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67)
- 2023(7670)
- 2022(6396)
- 2021(5688)
- 2020(4620)
- 2019(10384)
- 2018(10111)
- 2017(19937)
- 2016(10028)
- 2015(11092)
- 2014(11025)
- 2013(10941)
- 2012(10152)
- 2011(9234)
- 2010(9460)
- 2009(9035)
- 2008(8324)
- 2007(7318)
- 2006(6810)
- 2005(6170)
- 学科
- 济(67271)
- 经济(67227)
- 管理(34269)
- 业(26769)
- 企(21756)
- 企业(21756)
- 方法(20954)
- 数学(18035)
- 数学方法(17944)
- 地方(17745)
- 环境(16823)
- 学(13025)
- 中国(12996)
- 地方经济(12818)
- 农(12435)
- 业经(12149)
- 财(11330)
- 划(10307)
- 农业(8946)
- 和(8767)
- 资源(8289)
- 生态(8254)
- 经济学(8162)
- 发(7963)
- 贸(7949)
- 贸易(7945)
- 制(7881)
- 易(7588)
- 融(7410)
- 金融(7410)
- 机构
- 学院(153461)
- 大学(152058)
- 济(77027)
- 经济(75785)
- 管理(58099)
- 研究(55373)
- 理学(50347)
- 理学院(49775)
- 管理学(49103)
- 管理学院(48838)
- 中国(41012)
- 财(32759)
- 科学(31375)
- 京(30531)
- 所(27089)
- 财经(26504)
- 经济学(25471)
- 研究所(24552)
- 中心(24135)
- 经(24014)
- 经济学院(22674)
- 江(22116)
- 农(20373)
- 院(19945)
- 财经大学(19545)
- 范(19449)
- 师范(19335)
- 业大(19231)
- 北京(19121)
- 州(17505)
- 基金
- 项目(101517)
- 科学(81802)
- 基金(76224)
- 研究(74908)
- 家(65871)
- 国家(65363)
- 科学基金(56861)
- 社会(52705)
- 社会科(50079)
- 社会科学(50068)
- 基金项目(40549)
- 省(38645)
- 自然(34369)
- 自然科(33437)
- 自然科学(33430)
- 自然科学基金(32835)
- 教育(32108)
- 划(31831)
- 资助(29851)
- 编号(27733)
- 发(23727)
- 重点(23099)
- 国家社会(22999)
- 部(22602)
- 成果(21674)
- 创(21007)
- 人文(20008)
- 教育部(19834)
- 发展(19789)
- 创新(19644)
共检索到231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钱文婧 贺灿飞
从生态足迹视角出发,采用1952~2007年的数据探讨我国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之间的关系。对生态足迹各个构成项的分析表明,煤、石油、天然气和电的消耗在各项中增长最快,要控制我国生态足迹的持续增大,必须严格控制能源消耗增长速率。回归分析结果则表明,在我国语境下,宏观意义上的资源环境综合压力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我国资源环境压力随着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出现倒"U"形;同时,我国当前面临特殊的国际背景,必须采取有效手段进一步控制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否则倒"U"形曲线将转向环境质量再次降低的"N"形曲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学定 范宪伟 韩金雨 高峰
从生态足迹的角度,根据1978~2008年全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探讨了我国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是否存在倒"U"型关系,结果发现:我国资源环境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呈现倒"U"型,处于拐点时人均GDP为19672.6元,表明我国整体上已于2008年跨过拐点,进入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期。并通过动态面板的广义矩估计,详细分析了各类型生态足迹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梅艳 何蓓蓓 刘友兆
综合应用生态足迹、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江苏省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计算了江苏省1985~2006年的生态足迹及能源足迹、耕地足迹、草地足迹、林地足迹、建筑足迹、水域足迹,在此基础上,对GDP与各种生态足迹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与因果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GDP与总生态足迹、能源足迹、耕地足迹、林地足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总生态足迹、能源足迹、耕地足迹是GDP的单向Granger原因,林地足迹与GDP之间是双向的Granger原因。并建立了GDP与总生态足迹、能源足迹、耕地足迹、林地足迹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利用模型分析发现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趋近的调整幅度达到91.84%。研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向书坚 卢小兰
本文应用生态足迹理论计算了湖北省1980~2007年的各类生态足迹,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GDP与各类生态足迹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结果表明GDP分别与总生态足迹、耕地足迹、化石能源足迹和建筑用地足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与草地足迹、水域足迹和林地足迹不存在协整关系。经Granger因果检验,存在从GDP到总生态足迹、化石能源用地足迹和建筑用地足迹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以及从耕地足迹到GDP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这表明长期以来湖北省为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导致了过度的能源消费,与此同时,经济增长对生物资源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为保证湖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改变这种资源依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何蓓蓓 梅艳
