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95)
- 2023(18809)
- 2022(16226)
- 2021(14842)
- 2020(12477)
- 2019(28635)
- 2018(28264)
- 2017(54506)
- 2016(29271)
- 2015(32904)
- 2014(32810)
- 2013(32477)
- 2012(30095)
- 2011(27191)
- 2010(27298)
- 2009(25070)
- 2008(24180)
- 2007(21112)
- 2006(18847)
- 2005(16708)
- 学科
- 济(137039)
- 经济(136910)
- 管理(82849)
- 业(78989)
- 企(63249)
- 企业(63249)
- 方法(56475)
- 数学(49382)
- 数学方法(48793)
- 中国(35357)
- 农(35073)
- 地方(33320)
- 财(29430)
- 业经(28823)
- 学(28166)
- 农业(24297)
- 环境(21973)
- 贸(21711)
- 贸易(21698)
- 制(21365)
- 易(20886)
- 理论(19538)
- 和(19435)
- 技术(19210)
- 融(18954)
- 金融(18952)
- 银(18573)
- 银行(18526)
- 地方经济(18189)
- 务(17846)
- 机构
- 学院(416049)
- 大学(415815)
- 济(175047)
- 经济(171438)
- 管理(163524)
- 研究(144273)
- 理学(141084)
- 理学院(139498)
- 管理学(137046)
- 管理学院(136306)
- 中国(107630)
- 京(88757)
- 科学(88196)
- 财(78344)
- 所(72248)
- 农(67162)
- 研究所(65698)
- 中心(65374)
- 江(63935)
- 财经(62507)
- 业大(61113)
- 经(56872)
- 北京(55947)
- 范(55766)
- 师范(55191)
- 经济学(53298)
- 院(52713)
- 农业(51941)
- 州(50078)
- 经济学院(47797)
- 基金
- 项目(283725)
- 科学(223772)
- 研究(207346)
- 基金(205628)
- 家(178832)
- 国家(177341)
- 科学基金(152999)
- 社会(131777)
- 社会科(124915)
- 社会科学(124882)
- 省(111956)
- 基金项目(108810)
- 自然(99127)
- 自然科(96780)
- 自然科学(96758)
- 教育(95217)
- 自然科学基金(95007)
- 划(93085)
- 资助(85319)
- 编号(83915)
- 成果(67132)
- 重点(63736)
- 发(63575)
- 部(62574)
- 创(58421)
- 课题(58279)
- 创新(54560)
- 国家社会(54223)
- 科研(54003)
- 教育部(53756)
- 期刊
- 济(197422)
- 经济(197422)
- 研究(125355)
- 中国(81812)
- 学报(63908)
- 管理(61100)
- 农(60490)
- 科学(59544)
- 财(58745)
- 大学(48938)
- 学学(46210)
- 教育(45554)
- 农业(41887)
- 技术(38249)
- 融(37561)
- 金融(37561)
- 业经(31998)
- 经济研究(31894)
- 财经(30772)
- 经(26389)
- 问题(25184)
- 技术经济(21564)
- 业(21381)
- 图书(20353)
- 资源(19968)
- 统计(19753)
- 科技(19449)
- 理论(19378)
- 商业(18779)
- 现代(18476)
共检索到623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惠雄 鲍海君
经济增长与生态足迹之间的演化关系是分析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应用生态足迹模型测算了浙江省1990—2006年的生态足迹并应用Ulanowicz的生态经济发展能力公式进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得到三个主要结论:①浙江省1990—2006年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不断增加,生态赤字逐年扩大。②万元GDP的生态足迹逐年下降,生态经济发展能力逐步有所增强。③代表生态经济系统稳定性的多样性指数不断下降,"浙江模式"潜伏着重大的不可持续性信息。本文认为,目前浙江等东部地区经济下滑的情况比较显著,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明显挑战。资源、环境、生态问题成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约束,而生态问题背后又是企业组织规模、...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豫秦 王群超
应用能值分析和本地生态足迹对传统的生态足迹方法进行改进,将可更新资源和社会生产消费中的能量流换算成对应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对本地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进行了优化,即对消费账户进行了贸易修正,更贴近实际。经过计算,得出浙江省2007年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174 1hm2,人均生态足迹为3.946 2hm2,人均生态赤字为2.772 1hm2,万元GDP生态足迹为1.063 2hm2。根据计算出2000~2008年的各项指标,进行时间上的纵向比较,分析其变化趋势。又以2007年为基准,与部分区域的相关指标进行横向比较,进而分析了浙江省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最后,结合浙江省实际,提出了发展雨水收集、潮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童亿勤
生态足迹法是一种评估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和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情况的工具。通过对一般生态足迹法的调整,运用本地生态足迹模型,对浙江省本地生态足迹的时空特性和环境生态的潜在危险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2006年浙江省人均本地生态足迹2.763 8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0.437 9 hm2,人均本地生态赤字2.325 9 hm2;(2)1991~2006年浙江省的本地生态足迹都超过了生态承载力,社会经济发展表现出环境生态的不可持续性;(3)2005年浙江省11个城市的本地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表现出一定的差异;(4)浙江全省生态足迹强度指数从1991年的2.078上升到2006年的5.9...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晓鹏 丁生喜
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模型,对青海省2000-2008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多样性进行了定量计算。结果表明青海省年人均生态足迹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大于年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增长,资源的消费严重超过了资源的再生能力,生态环境压力很大,而造成生态赤字增加的原因主要是产业结构落后,城镇化水平低。结合青海省发展现状,提出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城镇化、发展循环经济等有助于青海省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佳
浙江省保险业近年来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在浙江省经济中的地位日渐重要,已成为浙江省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作为金融领域的三大支柱之一,保险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集中体现在保险的职能上。商业保险应充分利用风险分散机制优势,充分发挥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三大职能,在构建和谐浙江的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一、浙江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一)浙江保险市场发展势头良好,业务实现平稳增长近年来,浙江保险业在曲折中发展。截至2011年底,浙江省(不含宁波)共实现保险费收730.7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18.4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412.3亿元,具体细分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20.3亿元、健康保险28...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波涛
