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34)
- 2023(6159)
- 2022(5191)
- 2021(4434)
- 2020(3809)
- 2019(8665)
- 2018(8430)
- 2017(17502)
- 2016(8873)
- 2015(9789)
- 2014(9933)
- 2013(10307)
- 2012(9999)
- 2011(9164)
- 2010(9444)
- 2009(8982)
- 2008(8541)
- 2007(7703)
- 2006(7187)
- 2005(6681)
- 学科
- 济(72231)
- 经济(72196)
- 管理(25482)
- 业(25297)
- 方法(22750)
- 企(20354)
- 企业(20354)
- 数学(20143)
- 数学方法(20068)
- 地方(19379)
- 地方经济(14382)
- 中国(13231)
- 业经(13200)
- 农(12248)
- 学(11499)
- 产业(11404)
- 财(10455)
- 制(8993)
- 农业(8680)
- 体(8220)
- 贸(7830)
- 贸易(7826)
- 结构(7766)
- 经济学(7748)
- 环境(7454)
- 易(7425)
- 融(7347)
- 金融(7347)
- 发(7015)
- 和(7005)
- 机构
- 学院(142813)
- 大学(141918)
- 济(78393)
- 经济(77246)
- 研究(53924)
- 管理(53523)
- 理学(46172)
- 理学院(45630)
- 管理学(45035)
- 管理学院(44777)
- 中国(39452)
- 财(31988)
- 科学(29269)
- 京(28853)
- 所(27120)
- 经济学(26285)
- 财经(25673)
- 研究所(24378)
- 经济学院(23403)
- 经(23188)
- 中心(22379)
- 江(21333)
- 农(19732)
- 院(19000)
- 财经大学(18854)
- 北京(18331)
- 业大(17496)
- 范(16936)
- 师范(16791)
- 科学院(16569)
- 基金
- 项目(89449)
- 科学(71914)
- 基金(66849)
- 研究(65164)
- 家(57398)
- 国家(56992)
- 科学基金(49293)
- 社会(46129)
- 社会科(44065)
- 社会科学(44057)
- 基金项目(35066)
- 省(34446)
- 自然(29254)
- 自然科(28581)
- 自然科学(28575)
- 自然科学基金(28142)
- 教育(27929)
- 资助(27740)
- 划(27708)
- 编号(23527)
- 发(22242)
- 部(20248)
- 重点(20243)
- 国家社会(20002)
- 发展(18990)
- 展(18759)
- 成果(18712)
- 创(18371)
- 济(17876)
- 教育部(17772)
共检索到222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厉以宁
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有效益的投资主体)都是企业。制定经济增长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时,应把企业作为具有独立利益和接受利益约束的主体看待。产业结构调整实际上是各个不同部门之间投入比例、产出比例及部门内投入产出比例的变化。企业成为利益主体时,既从投入产出方面,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白景明
在我国经济增长率和税收增长率双双下降同时,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却在加速。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首超第二产业,2014年该比重达到了48%。显然,深入分析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与税收增长之间的关系十分必要。本文从学理角度对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同向非固定系数性对应关系进行了分析,从结构角度对产业结构调整与税收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协调三者关系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调整 税收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鹏
从经济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调整幅度共同影响视角对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倒"U"型曲线关系进行研究。数值模拟研究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幅度和经济增长速度会同时对环境污染排放量产生影响,在整个产业结构调整阶段,不论产业结构调整幅度和经济增长速度有多大,以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度量的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排放量之间始终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采用中国2004年至2014年的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结构与废水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及SO2排放量之间均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目前我国废水和工业固体废弃物还没有到达倒"U"型曲线的拐点位置,而SO2已经越过倒"U"型曲线的拐点位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环境污染 倒“U”型曲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海英 周志刚
以经济发展的外在经济数量增长和内在产业结构优化的二维视角为切入点,利用1992-2011年的R&D强度、经济增长率和第三产业比重的数据,构建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我国R&D强度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且R&D强度的增加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正向促进作用分别在滞后9期和滞后5期达到最高,但粗放的经济增长对R&D强度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给其带来了负向影响;方差分解分析表明:长期来看R&D强度变动来自经济增长率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保持在17.6%和2.0%;R&D强度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率和第三产业比重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保持在13.8%和62.4%的水平上。最后结合现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芳 朱万里
本文采用甘肃省1997-2010年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分析发现,国际资本流动和产业结构都是甘肃省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且三者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但是国际资本流量以及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不够明显。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发现误差修正项系数为负,符合负反馈过程。所以,制定一些有利于利用外资的政策,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才能促使甘肃省经济快速、持续的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解鹏程
