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76)
2023(13465)
2022(11157)
2021(10369)
2020(8714)
2019(20040)
2018(19405)
2017(37168)
2016(19332)
2015(21555)
2014(21011)
2013(20777)
2012(19138)
2011(17152)
2010(16710)
2009(15456)
2008(14527)
2007(12266)
2006(10825)
2005(9780)
作者
(52417)
(44009)
(43657)
(41811)
(27936)
(20776)
(19987)
(17129)
(16839)
(15261)
(15138)
(14637)
(13804)
(13744)
(13639)
(13621)
(13058)
(12609)
(12544)
(12185)
(10849)
(10404)
(10388)
(10128)
(10026)
(9928)
(9420)
(8994)
(8713)
(8474)
学科
(105073)
经济(104989)
管理(55081)
(50923)
方法(43904)
(40479)
企业(40479)
数学(40113)
数学方法(39723)
中国(25530)
(22769)
(21560)
地方(21098)
业经(18746)
(17802)
贸易(17788)
(17340)
(15687)
农业(14915)
(14592)
(14035)
财务(14001)
财务管理(13973)
地方经济(13895)
环境(13563)
(13369)
金融(13368)
企业财务(13358)
(12628)
银行(12619)
机构
大学(276599)
学院(273069)
(134949)
经济(132971)
管理(108843)
研究(95252)
理学(94544)
理学院(93625)
管理学(92230)
管理学院(91706)
中国(73936)
(58486)
(56724)
科学(51814)
财经(47484)
(45178)
经济学(44115)
中心(43531)
(43526)
研究所(40946)
经济学院(39661)
(37128)
(37047)
北京(35660)
财经大学(35540)
业大(35518)
(34403)
(32154)
师范(31883)
商学(30237)
基金
项目(186208)
科学(149874)
基金(141694)
研究(135996)
(122811)
国家(121904)
科学基金(106499)
社会(93087)
社会科(88757)
社会科学(88737)
基金项目(73778)
(67622)
自然(66526)
自然科(65103)
自然科学(65089)
自然科学基金(63984)
教育(61240)
资助(58597)
(57544)
编号(51908)
(43260)
重点(41392)
国家社会(41317)
成果(40937)
(40234)
(38612)
教育部(38240)
人文(37038)
创新(36292)
科研(35962)
期刊
(142410)
经济(142410)
研究(83769)
中国(47592)
(45440)
管理(41508)
学报(36737)
科学(36222)
(32103)
大学(29704)
学学(28067)
经济研究(25437)
(24805)
金融(24805)
技术(24730)
财经(24418)
农业(22329)
(21201)
问题(18935)
业经(18920)
教育(18639)
(17991)
统计(16803)
国际(16606)
世界(15967)
技术经济(15788)
(14524)
决策(13301)
(12664)
理论(12499)
共检索到406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小溪  樊友丹  
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能够促进当地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而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其知识和技术的外溢效应以及经济溢出效应又会反过来推动经济的增长。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分析了全国和各区域经济增长水平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相互影响。我们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正向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的显著性和程度的大小存在着很大的地区差异性。其中,东部地区的结果最为明显,西部次之,东北部和中部最弱。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伟如  韩斌  胡冰  
参照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开发的对外直接投资绩效指数,引入了中国各省份的对外直接投资绩效指数,并且结合2003~2009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来讨论省级对外直接投资绩效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全国来看,省级的对外直接投资绩效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系,但对于中西部地区省份来说,两者之间呈现弱负相关。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超  林建勇  
基于2004—2015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同时分析以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为衡量指标的地区吸收能力对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效应的调节作用。最后为提升我国企业境外投资的质量效益,从而发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在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关键作用,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冯彩  蔡则祥  
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经济增长效应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存在区域差异。全国、东部以及中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西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东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大于全国和中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要远远小于其长期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崔忠平  王浩名  
以20052015年全国和各省的人口城市化率、空间城市化率、技术进步溢出和经济增长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从全国来看,各研究变量的空间影响程度较大;从各省的研究来看,人口城市化率、空间城市化率、技术进步和溢出等变量的提高能够对全国的经济增长产生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这三个变量对于经济增长的直接效用、间接效用和总效用也非常明显,在各变量对经济增长的效用影响排名也非常靠前。区分省级区域后发现,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从东、中、西部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武建新  胡建辉  
本文根据中国处于转型发展新阶段的典型事实,将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调整纳入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分析框架,探讨了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调整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就直接效应看,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中国经济的绿色增长均呈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就间接效应看,产业结构合理化不利于资本产出效率的提高但有利于劳动产出效率的改进,产业结构高级化有利于资本产出效率的改善但对劳动产出效率的影响不甚明朗。环境规制对中国绿色经济增长不直接产生作用但要素配置功能明显。产业结构高级化和行政化环境规制间的交互作用,对中国绿色经济的增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应向阳  张捷  
