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96)
2023(12510)
2022(10452)
2021(9618)
2020(7775)
2019(17977)
2018(17560)
2017(33498)
2016(17527)
2015(19736)
2014(19879)
2013(20044)
2012(19379)
2011(17921)
2010(18124)
2009(17019)
2008(16803)
2007(14819)
2006(13755)
2005(13231)
作者
(52096)
(43406)
(43355)
(41467)
(27939)
(20702)
(19643)
(16878)
(16595)
(15487)
(15341)
(14335)
(14241)
(14182)
(13891)
(13510)
(12930)
(12520)
(12505)
(12029)
(11329)
(10725)
(10502)
(10096)
(9831)
(9812)
(9466)
(9292)
(8873)
(8558)
学科
(102324)
经济(102220)
管理(45048)
(42904)
方法(33540)
(31606)
企业(31606)
中国(30353)
数学(29415)
数学方法(29240)
地方(27204)
(24768)
贸易(24749)
(23962)
(23904)
业经(19737)
(18559)
(18541)
(18003)
地方经济(16567)
(16055)
金融(16055)
农业(16053)
(15586)
银行(15565)
(15223)
环境(14327)
(14174)
(13411)
产业(12393)
机构
大学(266584)
学院(265393)
(133065)
经济(130838)
研究(105500)
管理(93866)
中国(82138)
理学(78685)
理学院(77691)
管理学(76739)
管理学院(76220)
(58978)
(57919)
科学(57864)
(53873)
研究所(48117)
财经(45749)
中心(45232)
经济学(43967)
(41608)
(40848)
(40160)
经济学院(39358)
北京(38226)
(37766)
(35296)
师范(34967)
财经大学(33629)
业大(32809)
科学院(31744)
基金
项目(163953)
科学(129971)
研究(122606)
基金(120878)
(105073)
国家(104237)
科学基金(87990)
社会(82956)
社会科(78951)
社会科学(78940)
基金项目(61969)
(60403)
教育(53997)
自然(51751)
(51389)
自然科(50519)
自然科学(50507)
资助(50358)
自然科学基金(49683)
编号(46807)
(42248)
成果(39367)
(38119)
重点(37870)
国家社会(36180)
发展(35052)
(34502)
课题(33984)
中国(33802)
(33185)
期刊
(159748)
经济(159748)
研究(93218)
中国(59326)
(43286)
(39002)
管理(37695)
学报(36988)
科学(36713)
(30803)
金融(30803)
大学(29015)
经济研究(28007)
学学(27366)
农业(26617)
教育(24546)
财经(24497)
业经(23387)
(22455)
问题(22027)
技术(21863)
(21440)
国际(20514)
世界(18225)
技术经济(14845)
(14590)
经济问题(13141)
统计(13088)
商业(12869)
经济管理(11954)
共检索到435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国钦  赵安平  
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重要的理论工具。通过测算中国1978年以来的宏观交易费用水平,利用动态计量模型分析其与中国经济增长和贸易结构变化之间的联系。研究发现,从中长期看,中国宏观交易费用的增长在抑制国内贸易的同时刺激了对外出口贸易,从而间接改变了中国的贸易结构并使得贸易顺差不断积累。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蓝庆新  
我国贸易增长主要是数量扩张型增长 ,出口商品的高附加值趋势有所表现 ;我国参与国际水平分工程度有所提高 ,与美日发达国家的贸易仍具有较强的垂直分工特征 ;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出口商品主要来自劳动密集型产业 ,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仍然偏低。最后结合我国贸易结构的具体实际 ,提出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贸易结构变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立光  郭妍  
文章运用协整分析技术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我国外贸依存度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作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目前我国贸易开放度对于GDP的直接拉动作用尚不明显,其主要是通过对总供给的影响间接带动经济增长,即通过促进资本形成、加快技术进步和提高要素生产率等来促进经济增长;同时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具有负效应,因此,提高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应该成为我国未来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所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鹏  
近些年来,我国出口飞速增加,从而引起了我国贸易依存度的急剧上升。从短期来看,虽然贸易会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从长期来看则会损害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来对我国贸易依存度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目前我国贸易依存度过高,并且出口依存度也出现了过高的情形。因此从长期来看,依靠贸易来拉动经济增长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要想提高经济增长率就必须从内需入手,这样可以降低贸易依存度,从而减少我国以后可能面临的经济体系风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袁佳  张汉林  
本文在对制造业贸易增长和产业效益关系进行分析时,把适用于较大样本的计量回归模型和适用于贫信息、小样本的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从不同的时间序列和时间节点展开研究,用以考察中国制造业和工业制成品贸易的发展与相关制造业产业效益的关系。其中对制造业整体的贸易与产业效益关系进行衡量时,运用6个计量模型对贸易与产业利润和生产率关系进行分析,此后就制造业中9个主要部门的直接经济效益,通过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绝对关联度和相对关联度进行分析,得出高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经济效益与贸易的关联性要高于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
[期刊] 改革  [作者] 林木西  王兆生  
