学科
- 济(59160)
- 经济(59116)
- 管理(19480)
- 地方(16890)
- 业(15963)
- 方法(15287)
- 数学(13429)
- 数学方法(13366)
- 企(12706)
- 企业(12706)
- 中国(12527)
- 地方经济(12452)
- 业经(10641)
- 制(10396)
- 学(9707)
- 农(9599)
- 体(8892)
- 财(8565)
- 融(7524)
- 金融(7524)
- 经济学(6979)
- 银(6837)
- 银行(6823)
- 农业(6749)
- 税(6684)
- 行(6657)
- 体制(6554)
- 税收(6495)
- 环境(6470)
- 收(6450)
- 机构
- 大学(118503)
- 学院(118108)
- 济(64776)
- 经济(63733)
- 研究(49811)
- 管理(40625)
- 中国(37773)
- 理学(33570)
- 理学院(33110)
- 管理学(32696)
- 管理学院(32440)
- 财(29382)
- 科学(26252)
- 所(25344)
- 京(25026)
- 研究所(22497)
- 经济学(21889)
- 财经(21795)
- 中心(20558)
- 经(19709)
- 江(19508)
- 经济学院(19204)
- 院(17629)
- 农(16790)
- 北京(16653)
- 范(16145)
- 师范(16032)
- 财经大学(15853)
- 科学院(14970)
- 省(14950)
- 基金
- 项目(68456)
- 科学(54011)
- 研究(52398)
- 基金(49486)
- 家(42812)
- 国家(42461)
- 社会(35859)
- 科学基金(35663)
- 社会科(34074)
- 社会科学(34066)
- 省(25863)
- 基金项目(24883)
- 教育(23252)
- 划(21305)
- 资助(20420)
- 自然(19815)
- 编号(19802)
- 自然科(19320)
- 自然科学(19315)
- 自然科学基金(18974)
- 成果(17201)
- 发(17038)
- 重点(15994)
- 国家社会(15779)
- 部(15523)
- 课题(15015)
- 济(14915)
- 经济(14790)
- 发展(14548)
- 展(14348)
共检索到2070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郑新立
推进经济改革进而释放发展潜力,即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释放城市化潜力、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释放农业现代化潜力、推进金融体制改革释放资本潜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释放民间投资潜力、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释放消费需求潜力、推进税收体制改革释放就业需求潜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释放自主创新潜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徐雪
当前,在内外经济环境的作用下,中国经济呈现"弱回升"态势。长期以来,经济领域中政府干预替代市场择优机制,导致市场对经济转型升级的促进机制很难发挥作用,因此必须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边界,消除政府过度干预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加快经济转型升级,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否则现有的以投资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将难以为继。
关键词:
经济转型 制度改革 经济增长 投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婧
中国经济正处在"弱回升"阶段,这与中国经济周期性特点、内外经济环境、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力度有关。短期内中国需要努力实现经济"适度回升"。中长期内,中国需要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具体包括:通过制度改革重建微观经济基础;通过政府的自我改革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从而改善分配制度提升消费水平;放松政府管制,提高人力资本供给和质量,促进创新;通过新型城镇化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天勇
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方法有许多限定和暗含的条件,体现的是严格的市场经济标准,中国在政府支出与企业资本投入分配、资金供给竞争中性、人口迁徙和劳动力流动、土地要素配置、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和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等方面与假设条件存在较大偏差,实际是这些方面体制的扭曲。因此,可用这些市场经济假设条件“应有但没有,应有多少但没有那么多、或者比应有的多” 的还原逻辑,分析体制扭曲导致的产出损失,以及收入、消费与生产过剩的关系,将改革红利模糊的定性“猜测”变为量化测度。本文估算了理顺各项体制扭曲改革带来的经济增长潜能,以及2019—2035年形成国民产出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环境需要的居民收入和消费应有的增速。研究发现,应当继续推进市民化的城市化,快速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满足八亿多农村居民和目前城镇非户籍居民对工业品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延长经济能够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工业化时间。以前20年人口增长影响后20年经济增长的定律看,如果不进行有关方面的改革,中国难以在2035年前跨越中等收入发展阶段;而分低高力度不同方案进行配套改革,则可以顺利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其中,获得经济增长潜能最大的改革,是还原土地要素市场交易配置和土地资本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文军
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面临诸多困难和严峻挑战,实现预期目标,需要牢牢把握"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的方针,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新经济,精准施策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创造有效供给,培育消费新动力,助推消费升级和服务业发展,增强并释放经济增长新动能。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漫宇 窦雪萌
数字经济在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的同时,也对居民消费潜力的释放产生重大影响。通过构建测算居民消费潜力的指标体系,使用2008—2020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潜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释放居民的消费潜力,这一促进作用对高收入、受教育程度高及东部地区居民的影响更为显著。第二,数字经济发展存在两种效应:一种是通过提升收入水平和推动消费方式革新促进居民消费潜力释放,即数字红利效应;另一种是通过扩大数字鸿沟阻碍居民消费潜力释放,即数字鸿沟效应。第三,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潜力的影响存在基于收入结构和教育经费的单一门槛效应。研究结论为制定相关政策以引导数字经济促进消费潜力释放、缓解数字鸿沟效应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阮丹 付敏
