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39)
- 2023(8197)
- 2022(7108)
- 2021(6547)
- 2020(5559)
- 2019(13001)
- 2018(13034)
- 2017(25596)
- 2016(13730)
- 2015(15637)
- 2014(16068)
- 2013(15669)
- 2012(14400)
- 2011(13130)
- 2010(13750)
- 2009(12905)
- 2008(12317)
- 2007(11241)
- 2006(10128)
- 2005(9254)
- 学科
- 济(81567)
- 经济(81506)
- 管理(41469)
- 业(34537)
- 方法(31346)
- 企(28878)
- 企业(28878)
- 数学(28121)
- 数学方法(27583)
- 地方(19095)
- 中国(16436)
- 财(15763)
- 农(14765)
- 业经(14096)
- 学(13561)
- 地方经济(13031)
- 理论(11293)
- 制(11152)
- 农业(10139)
- 贸(9997)
- 贸易(9988)
- 易(9560)
- 和(9227)
- 环境(9219)
- 融(8987)
- 金融(8986)
- 银(8727)
- 银行(8713)
- 体(8643)
- 经济学(8562)
- 机构
- 学院(201076)
- 大学(198343)
- 济(91872)
- 经济(90020)
- 管理(76160)
- 研究(66441)
- 理学(65066)
- 理学院(64351)
- 管理学(62946)
- 管理学院(62576)
- 中国(51305)
- 财(42706)
- 京(41018)
- 科学(38032)
- 所(33468)
- 财经(33057)
- 江(31312)
- 经(29834)
- 中心(29807)
- 研究所(29647)
- 经济学(29482)
- 北京(26215)
- 经济学院(26113)
- 农(25959)
- 范(25172)
- 州(24995)
- 师范(24976)
- 业大(24749)
- 财经大学(24221)
- 院(23695)
- 基金
- 项目(123337)
- 科学(97205)
- 研究(91595)
- 基金(89056)
- 家(76024)
- 国家(75422)
- 科学基金(65425)
- 社会(59337)
- 社会科(56289)
- 社会科学(56276)
- 省(48622)
- 基金项目(45699)
- 教育(43254)
- 自然(40904)
- 自然科(39999)
- 自然科学(39993)
- 划(39508)
- 自然科学基金(39256)
- 资助(38721)
- 编号(37331)
- 成果(30651)
- 重点(27674)
- 部(27073)
- 发(26855)
- 课题(26501)
- 创(25021)
- 国家社会(24397)
- 教育部(23902)
- 大学(23677)
- 人文(23585)
- 期刊
- 济(111129)
- 经济(111129)
- 研究(64532)
- 中国(40464)
- 财(34931)
- 管理(31065)
- 学报(25402)
- 科学(25094)
- 农(23401)
- 教育(21428)
- 技术(20937)
- 大学(20131)
- 经济研究(19472)
- 学学(19020)
- 融(17803)
- 金融(17803)
- 财经(17226)
- 业经(16021)
- 农业(15301)
- 经(14963)
- 统计(13803)
- 问题(13494)
- 技术经济(12465)
- 策(12079)
- 决策(11131)
- 商业(10310)
- 贸(10151)
- 世界(9435)
- 现代(9042)
- 经济问题(8789)
共检索到312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光南 李军
本文通过英属和西葡属殖民地41个国家1970—2003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分析了制度、最优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验证了制度质量影响政府支出的产出效应和最优政府规模,从而导致经济增长差异;英属殖民地由于制度质量高于西葡属殖民地,使得其最优政府规模和经济增长均高于后者,这从制度和政府规模的角度解释了殖民历史国家经济增长差异的原因。本文的研究考虑了影响最优政府规模的制度因素,并用实证结果支持了诺斯提出的宗主国制度影响殖民地政策的理论。
关键词:
制度 政府 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录安 蔡洪合 王士权 王佩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已达20万亿,政府支出规模是否过大?单从经济方面而言,怎样的政府支出规模才能够最有效的促进经济增长呢?本文借助于1991-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在运用C-D生产函数得出政府支出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当政府支出占GDP的18%时,政府支出达到最优规模,而实际上政府支出占到了GDP的23.10%,这表明我国政府支出规模已经过大,如果能够减少政府支出规模,则政府支出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将更有效率。
关键词:
政府支出 最优规模 经济增长 C-D函数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俊营 王科
引入政府支出挤出效应,借鉴三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分析长期经济增长中政府支出存在最优规模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1994-2012年29个省区数据,构建包含制度因素的门槛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其中政府支出规模存在双门槛水平,消费规模呈单一门槛特征;政府规模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递减,存在非线性"倒U型"曲线关系,规模超过最优门槛临界值的省份主要集中于西部。最后,稳健性检验支持了文章主要结论。
关键词:
政府规模 经济增长 门槛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马拴友
本文回顾了国际上关于经济增长与政府规模的经验研究 ,认为政府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根本上取决于其对总产出的边际效应 ,并利用生产函数框架 ,估计了我国政府劳务的生产力、最优规模及其增长含义 ,发现我国政府劳务是显著生产性的 ;其边际生产力显著大于 1 ,说明政府劳务供给不足 ,扩大公共服务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政府的最优规模占 GDP的比重约为2 6 .7%。这试图为我国扩大政府规模和提高财政比重提供理论依据 ,设定目标和界限 :在公共财政框架下 ,从长期看我国包括教科文卫支出的政府消费可翻一番 ,即从目前占 GDP的约 1 2 %提高到2 5 % ,财政总收入和支出最终可提高到占 GDP的 3...
