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16)
- 2023(11185)
- 2022(9181)
- 2021(8417)
- 2020(6696)
- 2019(14989)
- 2018(14366)
- 2017(27409)
- 2016(14468)
- 2015(15426)
- 2014(14913)
- 2013(15057)
- 2012(13995)
- 2011(12886)
- 2010(12986)
- 2009(12187)
- 2008(11560)
- 2007(10554)
- 2006(9769)
- 2005(8532)
- 学科
- 济(86522)
- 经济(86445)
- 农(51161)
- 业(45536)
- 农业(34701)
- 管理(33883)
- 方法(25202)
- 数学(23085)
- 数学方法(22976)
- 地方(21997)
- 企(21927)
- 企业(21927)
- 业经(21445)
- 中国(18350)
- 学(14610)
- 财(14024)
- 发(13230)
- 制(12815)
- 贸(12569)
- 贸易(12564)
- 农业经济(12478)
- 地方经济(12465)
- 易(12211)
- 收入(11263)
- 环境(10962)
- 发展(10684)
- 展(10674)
- 体(10295)
- 策(9981)
- 及其(9810)
- 机构
- 学院(215522)
- 大学(209036)
- 济(104615)
- 经济(103007)
- 管理(79453)
- 研究(78501)
- 理学(69486)
- 理学院(68751)
- 管理学(67764)
- 管理学院(67401)
- 农(61756)
- 中国(60094)
- 农业(47341)
- 科学(47208)
- 京(41371)
- 财(41147)
- 业大(40948)
- 所(40114)
- 研究所(36577)
- 中心(36024)
- 财经(32975)
- 经济学(32907)
- 江(31789)
- 经(30112)
- 农业大学(29871)
- 经济学院(29603)
- 院(26508)
- 省(26493)
- 科学院(26424)
- 范(26071)
- 基金
- 项目(145824)
- 科学(114524)
- 基金(107318)
- 研究(104171)
- 家(95332)
- 国家(94393)
- 科学基金(79668)
- 社会(71816)
- 社会科(67739)
- 社会科学(67722)
- 省(58127)
- 基金项目(57403)
- 自然(49007)
- 自然科(47843)
- 自然科学(47828)
- 自然科学基金(46995)
- 划(46946)
- 教育(43961)
- 资助(41320)
- 编号(40503)
- 农(35203)
- 发(34647)
- 重点(32566)
- 部(32001)
- 国家社会(31113)
- 成果(30875)
- 创(30197)
- 创新(28330)
- 发展(27888)
- 业(27762)
- 期刊
- 济(126595)
- 经济(126595)
- 农(67101)
- 研究(62092)
- 农业(45196)
- 中国(41458)
- 学报(38726)
- 科学(34948)
- 大学(29839)
- 学学(29395)
- 财(28858)
- 业经(25823)
- 管理(24563)
- 融(22263)
- 金融(22263)
- 业(20471)
- 经济研究(19788)
- 问题(17729)
- 财经(16597)
- 技术(15516)
- 农业经济(14999)
- 农村(14745)
- 村(14745)
- 经(14415)
- 世界(14391)
- 版(13485)
- 经济问题(12553)
- 技术经济(12309)
- 业大(11968)
- 教育(10955)
共检索到322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沈扬扬
本文通过计算并分解2001~2010年中国农村贫困指数发现,一改以往下降趋势,各项贫困指数均呈现有升有降的变动态势;H指数和I指数是影响总体贫困状况的主要因素,且以H指数最为主要;经济增长对缓解贫困具有正向作用,收入差距不利于减贫。具体来说,贫困标准越高,经济增长惠贫效果越好;FGT指数α值越大,经济增长惠贫效果越弱。这些差异说明,经济发展更多地惠及较富裕的贫困人口,较穷的贫困人口很难直接从经济增长中获益。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沈扬扬
利用国家统计局(NBS)数据,本文测度了1980—2010年间中国农村贫困变动趋势以及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对农村贫困的影响;利用中国家庭收入项目(CHIP)数据,本文估算了1988—2002年间收入增长与不平等对从事不同经济活动类型农户贫困状况的影响。研究发现:以绝对贫困度量,农村贫困指数不断降低;以相对贫困标准度量,贫困指数有所提升;外出打工是目前农户摆脱贫困的有效方法,相比之下,务农农户贫困状况始终最为严重,增加组内成员收入,缩小组内差距对减少务农农户及农村贫困的意义重大;弹性计算结果显示,尽管收入增长是导致贫困下降的主要原因,但降低组内不平等程度对缓解贫困具有重要作用;四个组别当中,对务农...
