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38)
2023(9641)
2022(8240)
2021(7540)
2020(6043)
2019(13921)
2018(13525)
2017(26462)
2016(14070)
2015(15380)
2014(15352)
2013(15521)
2012(14685)
2011(13402)
2010(13368)
2009(12257)
2008(11774)
2007(10302)
2006(9381)
2005(8602)
作者
(41455)
(34852)
(34681)
(33235)
(22447)
(16879)
(15640)
(13270)
(13213)
(12404)
(12205)
(11571)
(11511)
(10961)
(10942)
(10755)
(10104)
(10051)
(9970)
(9871)
(8659)
(8473)
(8296)
(8132)
(7871)
(7728)
(7704)
(7409)
(7171)
(6705)
学科
(82438)
经济(82369)
管理(37303)
(32186)
方法(25914)
地方(24658)
(23746)
企业(23746)
数学(23329)
数学方法(23130)
中国(19734)
(16941)
(15870)
地方经济(15018)
业经(14500)
(13520)
环境(12365)
农业(12312)
(11023)
(9456)
金融(9453)
(9304)
贸易(9295)
(9151)
(8882)
(8817)
(8705)
(8574)
银行(8552)
经济学(8537)
机构
学院(203487)
大学(203396)
(95063)
经济(93153)
研究(78064)
管理(72299)
理学(61825)
理学院(60941)
管理学(59932)
管理学院(59518)
中国(57154)
科学(47266)
(43427)
(40612)
(39652)
研究所(36045)
中心(34371)
(33802)
财经(32473)
经济学(31211)
(31150)
(29437)
业大(28969)
(28400)
经济学院(27800)
(27574)
师范(27310)
北京(26943)
农业(26296)
(24781)
基金
项目(136551)
科学(107872)
基金(100517)
研究(96983)
(88650)
国家(87981)
科学基金(74996)
社会(64994)
社会科(61632)
社会科学(61617)
基金项目(53522)
(52388)
自然(47701)
自然科(46579)
自然科学(46568)
自然科学基金(45690)
(44266)
教育(42653)
资助(40527)
编号(36426)
(31698)
重点(31167)
(29864)
成果(29072)
国家社会(28014)
(27567)
课题(26314)
创新(26035)
科研(25598)
教育部(25535)
期刊
(112596)
经济(112596)
研究(66203)
中国(39597)
学报(32056)
(31729)
(30523)
科学(30473)
管理(27558)
大学(23996)
学学(23045)
农业(20315)
经济研究(18948)
(18201)
金融(18201)
财经(17140)
技术(17026)
问题(16101)
教育(15203)
业经(15075)
(15056)
技术经济(11291)
资源(11184)
(11020)
(10291)
(10210)
统计(10060)
世界(9892)
现代(9878)
经济问题(9149)
共检索到314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鑫  陈志刚  
地方政府尤其是地方官员的决策行为对于一个城市工业污染的程度及其变化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首先探讨了地方官员的个体差异及其行为特征对城市工业污染的影响机理;然后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通过建立地方官员特征指标与城市工业污染间关系的计量模型,运用2005~2014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官员异质性(主要体现为年龄、任期和晋升来源等方面的差异)对城市工业污染的具体影响。结果发现,地方官员的年龄、任期和晋升来源等因素对于城市工业污染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1)地方官员年龄增加对城市工业污染的影响表现为先增后减的倒U型变化趋势;(2)地方官员任期增加对城市工业污染的影响呈先减后增的趋势;(3)本地晋升官员相对于外地晋升官员,其执政下的城市工业污染程度会有所缓减。最后就有效管控城市工业污染,从完善地方官员晋升机制、健全地方官员环境考核制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俊凤  刘友兆  
从1990-2010年长三角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变化特征出发,对不同类型城市建成区扩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及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呈上升趋势,但区域差异较为明显;不同类型城市的建成区扩张与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但两者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在不同城市间的差异较大,上海、南京的经济增长与建成区扩张之间存在双向和单向因果关系并存的现象,经济增长已明显步入转型期,而杭州、无锡的经济增长却仅是建成区扩张的单向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仍过度依赖于建设用地的扩张,土地利用方式不太合理。因此,应有效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行差别化的土地供应调控和供后监管政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晓峰  
文章采用长三角地区1985—2009年间的样本数据,借助OLS模型及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FDI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估计结果表明:FDI增长与环境污染变化之间存在协整和因果关系;FDI与废气、二氧化硫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烟尘、粉尘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而且FDI对废气、二氧化硫的影响最为显著。反映了目前长三角地区FDI存在一定的环境负效应。文章基于EKC假说,进一步测度了引入FDI因素后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及演进趋势,认为FDI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是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综合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谭晶荣  温怀德  
本文拟核算长三角两省一市环境污染损失,并通过计量方法,应用环境EKC理论,分析长三角两省一市环境污染在经济增长中各自所处的阶段,从而讨论长三角地区共同推进区域环境保护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苏浙沪环境污染损失还在增加,但增速在减缓,目前均未达到"EKC"拐点,不过均已临近该点,总体而言三地环境污染在经济增长中所处阶段基本一致,因此通力合作共同推进区域环境保护应成为当前长三角地区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突破口。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曹芳东  黄震方  周玮  徐敏  
运用GIS技术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选取2001年、2005年和2010年3个时间断面数据,探讨了转型时期泛长三角城市旅游经济空间集聚及异质性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并基于半变异函数进行了空间异质性格局的模拟。结果表明:泛长三角城市旅游经济空间集聚态势明显,人均入境旅游收入、人均旅游总收入及其增长空间格局集聚态势差异显著,以上海和南京为中心的集聚区表现异常凸显。同时,空间滞后模型检验发现,最小二乘法估计的F统计量均大于100,拟合优度在0.8以上,最小二乘法估计的残差通过1%检验,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发展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詹正华  蔡世强  
