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86)
- 2023(12591)
- 2022(10134)
- 2021(8762)
- 2020(7355)
- 2019(16781)
- 2018(16367)
- 2017(32104)
- 2016(17575)
- 2015(19876)
- 2014(20285)
- 2013(20210)
- 2012(18829)
- 2011(17143)
- 2010(17394)
- 2009(16466)
- 2008(16117)
- 2007(14595)
- 2006(13137)
- 2005(12020)
- 学科
- 济(100359)
- 经济(100277)
- 管理(47820)
- 业(44528)
- 方法(37081)
- 企(33633)
- 企业(33633)
- 数学(33118)
- 数学方法(32888)
- 中国(25714)
- 地方(24407)
- 农(23193)
- 财(18944)
- 业经(18903)
- 学(18572)
- 农业(15928)
- 制(14617)
- 地方经济(14518)
- 贸(14222)
- 贸易(14215)
- 易(13666)
- 环境(13415)
- 融(12408)
- 金融(12406)
- 发(12184)
- 和(12059)
- 银(11983)
- 银行(11951)
- 行(11400)
- 产业(11315)
- 机构
- 大学(266434)
- 学院(265777)
- 济(123734)
- 经济(121262)
- 管理(97860)
- 研究(96260)
- 理学(83920)
- 理学院(82906)
- 管理学(81520)
- 管理学院(81016)
- 中国(71240)
- 科学(57544)
- 京(56229)
- 财(53543)
- 所(49294)
- 农(45866)
- 研究所(44694)
- 中心(43171)
- 财经(42916)
- 江(40798)
- 经济学(40677)
- 经(38902)
- 业大(38679)
- 经济学院(36609)
- 农业(35989)
- 北京(35318)
- 范(34388)
- 院(34187)
- 师范(34067)
- 州(31827)
- 基金
- 项目(173080)
- 科学(136596)
- 基金(126922)
- 研究(123975)
- 家(110900)
- 国家(110057)
- 科学基金(93970)
- 社会(82519)
- 社会科(78308)
- 社会科学(78285)
- 基金项目(66981)
- 省(66840)
- 自然(58903)
- 自然科(57556)
- 自然科学(57541)
- 自然科学基金(56495)
- 划(56034)
- 教育(55678)
- 资助(51503)
- 编号(48406)
- 重点(39375)
- 发(39368)
- 成果(38998)
- 部(38457)
- 国家社会(35349)
- 创(34871)
- 课题(33825)
- 教育部(32938)
- 科研(32925)
- 创新(32888)
- 期刊
- 济(141054)
- 经济(141054)
- 研究(83630)
- 中国(49180)
- 农(41778)
- 财(41636)
- 学报(41227)
- 科学(38186)
- 管理(35213)
- 大学(30881)
- 学学(29413)
- 农业(27784)
- 融(24463)
- 金融(24463)
- 经济研究(24251)
- 技术(22717)
- 财经(22272)
- 教育(21146)
- 业经(20691)
- 问题(20295)
- 经(19392)
- 技术经济(15429)
- 业(14928)
- 统计(14555)
- 贸(14315)
- 世界(13029)
- 商业(12934)
- 策(12850)
- 现代(12522)
- 国际(12028)
共检索到4015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海平
本文使用2005-2014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差分广义矩(DIF-GMM)方法,对我国经济增长水平与城市化水平的动态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具有显著动态效应;经济增长水平、产业结构水平、政府调控水平和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等因素对城市化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合理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海平
本文使用2005-2014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差分广义矩(DIF-GMM)方法,对我国经济增长水平与城市化水平的动态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具有显著动态效应;经济增长水平、产业结构水平、政府调控水平和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等因素对城市化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合理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蒙荫莉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经济增长与城市化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金融深化与城市化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金融深化是城市快速成长的动因之一,城市化又进一步促进金融深化。这一结论给城市化进程要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提供了实证支持,同时也支持了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纽带的观点。
关键词:
金融深化 经济增长 城市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金荣学 解洪涛
本文通过面板数据模型,采用工具变量估计方法,发现各省区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并不明确,但按照各省区初始城市化水平建立虚拟变量,发现初始水平居于中下水平的省份其城市化增速与经济增长具有强相关。进一步考察影响各省城市化增长速度的因素,发现城市化增速与乡镇企业就业水平及财政用于支援农村和农业支出水平相关,中国工业化道路与城市化相伴而生。
关键词:
城市化增长差异 省区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金昌 程开明
为探讨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文章依据1978~2004年的时序数据,利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动态计量分析。结果发现,经济增长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对城市化产生较大的正向冲击效应,而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强度不大;城市化水平受人均GDP影响的效应逐步增强,受自身影响的效应不断减弱,而人均GDP受自身波动影响的效应不断上升,受城市化水平影响的强度逐步下降。对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深入认识,有利于各级政府在推动城市化和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采取合理对策,避免走入误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明斗
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增长本质上是相互影响的内生化过程,两者之间关系的探讨对于提升城市化水平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构建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增长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运用GMM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对2002—2011年中国30个省区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增长的内生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呈现倒U型关系,城市化水平为59.58%是倒U拐点,此时经济增长水平为最高点,到2019年即可实现;东北地区能较好地解释中国整体的发展趋势,其城市化拐点为61.1%,到2014年即可完成;而中部地区却是U型的发展趋势,其城市化拐点为37.71%,而中部地区当前的城市化水平为45.48%,...
