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55)
- 2023(8208)
- 2022(6798)
- 2021(6343)
- 2020(5174)
- 2019(11960)
- 2018(11726)
- 2017(22667)
- 2016(11879)
- 2015(13623)
- 2014(13534)
- 2013(13798)
- 2012(13492)
- 2011(12501)
- 2010(12615)
- 2009(12032)
- 2008(11577)
- 2007(10100)
- 2006(9318)
- 2005(8848)
- 学科
- 济(77110)
- 经济(77041)
- 管理(27082)
- 业(26095)
- 方法(25878)
- 数学(23106)
- 数学方法(22994)
- 中国(20672)
- 地方(17664)
- 企(17047)
- 企业(17047)
- 农(16078)
- 贸(15050)
- 贸易(15042)
- 易(14673)
- 地方经济(12781)
- 学(12639)
- 业经(12333)
- 融(12229)
- 金融(12229)
- 农业(11665)
- 财(11645)
- 制(10820)
- 银(10341)
- 银行(10328)
- 行(10107)
- 环境(9892)
- 发(9225)
- 关系(9198)
- 和(8700)
- 机构
- 大学(186728)
- 学院(181542)
- 济(99930)
- 经济(98519)
- 研究(75000)
- 管理(64277)
- 中国(58526)
- 理学(54244)
- 理学院(53552)
- 管理学(53024)
- 管理学院(52643)
- 财(42436)
- 京(39992)
- 科学(38478)
- 所(37722)
- 经济学(34734)
- 研究所(34001)
- 财经(33740)
- 中心(31456)
- 经济学院(31112)
- 经(30893)
- 北京(26587)
- 院(26168)
- 江(25083)
- 农(25027)
- 财经大学(25015)
- 范(23901)
- 师范(23742)
- 科学院(22624)
- 研究中心(21173)
- 基金
- 项目(111677)
- 科学(89306)
- 基金(84852)
- 研究(84249)
- 家(73573)
- 国家(73053)
- 科学基金(61414)
- 社会(59165)
- 社会科(56324)
- 社会科学(56314)
- 基金项目(42989)
- 省(37454)
- 教育(37296)
- 资助(35925)
- 自然(34878)
- 自然科(34079)
- 自然科学(34071)
- 自然科学基金(33519)
- 划(33095)
- 编号(30875)
- 部(27656)
- 成果(27017)
- 国家社会(26921)
- 发(26327)
- 中国(26280)
- 重点(25497)
- 教育部(24399)
- 人文(22889)
- 发展(22624)
- 展(22324)
共检索到294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蒲晓晔 赵守国
对经济增长动力变迁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三驾马车"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拉动条件,指出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因地制宜地选择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是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动力结构 特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武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钟伟 魏伟
一、经济增长和房价波动的国际比较经济增长和房价之间密切相关。如果将经济增长分为高速期、平稳期和成熟期,则在不同阶段,房价变动亦呈现不同特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国际比较显示,房价上升可带动经济增长,房价下跌导致经济疲弱甚至衰退,两者之间相关的程度还受到各经济体房地产供求和金融系统的影响。P·Catte(2004)研究了房地产价格和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其认为房地产上涨期间,通过金融系统带来的财富效应能够刺激消费,并引致经济景气。D.Baker(2008)讨论了房地产泡沫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陆明涛 袁富华 张平
本文基于多国历史统计数据,在增长核算框架下,对中国经济增长减速的各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在经济追赶国家向发达经济增长阶段演变过程中,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下降、资本产出比和消费率变化引发的资本增长率下降和资本产出弹性下降,共同决定了结构性减速的必然趋势。(2)投资增长下降、人口结构转型和要素弹性逆转,对中国构成三重结构性冲击,导致未来增长减速。如果全要素生产率不能得到切实提高,中国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前景堪忧。(3)中国工业化时期的高速增长是由投资、劳动力等要素规模扩张维持的,经济投入产出效率低下,效率问题是未来增长模式转型的重中之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梦根 侯园园
厘清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培育和壮大发展新动能,对构建新发展格局至关重要。基于行业视角的增长核算框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分析发现,考察期内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8.99%,三次产业的增长贡献占比分别为4.63%、46.32%和49.05%,其中又以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从要素贡献视角看,资本、劳动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贡献占比分别为60.52%、15.17%和24.31%,资本(尤其是传统资本)驱动型增长模式面临资本投入和资本贡献双重下降的挑战,劳动投入质量提升有望提高劳动要素的增长贡献。伴随着新旧动能转换和数字化转型的快速推进,资本要素中新型资本规模不断扩大,数字经济与新经济相关行业产出快速增长但TFP增长相对有限。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动力变革,应进一步挖掘资本与劳动要素的增长潜力,大力提升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巩固深化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持续壮大新经济产业规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群 郭贯成 万丽平