能源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之一,而能源结构是否合理则是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的基本标志。从能源的生产结构入手,选择了影响能源生产结构适度性的相关指标,对能源结构生产结构中诸要素的变化情况与GDP的增长率进行的比较研究表明,我国能源生产结构适度性较低,应从能源生产总量、能源生产弹性、单位GDP能源生产增长量等方面加以调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曹标  廖利兵  
服务贸易可以分为生产者服务贸易和消费者服务贸易,二者对各国经济增长有着不同的影响。本文分别采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对它们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生产者服务贸易能提升经济增长率,而消费者服务贸易则对经济增长率有抑制作用,且这一趋势随着国家收入水平的提高愈加明显。因此,我国在进行服务贸易的时候应该优先发展生产者服务贸易。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傅强  黎秀秀  
本文引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指标,通过VAR模型建立脉冲响应分析我国贸易开放度、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实证研究表明贸易开放度的提高能促进国内的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拉动我国经济增长,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对贸易开放度并无明显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沈坤荣  李剑  
本文对贸易和人均产出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数据证实 ,国际贸易通过提升国家要素禀赋结构和加快制度变革进程对人均产出产生了正面影响 ;但国内贸易则相反 ,国内市场分割的加剧 ,阻碍了国内市场的一体化进程 ,进而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另外 ,本文还发现 ,尽管人力资本对人均产出有着重要而显著的影响 ,但贸易的变化却较少通过这条途径对人均产出产生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冯永琦  裴祥宇  
经济结构调整及减少对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依赖已成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初级产品、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的角度对中国进口贸易结构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采用1991~2011年的相关数据,利用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分行业地研究了进口贸易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到相应结论和启示。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杰  
改革开放以来,需求结构中消费率的不断下降、所有制结构中国有制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持续降低以及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相对稳定,构成了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来源。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性不断减弱,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针对经济结构变动中存在的影响以及经济周期波动性的因素,应相应降低经济周期波动的风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文东伟  
本文讨论贸易和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改革开放之前,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并不明显;而改革开放之后,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变得十分突出和重要。贸易发展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是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在改革开放之后开始迅速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贸易还通过影响经济领域的制度变迁间接影响经济增长。对外贸易为中国的非国有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机会,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和经济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等经济领域的制度变迁,是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坚持市场化导向的经济改革,限制行政权力,走向成熟的法治市场经济,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和连  包群  赖明勇  
本文结合国外关于贸易开放度度量方法的新进展,选取5种指标具体测算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贸易开放度,并且分析了各种指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的度量方法、不同的贸易开放度指标导致了不同的结论,而且在这5种度量指标中,只有外贸依存度较好地反映了我国经济开放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远淼  
本文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从贸易开放度视角对中国与印度经济增长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国贸易开放度存在明显结构差异,中国以商品贸易为主,而印度服务贸易份额远高于中国;中国的总体贸易开放度高于印度,但两者之间的差距随着印度外贸加速发展而缩小;两国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中国贸易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略高于印度,但中国面临着由贸易引发的人民币升值和外部失衡冲突问题。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洁  张天顶  
为了探求中国的开放政策是否促进了经济增长,以及开放政策对不同区域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本文在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大陆地区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海南、重庆、西藏除外)1984-2004年的相关数据,采用PanelData模型对贸易开放度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的结论认为开放的对外经济贸易政策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并且通过研究发现这一促进作用存在着地区差异,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促进作用更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