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62)
2023(12950)
2022(11274)
2021(10338)
2020(8678)
2019(19861)
2018(19817)
2017(38666)
2016(20784)
2015(23291)
2014(23314)
2013(23247)
2012(21386)
2011(19353)
2010(19365)
2009(17791)
2008(16845)
2007(14763)
2006(13141)
2005(11565)
作者
(61250)
(51005)
(50816)
(48392)
(32441)
(24420)
(22928)
(20190)
(19401)
(18043)
(17332)
(17305)
(16258)
(16060)
(15756)
(15603)
(15153)
(15046)
(14483)
(14398)
(12673)
(12560)
(12136)
(11601)
(11495)
(11299)
(11150)
(11136)
(10343)
(9878)
学科
(103367)
经济(103278)
管理(58826)
(55524)
(44372)
企业(44372)
方法(41912)
数学(36574)
数学方法(36231)
(24248)
地方(23265)
中国(23096)
(21385)
业经(20536)
(19335)
农业(17258)
地方经济(14570)
环境(14514)
(14489)
贸易(14480)
理论(14360)
(14234)
(14129)
(13934)
技术(12867)
(11989)
(11821)
金融(11820)
(11657)
财务(11595)
机构
大学(303638)
学院(301463)
(128978)
经济(126404)
管理(120950)
理学(105575)
理学院(104359)
研究(103484)
管理学(102593)
管理学院(102059)
中国(74366)
科学(64211)
(64087)
(54664)
(52016)
(48798)
研究所(47642)
业大(46048)
中心(45297)
财经(44522)
(42852)
(40493)
北京(40288)
(39478)
经济学(39231)
师范(39124)
农业(38124)
(37065)
经济学院(35082)
(34433)
基金
项目(208117)
科学(164074)
基金(151961)
研究(150902)
(132461)
国家(131365)
科学基金(113078)
社会(96442)
社会科(91447)
社会科学(91420)
基金项目(81382)
(81038)
自然(73573)
自然科(71837)
自然科学(71822)
自然科学基金(70547)
教育(68444)
(67725)
资助(62307)
编号(60604)
成果(48595)
重点(46260)
(45636)
(45023)
(42945)
课题(41353)
创新(40030)
国家社会(39666)
科研(39425)
教育部(39243)
期刊
(144070)
经济(144070)
研究(91074)
中国(53613)
学报(48203)
科学(44685)
管理(44398)
(44083)
(39759)
大学(36410)
学学(34498)
农业(30751)
教育(29935)
技术(26283)
经济研究(23811)
(22383)
金融(22383)
财经(22045)
业经(21844)
(18916)
问题(18367)
技术经济(16683)
图书(15083)
(14931)
理论(14696)
科技(14635)
现代(13657)
商业(13324)
实践(13182)
(13182)
共检索到437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涛  赵彦云  
文章通过比较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经济群体和新兴经济群体的经济增长路径,探寻其增长动力因素的异同,提出了增长的持续动力因素和非持续动力因素概念,并发现两类经济群体的持续动力因素基本相同,主要集中在要素和效率方面,但二者对两类经济群体的作用力度和趋势有所不同;非持续动力因素主要集中在经济社会结构(制度)方面,两类经济群体增长的非持续动力因素指标不尽相同,且各指标对二者的作用形式也各有特点。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邵锋祥  袁晓玲  
基于VAR理论及其模型,实证检验了1983-2006年以来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国内资本及劳动力就业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符合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国内资本形成并无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劳动力就业只存在单向影响作用,旨在为我国利用外资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颜海林  欧阳涛  
经济增长是各国经济政策的核心目标,学者们一直在理论上探寻经济增长的成因以促使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对经济增长的衡量标准入手,评述了衡量经济增长的传统指标的理论,并结合相关的文献从制度变迁及文化角度探讨了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旨在完善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体系,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英姿  荣婧  李晓巍  
为全面了解当前东三省经济绿色增长的水平现状,识别主要动力影响因素,更好地实现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文章基于DPSR概念模型,结合熵权-Topsis方法构建经济绿色增长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东三省33个地级市为例,采用2016年的截面数据,从宏观和DPSR各层面对东三省的经济绿色增长水平予以评价和分析;然后运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东三省经济绿色增长的主要动力因素。研究表明:(1)东三省地级市经济绿色增长水平可以划分为成熟期、发展期和起步期,整体经济绿色增长水平偏低;(2)辽宁、吉林、黑龙江各省城市的经济绿色增长空间分布特征不同;(3)动力因素研究方面,科技发展水平和环境保护对经济绿色增长产生正向显著的驱动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对经济绿色增长产生不显著的正向驱动作用,资源消耗对经济绿色增长产生负向驱动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鹏  
