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07)
2023(9083)
2022(7731)
2021(6885)
2020(5922)
2019(13785)
2018(13497)
2017(26269)
2016(14188)
2015(16233)
2014(16693)
2013(16883)
2012(16241)
2011(14911)
2010(15321)
2009(14449)
2008(14259)
2007(13341)
2006(11911)
2005(10611)
作者
(43143)
(36726)
(36571)
(34993)
(23187)
(17346)
(16764)
(14251)
(13647)
(13122)
(12675)
(12090)
(11774)
(11608)
(11523)
(11506)
(10917)
(10755)
(10591)
(10465)
(9233)
(9129)
(8934)
(8455)
(8414)
(8270)
(8080)
(8067)
(7445)
(7281)
学科
(84686)
经济(84632)
管理(37692)
(34113)
方法(30885)
数学(27545)
数学方法(27360)
(25247)
企业(25247)
地方(21625)
(19613)
中国(19267)
(15845)
(15612)
业经(14951)
地方经济(13720)
农业(13531)
(11821)
(11816)
贸易(11808)
(11351)
(10954)
环境(10766)
(10154)
金融(10152)
(9793)
银行(9769)
(9328)
(9069)
理论(9003)
机构
大学(215316)
学院(215247)
(100718)
经济(98713)
研究(78485)
管理(77941)
理学(65745)
理学院(64960)
管理学(63880)
管理学院(63465)
中国(59461)
科学(46428)
(45880)
(44216)
(40608)
(37685)
研究所(36510)
中心(35795)
财经(34490)
(34464)
经济学(32716)
业大(31108)
(31087)
农业(29471)
经济学院(29310)
北京(29219)
(28096)
师范(27834)
(27686)
(26781)
基金
项目(133628)
科学(103687)
研究(98750)
基金(95033)
(82380)
国家(81695)
科学基金(68671)
社会(63168)
社会科(59748)
社会科学(59729)
(52704)
基金项目(49928)
教育(44992)
(43633)
自然(42115)
自然科(41040)
自然科学(41024)
编号(40301)
自然科学基金(40281)
资助(39281)
成果(33710)
(30844)
重点(30570)
(29940)
课题(28544)
(26748)
国家社会(26151)
教育部(25445)
科研(25416)
发展(25230)
期刊
(120516)
经济(120516)
研究(68334)
中国(45037)
(35228)
(34395)
学报(32812)
科学(29453)
管理(28369)
大学(24620)
学学(23043)
农业(22795)
教育(21226)
技术(20430)
经济研究(20143)
(20065)
金融(20065)
财经(18182)
业经(17420)
问题(15854)
(15822)
技术经济(13153)
(12123)
(12038)
统计(11912)
世界(10892)
图书(10549)
商业(10343)
经济问题(10253)
(10172)
共检索到338716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钟太洋  黄贤金  王柏源  
为分析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相互关系,论文探讨了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脱钩的定义,将环境领域的脱钩概念和脱钩分析引入土地利用分析,在IPAT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包含建设用地和GDP等变量在内的核算方程,据此对环境领域基于变化量的脱钩评价方法加以了改进,建立了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脱钩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文章以我国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的相互关系为例,分别分析了2002—2007年期间全国以及31个省级区域GDP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非农产业GDP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以及第三产业GDP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脱钩关系。分析表明:以年度为时间尺度,在2002—2007年之间,从GDP和建设用地角度考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宝涛  杨兴龙  郭佳  
为深入探究吉林省经济增长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相互关系,本研究运用脱钩分析模型对吉林省经济增长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脱钩关系进行测度分析,并归纳其空间分异特点及成因。结果表明:1)2001—2015年,吉林省经济增长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以弱脱钩状态为主,脱钩关系整体较为合理,经济增长对城市建设用地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弱。2)在空间上,各地市(州)脱钩关系地域差异性显著,主要划分为脱钩理想型城市(辽源市和白山市)、脱钩基本理想型城市(长春市、通化市、松原市、白城市和延边州)和脱钩不理想型城市(吉林市和四平市)。3)基本理想型城市逐渐趋向理想状态,而不理想型城市与理想状态差距较大。最后从加强建设用地供地管理、提高建设用地使用效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3方面提出相关政策措施促进经济增长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理想脱钩,以实现吉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宏玉  胡守庚  卢静  
研究目的:分析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为新时期各地政府进行差别化的建设用地"双控"提供策略参考。研究方法:改进的Tapio弹性脱钩法。研究结果:(1)"十二五"期间中国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呈现显著"弱脱钩"状态,经济增长对建设用地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2)预测到2020年末各地区建设用地规模及强度,要依据4类脱钩系数进行规模管控,根据"优"、"良"、"中"和"差"4种等级情况的区域进行强度管控;(3)基于预测结果,从发展观念转变、经济结构优化、供地模式调整等多视角提出了差别化的建设用地规模及强度管控策略。研究结论:应努力促成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低脱钩"发展模式,各地区要因地制宜采取策略推进建设用地"双控"行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勇  高羽洁  
