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16)
2023(19731)
2022(16943)
2021(15708)
2020(13120)
2019(30238)
2018(29863)
2017(56847)
2016(30768)
2015(34829)
2014(34703)
2013(34358)
2012(32080)
2011(29046)
2010(28960)
2009(26627)
2008(25846)
2007(22512)
2006(20139)
2005(18232)
作者
(90183)
(75248)
(74554)
(71051)
(48087)
(36000)
(34011)
(29430)
(28741)
(26819)
(25875)
(25378)
(24121)
(23950)
(23424)
(23264)
(22444)
(21881)
(21619)
(21502)
(18860)
(18612)
(18209)
(17383)
(16907)
(16815)
(16623)
(16396)
(15264)
(14850)
学科
(139384)
经济(139237)
管理(83668)
(79507)
(63479)
企业(63479)
方法(56357)
数学(49050)
数学方法(48451)
中国(39324)
(35334)
地方(31443)
(30020)
(29576)
业经(29256)
(24884)
贸易(24867)
农业(24154)
(24095)
(23280)
理论(21115)
(20464)
银行(20396)
环境(20369)
(20337)
金融(20335)
(20039)
(19643)
技术(19232)
地方经济(17785)
机构
大学(442417)
学院(439202)
(185673)
经济(181932)
管理(167423)
研究(159585)
理学(143856)
理学院(142201)
管理学(139625)
管理学院(138849)
中国(119433)
科学(97276)
(96187)
(82618)
(81462)
(74563)
研究所(74153)
中心(70461)
财经(65611)
业大(65433)
(64724)
北京(61602)
(59795)
(58794)
农业(58357)
师范(58138)
(58064)
经济学(56925)
(51969)
经济学院(50932)
基金
项目(295881)
科学(231956)
研究(214713)
基金(214292)
(188475)
国家(186934)
科学基金(158963)
社会(135662)
社会科(128573)
社会科学(128541)
(114159)
基金项目(112368)
自然(103063)
自然科(100661)
自然科学(100633)
教育(98868)
自然科学基金(98829)
(96895)
资助(89616)
编号(86039)
成果(70197)
重点(67019)
(66332)
(65673)
(61042)
课题(60559)
创新(57100)
科研(56539)
国家社会(56336)
教育部(56142)
期刊
(209477)
经济(209477)
研究(135747)
中国(90032)
学报(71430)
(67994)
科学(65961)
管理(64048)
(61528)
大学(54304)
教育(51286)
学学(50987)
农业(47384)
技术(40019)
(39709)
金融(39709)
经济研究(34394)
财经(32527)
业经(32062)
(28070)
问题(26689)
(25350)
技术经济(22218)
(22089)
图书(22049)
世界(21616)
科技(20386)
国际(20213)
统计(19943)
理论(19816)
共检索到668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学英  
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中国的技能人才占总人口的比重低于日本,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更多得益于廉价劳动力的数量优势而非劳动力质量提升;中国技能人才的就业弹性低于日本,表明存在巨大的技能人才供给缺口。进入低增长转型期,中国技能人才的就业弹性将高于日本,表明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强度高于日本。未来中国将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主要表现为对现代制造业技能人才、现代服务业技能人才、现代农业技术工人和现代农林牧渔种(植)养(殖)加(工)技能人才的井喷式需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成虎  胡啸兵  王铁山  
经济重心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本文借鉴物理学重心分析方法,重点研究经济与金融增长动力空间分布格局动态演化。通过刻画和比较分析2004~2009年我国经济增长重心和金融增长重心空间变动轨迹发现,我国区域经济、金融增长动力空间分布不平衡,且我国经济、金融总体空间分布的不平衡状况仍在加剧恶化,因此,有必要加大区域经济政策调整力度,实现我国区域经济与金融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景维民  王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连续多年高速增长,但从2010年第三季度起经济增长持续下滑。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一次历史性大转折。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这一保障又是建立在经济稳增长的基础上。没有稳增长就没有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进行混合经济结构优化。混合经济结构优化不仅要解决宏观经济所有制结构的合理比例问题,更要解决微观企业主体内部不同经济成分的合理比例问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贤彬  徐现祥  
现有实证文献已经发现我国地方官员任期内经济增长轨迹呈倒U型,但还鲜有文献深入地讨论其背后的原因。本文基于政府官员的政治激励理论,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讨论了地方官员的职位适应、任期波动、晋升可能以及政策滞后等因素对地方官员发展经济努力程度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倒U型轨迹的重要来源。我们采用省级数据实证检验了理论假说,并对省委书记和省长进行了区分考察,发现两者具有不一样的倒U型轨迹,反映了中央对两者激励和治理以及两者对政治激励反应的差异。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龚晓瑾  任佳宝  
不同理论流派的企业边界研究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在有关企业边界的存在性及决定因素方面看法也极不相同,且大多停留在纯逻辑推理阶段而无法实证。交易成本理论以威廉姆森交易成本概念实证化为基础,做了大量实证研究。威廉姆森的最新观点承认忽略企业决策者风险偏好因素对企业边界的影响,会降低该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不过他把决策者风险偏好的差异纯粹归因为信任等因素,而重新陷入了纯逻辑推理的误区。本文提出了风险偏好内生化的拓展思路,并勾画出企业边界的未来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名  姜照华  
