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42)
2023(7831)
2022(6450)
2021(5840)
2020(4651)
2019(10490)
2018(10060)
2017(19646)
2016(10111)
2015(10970)
2014(10875)
2013(11272)
2012(10664)
2011(9884)
2010(10102)
2009(9646)
2008(9022)
2007(8423)
2006(8023)
2005(7234)
作者
(28601)
(25079)
(24597)
(23338)
(15359)
(11869)
(10833)
(9586)
(9320)
(8909)
(8663)
(7889)
(7846)
(7807)
(7667)
(7435)
(7091)
(6950)
(6776)
(6758)
(6320)
(6075)
(6013)
(5926)
(5725)
(5720)
(5274)
(5132)
(5104)
(4935)
学科
(74225)
经济(74173)
(50520)
农业(34491)
(33159)
地方(20927)
管理(19314)
业经(18611)
方法(18049)
数学(16732)
数学方法(16663)
中国(15284)
收入(13948)
农业经济(12444)
(12283)
(12182)
地方经济(12141)
(10460)
(10141)
发展(10075)
(10066)
(9987)
企业(9987)
(9575)
农村(9555)
及其(8657)
(8604)
(8384)
分配(8365)
经济学(8055)
机构
学院(155917)
大学(148522)
(83849)
经济(82597)
研究(58267)
管理(56576)
理学(48749)
理学院(48288)
管理学(47684)
管理学院(47419)
中国(46019)
(45822)
农业(34126)
(32943)
科学(31521)
(29197)
(29101)
业大(27306)
经济学(26915)
中心(26860)
研究所(26014)
财经(25520)
经济学院(24085)
(24032)
(23171)
农业大学(20847)
经济管理(20351)
(19803)
科学院(19696)
(19517)
基金
项目(97999)
科学(77768)
研究(76495)
基金(71841)
(61364)
国家(60703)
社会(53725)
科学基金(51737)
社会科(50487)
社会科学(50475)
(39203)
基金项目(37761)
教育(31412)
编号(31354)
(30129)
(28335)
自然(28043)
资助(27844)
自然科(27318)
自然科学(27314)
自然科学基金(26829)
(25042)
成果(24831)
国家社会(23489)
(22224)
发展(21560)
重点(21513)
(21261)
课题(20702)
(20364)
期刊
(108975)
经济(108975)
(53934)
研究(50043)
农业(36459)
中国(32844)
(22984)
业经(22177)
科学(21909)
学报(21784)
大学(18428)
学学(18212)
(18190)
金融(18190)
管理(16970)
经济研究(16257)
(15556)
问题(15313)
农业经济(14915)
农村(14458)
(14458)
财经(13287)
世界(12786)
技术(12563)
(11642)
经济问题(11481)
技术经济(9996)
(9616)
农村经济(9567)
社会(9352)
共检索到247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罗楚亮  
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同时发生的居民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扩大对农村贫困减缓具有不同的影响。本文在住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讨论了不同时期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对于农村贫困减缓的作用大小,估算了不同年份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的贫困减缓弹性,并根据Shapley分解讨论了分项收入对贫困程度的影响以及分项收入不均等性的贫困减缓弹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兵  胡宝娣  赖景生  
文章利用了基于Lorenz曲线进行贫困测度及其分解的方法,实证研究了1985~2003年中国农村的贫困变动,以及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对贫困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使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大幅度减少了贫困,但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收入不平等加剧部分地抵消了经济增长的减贫成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玛依拉·米吉提  阿依吐逊·玉素甫  
通过运用FGT贫困指数和在Lorenz曲线基础上的贫困指示增长曲线对新疆农村最近几年的贫困变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2003年到2007年,经济增长减缓了新疆农村的贫困状况,但收入分配状况的恶化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增长减缓贫困的积极作用。除2003~2004年以外,其余时期的经济增长都不是亲贫式的增长,新疆农村的贫困人口在经济增长中获得的利益少于非贫困人口。因此,为了有效地减少贫困,新疆不仅要注重通过经济增长减少贫困规模,同时也要重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并且把减少收入分配不均等的重点要放在提高最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上。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兵  赖景生  胡宝娣  
基于是否有利于穷人,结合收入分配状况和贫困水平的变化来审视中国经济增长,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政策含义。本文在建立农村居民收入Lorenz曲线的基础上,利用贫困指示增长曲线的实证分析揭示,1985~2003年间中国的经济增长不是有利于穷人的增长,农村穷人在经济增长中的获益少于富人;对农村贫困变动的测度和分解表明,经济增长使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大幅度减少了贫困,但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收入不平等加剧部分地抵消了经济增长的减贫成效。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中华  岳希明  
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农村住户数据,本文对1988—2018年中国农村贫困状况演变以及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增长、收入差距对减贫的影响进行综合考察。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贫困大幅减缓,减贫动因主要是收入增长,收入差距扩大部分抵消了增长的减贫效应。但随着减贫进程的推进,增长因素对减贫的贡献不断减弱,分配因素的影响愈显突出。对于深度贫困人口而言,分配因素对其贫困状态的影响更为重要。分收入来源的实证分析显示,研究期内,工资性收入逐渐成为农村居民的首要收入来源,对农村减贫的贡献迅速上升;政府转移净收入对减贫的贡献近年来明显增加,伴随着贫困程度的加深,其减贫作用也在增强。益贫式增长指数的测算结果表明,贫困人口主要从经济增长的涓滴效应中受益,经济增长方式尚需向益贫式增长转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沈扬扬  
本文通过计算并分解2001~2010年中国农村贫困指数发现,一改以往下降趋势,各项贫困指数均呈现有升有降的变动态势;H指数和I指数是影响总体贫困状况的主要因素,且以H指数最为主要;经济增长对缓解贫困具有正向作用,收入差距不利于减贫。具体来说,贫困标准越高,经济增长惠贫效果越好;FGT指数α值越大,经济增长惠贫效果越弱。这些差异说明,经济发展更多地惠及较富裕的贫困人口,较穷的贫困人口很难直接从经济增长中获益。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村减贫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增长的速度决定了减贫速度,同时经济增长的结构也对减贫效果具有显著影响。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对农业收入增长的减贫贡献率和有效性进行检验,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现阶段进一步降低农村贫困的途径。一、分析方法本文使用FGT指数作为贫困测度指标,FGT指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沈扬扬  
