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99)
2023(7494)
2022(6150)
2021(5436)
2020(4367)
2019(9887)
2018(9614)
2017(18883)
2016(9835)
2015(10724)
2014(10966)
2013(11096)
2012(10604)
2011(9730)
2010(10040)
2009(9504)
2008(9186)
2007(8364)
2006(7676)
2005(7253)
作者
(30126)
(25519)
(25386)
(24474)
(16485)
(12215)
(11436)
(9748)
(9573)
(9188)
(9117)
(8441)
(8333)
(8216)
(8173)
(7930)
(7409)
(7332)
(7222)
(6945)
(6594)
(6248)
(6138)
(5985)
(5816)
(5737)
(5634)
(5269)
(5265)
(4888)
学科
(67690)
经济(67639)
管理(27975)
(25633)
方法(22242)
(20750)
企业(20750)
数学(18852)
数学方法(18704)
地方(16505)
(13835)
中国(13389)
地方经济(12316)
业经(11994)
(11688)
(11363)
(9357)
理论(8714)
(8694)
金融(8694)
农业(8312)
(7937)
银行(7925)
经济学(7836)
环境(7758)
(7752)
(7673)
(7639)
(7322)
贸易(7317)
机构
大学(156642)
学院(155206)
(77333)
经济(75954)
研究(58605)
管理(55230)
理学(47265)
理学院(46680)
管理学(45915)
管理学院(45612)
中国(43310)
(35262)
科学(33361)
(32202)
(29985)
财经(27903)
研究所(27008)
经济学(26329)
(25345)
中心(24890)
(23836)
经济学院(23305)
(23278)
财经大学(20806)
(20524)
北京(20293)
业大(20043)
(19750)
师范(19568)
农业(18389)
基金
项目(97084)
科学(77145)
基金(72720)
研究(69523)
(63868)
国家(63374)
科学基金(53862)
社会(48015)
社会科(45631)
社会科学(45619)
基金项目(37302)
(36411)
自然(32995)
自然科(32244)
自然科学(32234)
自然科学基金(31707)
教育(31057)
(30511)
资助(30040)
编号(25339)
重点(22379)
(22060)
(22031)
成果(21464)
国家社会(21215)
(19716)
(19615)
教育部(19174)
人文(18571)
创新(18450)
期刊
(92790)
经济(92790)
研究(52777)
中国(29457)
(27865)
学报(24505)
管理(22827)
科学(22373)
(21710)
大学(18607)
学学(17912)
经济研究(16691)
财经(15781)
(15303)
金融(15303)
农业(14286)
(13836)
技术(12647)
教育(12459)
问题(11844)
业经(11541)
技术经济(9490)
(9056)
统计(8636)
世界(8315)
国际(7614)
经济问题(7504)
(7487)
商业(7196)
经济管理(7148)
共检索到242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叶德磊  
在有关经济增长实现方式的问题上,存在一些理论认识上的误区。经济增长的实现方式是多重的,分工的深化、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增加投资、刺激消费、制度创新等都可以推动经济增长。不能将经济增长的实现方式作简单、机械的排他性理解。经济增长的多重实现方式有着其内在的逻辑关联,应该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有选择方面的轻重层次之分。近些年来颇为流行的"中等收入陷阱"或者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不是分析经济增长问题时一个恰当、可靠的理论支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叶德磊  
在有关经济增长实现方式的问题上,存在一些理论认识上的误区。经济增长的实现方式是多重的,分工的深化、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增加投资、刺激消费、制度创新等都可以推动经济增长。不能将经济增长的实现方式作简单、机械的排他性理解。经济增长的多重实现方式有着其内在的逻辑关联,应该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有选择方面的轻重层次之分。近些年来颇为流行的"中等收入陷阱"或者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不是分析经济增长问题时一个恰当、可靠的理论支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姜国强  
目前我国的投资、消费和出口处于非均衡状态。大量制度安排,如政绩考核、城乡制度差异、财政支出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外贸体制等存在逆向效应,严重阻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必须矫正现有的逆向制度安排,保持适当的投资和出口规模,同时努力扩大消费,使消费、出口、投资协调驱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姜国强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结构失衡的困境,需求结构、国民收入分配、城乡结构、产业结构等都处于非均衡状态。经济结构的失衡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要保持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必须调整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同时要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城乡结构和产业结构,减少结构摩擦,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曙光  李冰冰  
本文以农村金融负投资和库兹涅茨效应的考察为核心。首先,在理论上建构了一个农村金融负投资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关系的模型,对农村金融负投资传导机制与库兹涅茨效应的形成进行阐释;其次,运用统计数据,对库兹涅茨曲线负效应区域的形成进行了经验验证;最后,深入解析农村金融负投资的深层根源,提出库兹涅茨效应的系统性矫正框架,以消除二元金融结构,构建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膨宇   贾静   郭可佳  
