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29)
2023(21144)
2022(18283)
2021(17202)
2020(14335)
2019(33021)
2018(32619)
2017(62640)
2016(33908)
2015(38174)
2014(37922)
2013(37008)
2012(33972)
2011(30765)
2010(30992)
2009(28970)
2008(28136)
2007(24634)
2006(21998)
2005(19719)
作者
(96080)
(80130)
(79615)
(75894)
(51245)
(38140)
(36192)
(31177)
(30459)
(28690)
(27360)
(26952)
(25498)
(25324)
(24952)
(24828)
(23690)
(23295)
(22956)
(22897)
(20105)
(19586)
(19320)
(18492)
(18029)
(17986)
(17567)
(17430)
(16185)
(15666)
学科
(145856)
经济(145705)
管理(97458)
(89952)
(74140)
企业(74140)
方法(62065)
数学(54099)
数学方法(53245)
中国(38200)
(37548)
(37494)
业经(30798)
(30387)
地方(29391)
(26590)
贸易(26577)
(25820)
(25355)
农业(24882)
理论(23254)
环境(22893)
(22335)
(22181)
财务(22085)
(22072)
财务管理(22041)
(21209)
银行(21159)
税收(20858)
机构
大学(480597)
学院(480109)
(199849)
经济(195736)
管理(185125)
研究(164561)
理学(159811)
理学院(158021)
管理学(154926)
管理学院(154063)
中国(124454)
(102117)
科学(99927)
(94813)
(82587)
研究所(74945)
财经(74787)
(73934)
中心(73804)
(70672)
(67981)
业大(67739)
北京(64875)
(63508)
师范(62932)
经济学(61188)
(59632)
农业(57556)
(56581)
财经大学(55349)
基金
项目(320958)
科学(252986)
研究(235636)
基金(233655)
(203433)
国家(201789)
科学基金(173286)
社会(149237)
社会科(141469)
社会科学(141435)
(123146)
基金项目(121914)
自然(111927)
自然科(109319)
自然科学(109290)
教育(109086)
自然科学基金(107319)
(104329)
资助(97832)
编号(96305)
成果(79140)
重点(72119)
(71270)
(68467)
课题(66333)
(65979)
国家社会(61892)
创新(61658)
教育部(61449)
科研(61260)
期刊
(221616)
经济(221616)
研究(147486)
中国(89538)
学报(73165)
(72268)
管理(68970)
科学(68173)
(67032)
大学(55886)
教育(52776)
学学(52571)
农业(46349)
技术(43050)
(41649)
金融(41649)
经济研究(37111)
财经(36291)
业经(34438)
(31205)
问题(28156)
(24223)
图书(24083)
技术经济(23962)
(23959)
统计(23841)
国际(21806)
(21794)
世界(21521)
理论(21274)
共检索到7175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凤良  吕志华  
开征环境税已经成为我国环保政策的现实选择。本文通过在总量生产函数中引入环境的外部效应构建了一个考虑环境质量和环境税的内生增长模型。在本文的模型中,最优环境税是使均衡增长路径上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环境税,最优环境税的税率由刻画实际经济体特征的各参数内生决定。开征环境税的过程中必须使用配套政策以降低环境成本上升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开征环境税的基础上,提高居民环境偏好程度或环境边际再生能力的配套政策能同时起到改善环境质量、提高长期经济增长率和社会福利水平的作用;但单纯促进技术进步的配套政策不利于环境保护和长期经济增长,通过技术研发来提高企业对污染的"利用效率"具有动态无效率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廖朴  郑苏晋  
中国面临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重压力,兼顾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环境政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在内生死亡率交叠世代模型中引入环境与寿命的关系,本文建立了考虑环境与寿命关系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得到了环境税制度下经济动态路径,讨论了最优环境税问题。运用中国数据的数值分析展示了使稳态下社会总产出水平最大的最优环境税。本文的贡献是在环境税的研究中引入了环境与寿命的关系,并得到了使稳态下社会总产出水平最大的最优环境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晓娣  
根据居民年龄实行阶梯式医保个人支付率,理论上看,能降低医疗消费中的道德风险,并引导福利向老年弱势群体转移。动态CGE模型的实证模拟也表明,此举将减少未来的人均医疗支出,同时降低居民的社保缴费和税收负担。如果节省下的医疗花费用于储蓄,将促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如果用于为政府提供扩大公共卫生投入的资金支持,则能增加有效劳动供给、提高产出水平、提升居民要素报酬和转移支付收入,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控制人均医疗需求的上涨,大大减轻老龄化带给医保的资金压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唐颖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和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与创新带来的垄断势力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会带来非帕雷托最优的经济增长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将阻碍经济增长;加快知识和人力资本积累、促进技术进步以及缓解收入分配不公平的财政政策能纠正市场失效,使长期经济增长达到社会最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许璞  苏振天  
在经典的世代交叠动态一般均衡(A-K OLG)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由一系列不等式方程组所构成的"跨期动态"模型,反现实地模拟了提高间接税同时降低直接税对我国社会福利、经济效率的影响。与基期相比,减少对资本征税会带来福利增长0.34%(纯经济效率提高0.25%),减少对劳动征税会带来福利增长0.1%(纯经济效率提高0.02%)。该实证结果证明了间接税比直接税更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率的理论观点。因此,提高直接税的比重是需要以一定的经济效率损失为代价的,实行该项举措应该权衡好各方面利弊、把握好改革时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严成樑  龚六堂  