利用国家统计局(NBS)数据,本文测度了1980—2010年间中国农村贫困变动趋势以及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对农村贫困的影响;利用中国家庭收入项目(CHIP)数据,本文估算了1988—2002年间收入增长与不平等对从事不同经济活动类型农户贫困状况的影响。研究发现:以绝对贫困度量,农村贫困指数不断降低;以相对贫困标准度量,贫困指数有所提升;外出打工是目前农户摆脱贫困的有效方法,相比之下,务农农户贫困状况始终最为严重,增加组内成员收入,缩小组内差距对减少务农农户及农村贫困的意义重大;弹性计算结果显示,尽管收入增长是导致贫困下降的主要原因,但降低组内不平等程度对缓解贫困具有重要作用;四个组别当中,对务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菲  
自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在四十年的时间里保持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反贫困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不但贫困率持续降低,贫困深度进一步减轻,贫困严重性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在政府扶贫力度不断加强的同时,贫困率却面临下降趋缓的局面。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目标,就需要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关键影响要素进行分析,从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视角寻找脱贫、减贫的方法和路径,以便在精准扶贫战略的推动下,让农村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状态得到显著改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齐子鹏  胡柳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日益成为我国农村旅游资源丰富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旅游扶贫也成为重要的产业扶贫方式,乡村旅游经济的增长能否自发地起到减缓农村贫困的作用?亲贫困增长理论认为,仅靠单纯的经济增长不能实现充分有效的减贫与发展,经济增长是战胜贫困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力量来源,但它只是必要条件绝非充分条件。政府应制定一个故意倾向贫困群体发展的战略,缩小贫困差距,使贫困群体能够从经济增长中获得更多的收益。本文从亲贫困增长视角审视我国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发现我国部分乡村旅游地区存在亲富式增长倾向,而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导致的收入分配不公正是近几年乡村旅游目的地上访、冲突、拦阻游客现象频发的根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颖  
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开发式扶贫以增长减贫困的农村反贫困战略取得辉煌的成绩,然而新世纪以来却出现经济依然持续增长但贫困下降趋缓的态势,如何调整战略更好地反贫困成为中国面临的新挑战。本文通过贫困指数的分解,实证分析2002—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对贫困的影响,在通过贫困弹性和贫困减少指数的计算分析我国目前开发式扶贫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对农村反贫困依然有效,但是收入分配恶化在不断抵消增长的减贫效应。收入分配恶化不仅在城乡间存在而且在农村内部更为突出,如何改善收入分配成为新世纪中国农村反贫困工作成败与否的关键所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亚平  魏立乾  罗剑朝  
文章利用2011—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Hansen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下收入差距对农村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1)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影响下,收入差距与农村经济增长呈“U”型非线性关系。当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122.03时,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对农村经济增长存在抑制效应;而当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跨越拐点122.03时,适度的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有利于农村经济增长。(2)2014年以后,中国所有省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均已跨越拐点,处于“U”型曲线递增区间。(3)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三个维度的共同发展和协调配合使得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其中,覆盖广度作用最大,使用深度次之,数字化程度影响最小。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显著调节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规避农村贫富差距过大对农村经济增长产生的抑制效应。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韩建民  赵永平  
经济增长是贫困率下降的主要推动力。但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减贫的速度和效果出现明显递减的趋势,扶贫成本大幅度上升,贫困存在形式出现了明显不同于过去的新特点。本文提出了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步伐;以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组织农业生产;加快调整贫困地区经济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多元化扶贫机制,积极推动全社会各种力量参与扶贫;把贫困地区妇女的扶贫作为重点;积极采用和推广新型的扶贫模式;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对策与措施,以此达到消除贫困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马铃  刘晓昀  
本文运用多阶段分解方法和农户调查数据,重点分析了贫困农户和非贫困农户经济作物收入差距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贫困农户与非贫困农户经济作物纯收入的差距主要来自要素投入量的差异和中间物质投入产出效率的差异。贫困农户劳动力、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以及中间物质的投入量较低,要素投入量差异对贫困与非贫困户经济作物纯收入差距的贡献率合计为62.1%,中间物质投入产出效率差异的贡献率为125.6%。贫困农户劳动力和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的产出效率较高,对缩小纯收入差距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贫困农户的经济作物收入,增加贫困农户的劳动力投入和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提高贫困农户经济作物生产中中间物质投入的使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立雄  
我国贫困线的增长机制是只与物价挂钩,不与收入挂钩。由于食品价格增长高于消费价格指数增长,这种调整机制导致贫困线绝对购买力下降;同时,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贫困线相对购买力急剧下降。另外,贫困线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造成地区间受助穷人的生活质量相差巨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