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30)
- 2023(6316)
- 2022(5326)
- 2021(4676)
- 2020(3963)
- 2019(9020)
- 2018(8640)
- 2017(16966)
- 2016(8973)
- 2015(10066)
- 2014(10194)
- 2013(10340)
- 2012(9965)
- 2011(9245)
- 2010(9370)
- 2009(9005)
- 2008(8448)
- 2007(7622)
- 2006(7140)
- 2005(6830)
- 学科
- 济(66070)
- 经济(66000)
- 管理(23651)
- 业(21737)
- 方法(19814)
- 地方(18712)
- 数学(18019)
- 数学方法(17904)
- 企(14791)
- 企业(14791)
- 中国(13571)
- 农(13405)
- 地方经济(13344)
- 财(13146)
- 学(10907)
- 业经(10782)
- 农业(10080)
- 制(9828)
- 收入(9448)
- 融(8017)
- 金融(8016)
- 体(7846)
- 经济学(7648)
- 环境(7552)
- 银(6918)
- 银行(6910)
- 贸(6851)
- 贸易(6844)
- 税(6724)
- 行(6696)
- 机构
- 大学(140643)
- 学院(139623)
- 济(74935)
- 经济(73775)
- 研究(54393)
- 管理(49375)
- 理学(42054)
- 理学院(41517)
- 管理学(40965)
- 管理学院(40688)
- 中国(40603)
- 财(33327)
- 科学(29508)
- 京(28925)
- 所(27653)
- 经济学(25940)
- 财经(25937)
- 研究所(24717)
- 中心(23439)
- 经(23398)
- 经济学院(23068)
- 江(20958)
- 农(20722)
- 院(18967)
- 财经大学(18914)
- 北京(18566)
- 范(17953)
- 师范(17825)
- 业大(17151)
- 科学院(16556)
- 基金
- 项目(87749)
- 科学(69549)
- 基金(65831)
- 研究(64404)
- 家(57279)
- 国家(56857)
- 科学基金(48065)
- 社会(45663)
- 社会科(43309)
- 社会科学(43301)
- 基金项目(34178)
- 省(31883)
- 教育(27864)
- 自然(27819)
- 自然科(27136)
- 自然科学(27131)
- 资助(26961)
- 划(26791)
- 自然科学基金(26653)
- 编号(23828)
- 发(20918)
- 国家社会(20515)
- 部(20322)
- 重点(20183)
- 成果(20115)
- 教育部(17869)
- 发展(17478)
- 人文(17353)
- 制(17263)
- 展(17259)
共检索到223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秉强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表明人均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在地区内部也存在差别,人均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在各方面都表现为不同步。应把握好经济增长与国民收入地区差异的关联度,努力使人均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匹配,促使我国经济质量上一个新台阶。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杰
改革开放以来,需求结构中消费率的不断下降、所有制结构中国有制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持续降低以及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相对稳定,构成了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来源。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性不断减弱,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针对经济结构变动中存在的影响以及经济周期波动性的因素,应相应降低经济周期波动的风险。
关键词:
经济周期波动 经济结构变动 测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闫肃
笔者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数据,测算了我国1978年~2009年间居民部门收入占GDP比重的变化趋势。应用卡尔多"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模型"的研究表明,储蓄结构变迁是影响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主要因素,其中企业储蓄的快速增长是导致居民收入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而近年来企业储蓄的高增长是我国步入"重化工业化"阶段后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等一系列制度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调节国民经济收入分配格局的根本措施在于改革当前导致企业储蓄率过快增长的财税与金融等制度性因素。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储蓄结构 收入分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明海 肖文 姚先国
本文重新测度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劳动收入份额,发现1998以后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将劳动再划分为原始劳动和人力资本,同时利用城市住户调查数据,本文发现1988—2007年我国人力资本收入份额显著提升以及原始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扩展MRW增长框架后,研究表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动与经济增长过程要素的非均衡增长密切相关。物质和人力资本高增长带来相应要素收入份额的增长,原始劳动缓慢增加使其收入份额持续下降。利用1995—2007年要素增长数据,研究发现物质资本稳定增长、人力资本增速放缓以及原始劳动停滞增长是总体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将原始劳动与最低工资相联系,研究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钱学锋
本文运用空间经济学中的FCVL模型,分析了FDI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指出外资促进国民收入增长的条件是外资与本土企业建立紧密的垂直关联。中国未来引资政策的重点应是促进FDI与本土企业建立紧密的垂直关联。
关键词:
FDI 国民收入 FCVL模型 垂直关联
[期刊] 改革
[作者]
林木西 王兆生
能源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之一,而能源结构是否合理则是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的基本标志。从能源的生产结构入手,选择了影响能源生产结构适度性的相关指标,对能源结构生产结构中诸要素的变化情况与GDP的增长率进行的比较研究表明,我国能源生产结构适度性较低,应从能源生产总量、能源生产弹性、单位GDP能源生产增长量等方面加以调整。
关键词:
能源生产结构 适度性 经济增长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秋菊 景维民
