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3.138.151.175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59)
2023(16561)
2022(14316)
2021(13221)
2020(10978)
2019(25259)
2018(24810)
2017(48601)
2016(25751)
2015(28776)
2014(28657)
2013(28260)
2012(25665)
2011(23134)
2010(22931)
2009(20861)
2008(19809)
2007(16992)
2006(14885)
2005(12736)
作者
(72270)
(60508)
(59879)
(57285)
(38475)
(28883)
(27265)
(23773)
(23026)
(21103)
(20478)
(20426)
(19073)
(18730)
(18686)
(18293)
(17926)
(17544)
(17245)
(17181)
(14705)
(14641)
(14423)
(13815)
(13600)
(13356)
(13125)
(12934)
(12090)
(11631)
学科
(125302)
经济(125181)
管理(74994)
(67284)
(55292)
企业(55292)
方法(51924)
数学(45899)
数学方法(45343)
中国(28970)
(27463)
地方(26774)
(25654)
(23973)
业经(23872)
农业(18870)
环境(17701)
(17646)
贸易(17637)
理论(17112)
(17107)
(16990)
(16632)
(15963)
财务(15892)
财务管理(15860)
地方经济(15538)
技术(15479)
企业财务(15002)
(14480)
机构
大学(365919)
学院(364686)
(155446)
经济(152263)
管理(147074)
理学(128637)
理学院(127223)
管理学(124955)
管理学院(124300)
研究(121131)
中国(87716)
(76094)
科学(73540)
(67579)
(58501)
财经(55618)
中心(54886)
研究所(53572)
(52852)
业大(52491)
(50759)
(50746)
经济学(48309)
(47519)
北京(47287)
师范(47109)
(44577)
经济学院(43408)
财经大学(41633)
农业(41083)
基金
项目(256573)
科学(203702)
基金(188862)
研究(186150)
(163892)
国家(162610)
科学基金(141675)
社会(120638)
社会科(114522)
社会科学(114494)
基金项目(100972)
(98689)
自然(92146)
自然科(90059)
自然科学(90041)
自然科学基金(88405)
教育(85173)
(82871)
资助(77262)
编号(74561)
成果(58549)
重点(56821)
(56716)
(54434)
(52857)
课题(50390)
国家社会(50313)
创新(49395)
教育部(49362)
科研(48863)
期刊
(167036)
经济(167036)
研究(108186)
中国(60093)
学报(54018)
管理(53113)
科学(51124)
(50747)
(46744)
大学(41762)
学学(39725)
教育(33729)
农业(32509)
技术(32275)
经济研究(28145)
(27392)
金融(27392)
财经(27123)
业经(25624)
(23346)
问题(22811)
技术经济(18890)
理论(17551)
统计(17268)
现代(16565)
科技(16556)
图书(16466)
商业(16344)
资源(15990)
实践(15777)
共检索到518012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刚  
中国房地产价格不仅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异质性”,更体现出了城市群与非城市群的差异以及城市群内城市间的差异。因此,基于城市群视角审视经济增长对房价变动的影响有重要的理论与政策意义。本文以中国最具代表性且发展最为成熟的长三角、京津冀及珠三角等三大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动态空间杜宾模型,以探讨城市群视角下,经济增长对房价上涨的空间效应。实证分析发现:在考虑城市群空间效应背景下,经济增长率对房价上涨率的正向影响弱化,甚至变得不再显著。这是城市群内城市间房价的空间效应、经济增长与房价变动的交叉效应作用的结果。这启示我们,经济增长率对房价上涨率的影响在具有不同的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城市群中呈现出不同的结果,体现出不同的城市群发展阶段会影响经济增长率对房价上涨率的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原鹏飞  
从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和房价非理性上涨的后果两个方面,本文对房价非理性上涨的经济和社会效应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笔者认为,房价的持续上涨并不是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充分发挥的必要前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匹配的房价变动模式不但是更好地发挥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的根本前提,也是有效规避房价非理性上涨的各种负面效应、实现房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晶  
