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07)
- 2023(11903)
- 2022(10388)
- 2021(9574)
- 2020(7925)
- 2019(18404)
- 2018(18395)
- 2017(36062)
- 2016(19264)
- 2015(21673)
- 2014(21878)
- 2013(21761)
- 2012(20062)
- 2011(18152)
- 2010(18272)
- 2009(16922)
- 2008(16117)
- 2007(14080)
- 2006(12615)
- 2005(11241)
- 学科
- 济(99292)
- 经济(99200)
- 管理(55513)
- 业(50694)
- 企(42422)
- 企业(42422)
- 方法(39821)
- 数学(34040)
- 数学方法(33710)
- 地方(22411)
- 中国(21380)
- 农(20749)
- 学(20552)
- 业经(19726)
- 财(19001)
- 理论(15028)
- 农业(14473)
- 和(14315)
- 地方经济(14260)
- 制(13692)
- 贸(13597)
- 贸易(13589)
- 环境(13475)
- 易(13061)
- 融(11793)
- 金融(11792)
- 银(11436)
- 技术(11409)
- 务(11406)
- 银行(11399)
- 机构
- 大学(284242)
- 学院(281426)
- 济(121542)
- 经济(119066)
- 管理(113203)
- 理学(98332)
- 理学院(97253)
- 研究(96044)
- 管理学(95713)
- 管理学院(95212)
- 中国(69541)
- 京(60274)
- 科学(58036)
- 财(53268)
- 所(47747)
- 研究所(43493)
- 财经(42965)
- 中心(41793)
- 农(40349)
- 江(39749)
- 业大(39616)
- 经(38987)
- 北京(38280)
- 经济学(37380)
- 范(36980)
- 师范(36704)
- 院(34648)
- 经济学院(33309)
- 州(32421)
- 财经大学(31900)
- 基金
- 项目(190227)
- 科学(149674)
- 研究(140621)
- 基金(138499)
- 家(119532)
- 国家(118553)
- 科学基金(102185)
- 社会(89528)
- 社会科(84839)
- 社会科学(84816)
- 基金项目(73648)
- 省(73293)
- 自然(65372)
- 自然科(63778)
- 自然科学(63767)
- 教育(63483)
- 自然科学基金(62626)
- 划(61183)
- 资助(57209)
- 编号(57043)
- 成果(46396)
- 重点(42057)
- 部(41995)
- 发(41025)
- 创(38989)
- 课题(38878)
- 国家社会(36673)
- 教育部(36400)
- 创新(36321)
- 科研(35850)
- 期刊
- 济(138154)
- 经济(138154)
- 研究(88201)
- 中国(48703)
- 管理(42500)
- 学报(41897)
- 科学(39553)
- 财(39453)
- 农(36368)
- 大学(31859)
- 学学(30064)
- 教育(28799)
- 农业(25454)
- 技术(24578)
- 经济研究(22902)
- 融(21818)
- 金融(21818)
- 财经(21719)
- 业经(20133)
- 经(18619)
- 问题(17614)
- 技术经济(15541)
- 理论(14477)
- 图书(14333)
- 现代(13105)
- 实践(13003)
- 践(13003)
- 科技(12886)
- 商业(12375)
- 业(12188)
共检索到412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颜鹏飞 邵秋芬
经济增长极理论是 2 0世纪 40年代末 5 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关于一国经济平衡增长抑或不平衡增长大论战的产物。狭义经济增长极有三种类型。一是产业增长极 ,二是城市增长极 ,三是潜在的经济增长极。广义经济增长极 ,意谓凡能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和生长点 ,其中包括制度创新点、对外开放度、消费热点等等。经济增长极具有相对性和变异性。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均衡 (2 0世纪 5 0— 70年代 )—非均衡 (80年代 )—非均衡协调 (90年代 )的动态发展过程。典型的发展中大国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这一国情和区情 ,决定了我们应该采用以增长极理论为基础的非均衡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关键词:
经济增长极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姜太碧
根据经济增长极理论 ,影响经济增长极形成的因素可归纳为资金、技术和人才、制度。本文详细分析了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这三个因素对农村城镇增长极形成的作用 ,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晓宇 曾德超
我国区域经济的划分主要有传统区域划分、指标划分和地理划分三种方法。在指标划分研究领域,对三维指标创建的研究比较不足。本文从增长极理论出发,采用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对我国31个省份经济增长需求面的消费、投资和出口的产出需求弹性进行估计,并分别构建一维和三维指标对我国区域经济进行划分。研究表明:以四大直辖市为代表的地区、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省或自治区和沿海沿江地区绝大部分省或自治区分别被划分到以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为相对极性的区域。未来研究将深入探讨在"三驾马车"中具有相对极性的省份极性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增长极 区域经济 “三驾马车” 指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茜
增长极理论是建立在现代系统科学和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非均衡发展理论。创新是增长极的主要功能。我国必然要经历由产业增长极和区域增长极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过程 ,必须正确选择和培育我国知识经济的产业增长极和城市增长极。
关键词:
增长极 知识经济 产业增长极 城市增长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贾贵浩
河南省西峡县是我国内陆地区的深山县,既无工业基础,又无区位优势,该县坚持不懈发展生产,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已逐步发展成为豫西南地区的经济增长极。西峡经验充分说明,在运用增长级理论指导县域经济发展实践中,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正确选择推进型产业,依托当地优势和创新能力形成推进型产业;并且县域经济完全可以通过资源禀赋企业这个纽带实现"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的统一,依托集聚——扩散效应,在龙头产业带动下,加快劳动力转移,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