本研究选取1985年~2007年江苏省的生态足迹、经济数据,构建生态足迹消耗与人均收入、经济结构变量的计量模型,对江苏省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江苏省的资源消耗量与经济增长在实际取值区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二者的演化规律基本符合库兹涅茨曲线的特征;②经济结构变量对生态足迹消耗以及生态足迹与收入曲线产生影响,固定资产投入比例、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的提高会加大资源的消耗量,并刺激经济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促使生态足迹与收入曲线更加陡峭,相反,产业结构的升级则缓解了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的压力。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经济增长 库兹涅茨曲线 江苏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焦士兴 张馨歆 王安周 张建伟 张崇崇 赵荣钦 陈林芳
[目的]随着安阳市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对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方法]采用水足迹和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评价模型,并结合水资源评价指标,研究了2000—2016年安阳市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的协调状况。[结果](1)安阳市农作物虚拟水中小麦等粮食作物虚拟水量较大,棉花等经济作物较小;动物产品虚拟水量中禽蛋和猪肉虚拟水量最大,牛肉、兔肉和奶类次之,水产品最小。(2)安阳市水足迹呈波动上升趋势,水足迹总量年均增长率为2%,人均水足迹(1 524.29m~3/人·年)高于我国平均水资源量(1049m~3/人·年)。农业水足迹比重最大,工业和生活次之,生态和贸易虚拟水量最小。(3)安阳市水资源匮乏程度严重,水资源年平均匮乏指数为7.48,年均增长率8%。(4)2001—2014年,安阳市GDP年增长率(14%)与水足迹年均增长率(3.1%)表现为弱脱钩状态(2007年和2010年除外);2015—2016年,则由弱脱钩转向强脱钩的协调状况转化。[结论]安阳市应注重发展高效农业,优先发展单位产品虚拟水含量较低粮食作物;调整动物产品结构,适量进口水密集型产品,逐步改善贸易虚拟水结构。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促进安阳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军华
文章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来描述我国经济增长与生态足迹之间的动态关联性。冲击响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生态足迹之间存在较强的交互响应作用,一方面经济增长是生态足迹持续增加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生态足迹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中才 王广成 关晓吉
本文综合应用生态足迹、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我国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计算了中国1961年~2001年的生态足迹及能源足迹、耕地足迹、草地足迹、林地足迹、建筑足迹、水域足迹。在此基础上,详细研究了GDP与各种生态足迹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GDP分别与总生态足迹、耕地足迹、能源足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GDP与草地足迹、林地足迹、建筑足迹、水域足迹不存在协整关系,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属于资源、能源消耗型;并建立了GDP与总生态足迹、耕地足迹、能源足迹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应用模型分析发现增加1%的GDP产出需要增加0.61%的生态足迹,需要增加2.38%的能源足迹、1....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贵良 伏洋成
生态环境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污染承载,同时,工业经济发展也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后者即为生态足迹。以往研究更多关注两者间的静态联系,没有考虑到脉冲或滞后影响。文章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来描述江苏省人均生态足迹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发展的波动在第一期就受到自身波动的影响,生态足迹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在第二期才显现出来,此后趋于稳定。而生态足迹从第一期就受到自身波动和产业发展冲击的影响,受产业发展的影响在第一期较弱,此后总体呈上升趋势并趋于稳定。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六君 毛谭 刘为 方福康
本文通过中国生态足迹的实证分析 ,讨论了生态系统在资源供给方面对经济增长的制约。资源生态足迹是生态足迹的主要部分 ,反映了经济系统的资源消费。计算发现 ,1961~ 1999年中国资源生态足迹持续增长 ,从 1961年的 3 .3亿hm2 逐年递增到 1999年的16.8亿hm2 ,年平均增长率为 4.4%。资源生态足迹的增长支持了同期的经济增长 ,但是 ,实证比较发现资源生态承载力大大低于资源生态足迹。这些实证结果表明 :一方面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造成了资源消费持续增加 ,而另一方面 ,中国生态系统资源供给能力有限 ,不能支持当前的资源消费及其增长。由于自然资源是经济系统进行生产的物质基础 ...