文章从产业层面推导出经济增长核算方程,得到劳动力的产业间转移、三大产业劳动生产率变化及劳动力人口规模变化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基于中国相关数据的研究发现,1953—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在不断变化,其中1954年、1957年、1958年、1990年,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劳动力人口的大幅增加;1956年、1968年、1972年、1974年、1978年,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劳动力的产业间转移;在其他年份,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三大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增加。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文学  钟伟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和平滑转换非线性回归(STAR)方法,研究了我国六十年来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内在机理,实证研究表明:(1)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周期的形成过程中存在着5种动力,其中主导动力因素表现为,以政府财政支出和能源消耗为投入,以固定资本形成产出的动力特征;其他动力因素分别表现为市场化和城镇化制度改革、金融周期和进出口的动力特征;(2)在一轮中周期过程中,动力因素转换可能遵循顺序为,在市场化和城镇化制度改革动力因素的引导下,主导动力因素、金融周期动力因素和进出口动力因素依次转换。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其相关政策建议是加快落实2010年"非公经济36条"和提升内需的政策,将有利于我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简晓彬  沈正平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江苏经济取得了持续、快速增长。文章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从总量、产业、消费、投资、科技、政府作用、对外开放等方面分析了江苏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主要动力源于消费、第三产业、工业、投资等因素,但与科技、全员劳动生产率等因素关联性偏小。据此,文章提出了加快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刺激消费、强化政府公共职能等对策与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杜雯翠  张平淡  
以19922010年全球106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为样本,检验经济增速、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发现,当经济增速高于7%时,不存在EKC拐点,增长将必然引起污染;相反,当经济由高速切换至中高速后,会出现EKC拐点。这表明经济增速由高转低对可持续发展是个好消息,"增速红利效应"大于"增长压力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杜雯翠  张平淡  
以1992~2010年全球106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为样本,检验经济增速、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发现,当经济增速高于7%时,不存在EKC拐点,增长将必然引起污染;相反,当经济由高速切换至中高速后,会出现EKC拐点。这表明经济增速由高转低对可持续发展是个好消息,"增速红利效应"大于"增长压力效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晓  
在经济周期、产业升级、国际环境和宏观政策等多因素的作用下 ,今年以来的中国经济运行态势良好。估计全年经济增长相对平稳 ,GDP年增长率将在 7 4 %~ 7 6 %之间 ,不大可能出现 8%以上的经济高涨 ,国民经济将出现少有的“一”字形运行轨迹。而要保持目前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 ,体制改革和政策应对至关重要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范科才  李亮  
劳动力数量逐渐减少改变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成为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如何充分利用劳动力、调整劳动力价格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劳动力价格现状为切入点,研究劳动力价格推动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劳动力价格上涨对消费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并从建立工资增长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童玉芬  王静文  
劳动力供给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文章将劳动力供给因素分解为总人口规模、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和劳动参与率的乘积,并纳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在理论模型推导的基础上,利用中国1978~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发现:(1)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供给因素对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作用,其影响程度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明显小于物质资本,但远高于人力资本的影响和贡献;(2)构成劳动力供给规模的3个组成要素均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同方向影响,三者的产出弹性和贡献度按照大小依次为:总人口规模、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和劳动参与率;(3)近年来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被总人口规模增加的正向作用所抵消。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童玉芬  王静文  
劳动力供给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文章将劳动力供给因素分解为总人口规模、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和劳动参与率的乘积,并纳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在理论模型推导的基础上,利用中国1978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发现:(1)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供给因素对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作用,其影响程度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明显小于物质资本,但远高于人力资本的影响和贡献;(2)构成劳动力供给规模的3个组成要素均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同方向影响,三者的产出弹性和贡献度按照大小依次为:总人口规模、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和劳动参与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叶艳艳  
经济学界的关于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众说纷纭,其中包括资源的积累、资源存量的使用效率、技术进步、劳动力、知识、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等。文章认为在世界经济的视角下,和平的环境、知识、开放的经济条件、结构性增长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并试从这四个因素进行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