本文基于2007-2014年27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包含产业结构调整、商贸流通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在内的面板门限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和商贸流通业及其交互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发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单一阈值转化效应,而产业结构合理化有利于经济增长。最后,基于实证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商贸流通业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严太华 李梦雅
运用产业结构调整评价指标和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了我国107个资源型城市2007-2017年产业结构调整状况和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变动速度较快,产业结构发展较为均衡,已逐步呈现多元化发展方向;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但产业竞争力不强,发展波动性较大;资源依附型城市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产业竞争力较弱,对经济增长作用最小;资源依托型城市产业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关系密切,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资源依从型城市产业结构较为合理,竞争力较强,对经济增长的提升作用也更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胡春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持续增长,其根本原因在于不断根据需求的变化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进入“九五”时期以来,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买方市场的形成标志着从数量方面调整产业结构的任务已告一段落。需求方面所出现的明显升级、高级化特征以及为争夺市场而必须提高竞争力的要求,都说明新一轮的结构调整将是以产业结构升级为核心内容。只有通过结构升级,发展一系列技术相对密集的产业,才能扩大市场,保证我国经济能够继续稳定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庄健
建国50 年来,我国产业结构随工业化进程呈现由低级到高级、由严重失衡到基本合理的发展变动轨迹。在回顾、总结我国产业结构变化规律与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揭示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在跨世纪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应注意抓好的几方面内容:(1)产业结构调整规划;(2)国家产业政策的重心与目标;(3)打破各种壁垒,实现优胜劣汰、结构重组;(4)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5)科教兴国、产—学—研联合。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孙瑾 张旭 王硕琦
本文构建13个东亚样本国家1990年至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一是东亚地区的贸易发展和人均收入负相关,存在贸易条件恶化和贫困化增加现象;二是东亚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于东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可以依据新结构主义经济学的增长甄别与因势利导理论框架进行未来产业升级与调整;三是东亚地区受外部冲击影响较大,需要加强东亚区域政策协调来共同抵御外部冲击。
关键词:
东亚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外部冲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森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是一个同时进行的过程,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异步性。研究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探究如何更好地调整产业结构,从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解决经济增长结构性障碍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本文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以期为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战略性新兴产业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永恒 姚德权
采用VEC模型,考量投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国内投资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经济增长有明显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结果证实产业结构调整是引起经济增长和国内投资增长的原因,国内投资的增长也是引起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
关键词:
投资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VEC模型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郭庆旺 吕冰洋
通过对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对税收收入增长影响的分析,笔者发现:(1)从全国总体而言,税收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弹性是1.54,但是从东部地区到中部地区再到西部地区,弹性值递减。(2)第三产业的兴起有利于税收增长,特别是有利于企业所得税的增长,但是东部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受益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调整 税收增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云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配合程度存在一定差异,文章利用动态均衡模型分析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非均衡关系及结果,分析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在作用机制,并以上海经济为例分析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率、各产业占比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区域金融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健
本文以一种地理空间的视角,采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1995—2011年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性因素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上存在着空间自相关;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已经开始"结构性减速",西部地区正在"结构性加速",而中部地区为"加速"与"减速"并存,整体呈现出"结构性加速";全国经济总体上依然维持在"结构性加速"阶段,但经济增长分化的格局业已形成;对于经济增长速度影响最大因素是劳动生产率增速,其次是空间效应,平均工资增速的影响较小,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