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19)
2023(13557)
2022(11385)
2021(10140)
2020(8686)
2019(19537)
2018(18807)
2017(36385)
2016(20019)
2015(21834)
2014(21754)
2013(21679)
2012(20381)
2011(18656)
2010(18695)
2009(17450)
2008(17008)
2007(15484)
2006(13632)
2005(12270)
作者
(61840)
(51950)
(51905)
(49355)
(32787)
(25133)
(23480)
(20424)
(19384)
(18070)
(17956)
(17099)
(16644)
(16347)
(16270)
(16195)
(15785)
(15419)
(14930)
(14882)
(13192)
(12792)
(12533)
(11942)
(11810)
(11550)
(11368)
(11218)
(10558)
(10255)
学科
(103508)
经济(103426)
管理(53627)
(50844)
方法(40515)
(39116)
企业(39116)
数学(36325)
数学方法(36064)
地方(24439)
中国(24266)
(24149)
(21927)
(21597)
业经(18991)
农业(16797)
(16684)
贸易(16679)
(16087)
(15746)
地方经济(15514)
环境(14715)
(13032)
(12950)
金融(12948)
(12794)
财务(12779)
财务管理(12749)
(12541)
银行(12481)
机构
大学(297532)
学院(296730)
(132795)
经济(130314)
管理(108795)
研究(108477)
理学(94565)
理学院(93326)
管理学(91730)
管理学院(91168)
中国(78895)
科学(68886)
(62164)
(58479)
(57068)
(56352)
研究所(52373)
业大(48588)
中心(48226)
农业(46549)
财经(45816)
(44495)
经济学(42763)
(41612)
经济学院(38565)
(38525)
北京(38511)
(38109)
师范(37593)
(34461)
基金
项目(201708)
科学(158368)
基金(148187)
研究(138606)
(132625)
国家(131576)
科学基金(110964)
社会(91266)
社会科(86626)
社会科学(86599)
基金项目(79291)
(78873)
自然(72962)
自然科(71299)
自然科学(71272)
自然科学基金(70031)
(67112)
教育(62313)
资助(59543)
编号(52888)
重点(46495)
(45263)
(44309)
成果(41797)
(41572)
科研(39457)
创新(39065)
计划(39051)
国家社会(38819)
教育部(37187)
期刊
(146498)
经济(146498)
研究(85577)
学报(54580)
中国(52959)
(51575)
科学(47931)
(43409)
大学(39360)
学学(37938)
管理(37583)
农业(34368)
经济研究(25409)
(24298)
金融(24298)
财经(23597)
技术(23269)
业经(21752)
教育(21626)
(20460)
问题(19713)
(18320)
技术经济(16492)
(15294)
统计(15118)
(15049)
商业(14364)
资源(14008)
(13748)
科技(13518)
共检索到432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史烽  熊静  蔡翔  
本文利用动态偏离份额模型与过滤的动态偏离份额模型对全国30个省份(不包括海南和台湾)就业总量及三产业就业量受全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全国经济增长对各省份就业量的推动作用存在很大差异;不同产业就业量受全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存在很大差异。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记红  
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指标,也是社会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关心的热点,在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而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分析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经济有效增长、增加经济对就业的溢出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详实的数据,运用就业弹性系数指标,从总量上和三大产业结构发展上对南通市的经济增长和从业人员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从关键点、动力源、新渠道、新手段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晓丽  金浩  梁慧超  
利用1998~2007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以专利申请受理量表示的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总量的关系及其在东中西部间的区域差异。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要求自主创新的产出能力也越高,但是自主创新产出能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各地区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来会  王振  何春  
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投入要素之一,但大多数研究表明,自然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却起着不同的作用。文章使用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自然资源整体上会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但不同地区存在差异:自然资源对西部地区来说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且存在拐点,对东部、中部、东北地区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并实证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得出了不同地区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清正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促进经济增长,自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8-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20倍,平均每年以约10%的增长,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本文在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我国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问题,依据定性研究结果对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制度变迁、资本等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作用;1978-2012年,市场化程度等对我国经济增长都起到正向的影响。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东部受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外贸水平等具有正向作用;中部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米娟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区域经济差异日益突出。此项研究通过对地区经济差异的统计描述,并运用经济计量模型,在传统的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的基础上,增加了技术要素和制度要素两个变量来考察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得出了结论和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来会  王振  何春  
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投入要素之一,但大多数研究表明,自然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却起着不同的作用。文章使用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自然资源整体上会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但不同地区存在差异:自然资源对西部地区来说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且存在拐点,对东部、中部、东北地区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并实证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得出了不同地区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米娟  张楚宜  
本文以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采用索洛增长方程,通过实证检验来分析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经济增长受资本、劳动、制度和要素集聚四个因素影响的差异情况,特别是研究要素集聚对不同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程度的差异性,以期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所启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烈亚  翟印礼  梁霁  
该文采用多部门经济模型中基于统计角度的GDP产业结构贡献度测算方法与林业统计年鉴相关历史数据,计算得出了1997~2006年间全国26个省、市、区历年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值(R)。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R值的省际差异与各年的离散程度,计算了10年间产业结构变动对林业经济增长率的平均贡献率(M),同样对M值也进行了相应的空间差异分析。论文的最后部分得出了3个重要的结论并进行了讨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军  张抗私  
本文基于奥肯定律模型分析经济增长总量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拉动作用,结果表明高速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增加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奥肯定律"失灵";通过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就业弹性指标分析各行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纳能力,结果表明,农林牧渔业、建筑业、工业、流通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纳能力依次增强,且不同学历层次的高校毕业生在各行业的分布结构差异较大,其中社会服务业中高校毕业生的学历层次普遍高于其他行业。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贾伟  秦富  
文章构建四地区六部门的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利用2000-2007年中国区域投入产出表,对中国区域及对外贸易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外贸易结构变动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但其影响在下降,区域贸易结构变动分别对2000年和2007年中国GDP贡献了约8个和14个百分点;对外贸易结构变动对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较为有利,却放缓对中部经济的影响;区域贸易结构变动在2000年和2007年对农业、采掘业、重工业、服务业的影响保持一致,两者同时变动则加大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区域贸易结构及对外贸易结构变动对各地区各产业部门经济增长的影响与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稍有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红历  周勤  
文章使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以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为经济增长的主要评价指标,对1998~2007年间西部12省市64个主要地级市经济增长水平的差异、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对西部64个地级市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特征有了深入认识,揭示出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后西部区域经济空间联系的结构和演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席建强  刘超  高小敏  
空间自相关分析是一种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可反映属性值之间的空间相关性。文章通过对陕西省各地市2001年、2006年人均GDP及其增长率的全局及局域空间统计分析,发现陕西省区域内经济增长存在空间相关性和空间集聚性。通过重新构建适用于省级以下单元经济增长差异比较的人力资本指标,运用变截距时空数据模型综合多因素分析陕西省区域内经济增长的差异问题,揭示空间区位,人力资本和固定资产投资是影响陕西省区域内经济差异的重要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珂  廖艳  杨洋  
文章采用空间计量模型,从时空角度重新审视甘肃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利用实证数据分析甘肃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促进甘肃省区域经济协调性发展,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增长差异的相关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月明  曾丹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DI)不断涌入我国,并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制度变迁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外资并没有均衡地进入到我国各地区。从东、中、西三大地带看,东部地区占据绝对优势,外资的区域分布差异异常悬殊。FDI在地理空间上的这种非均衡分布及其变动趋势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和持续增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