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31)
2023(6137)
2022(5087)
2021(4497)
2020(3635)
2019(8040)
2018(7950)
2017(15447)
2016(7977)
2015(8912)
2014(8838)
2013(9023)
2012(8514)
2011(8089)
2010(8586)
2009(8262)
2008(7802)
2007(7058)
2006(6867)
2005(6438)
作者
(25037)
(21310)
(21087)
(20125)
(13418)
(10034)
(9479)
(8179)
(7967)
(7633)
(7471)
(6930)
(6903)
(6873)
(6625)
(6441)
(6229)
(6039)
(5948)
(5706)
(5505)
(5189)
(4985)
(4892)
(4798)
(4766)
(4455)
(4444)
(4366)
(4027)
学科
(59546)
经济(59521)
管理(27807)
(18184)
地方(17033)
环境(16739)
方法(16315)
数学(14061)
数学方法(13984)
(13831)
企业(13831)
地方经济(12596)
(12450)
中国(11108)
资源(10650)
(10285)
业经(9920)
(9292)
(8848)
生态(8601)
(8177)
经济学(8110)
农业(7640)
(7623)
(6336)
规划(6311)
环境规划(6139)
(5953)
金融(5953)
产业(5894)
机构
学院(128260)
大学(127150)
(65013)
经济(63868)
研究(49606)
管理(46326)
理学(39076)
理学院(38606)
管理学(38071)
管理学院(37843)
中国(37219)
科学(29524)
(27105)
(26868)
(25621)
研究所(23197)
经济学(21399)
中心(21339)
财经(21274)
(19934)
(19129)
经济学院(18909)
(18211)
(17589)
北京(17469)
(17167)
师范(17069)
科学院(16220)
业大(16000)
(15721)
基金
项目(81121)
科学(63907)
基金(59284)
研究(59121)
(51759)
国家(51398)
科学基金(43681)
社会(40753)
社会科(38699)
社会科学(38687)
(31240)
基金项目(31010)
自然(26237)
(25419)
自然科(25289)
自然科学(25281)
自然科学基金(24790)
教育(24532)
资助(24140)
编号(22276)
(19999)
重点(18724)
国家社会(17978)
成果(17783)
(17614)
发展(16396)
(16150)
(15692)
(15630)
经济(15484)
期刊
(82520)
经济(82520)
研究(40948)
中国(25729)
(20587)
学报(18624)
管理(17988)
科学(17806)
(15887)
经济研究(13754)
大学(13450)
学学(12753)
财经(11600)
农业(10904)
业经(10871)
资源(10438)
问题(10315)
技术(10268)
(10229)
(10125)
金融(10125)
技术经济(8157)
教育(7635)
统计(7169)
(7079)
世界(6937)
经济问题(6712)
(6370)
图书(6288)
国际(6258)
共检索到2051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洪登永  沈建华  
经济增长中资源运用与生态环境的道德意义洪登永沈建华一、资源运用与生态环境没有资源,任何经济活动都不可能发生。资源是形成一切活动的基础,每一种资源的用途所产生的影响,远比它的直接存在更为深远。当世界经济发展即将进入21世纪的时候,人们已发现在资源运用上...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耀彬  杨新梅  
在经济和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约束越来越凸显。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背景,研究了有限资源环境对城市化进程的阻碍大小,即城市化进程中资源环境"尾效"。首先通过内生增长理论构建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尾效"模型,再利用经济增长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半对数关系推导出城市化进程中资源环境"尾效"模型,然后以江西省为例对其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尾效"进行实证分析。计量发现土地、能源、水资源和环境污染对江西省城市化进程的"尾效"大小分别为0.017 678 315,0.114 909 279,0.005 050 95和0.0214 665 3。可见,能源对城市化进程的阻尼作用是最为显著...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景普秋  杜彦其  赵玉娟  
矿产开发中伴随资源损耗、生态环境破坏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对资源生态环境以及区域发展进行补偿。但补偿依据、原则、主体等如何确定?经济学理论为其提供了阐释。矿产资源耗竭性理论强调:矿产资源不可再生强化了其相对稀缺性,通过资源合理定价可以起到保护资源的目的;资源生态环境价值理论认为:资源、生态环境是稀缺的、有价值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为之付费;外部性理论解释了资源开发区域的外部不经济现象与全国范围内的外部经济现象,指出生态环境补偿、区域补偿的责任主体;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理论要求企业规范开采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峻  邓仕杰  张晟  
如何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文章把生态环境纳入生产函数和效用函数,构建一个考虑环境税的内生增长模型,运用最优控制方法求解模型的最优均衡解。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生态环境与可持续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环境税对最优增长路径的影响。发现环境税的开征降低了最优增长路径上的经济增长率,却提高了人们的最优消费水平。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可以帮助减小因环境税给经济增长率带来的冲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显武  艾远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郗希  李超  王克西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宏观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研究已经不能回避生态环境压力的影响,但如何将生态环境压力量化,并纳入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中,尚无定论。文章将总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的比值作为生态环境压力指数,描述生态环境的承压情况。然后,将生态环境压力指数看作全社会生产函数的新投入要素,以拓展的索洛经济增长模型,测算出中国生态环境压力指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生态环境压力的增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总贡献"为18.51%。进而所定义的绿色GDP就是总GDP减去生态环境压力指数加大对社会产出的"总贡献"部分。这样,绿色GDP的核算公式说明生态保护非但未减少生产总值,还无形中增加了绿色GDP,...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雷  汪天凯  俞岳  