包容性增长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体现了公平与正义的科学内涵,是一种理想的经济发展方式。在经济转型深化阶段,中国经济社会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以包容性增长理念为引导,将经济转型、政治转型、社会转型、文化转型等多种转型相互融合与协同推进,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良好发展。
关键词:
经济转型 经济增长 包容性增长 发展模式
[期刊] 改革
[作者]
向书坚 郑瑞坤
基于现阶段我国大力提倡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增长模式背景,通过分解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的结构,突破以往经济增长质量评价研究建立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的不足,将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思想引入经济增长质量评价研究中,构建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结构与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关系图以及能够反映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1995~2006年为例,测评经济增长质量总指数及其分指数,据此判断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状况及增长模式的进程,以期为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研究提供一个实证分析框架。
[期刊] 改革
[作者]
韩廷春 白玉
对中国银行和股票市场的功能指标与经济增长参数指标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显示,银行的公司控制功能构成了储蓄率和储蓄-投资的转化比率提高的Granger原因,银行的储蓄动员功能是储蓄率提高的Granger原因,银行的储蓄动员功能与储蓄-投资的转化比率具有双向因果关系;在股票市场中,股市的公司控制功能和储蓄动员功能构成了储蓄率提高的Granger原因,而资本边际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股市储蓄动员功能的有效发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绮霞 王志伟
在新常态的经济转型期,保持经济增长并兼顾经济的平稳性与协调性发展是当前我国的重要战略性课题。笔者选取了代表我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15个省份在1995—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门限回归模型,就影响收入分配差距的城市化水平、对外贸易依存度、人力资本积累度以及政府财政干预度的四个制度变量对经济增长的门限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进一步检验了人力资本积累度要素下收入分配差距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在解析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实施策略的基础上,立足于提高社会人力资本积累度的视点,为转型期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加大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科技教育制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开展企业内职业培训等可供参考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绮霞 王志伟
在新常态的经济转型期,保持经济增长并兼顾经济的平稳性与协调性发展是当前我国的重要战略性课题。笔者选取了代表我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15个省份在1995—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门限回归模型,就影响收入分配差距的城市化水平、对外贸易依存度、人力资本积累度以及政府财政干预度的四个制度变量对经济增长的门限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进一步检验了人力资本积累度要素下收入分配差距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在解析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实施策略的基础上,立足于提高社会人力资本积累度的视点,为转型期中国经济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崔兆财 周向红 王俐
本文基于1990年、2000年和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中30个省份16个行业、66种职业的就业数据,通过本地就业份额的加权相关性,对原理论的关联度和复杂性测度方法做进一步拓展,并将其嵌入"精明专业化"分析框架中,探讨经济活动关联度和复杂性对中国区域就业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中西部地区潜在的增长机会高于东部地区,但实现的风险很高,而东部地区具有更多的"精明专业化"发展机会;经济活动的关联程度越高,地区的就业增长越快;经济活动关联度和复杂性对就业的强且正向效应显著存在于本地表征不足和复杂区域的经济活动中。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雁云
产业集群与城市群的耦合关系是指产业集群与城市群这两个集群体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非线性关系的总和。实证分析证明,产业和城市集聚的耦合优势将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产业集群和城市群的共同发展代表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因此必须促进产业集群和城市群耦合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城市群 耦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唐五湘 刘志辉
本文根据北京市最近几年特别是“十五”期间研究与开发机构、大中型工业企业、高等院校R&D经费投入与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数据,运用文献[1]提出的T型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了北京市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关系,并得出了若干结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淑红 赵艳 李荷娟
投资作为经济稳增长的重要途径,是政府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使用计量经济方法,研究河南省投资结构、投资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对河南省投资规模、结构和效率的分析,研究河南省实现投资结构优化、效率提高问题,发现河南省经济发展长期高度依赖投资规模的扩张,投资效率没有得到相应提高,河南省经济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关键词:
投资效率 投资结构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