西峡 经济现象 增长极 解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肖良武 黄臻 罗玲玲
增长极理论研究的丰富成果及省域经济增长极体系形成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践经验具有广泛的重要借鉴价值。基于经济发展、经济结构与经济环境视角,运用现有统计数据,建立相关模型,利用多种分析方法,以黔中经济区为例,我们拟选择并构建一个完整多层次的经济增长极体系。
关键词:
省域经济 增长极 培育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肖良武 黄臻 罗玲玲
增长极理论研究的丰富成果及省域经济增长极体系形成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践经验具有广泛的重要借鉴价值。基于经济发展、经济结构与经济环境视角,运用现有统计数据,建立相关模型,利用多种分析方法,以黔中经济区为例,我们拟选择并构建一个完整多层次的经济增长极体系。
关键词:
省域经济 增长极 培育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秀英 李果 贾沁媛
区域经济发展和教育资源向来密不可分。随着环渤海经济区纳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对高技能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该地区内高职教育大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高职教育发展也能为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和提供新的人力资本。
关键词:
环渤海 经济增长极 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田娜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西安作为陕西经济重要极核的极化效应明显,导致增长极与其外围区形成的区域经济空间组织整体的持续增长能力正在下降,应发挥西安作为区域经济重要增长极的扩散效应来实现关中区域经济的高质量一体化。大西安规划及其实施的过程应该体现西安经济由极核阶段向扩散阶段转化的分散化、均衡化特征,不仅要积极培育和完善支撑单个增长极的主导产业和市场主体,更要建立多个增长极之间的渗透与联系,进而达到区域经济的高水平均衡。
关键词:
西安经济 高质量增长 极化效应 扩散阶段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颜鹏飞 孙波
中观经济或称区域经济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本文借鉴西方经济理论界的前沿性研究成果 ,重点探讨了经济增长极的理论特征 ,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九点新进展 ,并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提出了关于这一理论和相关政策的新思路 ,其中包括增长极定位新原则、非均衡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政策、都市圈增长极发展战略、牛肚子战略的再思考 ,以及关于区域差异和协调发展问题的新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白义霞
在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历史上,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世界各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规划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改革至今,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党中央与时俱进地提出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宏伟战略。对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演变和创新进行总结和研究,对我国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杰
菏泽在山东省属于欠发达地区,如何突破菏泽经济发展困境早已成为政府和学者重点关注的问题。从区域经济学角度分析菏泽经济特点,论证菏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阐述增长极理论适宜指导现阶段菏泽经济发展状况,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措施。培养增长极,让增长极带动周围区域经济发展,再适当合理地应用政策杠杆作用克服增长极理论自身的缺陷,实现菏泽经济腾飞和山东省经济均衡发展,应是现阶段加快菏泽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佳途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曾德超
增长极理论是建立在经济学和系统科学基础上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我们应以增长极理论基本原理来研究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的特点,以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指标来确 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设想。
关键词:
增长极 区域经济 指标 规划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煦照
增长极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关于一国经济平衡增长抑或不平衡增长大论战的产物,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分析工具,对研究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增长极理论的基本内容,分析了增长极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增长极的培育和发展问题。
关键词:
增长极 区域经济 战略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安虎森
增长极理论评述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安虎森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rancois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可以说是在20世纪诸经济学流派中独树一帜的理论,引起许多经济学家的关注,曾造成世人一连串的反映,不仅许多经济学家研究该理论或佩鲁的经济学思想,许多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