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02)
2023(17889)
2022(15578)
2021(14301)
2020(12182)
2019(28336)
2018(28109)
2017(54517)
2016(29527)
2015(33530)
2014(33820)
2013(33493)
2012(30875)
2011(27983)
2010(27959)
2009(26049)
2008(25547)
2007(22571)
2006(19766)
2005(17541)
作者
(86963)
(73038)
(72454)
(69149)
(46386)
(35177)
(33062)
(28813)
(27551)
(26004)
(24619)
(24608)
(23238)
(23037)
(22597)
(22485)
(21987)
(21515)
(20825)
(20770)
(18133)
(17919)
(17738)
(16666)
(16442)
(16211)
(16007)
(16001)
(14877)
(14319)
学科
(136276)
经济(136137)
管理(85066)
(80214)
(66500)
企业(66500)
方法(60182)
数学(52272)
数学方法(51621)
(32893)
(31062)
中国(30932)
(30188)
地方(28132)
业经(27564)
(22299)
农业(22294)
贸易(22291)
(21515)
(21455)
理论(21146)
(20003)
(19519)
财务(19437)
财务管理(19392)
环境(19247)
企业财务(18333)
技术(17546)
(17544)
银行(17484)
机构
大学(432876)
学院(430733)
(178015)
经济(174225)
管理(169236)
理学(146956)
理学院(145276)
研究(144939)
管理学(142542)
管理学院(141785)
中国(106633)
(91370)
科学(90816)
(79249)
(73764)
(71348)
研究所(67416)
业大(65689)
中心(65257)
财经(64139)
(62630)
(58098)
北京(57490)
(56375)
农业(56020)
师范(55853)
经济学(54189)
(52211)
(50482)
经济学院(48582)
基金
项目(292020)
科学(228800)
基金(211790)
研究(210231)
(184994)
国家(183499)
科学基金(157160)
社会(132209)
社会科(125219)
社会科学(125186)
(114071)
基金项目(112401)
自然(103351)
自然科(100902)
自然科学(100875)
自然科学基金(99062)
教育(96764)
(95985)
资助(88001)
编号(85487)
成果(68924)
重点(65425)
(64218)
(62292)
(59808)
课题(58695)
科研(56162)
创新(55887)
教育部(54863)
大学(54366)
期刊
(195537)
经济(195537)
研究(124860)
中国(77676)
学报(69845)
科学(63909)
(63856)
(61483)
管理(60805)
大学(52390)
学学(49626)
农业(43723)
教育(42951)
技术(38280)
(33167)
金融(33167)
经济研究(31851)
财经(31694)
业经(30687)
(27158)
问题(25405)
技术经济(22541)
(22432)
统计(20957)
图书(20765)
(20292)
理论(20272)
科技(19629)
商业(19526)
资源(19164)
共检索到624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梁流涛  马凯  杨渝红  
采用协整理论、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利用1979—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经济增长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聚集效应、投资效应与耕地消耗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各变量与耕地消耗之间均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误差修正模型显示经济规模扩大和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增长指标在短期内对耕地消耗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同时经济增长的聚集效应在短期内具有减少耕地消耗的趋势,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在短期内对耕地消耗的作用不明显;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显示,经济增长的规模效应、投资效应与耕地消耗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惠  杨爱年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一直持续高速增长,但就业形势并不乐观,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不相符合。本文根据协整理论,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他们之间的均衡关系,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丹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函数的框架内,选取1978-2013年时间序列的能源消费总量和经济增长(GDP)的相关数据,运用多变量Johansen-Juselius协整验证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存在均衡发展的关系。这一结论对于调节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节能降耗、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尧  
文章以IPAT模型和脱钩指数为分析手段,对2010—2016年攀枝花地区层面和2004—2016年国家层面的国内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的关联性做了实证分析,以期为中长期内的经济实现绿色发展提供策略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金平  孙晓雨  
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对我国30个省的产业结构分类,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对不同产业结构下省域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间的关系,以及同一产业结构内部不同省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保持长期协整关系,不受产业结构的影响;对于相同产业结构内部的不同省,其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间的关系存在差异。最后,本文针对不同省域的具体情况提出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和成  伊金秀  
近年的电力短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已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本文从效率角度研究了两个问题:地区单位产出能耗比较分析;基于电力投入的地区产出的DEA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的单位产出能耗较高,尤以西部地区最高,东部地区则较低;几乎所有地区的电力投入未能有效发挥其作用,以西部地区效率最低。这与我国经济发展伴随着能源高消耗的结论是一致的。因此,如何制订相应的政策以高效利用有限的资源,从而保证经济可持续和安全地发展是政府相关部门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瑞平  敖小波  
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历来备受人们关注。对于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现有的文献并无确定性的结论,促进论、促退论以及无关论均在不同国家的实证检验中获得了支持。主要利用协整理论对1978~2011年中国的财政支出与GDP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出与GDP之间并不存在协整关系,即不存在长期的经济均衡关系。这对当前中国的财政支出安排有着重要的启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汪雨琴  余敦  刘庆芳  