基于分解效应模型理论,通过建立联立方程组模型,本文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环境管制效应等方面分析了长三角地区FDI、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的FDI在促进该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FDI每增长1%,该地区的CO2排放量随之增加0.0254%,而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环境管制效应的影响弹性分别为0.0148、0.0518、0.0071,只有技术效应的影响弹性为-0.0483。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丁菊红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引人注目,然而,公共服务却不能与之匹配。文章从经济增长与公共服务一般理论出发,分析该地区在一体化中两者动态关系,建立公共服务供给、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模型,并进行检验。研究首次发现,该地区公共服务供给增加初期会扩大地区间经济差距,但之后却有利于缩小差距,公共服务与经济差距呈现倒U型关系;且经济增长有利于公共服务供给增加;而地方政府间竞争则与公共服务供给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懿安  朱继业  李升峰  徐秋辉  
根据《IPCC国际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的参考方法对长三角16个城市2005~2009年的工业碳排放进行核算,具体分析比较16个城市的化石燃料的碳排放量、工业碳排放强度、工业碳排放变化率等影响因素,并通过关联性分析和脱钩分析对比城市工业碳减排现状与发展趋势,得出:(1)2009年长三角工业碳排放量达到20 979.79万t,其中煤炭消耗产生的碳排放量占主导,达到95.25%;(2)2005~2009年长三角16个城市的平均工业碳排放强度从1.25t/万元降低到0.88t/万元,上海的工业碳排放水平一直保持较低水平,江苏8个城市的工业碳排放强度较为接近,浙江省的7个城市工业碳排放强度差异明显;(3...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杜文瑄  施益军  徐丽华  翟国方  陈伟  陆张维  
随着城市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风险扰动对城市的经济韧性发展有着较大的冲击影响,深入研究城市经济韧性对于城市经济良性发展和提升经济抵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选取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两次典型的经济风险扰动,以长三角城市为研究对象,以产业相对多样化、产业相对专业化、区域经济联系强度和地区经济敏感度的多维综合评价法对长三角城市经济韧性进行了测度,并对其时空格局的演化、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内大部分城市的产业相对多样化指数呈不断下滑趋势,相对专业化整体态势稳定上升,有利于区域产业分工和一体化发展,应对风险扰动的经济韧性能力强,而安徽省内部分城市专业化指数过高且存在产业同构化现象;(2)城市产业相对专业化指数区域差距不断增加,与其主导产业结构有显著关系;(3)核心城市与各城市间的联系总量占比逐年降低,核心城市上海的集聚能力仍较高,致使城市间差距增加,不利于城市经济韧性的整体协同;(4)城市抵抗力和恢复力与其经济发展模式密切相关,经济风险扰动对不同城市的经济增长,存在由沿海城市向内部城市的地域先后性影响。论文有助于弥补已有研究在城市群地区尺度经济韧性研究方面的不足,以期为中国城市经济可持续和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方法指导。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巫强  
该文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以全国作为比较基准,实证研究了1979-2004年间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与投资、人力资本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计量结果表明:教育和医疗卫生财政支出这两类人力资本投资,对上海、江苏、浙江GDP指数和人均GDP指数的推动作用大多显著为正,尤其上海经济增长体现出强烈的教育推动特征,江苏经济增长体现显著人力资本推动特征。虽然在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贡献有高低之分,而且投资的作用也非常明显,但与全国经济增长的格局相比较,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性质并不属于纯粹的粗放型经济。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晓艳  高春亮  李钧鹏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模型对1990~2006年长三角地区的生产效率进行估算并分解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结果表明:①长三角地区的生产效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②城市化率、地区GDP中第二产业的比重、基础设施水平、人力资源水平和对外经济依存度都会增加生产效率,而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比重以及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对生产效率有负面影响;③1992年长三角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1998年之后有显著上升;④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主要是由技术进步率决定的,规模效应的贡献几乎为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郑亚莉  杨益均  
本文利用长三角地区1986-2007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出口扩展型生产函数模型,实证分析了进出口贸易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产品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大于进口和进出口总额的产出弹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庄汝龙  宓科娜  陈阳  赵彪  
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以长三角41地市为研究单元,运用熵值法测度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指数,进一步借助耦合协调评价模型计算协调度、发展度以及耦合度,并据此进行耦合协调类型划分及其空间关联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长三角41地市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整体趋势波动上升,但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影响,社会福利随经济增长出现缓慢下降趋势。2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指数空间吻合度较高且格局相对稳定。相比社会福利,经济增长首位特征明显,市际差异相对突出。3耦合度具有明显空间分异规律,初步形成"合宁沪杭甬"Z字型耦合协调发展轴带。4安徽省多数地市属于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失调衰退类型,亟需平衡二者关系,寻求优化路径,推动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向更高层次耦合协调发展类型演进。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吴静  
通过建立模型,对长三角地区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服务业的FDI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仅凭经济总量的增加不足以进一步吸引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才是吸引FDI的关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郝园园  曹洪忠  
文章从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的角度考察1989—2018年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变迁的进程,并构建以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和CO_2排放为基础变量的DCC-MGARCH模型和ARDL模型以及分析产业结构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且具有区域差异性。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地区)的影响要远大于经济落后地区,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影响效果会更加显著。与此同时,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负向动态波动关系。但能源消耗(CO_2排放)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之间不存在明显的联动性,且波动效果具有不确定性。产业结构高级化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向动态波动关系,间接导致产业变迁的“虚高度化”,促使能源的高消耗与CO_2的高排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