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960)
- 2023(23036)
- 2022(19699)
- 2021(18106)
- 2020(15403)
- 2019(35024)
- 2018(34477)
- 2017(65579)
- 2016(35860)
- 2015(40116)
- 2014(40101)
- 2013(39704)
- 2012(36851)
- 2011(33496)
- 2010(33827)
- 2009(31572)
- 2008(30551)
- 2007(27300)
- 2006(24081)
- 2005(21769)
- 学科
- 济(154732)
- 经济(154573)
- 管理(100395)
- 业(97198)
- 企(78853)
- 企业(78853)
- 方法(64797)
- 数学(56272)
- 数学方法(55586)
- 中国(43647)
- 农(40786)
- 财(38277)
- 地方(35693)
- 学(34512)
- 业经(33613)
- 融(30956)
- 金融(30952)
- 银(30411)
- 银行(30317)
- 制(29531)
- 行(29106)
- 农业(27958)
- 贸(27469)
- 贸易(27450)
- 易(26538)
- 务(24253)
- 财务(24161)
- 财务管理(24106)
- 理论(23598)
- 企业财务(22891)
- 机构
- 大学(514294)
- 学院(513413)
- 济(209291)
- 经济(204758)
- 管理(194502)
- 研究(180940)
- 理学(167318)
- 理学院(165343)
- 管理学(162178)
- 管理学院(161277)
- 中国(138739)
- 科学(114255)
- 京(110346)
- 财(95767)
- 农(94150)
- 所(93834)
- 研究所(85527)
- 中心(82999)
- 业大(80681)
- 江(77480)
- 财经(76141)
- 农业(74115)
- 北京(69896)
- 经(69099)
- 范(67248)
- 师范(66433)
- 院(65115)
- 经济学(63632)
- 州(62475)
- 经济学院(57172)
- 基金
- 项目(346031)
- 科学(269363)
- 基金(249267)
- 研究(245394)
- 家(220623)
- 国家(218792)
- 科学基金(185420)
- 社会(153596)
- 社会科(145551)
- 社会科学(145509)
- 省(136190)
- 基金项目(131446)
- 自然(122728)
- 自然科(119867)
- 自然科学(119832)
- 自然科学基金(117661)
- 划(115212)
- 教育(112764)
- 资助(103841)
- 编号(99170)
- 成果(80393)
- 重点(78592)
- 发(76210)
- 部(75099)
- 创(71154)
- 课题(69169)
- 科研(66882)
- 创新(66562)
- 计划(64679)
- 大学(63483)
- 期刊
- 济(233119)
- 经济(233119)
- 研究(150473)
- 中国(102429)
- 学报(89789)
- 农(85369)
- 科学(78702)
- 财(73772)
- 管理(70972)
- 大学(66268)
- 学学(62808)
- 农业(57506)
- 融(55674)
- 金融(55674)
- 教育(53201)
- 技术(44404)
- 经济研究(37805)
- 财经(37636)
- 业经(37251)
- 经(32340)
- 问题(30003)
- 业(29964)
- 图书(25570)
- 技术经济(25549)
- 版(25171)
- 统计(24630)
- 科技(24528)
- 理论(23846)
- 贸(23431)
- 商业(22871)
共检索到772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石盛林
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但经济如何反作用于金融的研究鲜有所见。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利用中国县域经济金融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金融生态以及金融集聚程度等是影响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不同区域的哑元变量分析则进一步表明,地域经济增长的扩散回流效应和区域发展政策安排对金融发展的传导有一定的差异;同时,微观金融主体也受自身经营规模、效率和管理水平的影响。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 影响机理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倩 李政
建立普惠金融发展与经济包容性增长理论模型,基于云南省120个县域经济数据,实证分析普惠金融发展的包容性增长效应。考虑到普惠金融发展对不同经济发达程度县域以及不同收入阶层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进一步采用分层比较研究和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有助于县域居民减贫增收,并改善县域内部收入分配格局,更重要的是,在不考虑极少数富裕群体的情况下,贫困群体的普惠金融发展边际报酬率最高,这说明普惠金融发展能够促进包容性增长。此外,对于内部收入差距越大的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对缩小其收入差距的力度愈加有效,因此,普惠金融发展显著提高了经济体系的包容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彭化非 范闽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问题,是近年来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也为实际部门所广泛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然后通过对湛江五县的实证研究,揭示了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增长的矛盾性以及相关性,并给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县域金融 经济增长 实证研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石盛林
本文使用全国县域经济金融数据,以GDP和城镇化率为产出变量,运用DEA方法分析了县域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有效前沿。研究发现,金融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贷款、金融密度和贷款质量等变量实现的;具体到不同区域,由于当地经济政策、金融制度、资源禀赋以及金融生态等外部环境不同,其作用发挥的程度又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根据实证结果的内在涵义,本文提出了加快县域经济增长的建议。
关键词:
县域金融 经济增长 DEA方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艳玲
本文以山东省91个县为例,通过构建随机前沿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县域金融发展、金融体系效率与县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银行体系效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资金运用无效性、贷款质量、银行密度和银行体系结构是影响县域银行体系技术无效率的主要因素。县域金融发展规模、银行体系效率对县域经济发展有显著的同向影响,但影响程度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异。在经济发达县,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是"需求追寻"型的;而在中等发达县和欠发达县,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为"供给引导"型。基于此,本文提出促进县域金融体系协调平衡发展的若干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源祁 刘辉
数字经济时代,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需要借助数字金融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文章在阐述数字金融发展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上,选取2014—2020年中国1651个县域数据,运用不同的实证方法检验了数字金融发展对县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农业经济增长,并且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的改善均显著提高了农业产值。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两个渠道,间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更能促进山区县、高城镇化水平县和低金融发展水平县的农业经济增长。为此,不同地区应结合自身条件合理发展数字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经济发展。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要素投入 县域 中介效应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曾涛 彭化非
