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21)
- 2023(10827)
- 2022(8548)
- 2021(7535)
- 2020(6172)
- 2019(13727)
- 2018(13698)
- 2017(27747)
- 2016(14668)
- 2015(16569)
- 2014(16676)
- 2013(16752)
- 2012(15654)
- 2011(14371)
- 2010(14585)
- 2009(13839)
- 2008(13226)
- 2007(11996)
- 2006(11251)
- 2005(10198)
- 学科
- 济(95400)
- 经济(95325)
- 农(45804)
- 业(45591)
- 管理(36495)
- 方法(32715)
- 农业(30525)
- 数学(30099)
- 数学方法(29980)
- 企(24258)
- 企业(24258)
- 地方(22756)
- 中国(21218)
- 业经(20969)
- 财(15564)
- 学(14972)
- 制(14396)
- 发(14011)
- 地方经济(13111)
- 贸(12077)
- 贸易(12070)
- 易(11645)
- 体(11548)
- 发展(11137)
- 展(11125)
- 融(11031)
- 金融(11031)
- 环境(11030)
- 银(10781)
- 银行(10764)
- 机构
- 学院(222650)
- 大学(218277)
- 济(111572)
- 经济(109778)
- 管理(83881)
- 研究(79336)
- 理学(72331)
- 理学院(71648)
- 管理学(70725)
- 管理学院(70341)
- 中国(62659)
- 农(53358)
- 财(46499)
- 科学(44442)
- 京(44236)
- 农业(40458)
- 所(39672)
- 中心(37029)
- 财经(37009)
- 经济学(36168)
- 业大(36039)
- 研究所(35603)
- 江(34382)
- 经(33740)
- 经济学院(32569)
- 北京(27328)
- 范(27127)
- 院(27025)
- 师范(26925)
- 财经大学(26874)
- 基金
- 项目(143968)
- 科学(114813)
- 研究(107544)
- 基金(106913)
- 家(92153)
- 国家(91354)
- 科学基金(78708)
- 社会(73890)
- 社会科(69860)
- 社会科学(69846)
- 基金项目(56340)
- 省(55643)
- 自然(46974)
- 教育(46821)
- 自然科(45839)
- 自然科学(45833)
- 自然科学基金(45042)
- 划(45011)
- 资助(43069)
- 编号(42829)
- 发(34055)
- 成果(34033)
- 部(33235)
- 国家社会(32045)
- 重点(32039)
- 农(30794)
- 创(28929)
- 课题(28791)
- 发展(28642)
- 教育部(28579)
- 期刊
- 济(133589)
- 经济(133589)
- 研究(69275)
- 农(57125)
- 中国(44366)
- 农业(38450)
- 财(33927)
- 学报(32585)
- 科学(31088)
- 管理(28014)
- 融(26244)
- 金融(26244)
- 大学(26228)
- 学学(25285)
- 业经(24954)
- 经济研究(21221)
- 财经(19855)
- 问题(18890)
- 技术(18482)
- 业(18251)
- 经(17169)
- 世界(15053)
- 农村(14450)
- 村(14450)
- 教育(14421)
- 农业经济(14168)
- 技术经济(13168)
- 经济问题(13075)
- 贸(11782)
- 统计(11348)
共检索到344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曲福田 吴丽梅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耕地非农化现象日趋加剧,从而影响到人类基本的物质生存条件。这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又可能对粮食安全、社会安定、生态环境等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该文从可持续发展观点出发,力图揭示我国经济增长中耕地非农化的一般规律。作者认为经济增长与耕地数量之间存在类似库兹涅茨曲线型关系,并通过对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广东省、福建省6个典型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耕地损失的分析,验证了这个假说。基于此认识,作者提出现阶段协调经济增长与耕地保护的公共政策调整方向:提高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将土地利用的外部性内部化、进一步明晰产权、改革征地制度等,为耕地非农化的公共政策调控提供一个有益的...