工业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重要载体,对于激发经济增长新动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工业机器人、资源错配与经济增长的多任务一般均衡模型,从理论与实证层面分析工业机器人应用对经济持续增长的影响、传导机制与空间溢出效应,并利用2011—2019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工业机器人显著减少经济增长损失,对资本产生重置效应与产业融合效应,延展机器人应用边界,还会对劳动力配置产生替代效应与就业创造效应,从而矫正要素市场的资源错配现象,改善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减少经济增长损失;异质性分析表明,工业机器人在经济欠发达区域表现出更强的经济增长潜力;空间视域下,工业机器人对经济增长损失的影响存在地理扩散、研发溢出、人力资本溢出与创新扩散效应。研究为进一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激发机器人应用的经济增长潜力,矫正要素市场的资源错配现象,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殿昆  
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经济职能是对市场失灵和市场缺位的补充。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由于利己动机超使,不合理政绩考核方式误导,以及法律范畴和监督机制缺失,导致政府经济职能出现缺位、越位和履行不到位现象,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应从修改完善有关法律范畴、给政府职能机关以必要而充足的人财物资源配备、改革现行政绩考核办法、加强民众和舆论监督四方面予以治理,矫正政府经济职能错位现象。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继军  
从人口年龄结构视角解读全球经济失衡的成因,认为"人口红利"型国家往往引发贸易盈余,"人口负债"型国家多数对应着贸易赤字;人口结构所引起的经济失衡是不同国家、不同代际之间相互调配资源的产物,它使得资源在更广阔的时空中得以优化配置,是经济效率的一种体现;由于人口年龄结构长期中收敛于稳态,因而一国不可能永久性地陷入失衡。此外,针对我国人口老年化以及刘易斯拐点的逼近,应从人口出生率、人口退休年龄、国际移民政策和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平滑人口年龄结构,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由"竞次"向"竞优"转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金泽虎  
通过对“贫困化增长”模型及其相关实证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比巴格瓦蒂所描述的现象更严重的是,中国的出口贫困化增长隐患不仅存在于国家层面,而且更多地发生在产业层面。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从“价格接受者”到“价格制定者”的角色转变,以合法正当的手段,绕开甚至最终填平“贫困化增长”陷阱。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洪福山  
一、失衡的危害。如果财富更多的向少数人手里集中,富人就要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使多数人失去社会的主体地位,社会就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民主,也无法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如果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一些乡村、一些地区、一些社会问题就会制约经济社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道根  
中观经济作为国民经济运行整体的一个独特部分,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生成和发展的独特产物。伴随着中观地区经济的演进,人们更多地看到地区经济形成的弊端,而忽略其双重效应。本文拟对其双重效应及机制矫正作些探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封福育  
在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模型的理论框架下,通过构建包含环境保护部门和实际生产部门的两部门经济增长模型,应用动态优化理论探讨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多重均衡关系。而后利用我国2007-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两者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面板门限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波特假说"在我国得到了经验支持,环境规制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不同的环境规制强度下,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萍  
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国在世纪之交必须完成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这就是(1)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和(2)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对于后一个转变,过去理论上虽已有过一些探讨,但从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出发,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度进行研究,在当前无疑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为此,本刊于1995年岁末举办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理论座谈会,邀请成都地区的专家学者就有关问题发表见解。现将与会者的意见择要刊出,以飨读者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魏杰  
党的十八大提出稳增长要有新的思路和政策,要与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我们现在要进行的是升级性结构调整,它关系到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和投资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产能过剩与结构调整要注意两者平衡的关系;深化政府体制改革的重点是简政放权;金融体制改革要彻底解决金融垄断,使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税制改革的重点是增加直接税务,减少间接税务,等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