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07)
2023(16568)
2022(14109)
2021(13075)
2020(11103)
2019(25833)
2018(25518)
2017(48290)
2016(26394)
2015(30285)
2014(29898)
2013(29886)
2012(28075)
2011(25560)
2010(26180)
2009(24735)
2008(24526)
2007(22034)
2006(19518)
2005(17618)
作者
(78469)
(65828)
(65715)
(62410)
(42057)
(31737)
(29698)
(25366)
(24867)
(23621)
(22586)
(22235)
(21228)
(21134)
(20810)
(20389)
(19399)
(19317)
(19221)
(19009)
(16621)
(16304)
(16076)
(15167)
(14950)
(14843)
(14616)
(14442)
(13445)
(13148)
学科
(130784)
经济(130663)
管理(75513)
(71980)
(58327)
企业(58327)
方法(57319)
数学(51081)
数学方法(50324)
中国(33089)
(30413)
(28111)
地方(26685)
(26030)
业经(24608)
(23013)
贸易(22997)
(22282)
(21629)
农业(20633)
技术(19534)
(18628)
(18604)
金融(18601)
银行(18584)
理论(18422)
(17736)
(17586)
环境(17463)
(16652)
机构
大学(393963)
学院(391018)
(172485)
经济(169160)
管理(147267)
研究(138619)
理学(126251)
理学院(124758)
管理学(122287)
管理学院(121552)
中国(106327)
(84005)
科学(83347)
(77258)
(71363)
研究所(64715)
(64415)
中心(62436)
财经(61556)
(58876)
业大(55899)
(55828)
经济学(55052)
北京(53750)
(50780)
农业(50508)
师范(50289)
经济学院(49487)
(49265)
(46705)
基金
项目(254345)
科学(200711)
基金(186473)
研究(183184)
(163565)
国家(162294)
科学基金(138455)
社会(117900)
社会科(111869)
社会科学(111839)
(97202)
基金项目(96448)
自然(88990)
自然科(87059)
自然科学(87029)
自然科学基金(85500)
教育(85164)
(82869)
资助(78991)
编号(71980)
成果(59719)
重点(58082)
(57358)
(55236)
(53657)
课题(51122)
创新(50486)
国家社会(50074)
教育部(49232)
科研(48652)
期刊
(190616)
经济(190616)
研究(119091)
中国(78341)
学报(61486)
(60012)
(57681)
科学(57127)
管理(55696)
大学(46416)
学学(43586)
教育(40843)
农业(38972)
(36774)
金融(36774)
技术(36160)
经济研究(32163)
财经(31508)
业经(27288)
(27189)
问题(24822)
统计(24310)
(22333)
技术经济(22232)
(22085)
(21510)
世界(19689)
决策(19393)
国际(19349)
(18223)
共检索到594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常建新  姚慧琴  李丹丹  
以往学者在分析区域或国家经济增长率及其来源时,通常将用索洛增长核算模型测算得到的各个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及其来源进行简单加总取均值,忽略了各个地区占整个区域或国家的比重。基于收入函数相关理论,在分析区域或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及其来源时,应对各个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及其来源进行加权处理;从决策单元、子集和总集的层面对索洛增长核算模型进行改进,得到进行加权处理(权重即地区总产出占整个区域或国家总产出的比重)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根据改进后的索洛增长核算模型对我国2000年以来的经济增长率及其来源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启才  
本文在对前人有关适度经济增长率研究基础上,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总结,并提出适度经济增长率定量研究的新方法,且实证探讨了福建经济的适度增长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涵语  马磊  夏中泽  
文章从曼昆、罗默和韦尔的总量生产函数出发,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加入老龄化因素,据此分析了老龄化所致人口结构变化对于人均经济增长率变动的影响,并对所建构的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自1978-2004年老龄化因素下的人均经济增长变动率一直为正,但增长呈现下降趋势。同时对其变动作出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在2035年以前处于人均经济增长变动率为正的人口红利期,在2036-2055年则处于人口亏损期。针对分析结论,本文提出了充分利用人口红利期的政策建议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雅君  田依民  
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期,经济增长面临较大波动的考验,因此探究经济波动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建立四变量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从时间维度和时点维度分析变量之间的动态反应,得到如下结论:宏观经济风险的经济波动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效果具有短期和长期的差异性,即经济波动率冲击对潜在经济增长率在短期内的影响是正向的,在长期内影响则变为负向。故当整体宏观经济的风险不确定性出现暂时性增加,国家应侧重实施旨在长期降低经济波动率的政策,而不仅仅是着眼于短期内的政策效果。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全  付卫艳  刘达禹  
近年来,许多研究认为,经济变量间的作用机制在不同的水平值下存在着显著差异。随着经济变量水平值的变化,经济系统中各变量间的作用机制也可能发生改变。本文使用TVP-VAR模型及其冲击反应函数,从动态的角度刻画经济增长率的波动机制,并以典型时点为例,对经济变量间作用机制的改变和迁移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TVP-VAR模型对时点信息的捕捉能力较强,在样本期间内,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作用机制发生了显著的结构性转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琛  