关键词:
城市化水平 经济增长 内生性 城市化拐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玥 徐盈之
文章主要利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从1978—2006年的相关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及相关检验方法,对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人口城市化水平长期决定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却没有长期决定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发展的结论,同时对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分别提出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口城市化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若飞 荣莉莉 刘泉
本文基于DEA-MAlMquist模型对我国各省及直辖市的城市扩张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根据全要素生产效率指数(tFP)将城市扩张效率划分为低、中、高3个效率层次。依据2003~2012年我国286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法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人力资本、城市建设规模等9个要素对不同效率层次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均表明:专业化人力资本和城市建设规模并不能显著促进人均经济产出;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行为仍是过去阶段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当前产业结构中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就业比重,并不足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专业化人力资本比例;针对性提高不同区域货运能力,积极拓展生产性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新光 胡日东 张永起
文章运用平滑转换回归模型(STR)分析经济增长对城市化发展的非线性门槛效应。通过搜集1978-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金融相关率(FR)和城市化率(urban)等变量数据,选取FR作为转换变量,构建经济增长影响城市化水平变化的STR模型。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促进城市化发展的Granger原因,反之则不明显;经济增长对城市化的作用表现出非线性特征,可以通过非线性平滑转移模型来描述;经济增长对城市化变化的影响表现出非对称性,研究发现滞后3期FRt-3是导致这种非对称性的原因之一。具体表现为当FRt-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闫晓红
笔者利用一个城市化水平内生增长模型,借助非平稳面板数据的方法,考察了中国省际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虽然中国整体的城市化水平比较低,需要通过提高城市化水平来促进经济增长,但并不是所有省份的城市化水平提高都能促进经济增长,某些省份存在着相对于经济增长的过度城市化问题,其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起负向作用,而且过度城市化的负面效应会抵消投资所带来的效应。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任跃文 蒋国洲 许夏冰童
本文运用我国1996-2010年31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将城市化水平作为经济增长影响考虑因素之一,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我国省域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产生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得到城市化水平每增加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随之平均增加26.6个百分点的基本结论,这表明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具有相当明显的助推作用。本文从多路径影响角度分析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水平 经济增长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郭炳南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方法,利用我国1978~2011年期间时间序列数据,实证研究了三者的长期均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与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差异较大,城市化水平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经济增长促进城市化发展的效果不明显,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促进。同时,研究还发现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存在短期滞后作用,而经济增长对贸易自由化冲击的响应则一直保持正能量的加速运动,最后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 贸易自由化 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郭炳南 程贵孙
本文基于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我国城市化水平、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机制,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方法,利用我国1978-2011年期间时间序列数据,实证研究了三者的长期均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与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差异较大,城市化水平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经济增长促进城市化发展的效果不明显,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促进。同时,研究还发现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存在短期滞后作用,而经济增长对贸易自由化冲击的响应则一直保持正能量的加速运动,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 贸易自由化 经济增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韩燕 聂华林
基于1989-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设定了协整模型,分析了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且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在总体上,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不同区域间的差距较大,城市化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排序依次为:东部、中部、东北部、西部。因此,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做好户籍制度改革,将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消除地区经济差距。
关键词:
城市化 区域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协整检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龙亮军 王霞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资源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威胁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协调好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统称为生态损耗,同时运用脱钩理论和协整理论,对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城市化进程中生态损耗、经济增长与福利水平之间的脱钩状态进行实证分析并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表明:(1)过去三十多年间,我国资源环境消耗与城市化率成正比,人均生态足迹由1980年的1.15全球公顷上升到2011年的2.49全球公顷,并在2004年人均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