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06)
- 2023(6822)
- 2022(5760)
- 2021(5293)
- 2020(4345)
- 2019(9767)
- 2018(9417)
- 2017(18198)
- 2016(10015)
- 2015(11450)
- 2014(11868)
- 2013(12042)
- 2012(11838)
- 2011(10485)
- 2010(11084)
- 2009(10524)
- 2008(10435)
- 2007(9369)
- 2006(8673)
- 2005(8012)
- 学科
- 济(65696)
- 经济(65650)
- 管理(31643)
- 业(25534)
- 财(24026)
- 企(20340)
- 企业(20340)
- 方法(19456)
- 地方(18033)
- 数学(17155)
- 数学方法(16977)
- 学(14733)
- 中国(14309)
- 财政(12570)
- 农(12328)
- 地方经济(12320)
- 制(11270)
- 务(10331)
- 财务(10310)
- 财务管理(10269)
- 政(10197)
- 业经(10171)
- 企业财务(9737)
- 经济学(9638)
- 体(9165)
- 农业(8241)
- 土地(8219)
- 银(7575)
- 银行(7552)
- 环境(7550)
- 机构
- 大学(151928)
- 学院(151479)
- 济(72135)
- 经济(70785)
- 研究(59054)
- 管理(51082)
- 中国(46666)
- 理学(42541)
- 理学院(41930)
- 管理学(41135)
- 管理学院(40846)
- 财(40604)
- 科学(35413)
- 京(33174)
- 所(31822)
- 研究所(28126)
- 财经(27919)
- 中心(25810)
- 农(25420)
- 经(25088)
- 江(24926)
- 经济学(24077)
- 经济学院(21321)
- 北京(21220)
- 院(20909)
- 省(20399)
- 业大(20363)
- 财经大学(20050)
- 农业(19655)
- 范(19236)
- 基金
- 项目(89420)
- 科学(68996)
- 基金(64942)
- 研究(63407)
- 家(57109)
- 国家(56666)
- 科学基金(47232)
- 社会(41771)
- 社会科(39527)
- 社会科学(39515)
- 省(33432)
- 基金项目(33321)
- 自然(29299)
- 自然科(28565)
- 自然科学(28557)
- 自然科学基金(28020)
- 划(27990)
- 教育(27800)
- 资助(27677)
- 编号(24173)
- 成果(20907)
- 重点(20624)
- 发(20082)
- 部(19959)
- 国家社会(17970)
- 课题(17512)
- 性(17183)
- 科研(16869)
- 创(16855)
- 教育部(16806)
共检索到257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玉萍 郭郡郡 李馨鸾
以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作为土地财政依赖的衡量指标,通过估算1999~2008年中国各地区的土地财政依赖发现:除去系统性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过程中土地财政依赖呈倒"U"型变化,可以从城市化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这两个视角来解释这种倒"U"型变化。实证研究发现,从相对意义上看,发达地区的土地财政依赖会减少,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土地财政依赖的差距会进一步缩小,但如果有较强的正的系统性因素的影响,从绝对意义上讲,全国各地区的土地财政依赖仍有可能继续增加。土地财政依赖的增加会降低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益率,增加抵押贷款风险,导致土地腐败。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土地财政依赖 倒“U”型变化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黄静 吴群 王健
明确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的影响机理,有利于缓解当前地方政府高度依赖土地财政的现状。本文从经济增长和制度环境双重角度构建影响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的分析框架,并采用20002013年我国省级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在短期内具有激励作用与惯性特征,长期具有收敛趋势。土地财政产生于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之中,经济增长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分税制改革背景下,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等程度是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的前提,土地出让制度市场化改革、地方政府竞争、房地产业
关键词:
土地财政依赖 经济增长 制度环境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邓晓飞 冯海波
论文基于中国31个省、区、市2004-201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以地方政府投资为依赖的经济增长方式、财政增收计划机制与财政收入刚性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1)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小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从东部地区到中部地区再到西部地区,地区经济增长依赖地方政府投资拉动的程度递增;(2)经济增长、财政增收计划机制对财政收入增长均有显著的正影响,而且,从东部地区到中部地区再到西部地区,财政收入增长对经济增长的依赖性递减,而对财政增收计划机制的依赖性递增。为保证经济和财政收入长期可持续的快速增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建瓴 蒋青 刘茜
本文以多年实地跟踪城市拆迁、农村征地、土地整理、土地储备、土地出让等全过程的多方调研为基础,对"土地财政"的定义、运行机制及其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得出土地财政的实质是地方政府土地专营制度,它构成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核心竞争力的结论。并对"土地财政"研究中的可持续性、征地拆迁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红云
我国地方财政对土地的过度依赖已经产生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欠发达地区降低经济发展中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首先界定政府职能,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其次充分发挥欠发达地区各地的资源、地缘、人力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当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同时借助国家分税制、土地制度以及官员政绩考评机制等制度层面的改革,为欠发达地区降低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提供一条可行的路径。
关键词:
土地财政 欠发达地区 新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罗会武