文章基于2000—2014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时点固定面板模型和门槛效应面板模型考察了我国经济增长率与CPI的关系,得出:第一,CPI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正负效应,对经济增长呈现非线性关系的影响。基于经济增长率最大化前提下,我国CPI的最优值为103.53。第二,我国CP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单重门槛效应,其门槛值为103.55,当CPI<103.55时,CPI对经济的影响呈现正向效应;当CPI≥103.55时,CPI对经济的影响呈现负向效应。门槛效应进一步验证了CPI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琛  
文章基于2000—2014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时点固定面板模型和门槛效应面板模型考察了我国经济增长率与CPI的关系,得出:第一,CPI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正负效应,对经济增长呈现非线性关系的影响。基于经济增长率最大化前提下,我国CPI的最优值为103.53。第二,我国CP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单重门槛效应,其门槛值为103.55,当CPI<103.55时,CPI对经济的影响呈现正向效应;当CPI≥103.55时,CPI对经济的影响呈现负向效应。门槛效应进一步验证了CPI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闪闪  夏旻  
传统的经济预测模型不能选择有效的经济指标进行经济预测。文章中首先利用自回归的方法提取与经济增长相关系数高的经济指标,然后针对传统的神经网络学习速度慢、迭代次数多、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极限学习机理论和k近邻理论的自适应极限学习机模型用于经济时间序列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比传统的神经网络、自回归模型、自组织模型、单一的极限学习机模型的精度更高,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经济增长预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苗壮  徐俊彦  
一、引言 灰色预测控制是通过系统行为序列,建立预测模型,预测系统未来的行为,根据预测,采取控制决策。这样可做到实时控制,提高系统适应能力。在经济领域中,用灰色模型预测增长率有许多成功之例。但若对其采取控制,则控制函数一般不易求出。而对特殊的模型结构,却可办到。本文试图对此做点探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袁葵荪  
文章认为, 按照经济学目前对经济增长率的认识, 增长率既无法得到有效预测, 也不能成为引导经济增长的合理指标。依据经济学分析方法与发展经济学的一些最新进展, 本文重新阐释了经济增长率的性质, 并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独特性质, 提出了一种旨在测定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的新方法。运用这一方法, 作者对我国经济增长率作了重新估计, 认为在合理的增长方式下, 20 % 左右的、持续稳定及高质量的经济增长率是我国能够希望达到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靳新中  
增长率从量的方面反映经济增长,并构成经济增长的基本主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增长,需要确立一个适度的经济增长率战略,虽然现实中确定适度的经济增长率要考虑许多方面因素,但在理论上认识适度增长率决定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方式,仍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重点对适度增长率作理论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经济的适度增长率作一初步的实证考察。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施发启  
Thepapermakesaforecastandanalysisofeconomicgrowthrateinthenext15 years,bothquantitativelyandqualitatively,byusingtheHarrod-DomaEconomic growthmodelandeconomiccyclemodel.Theresultsshowthatthegoalofquadru- plingGNPpercapitabytheendof2000proposedinthefifthplenarysessionofthe 14thcentralcommitteeoftheCPCcanberealizedtwoyearsaheadofschedule,the goalthatthe2010GNPshoulddoublethe2000GNPmaybeattainedayearinad- vance.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超  陈运杰  
目前,对于失业率和经济增长率的研究都是基于线性假设的条件下进行的,奥肯定律就是基于线性假设条件下,研究并提出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负相关性。本文在非线性框架下,利用汉森和赛欧(2002)发展的阈值协整方法(threshold co-integration test)对中国的城镇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两者之间的关系重新进行了检验,利用我国1978~1994年的相关数据建立了阈值协整的实证模型,分析并验证了它们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路正南  冯阳  王健  
研究能源强度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对于揭示能源强度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文章通过内生增长模型的构建,并基于面板数据对能源强度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能源强度的不断降低不能持续推动经济增长率的提升,两者之间呈现广义上的倒的提升有度,保持最优能源强度的持续下降,可有效抑制负面效应U的型曲线关系,表明了能源强度对经济增长率发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路正南  冯阳  王健  
研究能源强度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对于揭示能源强度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文章通过内生增长模型的构建,并基于面板数据对能源强度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能源强度的不断降低不能持续推动经济增长率的提升,两者之间呈现广义上的倒的提升有度,保持最优能源强度的持续下降,可有效抑制负面效应U的型曲线关系,表明了能源强度对经济增长率发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