协调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是一个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淮河生态经济带2006~2020年2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引入脱钩指数模型,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考察淮河生态经济带城市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间的耦合关系。结果显示:淮河生态经济带城市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大体上呈现出强脱钩、弱脱钩、增长连结、增长负脱钩4种状态,其中以弱脱钩状态为主;纵向视角,城市经济增长对建设用地的依赖程度相较于前期有所降低,近两年的城市脱钩状态呈现向强脱钩和增长负脱钩两级发展的微弱态势;横向视角,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间脱钩状态差异显著。基于测算结果,将25个城市归类为脱钩理想型、脱钩一般型和脱钩不理想型三类脱钩城市。在上述分析基础上,认为城市应该坚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合理界定城市边界,加快人口城镇化进程,持续减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木易  岳文泽  何翔  
基于GIS平台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ESDA)和脱钩模型,以地级行政单元为对象,分析2000-2013年长江经济带建设用地扩张、经济增长的时空差异及脱钩关系。研究表明:1)近15a来,长江经济带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区域性。热点分析显示,建设用地增长热点区呈扩散效应,冷点区逐渐缩小。而经济增长的冷、热点区演变格局与建设用地并不同步;2)2000-2013年,长江经济带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耦合关系经历了“增长负脱钩、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忠文  徐承红  
运用水足迹理论与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全国及31个省市地区1999—2016年的水足迹,定量分析我国18年来的水资源利用状况,并结合Tapio脱钩评价模型对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协调关系进行评价,同时对我国水资源预测到2025年。结果表明:除2000年和2007年外,水足迹呈现上涨趋势,农业水足迹一直是水足迹的重要主体部分;水资源利用效率逐年提高,但水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用水所占比重过大,进出口虚拟水占比太低;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整体处于弱脱钩状态,且基本上是向好的方向发展,得益于改革政策的实施,工业脱钩状态整体优于农业;脱钩弹性在不大于0.0116的水平下,可以实现水资源匮乏度态势的逆转。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牧  郝晋珉  陈丽  顾恬玮  管青春  陈爱琪  
本文基于脱钩理论与方法,以中国地级市为研究区,对中国各地级市城镇、乡村、城乡人地脱钩状态及特征进行分析,并构建了基于脱钩类型的土地利用分区模型,探究了不同用地分区模式下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策略。研究表明:①国家尺度下,中国城乡人地关系整体处于不协调状态,城镇建设用地与城镇人口同向增长态势相对稳定,乡村建设用地显著扩张和乡村人口快速持续减少的反向两极分化日趋严重。②市级尺度下,不同维度各地市的人地关系脱钩类型各有不同,74.2%地市的"城-乡"人地关系处于不协调状态;36.2%地市的"城"人地关系处于不协调状态;81.6%地市的"乡"人地关系处于非常不协调状态。③中国土地利用可以划分"城-乡"双集约、"城"集约、"乡"集约、"城-乡"双控4种类型区,"城"集约和"城-乡"双控两种类型区地市个数占到97.9%,不同类型区土地集约利用调控方向和措施存在差异,但其最终目标均是要通过对人口、产业和土地利用的科学合理引导和管控,实现"城""、乡"以及"城与乡"的人地和谐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鑫  欧名豪  
首先从索罗增长模型出发分析表示经济持续增长能力的关键指标,其次通过1998—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建设用地规模对相关关键指标影响,以推出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持续增长能力影响。结果表明:①索罗增长模型中单位资本产出水平是考量经济持续增长能力的重要指标,其决定经济增长率与增长空间;②面板计量结果中1998—2008年间中国建设用地数量对单位资本产出水平有显著负影响,说明期间建设用地扩张减小经济增长率与增长空间。研究认为,在经济转型期中国应严控建设用地扩张,以减小经济增长对土地资源依赖程度,进而促进技术进步,倒逼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鑫  马晓冬  
运用面板计量模型、索罗增长模型分析了建设用地过度扩张对经济持续增长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建设用地扩张带来了建安资本的相应增加,由此显著地拉动了经济增长。在中国目前的区域竞争环境与财税体制安排下,以及金融信贷的支持下,容易产生建设用地过度扩张及建安资本过度投资问题;建设用地过度扩张引起资本产出比增加,令经济增长因缺乏技术进步与效率改善而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为摆脱资源消耗型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进入索罗增长模式的进程,应严控建设用地扩张,以提高经济增长的技术水平,倒逼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伊翔  朱红梅  吴飞  谭雪兰  朱永霞  陈文慧  
