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43)
- 2023(11676)
- 2022(9714)
- 2021(9014)
- 2020(7430)
- 2019(16929)
- 2018(16358)
- 2017(32113)
- 2016(17684)
- 2015(19876)
- 2014(19934)
- 2013(19855)
- 2012(18957)
- 2011(16910)
- 2010(17753)
- 2009(16747)
- 2008(17061)
- 2007(15692)
- 2006(14424)
- 2005(13295)
- 学科
- 济(90510)
- 经济(90425)
- 管理(54701)
- 业(49976)
- 企(39154)
- 企业(39154)
- 财(33686)
- 方法(31620)
- 数学(27860)
- 数学方法(27503)
- 中国(24700)
- 农(22894)
- 税(22303)
- 地方(22031)
- 税收(20832)
- 收(20653)
- 学(17314)
- 制(17031)
- 业经(16640)
- 财政(15816)
- 务(15793)
- 财务(15770)
- 财务管理(15725)
- 农业(15362)
- 企业财务(14944)
- 贸(14293)
- 贸易(14286)
- 地方经济(13878)
- 易(13828)
- 政(13139)
- 机构
- 学院(260034)
- 大学(259408)
- 济(120592)
- 经济(118312)
- 管理(93837)
- 研究(93174)
- 理学(79667)
- 理学院(78776)
- 管理学(77391)
- 管理学院(76906)
- 中国(71994)
- 财(67348)
- 京(53808)
- 科学(53628)
- 财经(48736)
- 所(48210)
- 经(44050)
- 研究所(42601)
- 江(42091)
- 中心(40941)
- 农(39592)
- 经济学(39478)
- 财经大学(35488)
- 经济学院(35294)
- 北京(34336)
- 范(33155)
- 业大(32942)
- 师范(32871)
- 院(32607)
- 州(32156)
- 基金
- 项目(157373)
- 科学(124419)
- 研究(116594)
- 基金(115636)
- 家(99739)
- 国家(98907)
- 科学基金(84569)
- 社会(77097)
- 社会科(73181)
- 社会科学(73162)
- 省(59568)
- 基金项目(58887)
- 教育(53024)
- 自然(51889)
- 自然科(50755)
- 自然科学(50740)
- 划(49826)
- 自然科学基金(49826)
- 资助(49341)
- 编号(46393)
- 成果(40540)
- 部(35792)
- 重点(35393)
- 发(34337)
- 国家社会(32641)
- 课题(32561)
- 性(31632)
- 创(31466)
- 教育部(31201)
- 人文(30158)
共检索到422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夏杰长
一、经济增长是提高就业率的根本途径 1.国民生产总值和潜在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CNP)是一国“永久居民”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年期间所生产的产品和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夏杰长
当实际的经济增长低于潜在的产出水平时,就会出现失业率上升,因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让实际增长率能够接近潜在的产出增长,就可以防止失业率激增。这显示,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尽可能实现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
劳动就业 国民生产总值 财税对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瀑 王培三
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工业化国家,都面临着劳动就业问题的挑战。劳动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阶段性,并与资本雇佣劳动生产方式紧密相连。从根本上说,劳动就业如同资源配置一样受市场经济规律支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的现象,并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它不仅表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更表现在需要创造更多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劳动者工作环境的就业岗位,促使就业不仅仅是劳动者谋生的手段,更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途径,从而有效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对具有丰富劳动力资源的中国,如何更好地处理劳动就业问题无疑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发。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劳动就业 市场经济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夏杰长
中国经济运行的多年实践表明,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对拉动经济增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我国正处于消费革命第二浪上升时期,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顺势调控潜力巨大,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如加大收入分配政策的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调整消费税、改革对消费者的补贴方式等,是刺激消费需求、解决当前消费不足和经济增长乏力问题的有力举措。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夏杰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夏杰长
本文运用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和索洛模型,对中国20多年来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作用进行了定量测算。结果表明,我国技术进步择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要建立有效的科技税收政策,支持科技进步,发挥它在经济增长中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税收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英建
文章过建立面板模型,考察了1996—2016年我国财税收入对经济增长的真实效应。结果表明:总的来看,财税收入对我国经济增长存在正向效应,不同税种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并不相同。其中,流转税和财产税对区域经济增长表现出较为显著的负效应;所得税只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地促进作用;而资源税和行为税对不同地区具有相反的影响效应。
关键词:
财税政策 经济增长 面板模型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柳 亓晓彤 周慧娟 蔡文娟 黄卓
基于中国经济对奥肯定律以及菲利普斯曲线的背离现象,本文实证分析了中国经济中劳动调整成本的来源、大小和影响,并对引入中国现实经济特征的新凯恩斯模型进行了估计和模拟,发现包含劳动调整成本的模型能够在相当程度上解释中国经济的异象:劳动调整成本会弱化劳动需求与产出、真实工资以及成本加成间的相关关系,造成正向技术冲击下的高增长与低就业,低通胀共存;同时使得扩张性货币政策在扩大产出与投资的同时无法有效提振就业,经济中呈现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均失灵的状况。进一步地,本文对新常态时期劳动调整成本增大的宏观经济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调整成本 新凯恩斯模型 就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夏杰长
一、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说明随着市场取向改革的深入,需求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的,一是消费需求是构成社会总需求的重要方面,在拉动我国GDP增长的三大需求因素中,消费需求的贡献最大,改革开放20年来...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王柏玲 于颖
新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提出知识积累、技术创新是导致一国经济实现长期持续增长的源泉。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存在着严重的技术约束,限制了我国实现内生增长的路径,为此,政府必须出台切实有效的财税政策,培育实现内生增长的知识积累和技术创新的条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振宇 连家明 郭艳娇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国家决定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做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模型,以辽宁为分析样本,对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从生态效率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两个维度,评价了现行财税政策在促进生态和经济增长之间平衡发展的成效,分析成效不足的原因,进而提出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财税政策取向。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经济增长 生态足迹 财税政策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刘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任彪 郭海龙
通过对经济增长、劳动就业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实证分析,结论表明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的提高能够有效促进GDP的发展,但GDP的增长不能带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提高;总的就业人数和经济发展水平没有明显关系,同时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提高还会对劳动就业产生挤出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谭菊华
通过对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和劳动就业三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的作用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建立计量模型,利用中国1990~2011年间的宏观统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认为经济增长对劳动就业既有增加效应又有挤出效应,产业发展对劳动就业有二重性作用,经济增长和劳动就业与产业发展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据此从提高经济增长效益、优化产业结构和延长中国劳动力红利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产业发展 劳动就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