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30)
- 2023(11031)
- 2022(9467)
- 2021(8384)
- 2020(7309)
- 2019(16936)
- 2018(16673)
- 2017(32554)
- 2016(17677)
- 2015(20198)
- 2014(20515)
- 2013(20521)
- 2012(19424)
- 2011(17854)
- 2010(18112)
- 2009(17379)
- 2008(17151)
- 2007(15682)
- 2006(13981)
- 2005(12946)
- 学科
- 济(94770)
- 经济(94666)
- 管理(55043)
- 业(49392)
- 企(40152)
- 企业(40152)
- 方法(35880)
- 数学(31801)
- 数学方法(31537)
- 财(22750)
- 地方(21087)
- 农(21049)
- 中国(20969)
- 制(19258)
- 业经(18031)
- 学(17955)
- 贸(14182)
- 贸易(14176)
- 农业(13985)
- 体(13778)
- 地方经济(13759)
- 易(13694)
- 务(13239)
- 财务(13206)
- 财务管理(13170)
- 银(13161)
- 银行(13130)
- 融(13077)
- 金融(13073)
- 环境(12932)
- 机构
- 大学(268820)
- 学院(267538)
- 济(123492)
- 经济(121072)
- 管理(99686)
- 研究(94603)
- 理学(84900)
- 理学院(83935)
- 管理学(82641)
- 管理学院(82125)
- 中国(72173)
- 财(58035)
- 京(55886)
- 科学(55072)
- 所(48769)
- 财经(45150)
- 农(44277)
- 研究所(43714)
- 中心(42732)
- 江(41947)
- 经(40639)
- 经济学(39798)
- 业大(37661)
- 经济学院(35603)
- 北京(35379)
- 农业(34560)
- 院(33391)
- 范(33085)
- 财经大学(33070)
- 师范(32768)
- 基金
- 项目(168980)
- 科学(132821)
- 研究(123404)
- 基金(123396)
- 家(106929)
- 国家(106082)
- 科学基金(90272)
- 社会(80726)
- 社会科(76558)
- 社会科学(76535)
- 省(65513)
- 基金项目(65016)
- 自然(56284)
- 教育(56182)
- 自然科(54924)
- 自然科学(54907)
- 划(54671)
- 自然科学基金(53958)
- 资助(50650)
- 编号(49015)
- 成果(41018)
- 重点(38502)
- 部(38436)
- 发(37365)
- 制(34991)
- 创(34556)
- 课题(34285)
- 国家社会(33913)
- 教育部(33127)
- 创新(32568)
共检索到4136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龚一萍
文章论述了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指出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也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分析了制度的规范约束、有效激励、以及明确产权、降低交易成本的内在功能与效应;提出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并对制度创新的内容与方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制度分析 制度功效 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晖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获得了很大发展,但在区域经济增长上表现出严重不平衡。研究认为,制度因素在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中起重要作用。中国的改革是一个渐进的制度变迁过程,且这一过程的区域进展从沿海到内地逐步减慢,各区域市场化进展的不平衡将导致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扩大。通过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制度变量与经济绩效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变量在不同区域间的发展水平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已经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互动的演变路径,而中西部地区各项制度变量值相对偏低。相应的,东部沿海地区比中西部地区具有更高的经济发展水平。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区域经济增长 制度 中国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韩晶 朱洪泉
通过用模型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文章说明了制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于制度对直接推动经济增长的技术、人力、资本等要素有重要影响。在制度与技术、人力、资本等决定经济增长的要素之间,制度更容易成为瓶颈,制约技术、人力、资本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因而制度可以对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促进与阻碍作用。基于此,作者从制度角度破解李约瑟之谜,与中国奇迹之谜指出前者在于缺乏有效的产权体系,而后者正是基于不断进行制度创新。
关键词:
制度 经济增长 李约瑟之谜 中国奇迹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许永兵
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技术还是制度?学术界的争论由来已久,至今尚无定论。本文运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一些统计资料,通过计量研究,从经济增长中的诸因素中分离出来了制度因素,并测算了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出的结论是: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因而,制度因素应是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抛开制度条件而片面地强调科技的第一生产力作用很可能不会取得预期效果。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制度 技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小宁
新古典增长模型由于其外生技术进步假设,导致稳态增长率也是外生的,因此回避了长期经济增长的制度解释。技术内生增长模型使得稳态增长率内生,从而为长期经济增长的制度解释提供了基础。本文利用简单的AK增长模型讨论了将制度做为外生因素引入增长模型的可能。文中讨论两种典型情况:一是通过研究增长模型结构参数背后的制度因素,间接地确定制度对增长率的影响;二是通过将政府行为引入到增长模型中来体现制度因素对增长率的影响。虽然将制度视为外生因素的研究方法有着局限性,但是仍然可以丰富增长理论的结论,体现出制度因素对长期经济率的影响。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制度 AK模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路