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2002—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生产函数模型对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区域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空间效应估计结果表明空间误差模型能够很好拟合样本数据的特征,传统回归模型存在局限;建设用地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贡献程度小于资本和劳动力,投资驱动仍然是目前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分区域看,上游地区建设用地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中游地区次之,下游地区最小,主要原因是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鉴于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差异,提出合理引导建设用地扩张和维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差异化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伊翔  朱红梅  吴飞  谭雪兰  朱永霞  陈文慧  
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2002—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生产函数模型对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区域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空间效应估计结果表明空间误差模型能够很好拟合样本数据的特征,传统回归模型存在局限;建设用地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贡献程度小于资本和劳动力,投资驱动仍然是目前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分区域看,上游地区建设用地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中游地区次之,下游地区最小,主要原因是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鉴于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影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稀缺、环境恶化已然成为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两大桎梏。如何在不损害经济增长速度及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增长尤其是区域经济与能源消耗、碳排放间的脱钩,已然成为了目前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在核算1995~2012年我国29省市8种能源的碳排放总量的基础上,利用脱钩模型对29省市经济增长与能源利用、碳排放之间的脱钩程度进行了度量。结果显示:(1)除北京外,我国其它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碳排放之间未呈现明显的脱钩关系,这意味着尽管能源消耗强度、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但我国经济对能源消耗及碳排放依然具有路径依赖;(2)"十一五"以来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之间的关联性相对较弱,这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冯宗宪  陈志伟  
文章在测算中国各地区2001-2012年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基础上,结合脱钩理论和聚类分析方法,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实证分析了这期间我国区域能源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空间脱钩趋势。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大多数省份的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呈现弱脱钩的关系。在递进进行的脱钩关系的恒等式因果链分解后,可知中国工业领域的能源利用效率的显著提高和能源消费过程中电气化水平的稳步推进是中国各省区碳排放增长速度减缓的主要原因,而在此期间中国各省区经济增长对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严重依赖是中国各省区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芷君  刘毅华  林华荣  
科学揭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缓解高碳土地利用模式并探寻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意义重大。文章在计算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基础上,应用Tapio脱钩模型探讨广东省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间的脱钩关系,并分析脱钩关系的时空演变趋势及原因。结果表明:(1)1996—2015年,广东省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状态从扩张性负脱钩逐渐向弱脱钩和强脱钩转变;(2)2005—2015年,市域层面主要表现为强脱钩、弱脱钩和扩张性负脱钩三种状态,其中2000—2005年以轻度弱脱钩为主,2010—2015年以高度弱脱钩为主;(3)脱钩程度较高的市域主要分布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和森林覆盖率高的山区,而负脱钩的地区主要是以发展高耗能工业为主的地区。在研究时段内,广东省在节能减排工作和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脱钩水平较低以及脱钩发展区域差异显著。因此,广东省应针对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采取相应的脱钩政策以期实现低碳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正  
通过构建城市环境压力指数(EPI),利用脱钩弹性分析方法对北京市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的脱钩程度、演变规律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城市环境压力总体指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各分指数除土地压力指数(LPI)呈现小幅度波动上升趋势,其余也均呈现下降趋势;北京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的脱钩弹性指数(DEI)呈现强脱钩现象,其演变轨迹以2011和2013年为拐点,可以分为"降低—增长—降低"三个阶段;DEI的分解结果显示,污染和土地压力对DEI的负面作用最为显著;人口和经济因素与DEI的发展协调程度逐步提升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