关键词:
政府规模 边际产出 经济增长 生产性支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子晖
本文运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PSTR),在非线性的框架下对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渐进演变展开深入研究,并对可能引发两者关系结构性转变的"警戒政府规模"进行有效估算。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即随着政府规模的逐步增大,由于税负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政府支出增加所产生的负效应影响逐步凸显,而政府规模进一步扩大并超过警戒水平时,"过度拥挤"的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将由"促进"作用转变为"阻碍"作用。研究还发现,尽管我国政府支出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参数值有所下降,但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供给仍然相对不足,政府支出的增加仍有助于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戴宴清
本文主要就2001年到2010年间一些与经济贸易和经济相关的数据进行研究,对这些数据进行相关公式的计算,以对我国贸易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
贸易结构 经济增长 工业制成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建华
多数研究文献表明基本公共服务可以促使经济增长,我国为纠正农村基本公共长期以来的供给二元特征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但财政投入存在最优规模,文章以C-D生产函数为模型,以1978~2008年的中央财政投入时间序列为原始数据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增长间关系进行最优规模测算。结果发现广义财政投入占GDP的比重超过了最优值,但狭义财政投入占GDP比重及狭义财政投入占农村GDP的比重低于最优值,这从另一侧面说明我国关于财政投入的制度建设及地方财政投入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存在较大的空间。
关键词: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经济增长 财政投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甘家武
经济增长是税收增长的源泉。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核心的指标GDP,许多经济学家在对税收进行分析时,经常用GDP指标作对比分析。然而,近年来我国连续几年税收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长速度,是不是GDP增长能与税收增长划上等号呢?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关键词:
GDP增长 税收增长 税收负担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付强 乔岳
本文探讨了政府竞争格局下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机制。我们发现,政府竞争促进经济增长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是:制度软约束、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和中央政府集权。市场分割的形成是区域异质下政府竞争的均衡结果,其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虽然市场分割通过阻碍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显著阻碍了即期经济增长,但却在一定条件下促进了未来经济增长,从而为市场分割与未来经济增长之间的倒U型关系假说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治觉 侯奔 姚传飞
本文在家庭和政府资源约束情况下,最大化国家效用函数,分别得到了平衡增长路径中政府投资性支出的最优规模和政府消费性支出的最优规模;根据"巴罗法则"进行经验研究,得到我国政府投资性支出的最优规模为占GDP的8.5%,政府消费性支出的最优规模为占GDP的21.7%;根据模型的结果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政府支出 国家效用函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郝春虹
内生增长理论暗含着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中的不可或缺作用。最优政府规模是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率最大的政府规模,实质上是政府在经济增长中所扮演的角色问题,对于理解和评价财政分权制度、政府财政税收政策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对作为发展中国家中的发展中地区的内蒙古自治区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内蒙古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呈倒"U"型的关系,说明存在最优的政府规模(本文的经验分析为18.08%)。(2)中央政府对内蒙古自治区的财政援助形式,应该选择转移支付还是选择税收优惠政策要考虑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规模大小因素。(3)内生增长理论、凯恩斯理论及瓦格纳假说的有效性均在内蒙古自治区得到验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富田
政府和市场是动员经济剩余投入生产再循环的两种手段,但是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政府和市场在配置资源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不同。该文通过对1997-2010年各省区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区域短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政府规模扩张增强了政府配置资源的能力,长期的经济增长则要依靠区域内金融深化程度提高。东部地区应当扩大政府规模和提升金融深化程度,中西部地区应当抑制政府规模、适度提升区域金融深化水平。地方政府依然能够通过各种渠道控制经济剩余的投向,个体人力资本的提升日渐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金融深化 政府规模 经济增长 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贾俊雪 郭庆旺
本文构建一个两部门内生增长迭代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考察不同财政规则下财政政策变化对长期经济增长和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财政规则下,财政政策变化对长期经济增长和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凸显出财政规则对于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和控制政府债务规模的重要作用。总体而言,允许发行公债为公共物质资本投资融资的原始赤字规则更有利于长期经济增长和改善政府财政状况,但经济均衡的稳定性将随公共物质资本投资力度增加变得较为脆弱。
关键词:
财政规则 经济增长 政府债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国柱 马树才
一、政府规模的度量政府规模指以职能和权力配置为基础,按一定组织原则建构的政府各个组成部分的总和。政府规模包括内在规模和外在规模两个方面。内在规模指政府职能和行政权力的范围及结构,即职能规模和权力规模。外在规模是指政府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的数量、结构以及行政成本消耗的数量,即机构规模、人员规模和费用规模。政府内在规模决定外在规模,但内在规模难以用指标进行衡量,所以在有关政府规模的实证研究中,常用的是政府外在规模的概念。根据政府外在规模的概念,衡量政府规模的指标主要有三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