主流的增长理论缺乏对制度的分析,认为制度是外生的。在实证方面,对于制度的研究又缺乏精确的分析。笔者以新古典增长和制度学派为基础,对制度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增长的特点是产出、资本、消费和制度都存在一个最优的值。通过实证分析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中劳动力的投入对经济的影响比资本投入和制度因素要小。制度因素主要是通过资本的投入和劳动力的投入来影响经济增长的。尽管在直接效应中,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起反向作用,但在总效应中,制度对经济增长起正向作用。
关键词:
制度 增长 SEM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汤清 袁永
文章运用扩展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了包含物质资本、劳动力、人文资本、产业结构以及制度变量的计量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林勇
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阿瑟·刘易斯是公认的发展经济学家。1993年刚获诺贝尔奖的道格拉斯·C·诺思则被认为是经济史专家。但两人在经济增长的研究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特别重视制度因素的分析。比较于用资本储蓄率去解释经济增长的哈罗德——多马模型或用单一货币量变动去说明经济增长与循环的货币数量学派,这种分析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变动提供了另一种更为合理的解释。本文讨论刘易斯与诺思在制度分析上的异同,以求在理论和实践上为我国向现代化市场经济制度演进、促进经济更快增长提供借鉴。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宗新
资本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融资制度创新是这一推动力有效发挥内在功效的经济过程。为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必须对现行融资制度进行创新 ,以此提供持续的资本供应和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融资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过程 ,主要体现在双轮驱动效应方面 :一是体现在实现资本有效动员 ,为经济增长提供持续资本支持 ;二是体现在资本优化配置 ,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关键词:
融资制度 创新 驱动效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卢现祥 李小平
交易费用的测量是新制度经济学里面最核心的问题。中国的制度转型及其经济增长为检验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提供了很好的样本。本文力争在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做出如下贡献。第一,我们采用沃利斯和诺思(Wallis,North,1986)的基本思路,首次对中国各省的交易费用进行了测算。第二,我们对制度转型、经济增长和中国的交易费用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制度转型降低了中国的交易费用,证实了好的制度就是节约交易费用;但是经济增长却没有显著地促进交易费用的增加,这与正统的新制度经济理论预期不符;第三,我们证实了交易也存在一定的规模效应,当市场上的交易费用达到一定的程度时,由于规模效应可能会节省每笔交易的交易费...
关键词:
制度转型 经济增长 交易费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冀福俊 焦斌龙
产业结构和制度变迁都被认为对转型期中国经济的增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产业结构优化所发挥的结构效应非常明显,制度的合理配置和变迁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起了很大作用。但究竟是结构效应还是制度效应还是二者的合力作用带动经济的增长,不能简单割裂或简单结合。文章通过对转型期中国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制度分析有机结合,阐述了从改革开放以来各阶段经济增长结构效应发挥所需要的制度基础,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结构效应进行分析,认为结构效应的发挥是与之紧密联系、相互牵制的制度变迁的结果,同时结构变化又会促进制度变迁,二者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一种互为机理的反馈系统。
关键词:
产业结构效应 制度变迁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顾永昆
通过在生产函数中加入金融杠杆风险控制函数,分析了企业金融杠杆调整原因、路径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利用日本的发展经验进行了检验。本文主要研究结论有:(1)风险事件的发生迫使企业降杠杆,其路径决定于财务杠杆风险对风险事件的敏感性与持续性,降杠杆可能导致资本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企业不愿增加投资,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2)金融制度通过影响资产定价、金融风险在企业与国家之间承担方式影响企业金融杠杆决策;(3)在资产收益率下降的情况下,政府加杠杆与企业减杠杆过程同时存在,公共支出对私人支出形成挤出效应,降杠杆的核心在于提高资产收益率。目前中国处于降杠杆周期,本文的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金融框杆 风险控制函数 资产负债表衰退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强 魏巍
本文构建包括经济结构、科技与创新、民生、资源与环境、对外开放等5个二级指标和23个基础指标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算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指数。1997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本文探讨了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机理,基于1997—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面板门槛模型实证研究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质量的非线性效应,发现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与地区国民生产总值有关。具体而言,对于中等发达地区而言,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而言,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质量呈负相关,制度变迁并不利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盘为龙
贸易开放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变迁。基于这个认识,本文在Krueger、Bhagwati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贸易体制与经济增长的制度分析框架,并以Dollar系数作为贸易开放度的指标,对1953—2004年中国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贸易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在于提高投资效率。同时,中国的确存在出口导向型增长,但这种增长方式为满足国外部门需求而挤压国内消费,容易产生经济波动。因此,研究证实,中性贸易体制是现阶段更为理想的选择。
关键词:
贸易开放 经济增长 制度分析 投资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