为了验证我国近年来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相关结果,采用了一个普通的面板数据模型,收集1985~2006年中国各省份的数据,所用的估计手段既包括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方法(FE)和随机效应方法(RE),还包括广义矩估计(GMM)和极大似然估计(MLE),从而大大提高了估计结果的可信度。实证结论表明: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正,这些正向影响基本上能够通过显著性检验;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条件收敛;实物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始终都是显著为正的;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显著为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崔忠平  王浩名  
以2005~2015年全国和各省的人口城市化率、空间城市化率、技术进步溢出和经济增长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从全国来看,各研究变量的空间影响程度较大;从各省的研究来看,人口城市化率、空间城市化率、技术进步和溢出等变量的提高能够对全国的经济增长产生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这三个变量对于经济增长的直接效用、间接效用和总效用也非常明显,在各变量对经济增长的效用影响排名也非常靠前。区分省级区域后发现,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从东、中、西部地区的实证结果来看,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飞  董锁成  李泽红  
运用面板协整工具和动态最小二乘法(DOLS)对我国1985—2007年间30个省级行政区环境污染变量与经济增长变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与以往研究相比,该方法的检验结果具有更高的势值(power)和稳健性。结果显示我国工业废气污染、工业废水污染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变量与经济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变量间均呈现出显著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关系,而EKC转折点并没有出现在过低的水平上。目前我国仍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在减排方面需要花费巨大的经济成本,中国在应对环境变化领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必须深入探索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路径,努力施行减物质化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茶洪旺  左鹏飞  
本文在利用熵权法构建互联网资源指数的基础上,应用扩展的CobDouglas生产函数,基于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互联网资源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互联网资源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2)互联网资源对于GDP增长的促进作用强于劳动力因素,而弱于资本因素;(3)资本、劳动力与互联网资源三种生产要素组合在一起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规模报酬递增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瑾  刘文革  周钰迪  
针对中国绿色经济持续增长问题,本文结果表明,全国整体而言第三产业发展对绿色增长有促进作用,对外开放对绿色增长有负面作用,但是区域差异较大:第三产业发展对东部地区绿色增长正效应最显著,开放对东部和中部地区有负向影响,其中对中部地区的负效应系数最大,中部地区"污染避难所"的环境成本转移效应明显,要避免污染产业的进一步转移,中西部地区可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工业型绿色经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建伟  郭其友  
本文基于1994—2013年制造业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一个开放经济的实证模型,采用差分矩估计的方法(GMM)实证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增长、就业与工资的交互效应,进一步解释FDI经济效应的非均衡特征。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和缓解就业压力方面的效应显著,但对我国的工资效应不显著。从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对促进经济增加的作用较为明显,但对就业量的影响却显得较弱。中西部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不是十分明显,但其创造了一定的就业岗位对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建议强化招商引资的结构导向,发挥其对经济增长、就业和工资的协同效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丽英  刘后平  
本文依据我国产权制度和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征,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为基础,将制度和政府效率引入增长模型,分类检验了要素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数据分析表明,制度越完善,对经济增长越有利,但制度效应的发挥依赖于政府效率的高低。由于我国近十年来政府行政运行成本不断膨胀,政府效率不断降低,这不仅直接影响到经济增长,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权制度与对外开放政策的发挥,降低了制度的促进作用。各省市区经济贡献的测算结果显示,物质资本的投入仍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产权制度的完善和对外经济开放对经济增长均产生了正的贡献;政府效率的低下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作用,同时技术进步对各省市区经济效率提高的影响差距较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斌  
本文将华东地区作为一个典型样本,使用1990~2009年的面板数据计量外商直接投资(FDI)与东道国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以及FDI推动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我们的计量结果表明:FDI和人力资本确实对华东地区的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但是政府消费对于经济增长没有显著作用,人力资本存量与外商直接投资也并没有形成相互促进的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沙文兵  
笔者基于知识生产函数,利用2004年~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对国内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以专利授权数量为表征的国内创新能力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主要表现在创新水平较低的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专利方面。对创新水平较高的发明专利的影响则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部地区以发明专利为表征的国内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对中、西部地区及全国平均而言,对外直接投资对以发明专利为表征的国内创新水平则并无显著影响。三大区域在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投资主体类型及投资动机以及自主研发投入水平等方面的不同,是导致这一差异的重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