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01)
2023(5347)
2022(4424)
2021(3656)
2019(6750)
2018(6630)
2017(13095)
2016(6810)
2015(7679)
2014(7807)
2013(7862)
2012(7580)
2011(7092)
2010(7510)
2009(7330)
2008(6879)
2007(6485)
2006(6194)
2005(5964)
2004(5493)
作者
(20389)
(17402)
(17034)
(16482)
(11088)
(8113)
(7679)
(6631)
(6531)
(6294)
(6244)
(5838)
(5713)
(5569)
(5538)
(5283)
(5022)
(4929)
(4928)
(4621)
(4475)
(4195)
(4140)
(4137)
(4013)
(3984)
(3647)
(3538)
(3471)
(3376)
学科
(57435)
经济(57407)
管理(19068)
地方(16558)
(16068)
方法(15261)
中国(13291)
数学(13262)
数学方法(13203)
地方经济(12625)
(11688)
企业(11688)
(9703)
业经(9430)
(9184)
农业(7014)
(7005)
经济学(6927)
(6630)
环境(6579)
(6481)
金融(6480)
(5999)
(5998)
贸易(5994)
(5884)
(5754)
(5686)
理论(5673)
产业(5643)
机构
大学(113189)
学院(112537)
(61206)
经济(60258)
研究(42765)
管理(38437)
理学(31949)
中国(31877)
理学院(31568)
管理学(31192)
管理学院(30958)
(26716)
(23119)
科学(22367)
(21623)
经济学(21227)
财经(21007)
研究所(19100)
(18878)
经济学院(18675)
(17846)
中心(17682)
(15661)
师范(15594)
财经大学(15132)
北京(14913)
(14509)
(13992)
社会(13249)
(13057)
基金
项目(64013)
科学(51080)
研究(49530)
基金(47096)
(39588)
国家(39268)
社会(35228)
科学基金(33752)
社会科(33459)
社会科学(33450)
(24538)
基金项目(23710)
教育(22008)
(19834)
资助(19345)
编号(18638)
自然(18067)
自然科(17619)
自然科学(17616)
自然科学基金(17304)
成果(16435)
(15921)
国家社会(15391)
重点(14636)
(14468)
(14448)
经济(14320)
课题(14039)
发展(13823)
(13626)
期刊
(78710)
经济(78710)
研究(43558)
中国(23245)
(21035)
管理(16672)
学报(14580)
经济研究(13926)
科学(13794)
财经(12924)
(12496)
大学(11717)
(11422)
学学(11056)
教育(10829)
(10809)
金融(10809)
技术(10454)
问题(10301)
业经(9460)
农业(8047)
技术经济(7982)
(7972)
世界(7250)
国际(7124)
统计(6736)
经济问题(6440)
经济管理(5876)
改革(5853)
(5853)
共检索到188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汤光华  舒元  
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两大目标。从概念上看,经济增长一般指的是实际总产出的持续增加,或人均实际产出的持续增长。就业,按照西方经济学的一般解释,指“处于受雇的状态”。有劳动能力、愿意从事劳动的人从事有薪的劳动,这些人就处于就业状态。在两者的决定因素中,有些是对经济增长和就业都起作用的共同因素,有些只是影响某一方面。这样,一方面,两者的变化形态可以是多形态的;另一方面,随着决定因素势力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甘耘  
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协调历来是宏观经济研究的一个首要问题。因为,若经济增长建立在非经济稳定的基础之上,就不可能是持续增长;反之,若经济稳定以非经济增长为前提,其稳定也不可能是持久稳定。如何在保证经济持久稳定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是我们研究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协调的基本核心。本文试从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蔓生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这两方面在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资源、保护人们身心健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繁荣这几方面目标上是一致的。然而,由于宣传力度不够,误解了“发展是硬道理”这一科学论断,科学技术落后,法制不完善等因素,使两者发生了冲突,不能协调发展。要解决这一矛盾,在宏观上必须不断强化环保宣传,强化产业调控力度,加强环保目标责任制管理,尽快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加速发展环保科技与产业,完善相应的环保法律体系;在微观上各地区要做好工业的合理布局,加强县、乡两级环境监理队伍建设及在企业内部确立环保观念和环保目标等各方面的工作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吴健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增加就业是我国当前必须解决的两大问题。两者之间的矛盾性使其在一定条件下难以兼顾,两者之间的一致性又使我们可以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原则与对策,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高效的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曲岩  常丽  
实现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协调发展,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实现全面振兴的基本目标,对构建辽宁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取规范分析、实证研究和对比分析等方法,以就业弹性理论为依据,建立了辽宁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模型,剖析了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走势,认为辽宁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存在较强的非协调性,提出发展"三产"提高就业弹性、保证"二产"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实施城乡统筹就业政策、发挥财政再分配作用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夏喜全  
2007年,中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共同发力,初步形成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但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投资和贸易顺差增长偏快、内需相对不足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如果任其发展,投资膨胀、资源环境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流动性过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辛欣  任保平  
一国经济增长包括城市和农村两部分的增长,经济高质量的增长要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本文从城乡协调度视角探讨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通过构建城乡协调度指标并结合经济史,对改革开放30年来的城乡协调度做出描述与分析,并探究造成我国城乡协调度波动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乡协调度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从城乡关系而言,二者的差距却越来越大,二元经济结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桎梏;我国城乡关系演变与政策变化所引致的制度安排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密切相关,因此完善相关体制并深化改革就成为了提高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程度的关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家新  张伦俊  
2004年我国税收总收入比上年增长25.7%。增收额和增长幅度均实现历史性新突破。税收收入快速增长,使国家财力进一步增强,为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与此同时人们对税收连年超经济增长,也存在不少疑虑。本文从经济总量、产业结构角度,并运用时间序列模型等,讨论分析了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及关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郝惠贤  
试论经济增长与农业发展关系的协调郝惠贤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的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由于产业结构转换速度加快,经济增长将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工业的发展。这样,工业乃至整个非农产业对土地、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资源的需求无疑会愈加强烈。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非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齐义军  付桂军  
一、调整产业结构,坚持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1.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第一产业的工业化进程,促进第一产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转移和就近转移,增加农民就业的机会和就业的范围;加快第二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第二产业的创新能力,推动第二产业由制造型向创新型或创造型产业转变,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性技术,加大对劳动力的科学技术培训力度,提高技术工人的能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郑传锋  
经济增长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论郑传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是针对一定时期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言的,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大都以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作为自己的宏观政策目标。对我国而言,国民经济外向化的程度还不高,失业问题也难以在短...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康琴  
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理论上搞得很混乱,实践上造成很大危害的一个问题是,在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规律。各社会主义国家在其国民经济发展史上都曾有过一段或长或短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时期,而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与片面理解这条规律有关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曾经历过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时期。我们经过几十年摸索,已从中吸取了教训,提出了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方针。这条建设方针并没有违背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而是发展和丰富了这条规律,我们应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明霞  
水是极其珍贵的资源,水资源应当由量与质两个概念组成,水环境污染物排放急剧的增加以及水环境有限的容量与净化能力之间的矛盾,正在日益加深。如果这些矛盾不能得到恰当而有效的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恶化必将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发展,影响人民生活和健康的突出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浙江省奉化市水污染问题进行定性定量测定,从水污染经济损失、水资源经济价值着手,探索奉化水污染经济损失的计算方法,并提出水污染管理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