[目的]研究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关系,可以为地方人民政府进行土地管理和调控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利用脱钩分析的方法,对2007~2015年九江县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指数的状态和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了其相关规律。[结果]在2007~2015年期间,脱钩状态表现为先由不理想状态变成理想状态,再变成不理想状态,又变回理想状态,总体脱钩状态指数呈"M"型分布。在此期间,非农GDP总量保持平稳增长,这说明影响脱钩指数的最主要因素还是建设占用耕地的数量;某些年的脱钩指数呈现理想状态,这说明没有占用耕地的情况下也是可以保持经济增长的。[结论]因此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当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谨慎科学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并严格执行,并且进一步增强保护耕地的意识,并且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立足内涵挖潜,盘活存量土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汪雨琴  余敦  刘庆芳  
[目的]研究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关系,可以为地方人民政府进行土地管理和调控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利用脱钩分析的方法,对20072015年九江县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指数的状态和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了其相关规律。[结果]在20072015年期间,脱钩状态表现为先由不理想状态变成理想状态,再变成不理想状态,又变回理想状态,总体脱钩状态指数呈"M"型分布。在此期间,非农GDP总量保持平稳增长,这说明影响脱钩指数的最主要因素还是建设占用耕地的数量;某些年的脱钩指数呈现理想状态,这说明没有占用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白丽月  邱昌颖  黄曦  陈秀灵  
利用1996~2008年的统计资料,研究了近12年来福建省耕地变化过程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建立了耕地面积与人口数量、GDP、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间的线性模型。结果表明:1996年以来,福建省耕地面积经历了急剧减少-缓慢减少-急剧减少-缓慢减少的变化过程;近12年来福建省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与3个影响因素之间存在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国家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对耕地面积变化有很大的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凤朝  孙玉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耕地总量不断减少,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随之产生的农民失地问题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农民失地纳入到耕地减少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框架中,提出分析耕地减少的新思路,为农民失地问题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耕地减少和农民失地通过两条途径影响经济增长,一方面农民失去了生产资料和工作,成为自由劳动者,农业生产耕地减少;另一方面征地方将耕地用于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失地农民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储备。本研究根据耕地减少量估算了1984年~2004年我国失地农民数,为经验分析提供数据支撑;通过协整分析和曲线拟合,揭示了耕地减少、农民失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8...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魏建  张广辉  
耕地数量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当前文献都是从耕种农作物土地的总数量对经济的影响角度进行研究,而没有考虑耕种不同作物土地数量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不同。该文则将耕地分为耕种粮食、棉花和油料作物三类,以1996-2009年山东省1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依据开展了分析,通过统计数据显示:种植粮食的耕地面积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趋势,而耕种棉花和油料作物的则呈现出多样化趋势。通过面板数据的单位根、协整以及因果关系检验得到:耕种粮食的土地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且二者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耕种棉花与油料作物的土地面积与经济增长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最后,提出为了保持山东省经济的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肖涛  张宗益  
以我国1990~2008年的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数据为基础,运用ADF检验、协整检验和VEC模型对数据进行了分析与处理。长期和短期而言,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都存在从能源消耗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这表明:我国能源消耗推动了经济发展,拉动了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许广月  
本文通过构建耕地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计量模型,利用中国省级样本数据,检验与分析了耕地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内在依存和因果关系。研究得出了以下两点结论:第一,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耕地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第二,从短期来看,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部地区,抑或是西部地区,耕地资源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从长期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存在从耕地资源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西部地区存在耕地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双向因果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涤龙  钟雄  汤智斌  
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别从三次产业和高能耗产业两方面实证研究了我国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协同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第一产业与其能源消耗之间显示出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耗的单向因果关系,第二产业表现出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第三产业能耗与经济之间没有格兰杰因果关系;GDP增长会引起部分高耗能产业能耗的增长,但各产业能耗的增长幅度有很大的不同,能耗需求增长最多的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从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的划分来看,上游的金属冶炼加工产业、石油炼焦加工等产业耗能大,但对GDP的拉动作用不显著,下游的纺织业、机械制造业等耗能较小,但是对GDP的拉动作用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