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60)
2023(16241)
2022(13934)
2021(12851)
2020(10718)
2019(24461)
2018(24000)
2017(46911)
2016(25104)
2015(27753)
2014(27675)
2013(27589)
2012(25162)
2011(22762)
2010(22609)
2009(21081)
2008(20229)
2007(17877)
2006(15764)
2005(13880)
作者
(74633)
(62217)
(61804)
(58787)
(39575)
(29807)
(27948)
(24368)
(23626)
(21939)
(21106)
(20884)
(19867)
(19593)
(19111)
(19074)
(18442)
(18358)
(17733)
(17721)
(15530)
(15071)
(15066)
(14202)
(13990)
(13703)
(13658)
(13404)
(12567)
(12002)
学科
(118884)
经济(118774)
管理(72874)
(69125)
(56650)
企业(56650)
方法(49382)
数学(43362)
数学方法(43001)
(27084)
中国(26733)
(26679)
地方(24581)
(24324)
业经(23448)
(19564)
贸易(19552)
(18893)
农业(18526)
(18423)
(17218)
财务(17154)
财务管理(17129)
环境(16676)
(16393)
金融(16392)
企业财务(16316)
(15890)
(15738)
理论(15705)
机构
大学(366737)
学院(363476)
(156762)
经济(153780)
管理(143927)
研究(125912)
理学(125234)
理学院(123880)
管理学(121883)
管理学院(121253)
中国(92725)
(76768)
科学(76639)
(69049)
(63478)
(61964)
研究所(58009)
业大(56389)
财经(56273)
中心(55737)
(51243)
(51222)
农业(48891)
经济学(48281)
北京(48242)
(45086)
(45065)
师范(44565)
经济学院(43445)
财经大学(41990)
基金
项目(249964)
科学(195957)
基金(183306)
研究(177693)
(161501)
国家(160203)
科学基金(137020)
社会(114479)
社会科(108660)
社会科学(108628)
基金项目(97737)
(96051)
自然(90202)
自然科(88102)
自然科学(88078)
自然科学基金(86527)
(81168)
教育(80044)
资助(75313)
编号(70185)
重点(55746)
成果(55611)
(55170)
(53289)
(51936)
创新(48509)
科研(47997)
国家社会(47622)
课题(47468)
教育部(47320)
期刊
(172453)
经济(172453)
研究(109092)
中国(62769)
学报(61572)
(55149)
科学(54684)
管理(52679)
(51905)
大学(45892)
学学(43883)
农业(37565)
(32373)
金融(32373)
教育(31030)
经济研究(29185)
技术(29077)
财经(28481)
业经(26184)
(24480)
问题(22280)
技术经济(19308)
(18971)
(17612)
理论(17567)
科技(17413)
商业(16861)
(16485)
现代(16048)
国际(15915)
共检索到529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曾婷  李醉  胡永和  
本文运用2000-2010年的数据,采用多层线性统计模型,分析了泛珠三角区域市场化、经济增长和国内私有投资之间的挤入挤出效应关系。研究表明:市场化率作为一个宏观层次的二层变量解释了经济增长对国内私有投资的挤入效应在不同省份之间变异的29.8%,较好地解释了经济增长对国内私有投资挤入效应强度在不同省份的不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不仅直接对国内私有投资产生挤入效应,还会增强经济增长对国内私有投资的挤入效应。在其它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市场化率每增加1个单位,经济增长对国内私有投资的挤入效应在原有基础上增加0.22个单位。同时研究还发现,FDI对国内私有投资挤入挤出效应在不同省份不同,但是总体而言对泛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志兴  范祚军  
文章利用国内数据和计量经济模型,对FDI在我国对经济增长及国内投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结果表明,FDI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FDI的进入并没有对国内的投资产生挤出效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晓  
基于世界银行和欧洲复兴发展银行的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转型国家经济绩效的决定因素,重点分析了政策、制度、初始条件在解释转型国家经济绩效方面的作用,而且对比了这些变量中期与长期的作用差异。研究表明,不论是长期还是中期,法制环境的作用效果均显著为正;国家能力的作用效果长期为负,中期为正,但均不显著;企业治理与重组、初始条件、私有化水平、私有化速度对转型国家经济增长的效果在长期和中期均存在着方向上或者显著程度上的差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晓  
基于世界银行和欧洲复兴发展银行的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转型国家经济绩效的决定因素,重点分析了政策、制度、初始条件在解释转型国家经济绩效方面的作用,而且对比了这些变量中期与长期的作用差异。研究表明,不论是长期还是中期,法制环境的作用效果均显著为正;国家能力的作用效果长期为负,中期为正,但均不显著;企业治理与重组、初始条件、私有化水平、私有化速度对转型国家经济增长的效果在长期和中期均存在着方向上或者显著程度上的差异。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宝贡敏  
私有企业具有规模小、产权清晰和集中;创办容易,倒闭率高;血缘亲缘关系强等特点。它是一种灵活的、适应性强的、充满活力的经济形式,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基本的市场主体。由于长期以来认识上的偏差,对其限制过多过严,直至1993年后,才具有和其他经济形式平等的发展机会。私有企业因其固有的私人性,我们在政策上鼓励其发展的同时,应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加强监督和管理。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新房  任丽君  李红芹  
FDI在直接增加东道国资本流量的同时,还会对国内资本产生一定的“挤出”或“挤入”效应。因此,从资本形成角度看,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其取决于FDI最终“挤入”还是“挤出”了国内资本。本文利用我国1985年至2003年的相关数据,通过经济计量模型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FDI虽然对我国国内资本的“挤出”效应和“挤入”效应并存,但总体上有一个“净挤入”的效果,因此,从资本形成的角度来看,FDI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本文建议我国应继续扩大利用FDI,并对抑制FDI对国内资本的挤出效应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文洁  
