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14)
- 2023(9907)
- 2022(8318)
- 2021(7662)
- 2020(6235)
- 2019(14145)
- 2018(13791)
- 2017(27007)
- 2016(14634)
- 2015(16689)
- 2014(16915)
- 2013(16838)
- 2012(16194)
- 2011(14601)
- 2010(15294)
- 2009(14685)
- 2008(14858)
- 2007(13729)
- 2006(12584)
- 2005(11725)
- 学科
- 济(81469)
- 经济(81408)
- 管理(47879)
- 业(40652)
- 企(33501)
- 企业(33501)
- 财(28335)
- 方法(26593)
- 数学(23074)
- 数学方法(22770)
- 地方(21670)
- 中国(20184)
- 农(17929)
- 制(15657)
- 业经(15074)
- 学(14936)
- 地方经济(13830)
- 财政(13722)
- 贸(13312)
- 贸易(13303)
- 务(13073)
- 财务(13046)
- 财务管理(13001)
- 易(12874)
- 企业财务(12299)
- 银(11763)
- 银行(11752)
- 策(11743)
- 农业(11518)
- 体(11434)
- 机构
- 学院(219278)
- 大学(218748)
- 济(102988)
- 经济(100909)
- 研究(78339)
- 管理(78231)
- 理学(64927)
- 理学院(64238)
- 管理学(63192)
- 中国(62996)
- 管理学院(62778)
- 财(56427)
- 京(45343)
- 科学(43084)
- 财经(40232)
- 所(40053)
- 经(36146)
- 江(35981)
- 中心(35083)
- 研究所(34918)
- 经济学(33442)
- 经济学院(29618)
- 北京(29359)
- 范(29197)
- 农(29181)
- 师范(29005)
- 财经大学(28931)
- 州(28193)
- 院(27191)
- 业大(24761)
- 基金
- 项目(125281)
- 科学(98361)
- 研究(96317)
- 基金(90349)
- 家(76225)
- 国家(75549)
- 科学基金(64691)
- 社会(63030)
- 社会科(59765)
- 社会科学(59749)
- 省(48027)
- 基金项目(45202)
- 教育(44121)
- 划(39626)
- 资助(39027)
- 编号(38860)
- 自然(37895)
- 自然科(36988)
- 自然科学(36982)
- 自然科学基金(36304)
- 成果(34801)
- 部(28442)
- 课题(28198)
- 重点(28197)
- 发(28140)
- 国家社会(26151)
- 性(25987)
- 教育部(25094)
- 创(24888)
- 人文(24480)
- 期刊
- 济(129814)
- 经济(129814)
- 研究(80208)
- 财(48695)
- 中国(48005)
- 管理(32145)
- 学报(29065)
- 融(27898)
- 金融(27898)
- 农(27506)
- 科学(26660)
- 教育(23846)
- 大学(23203)
- 财经(22577)
- 经济研究(22092)
- 学学(21773)
- 经(19589)
- 技术(19469)
- 农业(17995)
- 业经(17260)
- 问题(16329)
- 贸(15072)
- 国际(13372)
- 技术经济(12644)
- 统计(11836)
- 世界(11779)
- 会计(10827)
- 策(10297)
- 理论(10286)
- 现代(10140)
共检索到369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郑传锋
经济增长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论郑传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是针对一定时期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言的,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大都以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作为自己的宏观政策目标。对我国而言,国民经济外向化的程度还不高,失业问题也难以在短...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文甫
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把政府购买和货币同时引进效用函数中,建立一般模型,得出最优条件。然后在内生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下,来讨论两者对经济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得出一些结论:经济存在一条平衡增长路径;在长期内,财政政策是有效的,货币呈非“超中性”;在平衡增长路径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必须相互协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传锋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经济条件郑传锋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和利用对经济体制和环境、条件有一定的要求,使经济政策有一个赖以发挥作用的基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配合作用也是如此。认清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两者协调配合的经济条件显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胡庆康 徐云程
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即经济总量平衡和整体结构优化用于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在我国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今天,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正从直接控制为主向间接调控为主转变,这两大政策工具作为间接调控的主要手段,其地位自然也越来越重要。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周琳
从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两个均衡以及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条件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基本理论依据、运作机理和相机抉择,结合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状态和所面临的具体困难,解析目前政府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的货币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运用实效,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我国政府当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的货币政策的必要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以及支持的重点,以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兰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节社会供需总量、结构的两大法宝。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共同目标、是稳定金融物价,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财政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折旧及财政法规等手段,调节国民收入分配,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信贷、利率、汇率、货币发行、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晓慧 杨晓波
一、经济学经典著作中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运用的论述在西方宏观经济学发展中,凯恩斯、萨缪尔森和斯蒂格利茨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在其著作中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的论述,各具特色:(一)凯恩斯《通论》中以财政政策为重心的政策主张凯恩斯在《通论》中,...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毛定祥
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协整检验、G ranger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对我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性作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短期调控效果较显著,且财政政策的调控能力更强;货币供应量具有明显的内生性,并在很大程度上被动适应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但存在中期化现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元元
本文以广西横县为案例,研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组合、协调问题。文章认为:第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微观领域的共性在于各自通过影响资源配置以推动经济增长,两者的差别在于前者注重总量调节,后者主要作用于交易激励;第二,当前财政政策在县域经济增长中存在因收入不足而制约支出的问题,而货币政策则面临政策工具不足、金融机构和信用环境不良而无法有效激励金融资源配置问题;第三,面对上述情况,有必要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分工、协调实施静态和动态规划。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钟永红
本文通过一个广义货币供应量、财政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三变量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考察中国1978—2005年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特征。在应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研究它们之间的动态特性后发现:积极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长效果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内均要强于财政政策,长期内,积极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一直有递减的正效应,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由于挤出效应的影响,长期内对经济增长呈负效应。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脉冲响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晓方
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对全球经济格局和秩序带来巨大冲击,全球供应链断裂和经济脱钩或加剧,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增长目标的实现带来了挑战。为确保我国宏观经济实现稳增长,采取有效的财政货币政策组合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文章从全球经济格局动荡下我国宏观经济稳增长目标出发,探讨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上的功能异同,结合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组合方面的实践,分析协调配合中存在的难点,围绕稳增长这一目标,给出财政货币政策组合的思路和保障措施。
关键词:
稳增长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协调配合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经绫 周小付
传统的宏观政策协调理论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而政府债务政策长期处于附属和工具的地位,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工具,这导致了政府负债决策的政治化和货币政策的不可信。笔者认为,应当把政府债务政策置于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并列的地位。在政策工具上,设立独立的债务政策目标和工具;在政策协调的框架上,以主权资产负债表管理为框架促进政策之间的合作;在体制方面,促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政府债务政策的松绑。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经绫 周小付
传统的宏观政策协调理论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而政府债务政策长期处于附属和工具的地位,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工具,这导致了政府负债决策的政治化和货币政策的不可信.笔者认为,应当把政府债务政策置于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并列的地位.在政策工具上,设立独立的债务政策目标和工具;在政策协调的框架上,以主权资产负债表管理为框架促进政策之间的合作;在体制方面,促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政府债务政策的松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