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阶段,有着不同的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特征。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国际比较研究表明,耕地资源数量变化与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发达程度的相关性大体上呈现3种不同类型的特征,3种不同类型的国家GDP的增长对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影响的基础、机理是不同的。研究表明,我国建国后至1981年经历了类似于欠发达国家目前经济增长和耕地资源变化的阶段,1981年至2004年处于经济增长和耕地资源变化的第二个阶段,此阶段的前后20年耕地资源数量变化是不同的,总体特征是耕地的代价性损失增加,2018年左右我国将进入“经济低增长、耕地资源低减少”类似于发达国家的第三个阶段,此后耕地资源数量...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耕地资源 数量变化 国际比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欧阳煌 刘金科
经济增长是居民收入增长的必要基础,但并非每个国家的居民收入都能实现与国民经济协调增长。居民收入份额与居民收入差距的大小是衡量居民收入与国民经济是否协调增长的重要指标,本文从这两个重要方面展开国际比较,从世界的、横向的和发展的角度理解居民收入与国民经济协调增长的基本趋势和规律,发现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并无绝对统一标准,我国当前居民收入占比并非严重偏低;在人均3000~10 000美元的中等收入阶段,劳动报酬收入占比持续上行是跨越"陷阱"的重要特点,我国劳动报酬占比持续下行的趋势值得重点关注;居民收入差距在社会容忍限度之内是居民收入与国民经济协调增长的重要内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与典型国家相比扩大...
关键词:
居民收入 国民经济 国际比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窦祥胜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资本流动对资本、技术、人力资本和制度等经济增长因素的结构变迁有重要的影响,进而对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国际资本流动 经济增长因素 经济增长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Jaime Ortiz 刘德学 吴建新
基于扩展的标准化二次利润函数模型实证研究拉美国家对中国出口绩效的结果表明,拉美国家对中国的良好出口绩效促进了拉丁美洲经济增长,但也使拉美国家产生对低廉价格和微薄利润的长期依赖性,以至于削弱了拉美经济的成长性。鉴于此,拉美国家应该从当前的产品基础中摆脱出来,寻求出口产品多元化,并积极向价值链的更高位置攀升,以保持全球竞争力。
关键词:
贸易 经济增长 二次利润函数 拉丁美洲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燕萍 邵宜航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法比较分析了中国与美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四个人口大国的经济增长主动力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国内需求是中国与这四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主动力,然而不同的是,这四个国家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投资需求的影响,而中国则是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消费需求的影响;另外,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大于这四个国家。据此,本文强调中国应加快形成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为主,同时积极利用外需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促使经济更加稳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本文也提出了相关扩大内需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内需拉动 经济增长 国际比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邓远秀
40年的对外开放使中国成为高度开放的经济体,这是成就中国经济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中国经济从封闭、半封闭状态到高度开放的历程中所经历的动力变迁进行历史梳理,提出了中国经济开放从最初的政策驱动—市场生成型开放,历经制度驱动—市场拓展型开放,演变至治理驱动—市场深化型开放。在动力变迁分析基础上进行经验总结,突出政府与市场有机互动、渐进式开放与增量式改革相机配合以及有效利用国际经济环境对中国经济对外开放具有关键意义。
关键词:
中国经济 对外开放 动力变迁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韦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邵争艳
本文研究了英、美、法、德四个发达国家一个多世纪以来有关商誉会计处理的政策变化,力争从商誉会计的历史变化中梳理出影响会计政策走向的政治、经济、公司治理等方面的环境因素,为我国未来的会计准则制定与国际趋同提供决策借鉴。
关键词:
商誉会计 变迁历史 国际比较 准则趋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骏 余燕 杨声
首先对日本、德国、美国和东亚国家货币升值对各自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国际比较,然后对1990年后日本经济增长率大幅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目前中国的经济与1990年代的日本经济存在巨大的差异,人民币适度升值不会引起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大幅下降,人民币升值应遵循主动性和渐进式原则。
关键词:
货币升值 经济增长 汇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