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湛江五县市的实证研究,揭示了县域金融与 县域经济增长的矛盾性以及相关性,并给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县域金融 经济增长 实证研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守东 杨东亮 赵晓力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始终是备受瞩目的领域。本文对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数理模型导出:地区金融发展的速度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影响的大小由该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决定,在理论上存在着门限效应。通过应用门限回归模型,对中国31个省市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支持了中国地区的金融发展速度对经济增长速度具有门限效应这一结论。
关键词:
区域金融 区域经济 门限回归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逯进 朱顺杰
本文在构建金融生态和经济增长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耦合机理实证解析了我国31个省区金融生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就其耦合度的空间关联性进行了识别和检验。结果显示:各省区的金融生态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协调演进之态势,但二者的耦合度却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表现为东部最高,中部、东北次之,西部最差,耦合度的空间关联格局也验证了上述特征。
关键词:
金融生态 经济增长 耦合 Moran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戴天仕 张嘉桀
民族地区转移支付是否促进了民族县经济增长,是否提高了其财政自生能力?其中影响机制怎样,工业企业在此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这些问题有待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使用1998-2010年中国县级面板数据分析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对民族县工业发展、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探讨其内在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民族地区转移支付使民族县经济增长率显著上升了大约3个百分点;(2)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突出表现在政策实施的初期,刺激作用在后续年份仍然保持着较强的效果;(3)转移支付通过大力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来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戴天仕 张嘉桀
民族地区转移支付是否促进了民族县经济增长,是否提高了其财政自生能力?其中影响机制怎样,工业企业在此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这些问题有待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使用1998-2010年中国县级面板数据分析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对民族县工业发展、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探讨其内在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民族地区转移支付使民族县经济增长率显著上升了大约3个百分点;(2)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突出表现在政策实施的初期,刺激作用在后续年份仍然保持着较强的效果;(3)转移支付通过大力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来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戴天仕 张嘉桀
民族地区转移支付是否促进了民族县经济增长,是否提高了其财政自生能力?其中影响机制怎样,工业企业在此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这些问题有待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使用1998-2010年中国县级面板数据分析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对民族县工业发展、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探讨其内在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民族地区转移支付使民族县经济增长率显著上升了大约3个百分点;(2)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突出表现在政策实施的初期,刺激作用在后续年份仍然保持着较强的效果;(3)转移支付通过大力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来刺激经济增长,使重工业企业增加值和就业人数的增速显著上升。最后是完善落后区域转移支付政策的相关启示。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赖玥
县域经济与市域经济之间存在较大的增长差异,这既与我国经济转型的历史背景有关,也是长期以来实行"市管县"行政体制和财税体制的结果。基于我国1976个县(县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激励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激励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的增长。现阶段县级政府财政自给权较弱,应逐步下放财权,通过财政激励拉动县域经济增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春
县域金融发展与县域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即县域金融发展不是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县域经济增长也不是县域金融发展的重要原因。虽然,二者可能存在关系,但这种关系极其微弱,并不构成因果关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韩廷春
发育良好的金融体系有利于储蓄的增加、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 ,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本文在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有关研究成果以及国际经验进行归纳与总结的基础上 ,建立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联机制的计量模型 ,并运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的有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是 :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关键因素 ;金融深化理论与利率政策必须与经济发展过程相适应 ;不能单纯追求金融发展与资本市场的数量扩张 ,应更加重视金融体系的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数字普惠金融、政府干预与县域经济增长——基于门限面板回归的实证分析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实证分析
农村金融增量改革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吗——基于1137家村镇银行数据的实证分析
县域经济增长中结构红利的测度及决定——基于中国1820个县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基于云南省的实证研究
欠发达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赣南县域数据的实证分析
普惠金融发展、区域收敛与包容性经济增长——基于辽宁省44县(市/区)数据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