本文采用弹性退耦模型,考察2001~2010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房价上涨与经济增长的退耦状态、变化过程及稳定性。研究表明:中国房价GDP退耦系数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房价仍将随经济增长继续攀升。滞后的宏观调控政策造成房价的阶段性异常波动,应提高调控政策的前瞻性。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房地产市场化程度地区的房价GDP退耦系数存在明显差异。对不同地区,应实行差别化房地产调控政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晨  
以往的研究忽视了房价增长对劳动力要素的空间配置。基于此,利用人工搜集计算的1997-2015年上海市各区房价增长数据以及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采用企业层面的非平衡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上海市房价增长对工业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劳动力成本在房价增长和企业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研究发现:上海市房价增长对工业企业创新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对成立五年以下的企业、私有企业和外资企业表现地更加显著;劳动力成本在房价增长抑制企业创新的过程中起着中介变量与门槛变量的作用,即房价增长通过抬升劳动力成本,造成创新人才流失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弟海  管文杰  赵占波  
本文通过一个具有住房"消费"的内生增长OLG模型的理论研究表明:第一,具有住房"消费"的经济中存在唯一不稳定的鞍点均衡,均衡状态下的房价上涨率由经济增长率、人口增长率和住房供给增长率决定;第二,由于均衡状态不稳定,一旦房价过高使得人均住房消费占人均收入的比重高于均衡状态时,房价将会出现泡沫,经济会陷入长期的萧条并最终导致房价泡沫破灭。本文还运用中国跨省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验证了理论模型预测的结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天祥  苗建军  
将房地产财富效应的部分传导机制模型化。利用这一模型,发现房价上涨对于有房者和无房者的影响是截然相反的,房价上涨使财富从无房者向有房者集聚,使无房者的福利水平下降。房地产的财富效应依赖于脱离居住用途而进入流通领域的住宅数量,投机因素的存在会强化这种功能转变。一方面使社会上存在大量的闲置房,另一方面使无房者无房可租,无房可住。针对不同研究者对房地产财富效应及其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通常会得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的问题,经济模型对此给出了一个解释。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韩民春  冯钟  
利用面板门槛模型,以房价收入比为门槛变量,实证检验了房价对人口城市化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房价对人口城市化存在门槛效应;房价收入比的门槛值为0.115;当房价收入比小于0.115时,房价上涨对人口城市化没有显著影响;当房价收入比大于0.115时,房价上涨会阻碍人口城市化进程。2012-2014年,我国大部分省份的房价收入比都小于0.115(其中四川和江苏的房价收入比在2012年超过门槛值,在2013年和2014年低于门槛值),房价上涨没有阻碍当地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韩民春  冯钟  
利用面板门槛模型,以房价收入比为门槛变量,实证检验了房价对人口城市化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房价对人口城市化存在门槛效应;房价收入比的门槛值为0.115;当房价收入比小于0.115时,房价上涨对人口城市化没有显著影响;当房价收入比大于0.115时,房价上涨会阻碍人口城市化进程。2012-2014年,我国大部分省份的房价收入比都小于0.115(其中四川和江苏的房价收入比在2012年超过门槛值,在2013年和2014年低于门槛值),房价上涨没有阻碍当地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的房价收入比在2012-2014年均超过了0.115,房价上涨阻碍了当地人口城市化的进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史梦昱  沈坤荣  
人才是国家和地区实现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本文利用时间空间双固定效应的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人才引进政策实施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人才引进政策实施不仅对本地经济增长存在"U"型影响,对关联地区经济增长在短期和长期也存在非线性"U"型空间溢出效应,表现为由政策实施前期的"虹吸效应"转变为政策后期的"扩散效应"。人才引进政策工具中,科研支持和税收优惠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U"型非线性影响,而住房保障则表现出正向线性关系。人才引进政策主要通过科技研发创新、制度环境改善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三个途径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原鹏飞  冯蕾  