本文在一个资本积累和创新相互作用的内生增长经济中考察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讨论两个问题:当政府税收收入全部用于生产性公共支出时,各种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如何及相对于生产性公共支出,政府对资本积累或是研发的补贴是否更能促进经济增长。研究的结论是:当政府通过征收更多的税收为生产性公共支出融资时,消费税税率与经济增长率正相关,劳动收入税税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一个倒U形关系,公司收入税、资本收入税税率与经济增长率负相关;相对于生产性公共支出,政府对资本积累或是研发的补贴可能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武赟杰  杨荣珍  
补贴问题正日益成为国际贸易领域的一个焦点问题,欧盟既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也是对中国补贴政策提出质疑最多的WTO成员之一。在欧美动辄指责他国补贴政策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对欧盟历次补贴通报情况的梳理和分析,总结出欧盟补贴政策的一些显著特点,包括农业、能源是重点补贴领域,研发补贴力度大,补贴方式主要采用直接拨款,实施国家援助行政审查和规制等,并结合中国历次补贴通报情况,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以求在补贴问题上力争做到知己知彼,从而更好地应对补贴领域内的贸易摩擦和多边补贴规则改革的压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丁晓峰  
文章在传统区域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尝试将新经济地理学的FC模型用于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问题。模型以对称条件下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资本集聚和流动状况为假设条件,分析了FC模型框架和假定下的资本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结合小罗伯特卢卡斯与克罗格的研究,认为资本集聚之所以不能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是由于人力资本外部收益性差异与政治因素制约所致。发展中国家应该利用本次危机大幅提升本国人力资本外部收益性水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熙鸣  
本文基于中间产品种类扩张的内生技术进步模型的框架,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文章认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一国现阶段的技术水平与全球技术水平的距离,减小一国与全球技术水平差距可以提升该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理想值。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丹鹤  汪晓辰  
本文主要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环境规制问题的理论及其实证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综述了不同环境规制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传导机制、环境规制对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污染转移的影响路径,基于不同政治体制和市场机制下的环境规制博弈以及环境规制工具选择与规制政策的有效性。最后从中国环境规制实践借鉴视角予以述评,提出了探讨中国现有体制下构建有效的环境规制理论及政策的可行研究方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丹鹤  汪晓辰  
本文主要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环境规制问题的理论及其实证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综述了不同环境规制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传导机制、环境规制对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污染转移的影响路径,基于不同政治体制和市场机制下的环境规制博弈以及环境规制工具选择与规制政策的有效性。最后从中国环境规制实践借鉴视角予以述评,提出了探讨中国现有体制下构建有效的环境规制理论及政策的可行研究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瑞坤  
绿色经济不仅是近年来的热点名词,也是当今世界倍受青睐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少国家已纷纷走向绿色经济发展道路。相应这种快速发展的实践,绿色经济的理论与核算研究却相对滞后。文章根据当前联合国提倡的绿色经济特征,从理论上剖析了绿色生产函数的变化后,认为SEEA框架的绿色GDP核算并不反映绿色增长的成果。据此提出在中国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下绿色增长估算的基本理论框架,包括绿色增长的最终成果形式、绿色增长核算的产业部门分类、统计指标核算范畴、价值测度等基本核算内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房林  邹卫星  
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不仅关系到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且与一系列社会问题紧密相联。通过构建资源约束框架下的增长模型,可以分析自然资源和社会地位对经济系统均衡条件、动态转移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消费资本比足够大或消费足够多、且资本与消费的边际替代率足够小,是经济系统存在鞍点均衡的必要条件;当资源消耗足够多时,消费资本比会显著下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戴子钧  
一、税收规模与经济 增长的基本关系 (一)税收规模的内涵。 所谓税收规模,是指一个国家一段时间内(一般指一个税收年度)确定的税收收入总量及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其量的大小由政府依据对经济增长总量、政府支出规模以及社会公共需求的预测情况确定。在现实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肖红叶  顾六宝  
本文基于拉姆齐模型的动态分析框架,借助于对其中若干重要参数的分析,对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稳定状态及其推移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利用研究结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优路径进行了模拟。初步结论为:①中国经济增长路径中存在稳定状态且随其参变量的变化而移动;②此稳定状态可以通过政策优化参数而向后推移;③可调控参数分别为消费跨期替代弹性、人均消费增长率、资本份额、技术进步速率、社会平均折旧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