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96)
- 2023(10133)
- 2022(8559)
- 2021(7676)
- 2020(6630)
- 2019(15533)
- 2018(15327)
- 2017(30470)
- 2016(15835)
- 2015(17504)
- 2014(17490)
- 2013(17507)
- 2012(16311)
- 2011(14972)
- 2010(15636)
- 2009(14624)
- 2008(14142)
- 2007(12684)
- 2006(11621)
- 2005(10700)
- 学科
- 济(97102)
- 经济(97039)
- 管理(42704)
- 业(40971)
- 方法(36073)
- 企(34149)
- 企业(34149)
- 数学(31491)
- 数学方法(30918)
- 地方(22653)
- 中国(20377)
- 农(18913)
- 业经(18605)
- 学(17407)
- 财(15650)
- 地方经济(15430)
- 理论(13898)
- 制(13453)
- 产业(12924)
- 农业(12829)
- 贸(12210)
- 贸易(12199)
- 易(11689)
- 融(11270)
- 金融(11270)
- 体(11073)
- 和(10984)
- 银(10364)
- 环境(10351)
- 银行(10346)
- 机构
- 学院(236411)
- 大学(235502)
- 济(112286)
- 经济(110295)
- 管理(89689)
- 研究(83969)
- 理学(76976)
- 理学院(76131)
- 管理学(74519)
- 管理学院(74079)
- 中国(62309)
- 京(49782)
- 财(48436)
- 科学(48000)
- 所(42285)
- 财经(38164)
- 研究所(38026)
- 经济学(36279)
- 中心(36111)
- 江(36007)
- 农(34738)
- 经(34409)
- 经济学院(32248)
- 北京(31760)
- 业大(31555)
- 院(30029)
- 范(29812)
- 师范(29542)
- 州(28250)
- 财经大学(28017)
- 基金
- 项目(150788)
- 科学(119893)
- 研究(110296)
- 基金(110099)
- 家(95477)
- 国家(94788)
- 科学基金(81694)
- 社会(72627)
- 社会科(69184)
- 社会科学(69166)
- 省(59416)
- 基金项目(56612)
- 自然(50978)
- 教育(50785)
- 自然科(49870)
- 自然科学(49859)
- 划(48977)
- 自然科学基金(48949)
- 资助(46707)
- 编号(42948)
- 成果(34859)
- 发(34795)
- 重点(34640)
- 部(33330)
- 创(31372)
- 课题(30990)
- 国家社会(30673)
- 创新(29325)
- 教育部(29079)
- 发展(28592)
- 期刊
- 济(131482)
- 经济(131482)
- 研究(76203)
- 中国(47130)
- 管理(37195)
- 财(37149)
- 学报(33041)
- 科学(32459)
- 农(31599)
- 大学(25966)
- 学学(24529)
- 教育(23771)
- 技术(23534)
- 经济研究(23098)
- 农业(21003)
- 财经(20318)
- 融(20298)
- 金融(20298)
- 业经(19097)
- 经(17879)
- 问题(16903)
- 统计(15695)
- 技术经济(14869)
- 策(13888)
- 贸(12874)
- 决策(12613)
- 商业(11852)
- 世界(11631)
- 业(11564)
- 国际(10888)
共检索到365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蒲勇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远竹 朱永法
中国林业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尽快加以转变 .要实现这个转变 ,产业结构调整是关键 .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 ,为此 ,应在加强森林资源培育的基础上 ,优化林业第二产业内部结构 .重点是培育林产加工业这一林业主导产业 ,并通过主导产业影响作用的发挥 ,既拉动林业第一产业发展 ,又推动第三产业增长 ,从而推进整个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并最终达到实现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的
关键词:
林业 经济增长方式 产业结构 主导产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涛 石丹 安锦
通过建立一个由两部门经济构成的增长模型,给出经济内生增长所需满足的条件,并得出衡量各产业偏离度以及产业结构偏离度的一个相对合理指标。然后基于偏离度以及资本缺口的实证分析表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方向、路径选择以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储蓄率变化并没有统一模式,但根据各省市自治区产业结构偏离度以及资本缺口情况,关于结构调整方面基本可分为九大类,储蓄率分为下降和上升两类。这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具有一定的政策参考价值,有利于明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忠伟 曾福生
构建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经济增长的模型 ,进行了实证分析 ,并讨论了二者的关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津孚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黄津孚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今后十五年,要下大力量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显著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使社会生产力有一个大的发展。”所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从粗放型的增长向集约型的增长转变,不过分依赖要素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大军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首要条件中共中央党校张大军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外延型)与集约型(内涵型)两种。前者是指依靠生产要素数量的扩张实现经济增长;后者是指依靠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实现经济增长。集约型增长方式的基本特征是经济增长效率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梅立华
一、湖北现阶段产业结构的基本情况(一)三次产业结构逐步得到改善产业结构的变动不仅反映经济发展的进程,更体现经济发展的成果。"十五"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湖北省三次产业呈现一产比重逐年下降、二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的特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肖尧 杨校美
笔者利用投入产出法测算了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水平,并以全要素生产率对工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作为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衡量指标,从总体和行业分组两个层面,实证研究了2001年~2013年期间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垂直专业化分工在总体上对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呈现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在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初期,有利于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随着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的不断加深,又会抑制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荣涛 张许颖 苏明吾
地区利益始终对地方政府行为是一种基本的制约因素 ,地方政府有关产业调整和发展的博弈行为是在追求地区利益中开始和结束的 ,因此 ,各级地方政府对自身利益的不懈追求是形成产业结构趋同现象的深层次原因。为了印证这个结论 ,本文分析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三个博弈模型 ,并就如何消除产业结构调整中地区利益的障碍作用提出了若干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趋同 地区利益 博弈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肖兰
本文采用Hansen(2000)提出的门槛回归模型,利用我国1979-2014年的年度数据,定义经济增速为门槛变量研究信贷规模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是否存在门槛效应。实证结果显示,当门槛变量处于不同的阶段时,银行信贷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存在差异:经济增速处于5.2%以下时,银行信贷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最为明显;处于9.2%以上时,影响低于前者;处于5.2%到9.2%之间时,影响最小。故而在我国处于经济新常态的现状下,银行信贷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效力变弱,应积极探索银行信贷之外的措施,联合信贷手段共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兀晶 高辉
本文基于1978—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VAR模型考察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产业结构调整变量对城镇化产生逐渐减弱的正向冲击,而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冲击效应较弱。因此,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关系,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镇化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VAR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兀晶 高辉
本文基于1978—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VAR模型考察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产业结构调整变量对城镇化产生逐渐减弱的正向冲击,而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冲击效应较弱。因此,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关系,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镇化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VAR模型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秋华
福建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一)──加大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力度陈秋华编者按:当前,福建林业正处于新的发展时期,关键就在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本系列研究,以福建林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为背景资料,对涉及福建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树
在构建门槛回归模型的基础上,以环境治理水平为门槛变量,运用中国24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0~2010年数据实证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前提下,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经济增长,尤其是二、三产业结构比重的上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同时还发现,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基于环境治理水平的双门槛效应;只有环境治理水平跨越一定的门槛后,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增长效应才能够充分发挥。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增长,需要强化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环境治理水平,还需要做好相关的配套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