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98)
- 2023(13797)
- 2022(12130)
- 2021(11193)
- 2020(9427)
- 2019(21614)
- 2018(21547)
- 2017(42099)
- 2016(22712)
- 2015(25326)
- 2014(25500)
- 2013(25543)
- 2012(23432)
- 2011(21166)
- 2010(21271)
- 2009(19662)
- 2008(18913)
- 2007(16560)
- 2006(14630)
- 2005(13150)
- 学科
- 济(108650)
- 经济(108538)
- 管理(65254)
- 业(61457)
- 企(51064)
- 企业(51064)
- 方法(44916)
- 数学(38944)
- 数学方法(38548)
- 中国(25472)
- 学(23765)
- 地方(23679)
- 农(23653)
- 财(23317)
- 业经(21332)
- 制(16574)
- 贸(16495)
- 贸易(16486)
- 农业(16477)
- 易(15842)
- 理论(15638)
- 和(15286)
- 务(14720)
- 地方经济(14680)
- 财务(14659)
- 财务管理(14636)
- 环境(14631)
- 融(14090)
- 金融(14089)
- 企业财务(13953)
- 机构
- 大学(330560)
- 学院(327231)
- 济(138171)
- 经济(135313)
- 管理(128784)
- 研究(113864)
- 理学(111965)
- 理学院(110646)
- 管理学(108705)
- 管理学院(108110)
- 中国(82476)
- 科学(70177)
- 京(69811)
- 财(61591)
- 所(57911)
- 研究所(52813)
- 农(52258)
- 中心(49858)
- 财经(49801)
- 业大(48442)
- 江(46939)
- 经(45308)
- 北京(44113)
- 范(42743)
- 师范(42343)
- 经济学(42191)
- 院(40981)
- 农业(40920)
- 州(37973)
- 经济学院(37687)
- 基金
- 项目(223037)
- 科学(175374)
- 基金(163343)
- 研究(160496)
- 家(142801)
- 国家(141625)
- 科学基金(121310)
- 社会(102340)
- 社会科(96965)
- 社会科学(96938)
- 基金项目(86773)
- 省(85895)
- 自然(79500)
- 自然科(77661)
- 自然科学(77642)
- 自然科学基金(76274)
- 教育(72875)
- 划(72329)
- 资助(67722)
- 编号(63872)
- 成果(51994)
- 重点(49599)
- 部(49314)
- 发(47308)
- 创(45717)
- 课题(43943)
- 科研(42709)
- 创新(42609)
- 教育部(42338)
- 国家社会(42115)
- 期刊
- 济(154578)
- 经济(154578)
- 研究(99816)
- 中国(59879)
- 学报(53453)
- 科学(49034)
- 管理(48244)
- 农(46720)
- 财(46666)
- 大学(40115)
- 学学(38022)
- 教育(32685)
- 农业(32355)
- 技术(27266)
- 融(26847)
- 金融(26847)
- 经济研究(25950)
- 财经(25288)
- 业经(22846)
- 经(21697)
- 问题(19601)
- 技术经济(17169)
- 业(16365)
- 理论(15769)
- 图书(15471)
- 科技(15062)
- 现代(14596)
- 版(14479)
- 商业(14441)
- 贸(14312)
共检索到480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俊锋 王代敬 宋小军
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有密切关系。一般认为,经济增长能带动就业增长,就业增长反过来也能促进经济增长。而我国的统计数据则显示两者存在明显的非一致性。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并将中美两国的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然后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我国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其中用有效就业理论证明出我国同样存在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互动机制,并用计量工具对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最后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增长 相关性 回归分析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夏同水
长期以来,经济界只重视一种资本和一种投资,即财力资本和固定资产投资。近年来,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理论界提出了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本文在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和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基础上认为,过去10年间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推动因素是固定资产投资,智力资本并不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力量,且投资收益率不断下降。我国目前并没有进入真正的知识经济时代。
关键词:
智力资本 固定资产投资 经济增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伟江 李映桥
利用搜索引擎中的关键词搜索数据所合成的网络消费者信心指数(WCCI),以中国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IP)作为测量经济增长的量化指标,首先分别定量描述WCCI和IP序列,而后利用DCC多元GARCH模型和SVAR模型,分析中国网络消费者信心和经济增长的动态相关关系和相互作用情况。结果表明,WCCI与IP之间存在显著的动态相关关系,WCCI可以Granger引起IP的变化,WCCI可以解释约20%的IP波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伟江 李映桥
利用搜索引擎中的关键词搜索数据所合成的网络消费者信心指数(WCCI),以中国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IP)作为测量经济增长的量化指标,首先分别定量描述WCCI和IP序列,而后利用DCC多元GARCH模型和SVAR模型,分析中国网络消费者信心和经济增长的动态相关关系和相互作用情况。结果表明,WCCI与IP之间存在显著的动态相关关系,WCCI可以Granger引起IP的变化,WCCI可以解释约20%的IP波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伟江 李映桥
