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64)
2023(11464)
2022(9314)
2021(8556)
2020(7020)
2019(15850)
2018(15238)
2017(28695)
2016(15289)
2015(17006)
2014(16490)
2013(16729)
2012(15841)
2011(14715)
2010(14535)
2009(13653)
2008(13336)
2007(11635)
2006(10594)
2005(9667)
作者
(47673)
(40128)
(40083)
(37981)
(25688)
(19124)
(17784)
(15644)
(15376)
(14352)
(13938)
(13140)
(13121)
(12816)
(12762)
(12317)
(11871)
(11542)
(11407)
(11398)
(10106)
(10020)
(9618)
(9203)
(9118)
(9028)
(8716)
(8304)
(8059)
(7935)
学科
(87965)
经济(87884)
管理(41156)
(38082)
方法(32536)
数学(29480)
数学方法(29290)
(28071)
企业(28071)
中国(22216)
(19173)
地方(18383)
(17458)
(16697)
贸易(16689)
(16271)
(16202)
业经(15365)
农业(13376)
地方经济(12887)
(12792)
环境(12581)
(11907)
金融(11906)
(11519)
银行(11471)
(11076)
(9987)
(9969)
(9913)
机构
大学(238321)
学院(233797)
(115461)
经济(113833)
研究(92279)
管理(84682)
理学(73614)
理学院(72695)
管理学(71563)
管理学院(71145)
中国(69540)
科学(54938)
(50177)
(48408)
(47799)
(45425)
研究所(43958)
财经(39420)
中心(39111)
经济学(38565)
业大(36433)
(36186)
农业(35984)
经济学院(34721)
(32648)
(32345)
北京(31884)
财经大学(29475)
科学院(29372)
(28906)
基金
项目(157803)
科学(124965)
基金(120061)
(108383)
研究(107643)
国家(107590)
科学基金(90150)
社会(74899)
社会科(71276)
社会科学(71259)
基金项目(62747)
自然(57819)
(56979)
自然科(56540)
自然科学(56512)
自然科学基金(55594)
(49845)
资助(48999)
教育(47438)
编号(37719)
(36524)
重点(36508)
(35194)
国家社会(33707)
(32360)
中国(31510)
教育部(31059)
创新(30628)
科研(30474)
成果(30212)
期刊
(126486)
经济(126486)
研究(73477)
学报(43465)
中国(42849)
(40551)
科学(39359)
(35356)
大学(32115)
管理(31305)
学学(30989)
农业(27480)
经济研究(23336)
(21447)
金融(21447)
财经(21129)
(18410)
问题(17137)
业经(16646)
技术(16356)
(16260)
(15337)
世界(15158)
国际(15086)
教育(13846)
技术经济(13227)
统计(12049)
(11540)
业大(10710)
(10492)
共检索到352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戴维·马  谢方  
通过对中国1992年经济年鉴提供的统计数字的研究,可以看出中国的经济在1992年里运转良好。但是,在未来的12个月里,中国经济将面临快速增长及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压力。可以说,1993年对中国的经济改革来说是极为关键性的一年。尽管由于中国国内投资的增长使得经济出现了"过热"现象,但象1988年那样出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逸敏  
经济增长通常可以通过生产要素的投入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获得,它们的交互作用影响着经济增长的全过程。如何保持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关键是确保经济的有效增长必须建立在生产率特别是金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上,切实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明远  
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着资源环境约束、企业成本上升、需求结构不合理、国际经济环境压力、产业安全冲突以及社会发展问题等诸多矛盾;未来1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既能够得到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增加、以及人力资本提升和劳动力在部门间转移的支撑,又面临着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以及环境资源等的制约;中国经济的走向取决于对经济发展中矛盾的化解、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国光  
中国经济适度快速稳定增长的理论与对策刘国光(中国社会科学院)从1978年算起,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历了18个春秋。在这18年里,中国经济平均保持了近10%的增长率,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两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归结为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天勇  
学术界曾经的主流观点认为,经济快速的发展需要经济上的市场化与政治上较快民主化,政治集中和政府强力推动的经济发展,对于经济增长是有害的。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在经济上快速市场化、在政治上快速民主化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其经济发展并不成功。即使亚洲的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的经济发展在其结构转型期间,也实行了经济上的市场化和政治上的适度集中搭配模式。特别是中国经济上快速市场化与政治上适度集中和政府强有力推动经济发展的体制模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被世界誉为"中国奇迹"。本文拟就中国政治转型与适度集中和强有力的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体制,以及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阐述,与大家商榷。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政  
目前,各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吁越来越多,人们普遍认为人民币事实上的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加剧了全球经济的衰退,事实果真如此吗?本文认为目前人民币不宜升值,汇率制度应该有所调整,应坚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保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楼继伟  郭向军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稳定发展楼继伟,郭向军一、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稳定1、中国经济增长的趋势改革开放15年来,中国存在着稳定的增长趋势,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为9.3%,成为世界上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今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可能性是巨大的。一是,中国工业化的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景卿  车维汉  
