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07)
- 2023(13595)
- 2022(11873)
- 2021(10973)
- 2020(9071)
- 2019(20706)
- 2018(20719)
- 2017(40138)
- 2016(21498)
- 2015(23943)
- 2014(23851)
- 2013(23489)
- 2012(21398)
- 2011(19341)
- 2010(19434)
- 2009(18207)
- 2008(17150)
- 2007(14936)
- 2006(13302)
- 2005(11769)
- 学科
- 济(104089)
- 经济(103990)
- 管理(61162)
- 业(55567)
- 企(46547)
- 企业(46547)
- 方法(41604)
- 数学(35466)
- 数学方法(35093)
- 中国(23252)
- 地方(23180)
- 农(22957)
- 学(21634)
- 业经(21309)
- 财(20769)
- 理论(16464)
- 农业(15821)
- 贸(15303)
- 贸易(15294)
- 和(15176)
- 制(15013)
- 易(14723)
- 地方经济(14506)
- 环境(14431)
- 融(12720)
- 金融(12718)
- 务(12700)
- 财务(12633)
- 财务管理(12614)
- 银(12556)
- 机构
- 大学(307208)
- 学院(306596)
- 济(129134)
- 经济(126438)
- 管理(121479)
- 理学(105433)
- 理学院(104285)
- 研究(103052)
- 管理学(102527)
- 管理学院(101987)
- 中国(74903)
- 京(64560)
- 科学(62706)
- 财(56956)
- 所(51110)
- 研究所(46531)
- 财经(45981)
- 中心(45285)
- 农(44128)
- 江(43493)
- 业大(43147)
- 经(41675)
- 北京(40719)
- 范(40669)
- 师范(40347)
- 经济学(39557)
- 院(37302)
- 州(35619)
- 经济学院(35248)
- 农业(34290)
- 基金
- 项目(207423)
- 科学(163019)
- 研究(154045)
- 基金(150071)
- 家(129468)
- 国家(128394)
- 科学基金(110656)
- 社会(97595)
- 社会科(92404)
- 社会科学(92381)
- 省(80839)
- 基金项目(79514)
- 自然(70656)
- 教育(70262)
- 自然科(68941)
- 自然科学(68929)
- 自然科学基金(67679)
- 划(67270)
- 编号(63449)
- 资助(61743)
- 成果(51349)
- 重点(46112)
- 部(45357)
- 发(44842)
- 课题(43243)
- 创(42850)
- 创新(39905)
- 国家社会(39774)
- 教育部(39374)
- 项目编号(39356)
- 期刊
- 济(147353)
- 经济(147353)
- 研究(94254)
- 中国(53280)
- 学报(45338)
- 管理(45336)
- 财(42676)
- 科学(42662)
- 农(40304)
- 大学(34360)
- 教育(33330)
- 学学(32419)
- 农业(28214)
- 技术(26920)
- 经济研究(24777)
- 融(23663)
- 金融(23663)
- 业经(22874)
- 财经(22818)
- 经(19594)
- 问题(18445)
- 技术经济(16196)
- 图书(15667)
- 理论(15090)
- 现代(14097)
- 商业(14017)
- 科技(13970)
- 业(13580)
- 实践(13561)
- 践(13561)
共检索到447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梁中堂 翟胜明
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不仅重视资本积累,而且还重视制度和以分工、专业化为主的科学技术因素的作用。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是横跨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之间的一块丰碑,他把经济增长理论和研究经济增长现象的方法都全面发展和提升了。此后,西方主流经济学以20世纪80年代为分界线,前期较为重视以资本积累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后期则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把研究的视觉开始转移到科学技术和制度因素上。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梁中堂 翟胜明
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不仅重视资本积累,而且还重视制度和以分工、专业化为主的科学技术因素的作用。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是横跨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之间的一块丰碑,他把经济增长理论和研究经济增长现象的方法都全面发展和提升了。此后,西方主流经济学以20世纪80年代为分界线,前期较为重视以资本积累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后期则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把研究的视觉开始转移到科学技术和制度因素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华培
内生增长理论的发展为研究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从内生增长理论模型出发,论证经济增长率是经济效率和资本边际生产率的函数,并以此建立了分析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劲松
本文研究了开放条件下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进展。本文首先阐述新古典理论开放模型的困境,进而说明了内生增长理论中,熊彼特理论在时间和逻辑上对AK理论的继承性;比较分析了两者在跨国增长差异、跨国技术扩散等问题上认识的异同。前者一般支持国际间收入水平和增长速度趋异的观点。但后者则在一个统一的多国模型中提出了"俱乐部趋同"的概念;通用技术的出现,可能导致不同的国家集团之间出现起飞、停滞、衰退等增长模式的分化。而且一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相对位置是重要的;制度变化、开放政策,对于经济增长也起着重要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颜鹏飞 邵秋芬