对日本经济1960~2004年的经济增长进行分阶段的系统分析研究,其目的在于阐述经济政策、技术创新、资本投入等因素的变化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制约和促进作用,分析日本式经济增长轨迹,并建立日本经济增长轨道模型,预测日本经济的发展前景。日本只有进行深入广泛的制度创新才有可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经济环境,从而实现经济增长的转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海超  雷明  殷子涵  
文章运用重心模型,计算出1996-2015年期间我国省级GDP重心和第二产业重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全国历年的GDP重心、第二产业重心和碳排放重心。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我国碳排放重心和GDP重心出现200公里以上的位置偏离,并且碳排放重心在GDP重心的西北方向,这说明我国东南方区域的GDP密度相对更高,而西北方区域的碳排放密度相对更高。在文章的研究时段内,我国碳排放重心和GDP重心都出现明显向西移动的趋势,说明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高碳排放的基础上。对于西部省份来说,在赶超过程中面临着双重压力,既要努力发展经济实现赶超,又要努力降低碳排放。因此,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西部地区的必然选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海超  雷明  殷子涵  
文章运用重心模型,计算出1996-2015年期间我国省级GDP重心和第二产业重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全国历年的GDP重心、第二产业重心和碳排放重心。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我国碳排放重心和GDP重心出现200公里以上的位置偏离,并且碳排放重心在GDP重心的西北方向,这说明我国东南方区域的GDP密度相对更高,而西北方区域的碳排放密度相对更高。在文章的研究时段内,我国碳排放重心和GDP重心都出现明显向西移动的趋势,说明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高碳排放的基础上。对于西部省份来说,在赶超过程中面临着双重压力,既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克莎  
中国经济增长:“八五”轨迹及“九五”去向郭克莎“八五”计划时期是中国改革以来以至建国以来经济增长速度最高的一个时期,同时公开的通货膨胀率也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在这个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中,增长因素和增长机制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高通货膨胀是怎样再度形...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余红胜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 ,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西方技术经济增长理论的科学内涵 ,对发展我国经济 ,培育技术创新主体 ,提高劳动者素质 ,构造技术创新环境 ,具有很好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凤朝  张娜  孙玉涛  
依据技术生命周期理论和Logistic模型,使用USPTO专利数据分析G7和中国在ICT九个子技术领域的发展轨迹,阐明各国的战略布局特征。结果表明,在G7国家ICT九个子技术领域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移动通信和远程信息处理、集成电路和智能机器人领域均已进入成熟期,无线射频识别和传感网络、宽带和家庭网络和计算机软件领域处于快速成长期,平板显示、数字电视和个人PC领域正经历成长期向成熟期的过渡。各国结合子技术领域发展特点和本国技术发展水平,采取"重点突破"或"全面推进"的发展策略。中国在九个子技术领域的起步时间较晚,但技术发展速度高于G7国家,目前中国在多个子领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仲礼  潘君祥  
上海是一个在近代勃兴起来的对我国经济有着巨大影响的工商城市,也是一个与世界各国有着广泛经济联系的著名海港城市。在隆重纪念上海建城700周年之际,回顾近代上海经济的发展轨迹,分析上海经济近代化的内部动因,对上海今天的经济建设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继华  徐文莉  
美国政府在引导和规范国内气象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关注并有效抑制国有气象部门的垄断企图,及时果断地采取措施消除不利于气象事业顺应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要求的陈规陋习,适时坚定地扶持充满创造活力的民间资本的竞争努力。可以说,没有这种理智而清醒的管理理念,没有这种不昧于时的前瞻眼光和超脱手法,没有这种不拘于内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战略,是断难有其今天的作为的。我国气象经济的起步较美日等发达国家要晚近40年,更因发展思路不明至今已远远落后于诸多国家。如今面对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对气象信息日益广泛而精细化的迫切需求,面对全球"气候政治"氛围愈益浓烈的全新形势,特别是"WTO"冲击波带来的沉重的竞争压力,中国气象经济...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冷余生  解飞厚  
研究高等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首先要厘清发展的内涵和发展观的历史演变。讨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否全面协调,需要对50多年来高等教育的增长轨迹进行描述,以此做出评价。从其轨迹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时比较全面、比较协调,有时则是不全面、不协调的。要真正做到高等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坚持质量第一原则和保证必要的投入。
[期刊] 改革  [作者] 孟宪强  温振华  
在中国渐进式开放资本项目的背景下,从早期具有显著差异的研究结果入手,进而分研究方法、调节变量和理论框架三个角度就资本项目开放能否促进经济增长这一命题的经典文献进行回顾。梳理最近十几年来二者关系研究的发展脉络表明,事实开放的测度方法比法定开放的方法能够更为准确和灵敏地衡量一国资本项目开放的程度。在开放过程中,对B股市场和QFII对经济增长或者对产业推动效果的检验,完善相关的监管体制,指定合理有效的掌控政策,提升中国整体的金融发展水平。这些都将对有效平稳地开放资本项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