基于2000年~2015年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考察腐败、金融生态环境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生态环境对腐败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总体上有利于经济增长,腐败的发生则降低了金融生态环境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腐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金融生态环境质量不同的地区存在差异。加强反腐败是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策略之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中胜  
以苏州市为例,文章考察了经济发展质量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作为基础,以人均工业废气、人均工业废水、人均二氧化硫人均固定废弃物的排放量等四个方面作为环境质量的替代指标,我们考察了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实证研究的结果发现,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广泛存在,体现在苏州市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库兹涅茨曲线,但是除了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已达到拐点以外,其余污染物排放量的拐点还未到来,环境污染压力仍然很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第二产业的比重、城市化的进程、对外贸易以及外商直接投资都对苏州市的环境质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尚兴娥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存在着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对立与统一,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最根本的出路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谋求生存与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必须寻找发展循环经济的正确途径,达到解决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矛盾的目的。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雷  汪天凯  俞岳  
基于2000年2015年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考察腐败、金融生态环境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生态环境对腐败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总体上有利于经济增长,腐败的发生则降低了金融生态环境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腐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金融生态环境质量不同的地区存在差异。加强反腐败是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策略之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景普秋  张复明  
矿产开发中造成资源耗竭、生态环境破坏、区域发展衰退等,制约着区域可持续发展。根据矿产资源耗竭性理论、资源生态环境价值理论、外部性理论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理论,应该对矿产开发中造成的损害进行补偿。其中,按照补偿客体划分为矿产资源补偿、生态环境补偿、矿区/区域补偿;按照补偿时序划分为矿产开发前的防范性补偿、矿产开发中的即时性补偿、矿产开发后的修复性补偿。资源生态环境补偿最终要落实到制度建设,根据补偿客体、补偿时序划分的补偿类型,遵循立法约束、政策引导与行政监管相结合的"三位一体"运行模式,本文认为重点要建设五项制度:即矿产资源综合开发与补偿制度、规范化开采与环境服务付费制度、即时修复与补偿制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小兰  李晓靖  
本文分析了政府在协调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时的难点,并针对这些难点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合理的解决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瑞萍  
在梳理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已有的两者协调发展关系的理由原因和实证研究进行了分类与总结,国内外学者从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理论的演进过程来看,由于研究视角不同、研究重点不同,得出的研究结论也不尽相同,并对国内外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研究现状进行对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磊  张贵祥  
经济增长会导致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文章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对京津冀都市圈内表征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指标的时序数据进行协整、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分析,研究了都市圈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及其动态性。研究表明,京津冀都市圈内各地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脉冲响应分析表明区域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存在着双向作用力,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反馈效应具有滞后性;方差分解表明区域经济增长在生态环境方差解释方面起关键作用,由工业污染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