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41)
2023(4808)
2022(4036)
2021(3472)
2020(2817)
2019(6421)
2018(6416)
2017(13075)
2016(6671)
2015(7300)
2014(7421)
2013(7641)
2012(7408)
2011(6863)
2010(7288)
2009(6897)
2008(6672)
2007(6070)
2006(5722)
2005(5430)
作者
(19335)
(16317)
(16122)
(15622)
(10538)
(7602)
(7448)
(6285)
(6091)
(5957)
(5764)
(5307)
(5274)
(5261)
(5235)
(5009)
(4770)
(4669)
(4649)
(4256)
(4159)
(3905)
(3880)
(3863)
(3798)
(3756)
(3476)
(3390)
(3304)
(3086)
学科
(55180)
经济(55144)
管理(16852)
地方(15176)
方法(14996)
(13838)
数学(13611)
数学方法(13560)
地方经济(11827)
(9973)
企业(9973)
中国(9967)
业经(8468)
(8247)
(8113)
(7407)
(7280)
金融(7280)
经济学(6652)
(6426)
农业(6222)
(6174)
银行(6165)
环境(6115)
(5880)
(5520)
(5517)
(5443)
贸易(5439)
产业(5235)
机构
大学(103618)
学院(103199)
(59220)
经济(58304)
研究(41002)
管理(35775)
中国(32685)
理学(29420)
理学院(29064)
管理学(28742)
管理学院(28532)
(26034)
(21184)
(20795)
经济学(20714)
科学(20697)
财经(20163)
研究所(18417)
经济学院(18348)
(18188)
中心(17539)
(15864)
财经大学(14705)
(14093)
北京(13863)
(13169)
(12807)
师范(12733)
科学院(12436)
(12249)
基金
项目(58751)
科学(46434)
研究(44734)
基金(43477)
(36942)
国家(36661)
社会(31437)
科学基金(30992)
社会科(29920)
社会科学(29913)
基金项目(21814)
(21355)
教育(19363)
资助(18522)
(17596)
自然(17139)
编号(16780)
自然科(16616)
自然科学(16614)
自然科学基金(16335)
成果(14597)
(14528)
(14066)
经济(13941)
国家社会(13882)
(13749)
重点(13401)
发展(12561)
(12390)
教育部(12268)
期刊
(73840)
经济(73840)
研究(39160)
(20513)
中国(19931)
管理(15292)
(14310)
金融(14310)
经济研究(13633)
(12368)
科学(11700)
学报(11572)
财经(11171)
(9825)
大学(9369)
问题(9263)
学学(9021)
技术(8910)
业经(8356)
农业(8203)
世界(8129)
(7476)
国际(7397)
技术经济(7209)
统计(6506)
教育(6448)
经济问题(5960)
经济管理(5593)
改革(5335)
(5335)
共检索到174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先威  周茂林  
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我国必然在相当长时期内继续面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如何正确处理这种升值压力,在保持国内物价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实现汇率制度的平稳改革成为目前广泛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以日元升值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主要着眼点,对此问题进行探讨。本文认为,升值并非造成日本经济衰退的根本原因,升值过程中产生的资产泡沫才是真正原因。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相对提高,人民币将逐渐升值,而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掌握人民币升值的主动权、防止资产泡沫将是今后我国汇率工作的重点。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宿玉海  宋凡  
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本央行被迫放弃了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这使日元在投机资金的推动下连续大幅升值,加之货币政策的失误,最终导致了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经济泡沫的破裂,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巨额增加,经济长期低迷不振。日元升值和日本经济泡沫破灭的过程启示我们,为缓解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中国央行应不断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人民币升值应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避免汇率大幅波动;中国的货币政策应兼顾稳定性和灵活性,注意防范银行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和投机房地产市场;另外,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袁钢明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出现了日元升值冲击、泡沫膨胀及泡沫崩溃、通货紧缩、经济持续低迷等问题。近些年,中国经济也出现了和日本经济相似的一些情况和问题。对80年代以来的日本经济和当前中国经济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得到一些有意义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刘宪  