关键词:
收入增长 收入差距 分解 弹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万广华 张茵
本文运用两组家计调查数据,采用夏普里(Shaley)分解法实证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变化在我国贫困变动中的作用,并特别考虑了不同贫困线、贫困指标及等价规模对实证结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90年代前半期农村减贫的成功主要归因于收入的增长和不平等的下降。在90年代后半期,农村和城市都经历了不平等的快速上升和收入的缓慢增长。因此,这段时间减贫的速度下降,甚至贫困有所增加。
关键词:
贫困 夏普里分解 收入不平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乐荣 李小云
文章采用模型分析和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基于2000年以来分省的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和分配及贫困减少数据,分析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和分配的减贫效应,并探讨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状况及来源。发现2000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依然对农村贫困减少发挥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收入分配的恶化会部分抵消收入增长的减贫作用;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程度明显高于城镇,工资性收入是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影响因素,家庭经营收入次之,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则相对较低。
关键词:
收入增长 分配 贫困减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兵 胡宝娣 赖景生
文章利用了基于Lorenz曲线进行贫困测度及其分解的方法,实证研究了1985~2003年中国农村的贫困变动,以及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对贫困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使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大幅度减少了贫困,但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收入不平等加剧部分地抵消了经济增长的减贫成效。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 贫困指数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全红 张建华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公布的我国城乡家计调查加总数据,通过Son(2003)提出的四要素贫困分解方法,在城乡统一的框架下实证分析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乡收入增长、收入分配的变化以及乡—城人口流动在我国总体贫困变动中的作用,并特别考虑了不同贫困线和贫困指数对于实证结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除了城乡收入增长外,乡—城人口流动是减少贫困的主要动力;不平等程度的提高会降低经济增长的减贫效果,但乡—城人口流动在1990年代后期的减贫贡献趋于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不平等和城乡收入非均衡增长的负面效果。
关键词:
贫困 收入不平等 乡—城人口流动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攸频 田菁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以1981年~2004年贫困发生率、基尼系数和农村人均纯收入等相关指标,从时序维度考察贫困人口的变动与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表明,3个变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长期协整性;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农村人均纯收入和基尼系数能够预测贫困发生率的变化,反之不能成立;误差修正模型显示,贫困发生率对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弹性系数为正,对基尼系数的弹性系数为负,且前者大于后者。由此认为,农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是促进贫困减少的影响因素,收入不平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贫困减少,经济增长对贫困减少的积极效应大于收入不平等对贫困减少的消极效应。因此,在目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江克忠 刘生龙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项目2010年和2014年的数据,通过对贫困指标的测算和分解,研究发现:农村家庭贫困发生率在下降,但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趋于恶化;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恶化了贫困状况,对贫困的影响效应增大。基于不平等的收入结构分解,研究发现:工资性收入对农村家庭总收入不平等的贡献最高,以下依次是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主要集中于高收入组家庭,而家庭经营性收入主要集中于贫困等低收入组家庭。基于收入和不平等的回归分解,研究发现:包括自然生态条件等村庄特征变量、家庭人口结构等家庭特征变量、户主受教育水平和健康状况等个体特征变量,对家庭总收入、不同来源收入和收入不平等都存在有差别的影响。未来扶贫工作的难度增大,在构建公平收入分配体系的同时,要基于精准扶贫的理念,因地制宜、因户因人而异,采取有差别的扶贫措施。
关键词:
收入结构 不平等 贫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江克忠 刘生龙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项目2010年和2014年的数据,通过对贫困指标的测算和分解,研究发现:农村家庭贫困发生率在下降,但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趋于恶化;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恶化了贫困状况,对贫困的影响效应增大。基于不平等的收入结构分解,研究发现:工资性收入对农村家庭总收入不平等的贡献最高,以下依次是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主要集中于高收入组家庭,而家庭经营性收入主要集中于贫困等低收入组家庭。基于收入和不平等的回归分解,研究发现:包括自然生态条件等村庄特征变量、家庭人口结构等家庭特征变量、
关键词:
收入结构 不平等 贫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建国
本文在"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课题组"(RUMiC)2008年农村住户调查数据基础上,使用两种互补的参数和半参数方法估计农村住户劳动力外出从业如果未发生时的农村居民反事实收入分布,进而比较基于反事实和事实收入分布的不平等和贫困指标值,以考察农村劳动力外出从业对农村收入不平等和贫困的影响。结果发现,现阶段农村住户劳动力如果不外出从业,将更加集中地处在农村收入分布的中低端;而农村住户劳动力的外出从业降低了农村收入不平等和贫困程度。
关键词:
农村住户劳动力 外出从业 不平等 贫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石大千
本文基于2003—2013年中国CGSS数据库,利用非参数方法将收入不平等分解为机会不平等和努力不平等,并运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二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比较两者效应大小的基础上回答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结论表明,机会不平等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作用,降低经济增长5.86%;努力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提高经济增长8.16%;因此,整体而言,收入不平等提高了经济增长2.3%,从而解释了中国经济"高增长、高不平等"并存的现象。时间趋势分析表明,机会不平等和努力不平等相互作用的净效应表现为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型"结构。地区分组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地区机会不平等和努力不平等的净效应呈现递增趋势。不平等分组结果发现,由于努力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超过了机会不平等的负向作用,努力水平的提高可以弱化机会不平等的负面影响,强化努力不平等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罗楚亮
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同时发生的居民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扩大对农村贫困减缓具有不同的影响。本文在住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讨论了不同时期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对于农村贫困减缓的作用大小,估算了不同年份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的贫困减缓弹性,并根据Shapley分解讨论了分项收入对贫困程度的影响以及分项收入不均等性的贫困减缓弹性。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收入差距 贫困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斯蒂格利茨 周建军 张晔
无论是收入不平等、财富不平等还是机会不平等,美国的不平等问题都很严重,并呈现出不断加剧的趋势。不平等问题也正在全球众多国家蔓延。相比而言,美国已经变成全球发达经济体中最不平等的国家。为不平等辩护的边际生产率理论,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收入分配不能被标准的经济学理论所解释。不平等的代价是巨大而且多元的。不断加剧的不平等是造成富裕国家当下经济困境的重要原因。在过去35年里,最富裕国家发展演变的三个显著特征是财富与收入比例的增加、工资中位数的停滞和资本回报率下降的失灵。通过更好的公司治理、反垄断和反歧视的法律、一个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斯蒂格利茨 周建军 张晔
无论是收入不平等、财富不平等还是机会不平等,美国的不平等问题都很严重,并呈现出不断加剧的趋势。不平等问题也正在全球众多国家蔓延。相比而言,美国已经变成全球发达经济体中最不平等的国家。为不平等辩护的边际生产率理论,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收入分配不能被标准的经济学理论所解释。不平等的代价是巨大而且多元的。不断加剧的不平等是造成富裕国家当下经济困境的重要原因。在过去35年里,最富裕国家发展演变的三个显著特征是财富与收入比例的增加、工资中位数的停滞和资本回报率下降的失灵。通过更好的公司治理、反垄断和反歧视的法律、一个被更好监管的金融体系、更健全的工人权利、更激进的税收和转移支付政策等来"重写治理市场经济的规则",一个更平等、更强健的经济增长是可能实现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生龙
收入不平等同经济增长的关系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兴趣,但由于所采用的方法不同,学者之间的分歧很大,至今还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本文在代际交叠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政府政策变量因子,通过数理模型的推导证明收入分配不平等同经济增长负相关。然后通过66个国家跨国横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分析方法证实了这一结论。此外,通过面板数据的系统GMM估计,笔者发现,在过去的25年时间里,贫富国家的人均收入差距并没有出现新古典理论所说的收敛情形,反而扩大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