利用搜索引擎中的关键词搜索数据所合成的网络消费者信心指数(WCCI),以中国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IP)作为测量经济增长的量化指标,首先分别定量描述WCCI和IP序列,而后利用DCC多元GARCH模型和SVAR模型,分析中国网络消费者信心和经济增长的动态相关关系和相互作用情况。结果表明,WCCI与IP之间存在显著的动态相关关系,WCCI可以Granger引起IP的变化,WCCI可以解释约20%的IP波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韩爱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思霖 魏修建
本文从城市、省份、区域三个层面对我国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存在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金融集聚的空间特性十分显著,金融资源会加速向中心城市、金融中心或沿海省份、东部地区集聚;在不同省份,经济增长与金融集聚存在空间相关性,相邻省份之间存在空间依赖性;不同区域间存在的空间溢出效应非常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集聚程度高的地区能够对周边区域形成较强的辐射和带动;在区域发展过程中,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存在的空间依赖性会引发两极分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谈镇
资本是流动性最强的生产要素,资本在各产业和地区之间的流动,带动其他要素在各产业或各地区的有效配置,能够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本文在说明我国利用外资的特征后,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来检验实际利用外资通过投资、消费、政府支出和进出口差额等四个渠道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性。
关键词:
利用外资 经济增长 相关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素英 赵曙明 王雅洁
在把人力资本分为一般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上,本文根据河北省1978~2006年样本,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河北省高层次人才、一般人才和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在此基础上使用方差分解技术分析了高层次人才、一般人才、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中各变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高层次人才、一般人才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相互影响性;一般人才比高层次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一般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具有相互促进性。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国新 李竹宁 陈红进
本文首先结合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状况 ,采用定量分析法对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论证 ;然后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 ,采用定性分析法进一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效应 ,最终得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较大促进作用的结论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经济增长 经济贡献度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谢忠秋
本文运用1986-2003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速度、结构、质量、效益四者的发展上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总体协调度不高。其中,速度不协调影响最大,质量其次,四者协调发展的关键在决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
经济增长速度 结构 质量 效益 相关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思霖 魏修建
本文从城市、省份、区域三个层面对我国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存在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金融集聚的空间特性十分显著,金融资源会加速向中心城市、金融中心或沿海省份、东部地区集聚;在不同省份,经济增长与金融集聚存在空间相关性,相邻省份之间存在空间依赖性;不同区域间存在的空间溢出效应非常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集聚程度高的地区能够对周边区域形成较强的辐射和带动;在区域发展过程中,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存在的空间依赖性会引发两极分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梁瑞雄 唐靖廷
在对该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课题组借鉴最新研究成果,对人力资本水平的含义进行了清晰地界定,并对东莞人力资本水平的替代变量民办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关系进行了解析。根据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原理,合理地选取表示东莞市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水平的方法与样本数据,采用全要素经济增长模型,对东莞市的经济总量与生产投入要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莞市的人力资本水平与区域经济总量具有高度正相关性;根据模型中变量的经济含义,提出了广东省东莞市两级政府加大对民办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嘉 刘鹏
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认为,经济增长能带动就业增长,就业增长反过来也能促进经济增长,而我国的统计数据则显示两者存在着明显的非一致性。通过对不同指标进行比较和实证研究,在分析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不一致性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增长 就业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