关键词:
生态经济 生态制约 生态足迹 自然资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良仕 孙才志 邹玮
基于1997-2010年中国31个省市的水足迹强度的计算,本文分析水足迹强度差异与劳均GDP差异之间的关系,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各省市劳均GDP差异收敛性和水足迹强度差异收敛性进行实证估计。研究显示:①1997-2010年中国各省市水足迹强度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中国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明显提高;②中国各省市劳均GDP存在β收敛,在空间滞后效应和空间误差效应假定下,劳均GDP收敛速度变慢;③中国各省市水足迹强度是收敛的,随着各地区劳均GDP差异的缩小,水足迹强度差异也在缩小,但收敛速度慢于劳均GDP的收敛速度;④在空间滞后效应和空间误差效应假定下,水足迹强度下降速度和劳均GDP增长速度的差异在缩小。
关键词:
水足迹 水足迹强度 β收敛 空间计量模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雄伟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4-2012年生态足迹动态趋势和生态发展能力进行计算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互相作用的计量模型,以此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承载力以及社会经济协调情况。研究发现: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发展能力得到逐步增强,但区域多样化指数不断下降; 区域人均GDP 与生态足迹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区域生态足迹对人均GDP 具有正向影响效应,而人均GDP 与生态足迹之间呈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最后从完善发展成果考核、强化环境保护力度和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发展能力 生态足迹 经济增长 环境承载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振宇 连家明 郭艳娇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国家决定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做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模型,以辽宁为分析样本,对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从生态效率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两个维度,评价了现行财税政策在促进生态和经济增长之间平衡发展的成效,分析成效不足的原因,进而提出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财税政策取向。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经济增长 生态足迹 财税政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昕宇 黄海峰 迟远英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点,富国必须富县。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克服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存在的缺陷,本文采用改进的生态足迹理论对四川宜宾市的人均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各区县人均生态足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宜宾市各区县人均生态足迹逐渐增加;高县生态资源利用率较低,而翠屏区生态资源利用率较高;林地、化石能源生态足迹对经济起到了促进作用,而耕地、草地、水域和建筑用地生态足迹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抑制作用。
关键词:
生态足迹县域 经济增长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惠雄 鲍海君
经济增长与生态足迹之间的演化关系是分析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应用生态足迹模型测算了浙江省1990—2006年的生态足迹并应用Ulanowicz的生态经济发展能力公式进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得到三个主要结论:①浙江省1990—2006年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不断增加,生态赤字逐年扩大。②万元GDP的生态足迹逐年下降,生态经济发展能力逐步有所增强。③代表生态经济系统稳定性的多样性指数不断下降,"浙江模式"潜伏着重大的不可持续性信息。本文认为,目前浙江等东部地区经济下滑的情况比较显著,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明显挑战。资源、环境、生态问题成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约束,而生态问题背后又是企业组织规模、...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