本文利用1993—2011年间28个省的省级面板数据系统研究了市场分割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分割并非一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而是与经济增长呈倒U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先扬后抑。本文的研究样本大部分在该二次曲线的拐点以左,说明中国大部分省份仍然处在受益于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的阶段,这也说明为什么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能在中国一直存在。此外,本文详细探讨了市场分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途径,加入WTO之前,市场分割通过促进固定资本投入和减缓政府消费比重来促进经济增长;而加入WTO之后,市场分割通过减缓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和固定资产投入阻碍了经济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薄文广  
本文根据协整的相关理论,利用中国1980到2003年的年度经济数据,对我国外国直接投资、国内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FDI 和国内投资之间不存在一种长期、均衡的关系;从长期来看,无论是国内投资还是FDI 都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Granger 意义上的因果关系;从短期来看,国内投资、FDI 与GDP 之间存在着一种单向的因果关系,但它们的因果方向却存在着差异。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诗翔  张珂  
本文根据不同的金融市场类型,利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1978-2007年的数据,检验了信贷市场、资本市场在FDI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为保证结果的稳健性,本文还分别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进行了独立研究。研究的实证结果总体上支持信贷市场在提高FDI溢出效应以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较资本市场更为有效的观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雨泽  
本文利用协整方法,选取实际外商直接投资、GDP、国内投资、出口、进口与人民币对美元的真实汇率多个宏观经济变量进行建模,发现了这些变量之间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了VECM冲击反应分析,考察了变量间的动态作用机制。最后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上述模型得出的结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褚敏  张建辉  靳涛  
本文基于市场化转型的制度视角,利用中国30个省、市1997-200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FDI本身对经济增长并不具有正向的作用。然而,在市场化转型深化的制度条件下,FDI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得以显现,市场化转型程度越高的地区,能从FDI的流入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另外,政府干预减小、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和产品市场发育有利于FDI溢出效应的发挥;而要素市场环境和市场中介及法律环境对FDI溢出效应的影响则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雨森  路正南  
文章基于2007—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算,最后通过广义矩估计的方法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视角下双向FDI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1)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整体水平较低,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差异分布特征。(2)双向FDI的提升会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3)环境规制与双向FDI的交互项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显著为正。(4)外商直接投资对不同环境规制分组的经济增长质量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低环境规制组中,加强环境规制会提升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因此,中国要坚持对外开放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和对外投资力度,发挥双向FDI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斐  何守超  吴青山  康松  
本文在假定存在最优公共—私人投资比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偏离最优公共—私人投资比的程度系数并将其纳入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中,同时基于2003—2014年中国省级区域的相关数据,建立非空间面板模型与空间面板模型,以检验实际公共—私人投资比偏离最优公共—私人投资比是否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非空间面板模型结果表明:实际公共—私人投资比偏离最优公共—私人投资比将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且根据估算出的最优公共—私人投资比而推算出的公共投资最优规模也存在着"发达地区<全国<欠发达地区"的关系;但无论是全国层面还是分地区而言,中国公共投资的实际规模总体上高于其潜在的最优规模。全国层面的空间面板模型分析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在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后,估算出的最优公共—私人投资比在数值上稍微变小,从而使得推算出的公共投资最优规模有所下降,表明中国公共投资的实际规模相对更高。研究结果预示着在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中适度控制中国公共投资的实际规模是必要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斌锋  寿志敏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或地区的居民或实体与在另一国的企业建立长期关系,具有长期利益,并对之进行控制的投资行为”,国际直接投资对某国而言就是外国直接投资(FDI)。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霍强  蒋冠  
当前我国正面临经济增长放缓、流动性趋紧、利率居高不下的复杂局面,如何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以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增长是重要的课题。文章构建包含金融摩擦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并选用1980—2013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认为,利率变化对储蓄的影响是正向的,对投资的影响在2000年前后由正转负,与经济增长长期负相关,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利率的经济增长弹性呈增大趋势。未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点,在短期应稳健审慎推进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在长期应优化金融市场结构畅通利率微观传导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