本文基于动态视角,构建DCGE模型并引入存量住房资产,对房价上涨的经济增长效应、收入分配效应和贫富分化效应进行了系统模拟。结果表明,房价上涨刺激下的房地产膨胀虽然能够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率,并带动建筑业、重工业等行业快速增长,但却会挤占农业、轻工业和公共服务业的发展空间;房价上涨将推动政府、企业和居民三部门的收入增长,但不改变部门收入分配向政府倾斜的现状;房价上涨会加剧城镇居民家庭之间的收入分化,房产溢价的利益固化已成为近年来贫富差距恶化的主要原因。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孔艳芳  平萍  
本文以新常态下各国的经济增长为研究对象,从城镇化建设的视角,进行跨国面板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存在显著的双重门槛,当人均收入跨过第一个门槛值(9681国际元)时,影响系数增至低收入阶段的2.1倍;人均收入超过第二个门槛值(11850国际元)后,负效应凸显,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变得微弱;城镇化的影响系数随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呈倒"U"型;(2)城镇化的作用机制依赖于一定的产业结构和投资环境,资本形成额、二三产业占比与经济增长正相关;(3)当前中国的城镇化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城镇化建设数量和质量明显滞后,需分层次提高迁移农民的市民化水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建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人报告中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住房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既是经济问题,更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民生问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住宅商品房平均销售单价从2000年的1948元上升到2016年的7203元,不到20年上涨倍数达到3.7。探索城市房价上涨的来龙去脉,从而有助于社会各界认清经济发展态势,有助于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措施引导家庭理性消费和投资,有助于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近期
关键词: 房价上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佳  王军  
文章基于中国285个地级以上城市2006—2018年的相关数据,估算各样本城市房价泡沫指数,并将其作为房价替代指标以研究高房价与区域创新能力二者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一是虽然房价一直在涨,但房价总体泡沫水平却呈现倒"U"型特征;二是样本期内,城市房价与地区创新呈显著正相关性,即房价每上涨1%,区域技术创新将上升0.154%;三是城市房价上涨通过加快生产资本形成、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及提高外商投资水平三条路径促使区域创新能力上升;四是房价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因地区及规模各异而不尽相同,东部地区影响为正,而中西部地区呈负向作用,此外,大城市房价对于创新能力的影响显著高于小城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佳  王军  
文章基于中国285个地级以上城市2006—2018年的相关数据,估算各样本城市房价泡沫指数,并将其作为房价替代指标以研究高房价与区域创新能力二者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一是虽然房价一直在涨,但房价总体泡沫水平却呈现倒"U"型特征;二是样本期内,城市房价与地区创新呈显著正相关性,即房价每上涨1%,区域技术创新将上升0.154%;三是城市房价上涨通过加快生产资本形成、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及提高外商投资水平三条路径促使区域创新能力上升;四是房价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因地区及规模各异而不尽相同,东部地区影响为正,而中西部地区呈负向作用,此外,大城市房价对于创新能力的影响显著高于小城市。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郑东雅  皮建才  刘志彪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家庭、房地产部门、房地产相关部门和其他实体经济部门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发现房价上涨影响实体经济投资的机制有静态和动态的拉动效应和挤出效应。综合静态和动态效应,房价上涨有可能会拉动实体经济投资,也有可能会挤出实体经济投资,还有可能对实体经济投资的影响不显著。基于2001-2015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从全国层面来看房价上涨挤出了实体经济的投资,其中房价上涨1%,实体经济投资下降0. 219%;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房价上涨挤出了实体经济投资,其中房价上涨1%,实体经济投资下降0. 295%,中西部地区房价上涨对实体经济投资的影响不显著。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增加实体经济投资需要控制房价,特别是东部地区的房价。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