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18)
2023(4873)
2022(3949)
2021(3440)
2020(2795)
2019(6241)
2018(6080)
2017(12060)
2016(6226)
2015(6795)
2014(6845)
2013(7076)
2012(6888)
2011(6493)
2010(6731)
2009(6396)
2008(5793)
2007(5378)
2006(5225)
2005(4898)
作者
(18534)
(15927)
(15736)
(15300)
(10058)
(7351)
(7058)
(6060)
(5946)
(5710)
(5518)
(5253)
(5125)
(5084)
(5031)
(4868)
(4619)
(4556)
(4518)
(4162)
(4007)
(3778)
(3762)
(3743)
(3679)
(3674)
(3301)
(3189)
(3189)
(3094)
学科
(54838)
经济(54816)
管理(15811)
地方(15415)
方法(15167)
(14275)
数学(13745)
数学方法(13677)
地方经济(11997)
中国(10923)
(9629)
(8884)
企业(8884)
(8870)
业经(8320)
农业(7750)
经济学(6778)
(6245)
环境(6204)
(5539)
(5438)
(5411)
金融(5411)
产业(5385)
(5037)
(5022)
资源(4816)
(4810)
贸易(4806)
(4544)
机构
大学(98301)
学院(98167)
(57255)
经济(56424)
研究(40160)
管理(34721)
中国(29791)
理学(29308)
理学院(28959)
管理学(28459)
管理学院(28267)
(23389)
科学(21117)
(20339)
(20158)
经济学(19892)
财经(18505)
研究所(18142)
经济学院(17579)
中心(16817)
(16707)
(14980)
(14297)
财经大学(13453)
北京(13147)
(13119)
科学院(12365)
(12114)
师范(12032)
社会(11685)
基金
项目(59684)
科学(47567)
基金(44663)
研究(43954)
(38633)
国家(38372)
科学基金(32621)
社会(31439)
社会科(29948)
社会科学(29943)
基金项目(22439)
(21940)
资助(18921)
教育(18811)
自然(18607)
(18164)
自然科(18129)
自然科学(18125)
自然科学基金(17774)
编号(15759)
(14960)
国家社会(14281)
(13931)
经济(13806)
重点(13805)
(13542)
成果(13095)
发展(12787)
(12622)
教育部(11921)
期刊
(70971)
经济(70971)
研究(36280)
中国(18984)
(17627)
管理(14855)
经济研究(13216)
科学(12525)
学报(12198)
(12014)
财经(10346)
大学(9797)
学学(9483)
(9229)
金融(9229)
技术(9183)
(9155)
问题(8955)
业经(8427)
农业(7906)
统计(7775)
技术经济(7478)
世界(6496)
(6433)
(6326)
决策(5997)
经济问题(5865)
国际(5705)
经济管理(5387)
经济学(5162)
共检索到1616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彦斌  刘哲希  
市场化改革不仅可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还可以通过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促进技术进步,提升人力资本质量与利用率,并同时优化资本积累与劳动供给的结构,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基于增长核算模型的测算表明,"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平均潜在增速将仅有6.2%,难以达到6.5%的增长目标。但如果深化市场化改革以促进增长动力转换,"十三五"期间的平均潜在增速可提高至7%左右。因此,政府应加快市场化改革的步伐,以保证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游士兵  段晓璞  
本文旨在探讨"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年均增速的稳健性,看其能否守住底线6.5%。首先采用潜在产出法对中国1979—2015年的经济增长进行核算,将经济增长分解为资本、劳动力、技术进步率、能力实现率改善四个方面,利用国内生产总值、资本存量、劳动力在1978—2015年的相应数据,使用隐性变量法和HP滤波方法分别测算出1979—2015年技术进步与能力实现的增长率。然后结合使用时间序列预测法和情景分析法,预测出各动力因素未来五年在不同情形下的年均增长率,进而预测出"十三五"时期的经济年均增速。预测结果表明,只有在乐观情形下中国在"十三五"时期的经济年均增速才能守住底线6.5%。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中国经济发展状况。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宋立  刘雪燕  
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可能在2015年开始进入减速时期,2019年后进入明显减速时期。由于双重二元结构的存在,经济减速可能为"波浪式"减速,当然"台阶式"减速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如果一旦发生"台阶式"减速,则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加大,"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实现将被迫推迟。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游士兵  段晓璞  
本文旨在探讨"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年均增速的稳健性,看其能否守住底线6.5%。首先采用潜在产出法对中国1979—2015年的经济增长进行核算,将经济增长分解为资本、劳动力、技术进步率、能力实现率改善四个方面,利用国内生产总值、资本存量、劳动力在1978—2015年的相应数据,使用隐性变量法和HP滤波方法分别测算出1979—2015年技术进步与能力实现的增长率。然后结合使用时间序列预测法和情景分析法,预测出各动力因素未来五年在不同情形下的年均增长率,进而预测出"十三五"时期的经济年均增速。预测结果表明,只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荣涛  
经济增速是衡量一国经济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但并非在任何时候都是越高越好。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中国政府适应国内外发展要求而主动进行调控的结果。考察一国经济问题不能仅看速度高低,重要的是增速背后的质量,其中结构与效益对速度有着较大的制约和影响作用。按照"新常态"的要求,"十三五"时期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工作:转移重心,着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调整宏观调控政策模式,更加重视就业和民生服务;在增长动力方面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加大改革力度,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彭新永  张卫华  
"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通过数学模型测算出,广西"十三五"潜在经济增长在8.5%左右,适度区间为7.5%~9.5%,应从深化改革、城镇化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开放合作等方面,提升经济增长动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怀英  