新经济时代,数字经济助力流通产业集聚为消费扩容提质“提速换挡”提供基础支撑,成为释放消费潜力的新引擎。本文选取2012-2021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将数字经济、流通产业集聚、消费潜力释放纳入统一框架,借助中介效应模型与面板门槛模型对三者关系展开探讨。结果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消费潜力释放;流通产业集聚在数字经济对消费潜力释放的影响作用中发挥中介效应;数字经济对消费潜力释放的提升作用受限于流通产业集聚水平,且存在单门槛效应。由此,从积极布局新基建设施,促进数字经济与流通产业融合;加快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推动流通产业高质量集聚;持续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多向发力释放消费潜力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管怀鎏
本文分析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亟待具备的五大支撑条件:1.观念条件。要树立改革不能取代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观念,增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紧迫感,确立少投入多产出的观念。2.政策条件。要完善产业政策、区域政策和技术政策,同时要充分运用税收等经济手段以及法律手段,鼓励集约经营。3.体制条件。一是加快企业改革步伐,构造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效运行的微观基础。二是转变政府职能,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4.市场条件。发展和完善商品市场,培育和规范要素市场,同时要加强和改善市场管理。5.科技条件。要强化技术开发和推广,积极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加快建立新型的科技体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丽君
随着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人民需求与社会供给的错配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我国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和消费潜力,但有效供给尤其是高端供给不足,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消费市场的机制体制不健全、政策体系不完善等因素极大影响了有效供给的增加,使得消费供给与需求的升级不匹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有效解决消费领域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有助于充分释放我国居民的消费潜力,扩大国内消费。本文通过对制约我国消费潜力进一步扩张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阐述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促进消费的必要性,并从供给结构、基础设施、消费环境以及产品及商业模式创新四个方面提出释放消费潜力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消费潜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经济新常态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同斌 刘琳
本文采用中国地市级数据,通过合理评价不同市场化阶段政府与市场在经济增长中的差异化效应及其变动趋势,对"简政放权"如何释放改革红利给出解释说明。研究结论认为:总体而言,政府与市场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不同,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政府在经济增长中具有先促进后阻碍的倒"V"型影响,市场摩擦对经济增长的负向影响逐渐消失,在市场化程度较高时,政府支出的拥挤性凸显,"简政放权"可以充分释放市场活力。进一步地,将政府与市场在高市场化程度地区与东北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对比分析可得,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
关键词:
政府干预 市场化 简政放权 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贺洋
文章基于异质性消费理论的最新进展,分别利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CHNS)数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通过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视角探讨了居民消费异质性的存在,并测算了异质性消费者的比例,进而探讨经济新常态下收入分哦诶改革、互联网经济发展、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等对居民消费性和消费潜力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消费异质性 消费潜力释放 生命周期模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唐旭
去年11月去瑞士巴塞尔参加BIS主办的央行研究工作会。会上,一位研究主管问我:你说中国经济增长还能保持多久?我说,中国经济已经持续增长二十多年,还有巨大的潜力增长下去。中国的人均GDP才1200美元左右,比起发达国家的至少1万美元的人均GDP,还差得很远。即使在经济普查后,人均GDP也只是增至1500美元左右,差距还很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长春
追赶型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依靠结构转型和基础能力提升两股力量推动。当前,中西部仍有40%左右的农业就业人口,推动其中部分人口转移到二、三产业是快速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有效手段。制度变革虽然对当期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但对预防堕入中等收入陷阱非常重要。
关键词:
库兹涅茨效应 制度变革 有效投资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洪名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晏玲玲
夜间经济发展能够提高城市活力、创造就业机会、拉动内需,对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熵权法和TOPSIS模型对我国各省会城市的夜间经济释放消费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而后构建了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影响夜间经济释放消费潜力的主要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省会城市夜间经济释放消费潜力有较大差异;产业结构、财政支出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影响省会城市夜间经济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因素;对于夜间经济释放消费潜力较弱的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增加财政支出对于提升夜间经济释放消费潜力的影响更加突出。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引领,完善夜间经济政策运行机制;强化基础性支撑与保障,构筑优质夜间消费环境;加强特色品牌建设,提升夜间经济核心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