1989年政府开始通过转让土地使用权获得资金促进地方经济的增长。实施土地财政以来,地方政府在改善本地区基础设施,引进投资项目,优化本地区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群众居住条件,解决居民就业,提高人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由于土地财政收入的示范效应,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影响经济持续增长的困扰:土地资源使用项目不合理,房地产供求失衡,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并存,给银行信贷和经济持续增长带来巨大的风险,环境污染使得经济的有效增长降低。基于土地财政可能对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带来的不利影响,该文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系列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薛白 赤旭
在中国,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流转与地方政府密切相关。由于我国土地资源配置过程中,政府和市场的功能与边界存在模糊之处,这为企业竞争性寻租留下了空间(Ofer,2003)。土地财政方面的寻租活动正是市场自发的产物,突显了中国强化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蔡潇 刘卫东 吕添贵
本文基于我国1995-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引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变量,构建VAR模型对土地财政、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这三个变量进行动态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财政、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三者具有长期双向因果关系;(2)经济的持续增长对土地财政收入的增加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短期内土地财政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促进经济增长,但从长期来看土地财政通过固定资产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具有不可持续性,甚至会阻碍经济增长。因此,要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化财税体制和土地制度改革,从现有的以土地财政、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的外延经济增长模式向以全要素生产效率提高的内涵增长模式转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蔡潇 刘卫东 吕添贵
本文基于我国1995-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引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变量,构建VAR模型对土地财政、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这三个变量进行动态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财政、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三者具有长期双向因果关系;(2)经济的持续增长对土地财政收入的增加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短期内土地财政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促进经济增长,但从长期来看土地财政通过固定资产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具有不可持续性,甚至会阻碍经济增长。因此,要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化财税体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代谦 别朝霞
财政能力是国家能力的核心。本文利用宋朝(960~1279年)的历史数据,识别了经济变迁中的财政效应。"靖康之变"(1127年)使宋朝完全丢失了传统的农耕区——黄河中下游流域,田赋收入大幅度减少,财政结构开始向非农产业倾斜。财政的这种变化对宋朝经济产生了长远的影响,经济倚重非农产业,商品经济更加繁荣,经济货币化程度加深。中国历史上的这种"自然实验"使本文能够识别经济发展中的财政效应,利用对峙政权的侵略性作为财政压力的工具变量进行的回归,其结果支持本文的逻辑。
关键词:
国家能力 唐宋变革 靖康之变 自然实验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郭艳娇
2012年新年伊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务院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第五次提出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2012年7月下旬,伴随着房地产市场止跌转涨等问题,国务院派出8个督查组,对16个省(市)贯彻落实国务院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情况开展专项督查。而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控的趋紧,土地出让收入锐减,2012年上半年同比减少4342亿元,下降了27.5%,部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难以为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殷德生
财政的过度分权与过度集权都不利于经济增长 ,财政分权问题的关键在于寻求最优的分权水平。与最优的经济增长水平相适应 ,存在着最优财政分权水平 ,这一水平取决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于实物资本与人力资本的份额。本文对中国 1 994年财政制度改革以来的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进行了经验检验 ,结果表明 ,中国财政分权水平既并未能有效地促进地区的经济增长 ,又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程度。未来中国财政制度改革的挑战更多的是如何选择适度的财政分权水平 ,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缩小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关键词:
最优财政分权 经济增长 地区相对财富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樊海潮
对H.Davoodi,D.Xie,and H.Zou的两篇文章中的内生增长模型进行了改进;把地方财政决算支出占国家决算支出的比重看作衡量财政分权的指标,并利用1986-2004年间的数据对财政分权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两组回归分析。发现在1986-1990年间我国的财政分权的比重过高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在1991-2004年间我国的财政分权程度与我国的最大化经济增长相符。最后,对得出的统计结论进行了充分的解释。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陆丰泉
香港经济增长中的财政政策陆丰泉香港经济自50年代中期起飞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1991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GDP)按当年价格计算达6330.23亿港元,1992年人均国民收入高达16382美元。这一指标在亚洲仅次于日本,比许多欧州国家还要高。香...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陆丰泉
香港经济增长中的财政政策上海财经大学财政系陆丰泉香港经济自50年代中期起飞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1991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GDP)按当年价格计算达6330.23亿港元,1992年人均国民收入高达16382美元,这一指标在亚洲仅次于日本,比若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