服务业正成为新常态下经济结构和动力转换的重要支撑。按照高成长性、高附加值、强带动性和绿色可持续四大选择标准,研发设计、现代金融等八大产业将引领服务业,为"十三五"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下一步,在积极推进工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应加强服务业结构性改革,实施力度更大、更直接的产业政策,加大对高成长性服务业的支持和保障,着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上海市统计局综合处课题组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尤其是1992—2007年,地区GDP连续1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近年来,在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和自身增长因素转变的综合作用下,上海经济增长平台已显趋势性下移,下阶段上海经济将如何运行,支撑经济增长的动力格局将如何演变,是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本文从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经济增长的4个阶段入手,着重分析各个阶段经济增长动力格局及其演变,并对“十三五”时期上海经济面临的宏观环境和增长动力要素的变化趋势作基本判断,在此基础上对经济增速作出情景分析和预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瞿凌云  
由于生育水平的持续下降,我国未来人口总量趋于负增长和人口加速老龄化。本文应用Leslie模型,以总和生育率TFR=1.52为基准预测,中国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2050年升至27.73%,这将对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辩证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中国仍处于人口红利期,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未来潜在经济增速仍将下滑。基准情景下,经济潜在增速将由2019年的6.3%逐步下滑至2035年的4.41%,2050年降至2.67%。悲观情景下,经济潜在增速将在2035年下探至4.28%,2050年降至2.33%;乐观情景下,经济潜在增速仍将下滑至2035年的4.71%,2050年降至3.04%。历史经验表明通胀中枢下移与人口老龄化相伴而生,因此需要警惕我国人口发展成为极高人口老龄化,总需求受到抑制,同时潜在经济增速下降,陷入低通胀水平的陷阱。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江西省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处课题组  
本文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江西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进行了测算分析。结果表明,资本对经济高速增长贡献最大,包括技术进步、结构优化等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略低于资本,劳动力贡献相对较小。同时,结合"十三五"期间江西经济增长面临的有利因素和存在的不利方面,对主要经济指标进行预测分析,从优化产业结构、保持投资拉动、夯实消费基础、强化开放带动、打造区域板块、实施创新驱动、提升生态品牌等7个方面提出了夯实增长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念  张利梅  
本文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方面探讨了科普投入产生的经济效益。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选取1990—2007年我国GDP和各生产要素投入等统计数据,从定量角度检验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得出科普投入的贡献率。结果证实,科普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春  
文章使用改进型的变弹性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各要素产出弹性和我国各要素潜在增长率进行了计算和预测。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仍然是投资驱动型和工业增长型;以需求侧为核心的扩张性政策难以更为持久的维持经济高位运行;尽管全国层面各类要素潜在增长率出现变化,但不同区域仍存较大差异。现阶段经济政策调整仍需根据各地实际差异进行。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陶涛  
随着中国对外进出口快速扩张和国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日本经济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进出口数据虽然能反映两国的贸易依赖关系,但是由于国际分工越来越多地以产品内分工的方式融合在全球价值链之中,必须借助全球间的投入产出表才能准确掌握日本生产对中国需求的依赖。根据1995~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表(WIOT)对日本出口流向进行分解、以及对两国国内增加值按照最终吸收地进行分解的结果表明,日本对中国的出口主要满足中国的内需,以中国为中心的三极贸易结构明显存在,但并不是日本对中国贸易的主体;日本经济增长对中国内需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中国超过美国成为日本外需最为依赖的国家;而中国经济对日本的依赖程度要低于日本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因此不难判断,未来中国经济增长走势对日本经济的影响要大于日本经济对中国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小婷  崔玉平  
文章通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两种方法来估算江苏省近20年教育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率,作多角度比较和分析,基于后者计量结果可以一定程度上估算出教育外部效益,比前者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客观现实,更加科学合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宏毅  袁易明  
精准实现经济倍增与60%城市化率"十三五"目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本文建立了GDP指数,城乡收入倍差与城市化率的D~3NLDS模型,并运用最优控制方法进行了调控。结果发现:当前,我国存在以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为代价来发展经济与城市化现象,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疲软,其跟城乡收入差距过大有很大关联;且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靠经济系统的自发运行,经济变量无法达到目标值。D~3NLDS的最优控制表明,城乡收入差距的加速缩小,是系统实现"十三五"目标最有效的路径。所以,现阶段政府应要更加重视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并配合多种手段,以确保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增长与城市化"十三五"目标的最优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