经济的稳定增长是保证供给侧改革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但是,自2015年底供给侧改革正式提出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下行,当前稳增长问题值得高度重视。首先,通过检验,该文发现了我国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存在着同向性变化关系,这验证了我国确实存在消费深度习性问题。其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需求侧管理模式的背景下,该文从考虑消费深度习性问题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工具组合的变化历程、原因及结果,探讨了我国企业当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的来源,指出我国企业当前亟需进行的是升级而非转型。最后,该文通过综合比较得出,当前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选择应主要定位于政府支出(投资)。另外,政府支出(投资)政策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给予支撑,同时当前稳定经济增长仍然需要注重出口。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景卿  车维汉  
经济的稳定增长是保证供给侧改革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但是,自2015年底供给侧改革正式提出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下行,当前稳增长问题值得高度重视。首先,通过检验,该文发现了我国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存在着同向性变化关系,这验证了我国确实存在消费深度习性问题。其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需求侧管理模式的背景下,该文从考虑消费深度习性问题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工具组合的变化历程、原因及结果,探讨了我国企业当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的来源,指出我国企业当前亟需进行的是升级而非转型。最后,该文通过综合比较得出,当前稳定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静  楠玉  江永红  
文章借助艾肯格林设定经济增长减缓需要满足的条件,基于跨国经验和中长期经济增长数据寻找经济增长路径的阶段性特征。结果发现,当前无论从增长率水平还是人均收入"门槛"看,中国经济均进入增长的连续减缓期。国际比较研究发现,成功跨入高收入阶段的国家在跨越临界点前至少10年间均保持相对稳定增长,其连续增长减缓过程多集中于跨入高收入"门槛"之后。当前中国刚跨过中等高收入"门槛",2008年出现增长减缓态势,2015年可能再次出现增长减缓拐点,这将使中国向高收入阶段跨越变得相对困难。文章实证分析了经济稳定增长的动力之源,并认为在经济增长的换挡期,经济增长动力不仅表现为引致经济增长,还要看能否驱动经济稳定增长。要结合"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阶段性特征,适时转换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迎接下一个稳定增长的关键时期。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鑫铖  
经济增长稳定性对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国民福利水平有重要影响。本文在评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稳定性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稳定性主要受产出缺口、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投资者所有制结构等四大因素的影响,当产出缺口增加1%时,经济增长稳定指数降低0.97个点;当需求结构(最终消费率)提高1%时,经济增长稳定指数上升0.79个点;当产业结构提高1%时,经济增长稳定指数上升1.47个点;当所有制结构(国有经济占比)上升1%,经济增长稳定指数降低0.62个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田苗  严立冬  夏庆利  袁浩  邓远建  
本文通过2000年~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我国农业资源丰度与经济增长和稳定的关系、探讨农业生态补偿在二者之间所起的作用,得出以下结论: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农业生态补偿能正向地促进经济增长并稳定经济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机制还不完善,农业生态补偿削弱了农业资源丰度与经济的正向关系。因此,政府应加大农业生态补偿力度,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谭鑫  赵鑫铖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绝大多数国家都受到了冲击,中国台湾地区也不例外。在这一背景下,考察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的何者更为重要的问题显得尤为有现实意义。本文根据修正的Lucas模型,运用台湾地区1960~2008年的消费数据对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的福利成本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显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台湾地区两种成本的重要性是不同的:1960~1987年台湾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小于经济增长降低1%的福利成本,说明经济波动相对于经济增长是不重要的;在合意的取值区间内,1988~2008年和1960~2008年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与经济增长降低1%的福利成本都比较大且大体相当,因此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政府在关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彦斌  
卢卡斯(Lucas,1987)通过计算发现降低经济增长的福利成本要远远大于存在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因此政府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使得经济增长维持在尽可能高的速度,根本不必关心经济的波动。本文认为卢卡斯的论断不能适用于中国的具体情况。一方面,卢卡斯模型本身的错误和中国经济较高的增长率导致了对降低经济增长的福利成本的严重高估。另一方面,中国经济较大的波动性导致了对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的低估。本文通过设定修正的模型和数值模拟发现,对于合理的偏好参数和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这两种福利成本大致相当。因此,如果政府关心中国经济的增长,那么也应该关心经济运行的平稳性。换句话说,如果政府认为经济的波动无关紧要,那么政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