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76)
2023(8253)
2022(6936)
2021(6027)
2020(5122)
2019(11404)
2018(11205)
2017(21931)
2016(11546)
2015(12964)
2014(12994)
2013(13010)
2012(12180)
2011(11168)
2010(11475)
2009(11114)
2008(10703)
2007(9813)
2006(9012)
2005(8553)
作者
(33609)
(28527)
(28406)
(27148)
(18135)
(13291)
(12695)
(10918)
(10682)
(10091)
(10064)
(9393)
(9275)
(9170)
(9142)
(8742)
(8344)
(8275)
(8105)
(7865)
(7391)
(6967)
(6750)
(6577)
(6463)
(6388)
(6271)
(6037)
(5717)
(5524)
学科
(70551)
经济(70471)
管理(39872)
(33074)
(27604)
企业(27604)
方法(21104)
数学(18495)
数学方法(18354)
地方(17190)
(15815)
(15105)
中国(15073)
业经(13530)
(12991)
地方经济(12444)
(11960)
(11543)
环境(9683)
(9642)
金融(9640)
(9324)
银行(9312)
(8937)
体制(8861)
农业(8834)
(8709)
财务(8688)
财务管理(8668)
(8636)
机构
大学(176475)
学院(175461)
(87678)
经济(86106)
管理(64926)
研究(64088)
理学(54878)
理学院(54265)
管理学(53534)
管理学院(53185)
中国(49180)
(42164)
(36272)
科学(34069)
财经(32304)
(31790)
(29114)
经济学(29095)
中心(28097)
研究所(28071)
(27561)
经济学院(25705)
(23808)
财经大学(23718)
北京(23035)
(22931)
业大(21253)
(20958)
(20864)
师范(20794)
基金
项目(109082)
科学(87234)
基金(81464)
研究(81356)
(69982)
国家(69460)
科学基金(59955)
社会(56194)
社会科(53441)
社会科学(53429)
基金项目(42088)
(41081)
教育(36520)
自然(35690)
自然科(34838)
自然科学(34831)
自然科学基金(34238)
(34061)
资助(33007)
编号(30926)
成果(26355)
(26197)
(25162)
重点(24912)
(24527)
国家社会(24498)
(22356)
教育部(22320)
课题(22151)
人文(21792)
期刊
(107760)
经济(107760)
研究(60821)
中国(37088)
(34452)
管理(27823)
学报(23301)
科学(22862)
(22395)
大学(18851)
(18699)
金融(18699)
经济研究(18388)
学学(18002)
财经(17963)
(15621)
技术(15468)
业经(14230)
农业(14224)
教育(13904)
问题(13675)
(10713)
技术经济(10388)
世界(9748)
国际(9528)
统计(8988)
经济问题(8562)
改革(8453)
(8453)
经济管理(8446)
共检索到283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姜国强  
目前我国的投资、消费和出口处于非均衡状态。大量制度安排,如政绩考核、城乡制度差异、财政支出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外贸体制等存在逆向效应,严重阻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必须矫正现有的逆向制度安排,保持适当的投资和出口规模,同时努力扩大消费,使消费、出口、投资协调驱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秋  
城乡协调一体化的发展源于我们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农村土地制度与财税制度的创新与安排。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实质是统筹配置城乡资源,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合理流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设计与安排。现实中的一些制度逆向安排,成为阻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深层次原因,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必须打破这一逆向制度安排,实现城乡一体化制度的再选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叶望春  
刍议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金融制度安排中国工商银行武汉市分行叶望春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经济系统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在所处的发展阶段上关于经济运行的状况和增长动力结构的总称。从经济运行来看,有投资驱动型增长和效率驱动增长两个类型;从动力结构上看,有主要靠增...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叶望春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金融制度安排叶望春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经济系统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在所处的发展阶段上关于经济运行的状况和增长动力结构的总称。从经济运行来看,有投资驱动型增长(粗放增长)和效率驱动型增长(集约增长)两个类型;从动力结构上看,有主要靠...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保安  
早在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格雷戈里等分别测算了英、法等国家的经济增长总量,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估算当时政府的财政收入。所以说,衡量政府财政能力是早期估算一国经济增长的本源要义。伴随着西方经济学理论演进过程,经济增长理论不断丰富,从熊彼特的技术创新学说,发展到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再到索洛的"余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叶德磊  
在有关经济增长实现方式的问题上,存在一些理论认识上的误区。经济增长的实现方式是多重的,分工的深化、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增加投资、刺激消费、制度创新等都可以推动经济增长。不能将经济增长的实现方式作简单、机械的排他性理解。经济增长的多重实现方式有着其内在的逻辑关联,应该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有选择方面的轻重层次之分。近些年来颇为流行的"中等收入陷阱"或者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不是分析经济增长问题时一个恰当、可靠的理论支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叶德磊  
在有关经济增长实现方式的问题上,存在一些理论认识上的误区。经济增长的实现方式是多重的,分工的深化、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增加投资、刺激消费、制度创新等都可以推动经济增长。不能将经济增长的实现方式作简单、机械的排他性理解。经济增长的多重实现方式有着其内在的逻辑关联,应该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有选择方面的轻重层次之分。近些年来颇为流行的"中等收入陷阱"或者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不是分析经济增长问题时一个恰当、可靠的理论支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天勇  
转变增长方式、制度创新与提高经济效率中共中央党校周天勇国民经济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关键在于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率。必须通过宏观和微观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来规范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刺激其劳动、智能、技能、技术和资本等要素的供给,调动其节约资源和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宝安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虽然有所转变,但由于受传统经济增长观念和体制性机制性因素的影响,转变的总体效果不理想,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在延续,在某些领域经济增长方式不但没有实现转变,甚至还有恶化趋势。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涛  蒋斌  艾菊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姜国强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结构失衡的困境,需求结构、国民收入分配、城乡结构、产业结构等都处于非均衡状态。经济结构的失衡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要保持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必须调整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同时要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城乡结构和产业结构,减少结构摩擦,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璇  宋经纬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赖于市场机制的利益杠杆、调节机能及与此相关的各种保护经济主体合法权利的制度安排。而形成合理的制度安排关键在于创新,即要通过制度体系的协调、制度内容的调整、制度的改革,以新的高效率的制度代替旧的低效率的制度,以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制度因素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系,指出制度障碍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的症结所在,并据以提出以制度创新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