本文对生态足迹理论进行了综述,并测度了黑龙江省2000~2005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而得到了该省近几年的生态赤字和盈余状况,在此基础之上对黑龙江省的可持续发展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从2000~2005年以来,从具有弱可持续发展力逐渐演变弱不可持续发展力,可持续发展力整体上呈现恶化的趋势。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力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董亚娟
本文测量了浙江省1978-2004年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物质资本存量、人力资本水平和人力资本存量,基于人力资本水平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不同视角,建立包含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存量的不同类型生产函数模型,探讨各种生产要素对浙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通过对浙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三种类型生产函数的回归分析,及其各支撑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比较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人力资本水平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Granger)原因。
关键词:
物质资本 人力资本 贡献率 经济增长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媛 黄翀 郑巍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对甘肃省1990—2007年生态足迹与生物承载力进行计算,运用万元GDP、生态足迹多样性及发展能力测算指标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时间序列(三次指数平滑)预测模型对生态赤字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甘肃省1990—2007年万元GDP呈速度减缓的下降趋势,生态足迹多样性整体变化趋势平缓;甘肃省2007—2017年的生态赤字有扩大化增长趋势,人均生态赤字可能达到2.733hm2,表明必须依靠提高生产效率及资源利用效率来增强生态承载力,建立甘肃省可持续发展模式。
关键词:
甘肃省 生态足迹 生物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丽娟 刘玉 费建琴 杨娟 胡豹
主体功能区制度背景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的现实命题,而目前国内学者专门针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研究尚不多见。农业在浙江重点生态功能区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存在着经营方式粗放、资源利用水平不高以及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加剧等问题。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可持续农业,具有区位条件优越、资源优势独特、生态环境优良的优势,但也存在耕地资源匮乏、水土流失严重、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推广困难的劣势,同时面临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机遇以及资源空间压缩、劳动力资源流失的挑战。应从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和"限制"准则出发,发展节约型农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何蓓蓓 梅艳
本研究选取1985年~2007年江苏省的生态足迹、经济数据,构建生态足迹消耗与人均收入、经济结构变量的计量模型,对江苏省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江苏省的资源消耗量与经济增长在实际取值区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二者的演化规律基本符合库兹涅茨曲线的特征;②经济结构变量对生态足迹消耗以及生态足迹与收入曲线产生影响,固定资产投入比例、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的提高会加大资源的消耗量,并刺激经济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促使生态足迹与收入曲线更加陡峭,相反,产业结构的升级则缓解了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的压力。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经济增长 库兹涅茨曲线 江苏省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贺成龙 吴建华
采用相同的“等量因子”,计算了沪苏浙2003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万元GDP的生态足迹,表明沪苏浙现有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其可持续发展性不如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建议该地区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重点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改变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过度消耗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 沪苏浙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瑾
文章利用能值生态足迹法,对江苏省人均能值生态足迹、可再生资源的能值生态承载力和生态协调性进行了计算和动态分析。得出结论:2001—2015年江苏省的人均能值生态承载力不断下降,而人均能值生态足迹连年上升,且其上升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用地和建筑用地的能值生态足迹的增加,即煤炭、原油和电力等能源消耗较大。生态赤字呈现持续扩大的态势,生态系统处于生态环境的供给能力远小于人们生产和消费需求的一种严重失衡状态。生态承载力是有限的,重点在如何减少生态足迹。最后根据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窦贻俭 苏慧 高超 朱继业
生态足迹是定量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方法。目前将生态足迹用于不同时间序列分析,以描述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研究仅初始于不多的国外研究机构。通过对江苏省10年间生态足迹变化情况进行纵向比较分析,来考虑人类及其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衡量在人类开发强度较大的江苏省,区域生态供给功能是否能满足开发和消费的需要,量化江苏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证实了研究区域江苏省的严峻形势。同时与目前国内外已有的生态足迹研究成果比较,概述江苏省生态足迹赤字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生态足迹 江苏省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晓明 王荣
对外贸易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但由于各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对各地区来说,对外贸易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存在着不同的数量关系。本文根据1987-2005年浙江省的出口、进口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数据,综合运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研究了浙江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