将资产泡沫分为生产性资产泡沫和非生产性资产泡沫,前者是促进经济增长的,而后者是抑制经济增长的。在现实中,生产性资产泡沫表现为股市泡沫,非生产性资产泡沫表现为房地产泡沫。分别以美国和日本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到了支持其结论的结果。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薛白  
基于市场微观参与主体和基于货币/信用是研究资产泡沫演化的两大分析范式,但其并未对泡沫演化的源动力做出明确解答。鉴于此,本文从经济增长约束的周期性转变视角对资产泡沫演化动力机制问题进行系统性分析。伴随经济周期性波动,融资约束、实体经济约束和需求约束交替放松与收紧,为资产泡沫的生成、膨胀和破灭提供其所必备的条件。资产泡沫本质上是经济增长过程中不断解除增长约束所产生的货币现象。制度差异使中国资产泡沫缘起具有其特殊性,但基于增长约束的分析框架亦可用于解释中国资产泡沫演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宪  
关于资产泡沫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本文将第三个阶段归之为 BAKG 的分析框架。其基本结论是,资产泡沫的存在降低了长期的经济增长。然而,最新的研究对此范式提出了挑战,其中,最为重要的观点是,将资产泡沫区分为权益性资产泡沫和非权益性资产泡沫,并指出前者是促进经济增长的,而后者则是抑制经济增长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卫  
一、日元的历史走势在日元升值的过程上,先后经历了逐渐升值时期(1971-1985)、大幅度升值时期(1985-1997)以及日元汇率双向波动时期(1997年至今)三个不同阶段。从实际情况来看,尽管实现了浮动汇率制,从1971年到1985年之间,日元汇率的升值过程还是比较平稳的,如以每年12月成交价/中间价来看,1972年、1978年和1985年美元兑日元的汇率分别为1美元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彬  
近年来,人民币升值屡创新高,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但人民币升值对国内、国际的影响却颇受争议。在此背景下,借鉴他国的经验意义明显。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历了一个长达2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然而80年代日元的快速升值引发了日本经济的衰退。文章立足于人民币不断升值的现状,通过分析日元升值的历程和原因,进而探究中日之间经济环境的异同点,找出适合中国目前状况的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薛白  
本文将信贷因素引入戴蒙德经济的内生增长模型,构建了资产泡沫与经济增长的一般性分析框架。信用经济的存在使基于AK模型的内生增长分析框架的结论不再适用,泡沫对实体经济部门投资存在挤出效应,但信贷约束放松弥补了实体经济投资规模的下降,从而使技术进步的作用出现不确定性。资产泡沫与经济增长的共容需满足以下条件:经济增长率高于资产价格上涨速度;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主导性作用的持续存在;信贷资金分配使泡沫的投资挤出效应小于信贷约束放松产生的积极效应。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刚  谷瑜  
日元升值通过资本流动与政策组合渠道传导至货币市场,导致低利率与宽松的货币流动性,然后再由货币市场传导到资产市场,造成以股票与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急剧上涨乃至泡沫危机。实证研究显示,日元升值与资产价格泡沫的产生与破灭遵循相同的传导途径,这对面临人民币长期升值压力与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的当前中国经济具有很强的启迪。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建华  
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大量剩余资本引发泡沫,宏观政策失误,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土地神话",投机之风席卷列岛,政治体制不健全;泡沫经济的破灭给日本经济以沉重的打击。对我国的启示有: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实施泡沫经济风险教育,制定适当的应对措施,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众敏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及此后的相当长时间里,"泡沫"和"失去的十年"是日本学界讨论最多的问题,经过了长达十多年的讨论之后,这些争论终于尘嚣落定,不再成为研究的焦点。这一方面反映了日本经济已经走出了衰退的阴影,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对"泡沫"和"失去的十年"的研究中,已经逐步形成了共识。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吉野直行  孔丹凤  
经历了15年的不景气,2006年日本经济终于得以复苏。但其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将带来劳动力不足、储蓄率降低、巨额财政赤字无法减少等一系列问题。这些同样将会是今后中国面临的问题。日本的经验将会给中国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杜艺中  
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遭遇了经济泡沫的破灭,经济走向衰退,近十年都没有完全摆脱泡沫经济的困扰。日本泡沫经济形成与当时的日元升值、金融自由化和资本过剩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当前我国经济处处有日本当年的影子,人民币升值呼声看涨,资产价格膨胀,热钱涌入态势明显。回顾日本泡沫经济成因,对于确保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参考借鉴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楠  
日本经济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严重的泡沫。9O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裂,经济增长停滞,并出现长达10年左右的停滞,被称为“失去的十年”。研究日本泡沫经济产生的背景,对我国保护宏观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