关键词:
库兹涅茨曲线 经济增长 耕地保护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许恒周 吴冠岑 郭玉燕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耕地非农化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是否存在库兹涅茨曲线并进行验证。研究方法: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研究结果:常规面板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的结果均显示,中国耕地非农化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型关系,验证了"耕地库兹涅茨曲线"假说,且当经济增长质量(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达到1.4087时,耕地非农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将逐渐减小;区域间的耕地非农化确实具有较强的正向空间相关关系,即相邻地区耕地非农化数量变动1%,会导致本地区耕地非农化数量平均变动0.1627%。研究结论:系统地识别、评估区域间耕地非农化与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联动性,对于促进区域间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银莺 张安录
本文依据深圳1979-2002年耕地资源和相关经济指标的统计数据,探究深圳市经济增长与耕地资源流失量的演替轨迹,建立经济增长与耕地资源流失的计量模型,分析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经济增长和耕地资源流失的关系。
关键词:
耕地资源 库兹涅茨曲线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海鹏 叶慧 张俊飚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收入差距与耕地非农化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计量经济分析。研究结果:收入差距会影响耕地非农化进程,(1)收入差距扩大会加速耕地非农化,并且收入差距越大,这种影响效果就会越恶劣;(2)收入差距因素还会通过作用经济增长,促使经济发展对耕地非农化需求加强。研究结论:收入差距使耕地库兹涅茨曲线转折阈值提高,且滞后到达。因此,以社会整体福利提高为目的,协调公平和效率的关系,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才有利于耕地保护。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杜江 刘渝
本文基于1997—2005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农业增长与农用化学品(农药、化肥)投入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人均农业总产值与农药投入之间存在倒U形曲线关系,与化肥投入之间存在倒N形曲线关系;(2)控制变量的加入不改变两个曲线的形状,但对转折点出现的时间产生较大影响;(3)城市化水平提高使化肥与农药的投入减少,农业份额下降使化肥与农药的投入增加;农业财政支持比重增加和工业份额上升使化肥投入增加;贸易开放度提高使化肥投入减少;收入差距扩大使农药投入增加。实证分析带给我们几点启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永乐 吴群
利用1999年~200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验证了耕地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在经济增长初期,耕地非农化水平随经济增长逐渐增大,但当经济增长到一定的程度,耕地非农化水平随经济增长会逐渐减小,即随经济增长耕地非农化水平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倒"U"型变化趋势。土地市场化水平、产业结构变动以及国家政策对耕地非农化亦有影响,研究表明:①耕地非农化在人均GDP达到31468元(1999年不变价)时出现拐点,若经济以目前速度持续增长,预计2018年前后,"吃饭"与"建设"之间的矛盾将得到缓解;②借鉴环保观念和措施,建议加强耕地保护宣传,完善土管制度,建立三级目标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郭丽娟 李富忠
为节约土地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出农户兼业程度与土地利用效率之间存在库兹涅茨曲线关系的假设,并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倒U"假说进行微观解释。在此基础上,采用2002—2009年山东省8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户兼业程度与土地利用效率存在库兹涅茨曲线关系,并且转折点发生在农户非农就业率为56.65%时的点上。通过计算农户非农就业率将我国31个省市分为3类:远离临界点、接近临界点和超过临界点,并提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户兼业 土地利用效率 库兹涅茨曲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彭水军 包群
本文运用1996—2002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与固体污染排放在内的6类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发现,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污染指标以及估计方法的选取。就本文选取的部分污染指标(工业废水排放、二氧化硫排放)而言,也存在以相对低的人均收入水平越过环境倒U型曲线转折点的可能。并且,包括人口规模、技术进步、环保政策、贸易开放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在内的污染控制变量分别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起着重要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霄鹏 高伟
本文通过建立计量模型,使用面板数据分析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分配的多种因素,以验证"库兹涅茨假说"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表明:"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在我国是适用的,且我国还未达到经济增长引起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的拐点。最后,本文提出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政策目标需要政府对"三农"进行政策倾斜的对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润森 濮励杰 文继群 许艳
论文基于无锡市1996—2008年的土地利用和能源消耗数据,分析了无锡市13 a间建设用地扩张及碳排放特征,并构建了建设用地比例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对无锡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碳排放效应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尝试验证库兹涅茨曲线在建设用地扩张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存在性。结果表明:①建设用地总量在1996—2008年间迅速增长,绝对增长量44 032.97 hm2,且除了农村居民点逐渐下降以外,其余地类均呈逐年增长态势,无锡市1996—2008年间的碳排放基本上也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绝对增长量1 936.38×104 t;②建设用地总量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即随着建设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锋华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级单位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将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衡量环境质量的代理指标,验证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着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也就是判断经济增长的环境效应是否显著,结果表明环境效应显著且地区差异较大。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构造门限回归模型来分析人均GDP和对外贸易度因素对于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从全国总体来看,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且目前已处于倒U型曲线的下降部分;东部地区基本处于倒U型曲线的右侧,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锋华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级单位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将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衡量环境质量的代理指标,验证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着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也就是判断经济增长的环境效应是否显著,结果表明环境效应显著且地区差异较大。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构造门限回归模型来分析人均GDP和对外贸易度因素对于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从全国总体来看,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且目前已处于倒U型曲线的下降部分;东部地区基本处于倒U型曲线的右侧,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谭荣 曲福田 郭忠兴
现阶段中国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存在地区差异,掌握差异的主要来源和变化趋势有利于耕地非农化指标的高效调配,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利用1989~2001年我国东、中、西部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分省数据,测算了以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和GDP增量为对象的基尼系数、加权变异系数以及泰尔指数等指标,并对泰尔指数进行因素分解得到差异的主要来源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三类地区内部省际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其中东部内部差异对总体差异贡献增大、中部减小、西部有先增大后减小趋势。鉴于此,从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保护地区间公平发展环境的角度出发,耕地非农化指标调控的重点在于三类地区各自内部省份...
关键词:
耕地非农化 经济增长 泰尔指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琦
文章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系统分析了耕地面积非农化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耕地面积非农化虽然短期内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但是中期内会显著降低经济增长的速度。长期来看,经济增长速度尽管有所恢复,但相对于初始的增长,经济却可能会陷入较低水平的均衡增长路径。因此,耕地面积的非农化变动并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强化耕地保护应当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耕地保护 耕地非农化 经济增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陆根尧 盛龙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否符合中国的情况,一直是环境经济学界争论的焦点。本文首先运用曲线拟合法分析了1986~2009年浙江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接着运用多元回归法探讨了环境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在样本期间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验证了其在中国的适用性。同时研究发现,浙江省在污染量上升阶段规模因素起主导作用,在污染量下降阶段技术因素起主导作用,而结构因素作用并不明显。因此,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目标和各种经济政策措施时,要由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加向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的提升转变,以降低规模因素对环境质量的恶化作用,同时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科技投资,以加强结构和技术因素对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