经济增长极理论是 2 0世纪 40年代末 5 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关于一国经济平衡增长抑或不平衡增长大论战的产物。狭义经济增长极有三种类型。一是产业增长极 ,二是城市增长极 ,三是潜在的经济增长极。广义经济增长极 ,意谓凡能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和生长点 ,其中包括制度创新点、对外开放度、消费热点等等。经济增长极具有相对性和变异性。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均衡 (2 0世纪 5 0— 70年代 )—非均衡 (80年代 )—非均衡协调 (90年代 )的动态发展过程。典型的发展中大国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这一国情和区情 ,决定了我们应该采用以增长极理论为基础的非均衡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关键词:
经济增长极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伟林
经济增长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经济增长理论由经济增长的含义、特征、衡量、源泉等方面构成。经济增长模型和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问题。将制度视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古典经济学中早有所见,但是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而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则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新制度经济学为经济增长理论引入了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制度因素。马克思关于经济增长的模型研究,可以说是现代经济学有关经济增长模型的源头,但是,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的区别是巨大的,这种区别主要体现为研究的出发点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制度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这...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别朝霞 代谦
增长理论在历经了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两个历史阶段后,转向了对增长历史问题的关注。这一演变有着理论自身的发展逻辑:不论是新古典增长理论,还是新增长理论,都牢牢把握住了增长中的技术因素;在理论上解决了技术的内生问题之后,新增长理论尝试解释历史上的增长问题。实际上,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技术本身也是内生演变的,受制于历史、文化、制度等更为核心的因素。增长理论对历史的关注,实际上是超越技术去关注那些在更高层面上决定着长期增长的因素。增长理论发展的新动向或许标志着增长理论向历史研究的回归。
关键词:
增长理论 新增长理论 技术进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彭水军 包群
文章通过将存量有限且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引入生产函数,构建了一个产品种类扩张型的四部门内生增长模型。首先,通过对模型的市场均衡分析,给出了平衡增长路径的经济增长率以及均衡解存在的一个充分性条件,系统地探讨了在人口增长、自然资源不断耗竭的约束条件下内生技术进步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其次,通过对平衡增长路径进行比较静态分析,讨论了各经济变量以及经济环境参数的变化对稳态增长率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并给出其经济学解释;最后是综合结论及政策涵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宋德勇 许广月
本文在演化经济学的视角下,建设性地批判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试图建立一个新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初步基准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新现代增长理论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白丽健
市场经济与市场史研究的创新———《中国近代的市场发育与经济增长》评介白丽健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问题的研究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国目前对市场经济转轨的研究从理论到实践,涉及了市场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但对历史上中国市场的发育状况则缺乏系统的研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静
财政支出是政府对经济宏观调控、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在促进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探讨了我国财政支出的目的,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机制,最后提出了我国利用财政支出促进经济增长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财政支出 经济增长 效应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晓宇 曾德超
我国区域经济的划分主要有传统区域划分、指标划分和地理划分三种方法。在指标划分研究领域,对三维指标创建的研究比较不足。本文从增长极理论出发,采用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对我国31个省份经济增长需求面的消费、投资和出口的产出需求弹性进行估计,并分别构建一维和三维指标对我国区域经济进行划分。研究表明:以四大直辖市为代表的地区、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省或自治区和沿海沿江地区绝大部分省或自治区分别被划分到以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为相对极性的区域。未来研究将深入探讨在"三驾马车"中具有相对极性的省份极性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增长极 区域经济 “三驾马车” 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