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44)
- 2023(18627)
- 2022(16110)
- 2021(14763)
- 2020(12523)
- 2019(28743)
- 2018(28275)
- 2017(54727)
- 2016(29435)
- 2015(33084)
- 2014(32974)
- 2013(32645)
- 2012(30031)
- 2011(27056)
- 2010(27010)
- 2009(25219)
- 2008(24373)
- 2007(21599)
- 2006(19208)
- 2005(17075)
- 学科
- 济(131769)
- 经济(131556)
- 管理(88173)
- 业(80826)
- 企(67822)
- 企业(67822)
- 方法(55494)
- 数学(47470)
- 数学方法(46867)
- 财(35038)
- 中国(32575)
- 农(32262)
- 业经(28529)
- 学(28011)
- 地方(27252)
- 制(25088)
- 农业(21795)
- 理论(20644)
- 和(20338)
- 务(19979)
- 财务(19897)
- 财务管理(19851)
- 贸(19716)
- 贸易(19703)
- 易(19054)
- 环境(18853)
- 企业财务(18798)
- 体(18161)
- 银(18115)
- 银行(18049)
- 机构
- 大学(424062)
- 学院(420185)
- 济(175806)
- 经济(172194)
- 管理(163603)
- 研究(145096)
- 理学(141423)
- 理学院(139822)
- 管理学(137228)
- 管理学院(136471)
- 中国(106739)
- 京(90057)
- 科学(88464)
- 财(82456)
- 所(72835)
- 农(68213)
- 研究所(66044)
- 财经(65004)
- 中心(64832)
- 业大(62427)
- 江(62097)
- 经(59050)
- 北京(56798)
- 范(54747)
- 经济学(54278)
- 师范(54151)
- 农业(53218)
- 院(52684)
- 州(49253)
- 经济学院(48482)
- 基金
- 项目(285940)
- 科学(225115)
- 基金(208822)
- 研究(207271)
- 家(182558)
- 国家(181075)
- 科学基金(155447)
- 社会(132969)
- 社会科(125495)
- 社会科学(125455)
- 省(110564)
- 基金项目(109810)
- 自然(100934)
- 自然科(98582)
- 自然科学(98553)
- 自然科学基金(96781)
- 教育(95396)
- 划(93252)
- 资助(86421)
- 编号(83069)
- 成果(67936)
- 重点(64235)
- 部(63548)
- 发(60678)
- 创(58944)
- 课题(57469)
- 创新(55175)
- 国家社会(54992)
- 科研(54815)
- 教育部(54786)
- 期刊
- 济(197154)
- 经济(197154)
- 研究(128466)
- 中国(81793)
- 学报(68550)
- 财(65075)
- 管理(62723)
- 科学(62361)
- 农(61907)
- 大学(52789)
- 学学(49789)
- 教育(44868)
- 农业(42073)
- 技术(37244)
- 融(35318)
- 金融(35318)
- 财经(33107)
- 经济研究(32201)
- 业经(29556)
- 经(28439)
- 问题(25052)
- 业(21221)
- 技术经济(21159)
- 图书(20152)
- 版(19904)
- 理论(19578)
- 科技(19331)
- 统计(19106)
- 现代(18336)
- 贸(18054)
共检索到6277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靳涛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收入差距扩大化等社会不和谐问题表现的越来越显著,如何让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果惠及全民,如何让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也能分享增长的好处,这是中国经济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在理论分析和实证说明的基础上,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和解决该问题,即从体制上面、分配的侧重方面和增长的参与权方面来找出解决该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 扩散机制 分享机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广众
本文通过引入人力资本的溢出效益,在对均衡经济增长路径求解的基础上,说明人力资本积累效率的差距将内生地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差距的扩大。本文的分析说明了政府通过对人力资本积累进行补贴,进而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振彪 谷艳莉 尹剑锋
本文分析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导致我国局部地区房地产市场出现少数高收入群体投资性购房增多、商品房价格上涨过快、多数低收入群体消费性购房萎缩等问题从而对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不利影响。文章探讨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最后提出了创新高收入阶层成为中产阶级的投资渠道、发挥市场机制和公共财政的作用、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收入分配 住房投资 价格收入比 住房消费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梁炜
中国长期增长的各项要素禀赋条件的变化要求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转向通过技术进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创新驱动"。扩散是创新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扩散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驱动机理缘于在微观层面上,它能提高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推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上升;采用诸如节约要素投入、优化要素组合、采用新资源等技术方法获得成本效应。在宏观层面上,通过生产要素的替代和重组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从而驱动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在新技术的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学习、模仿和反馈效应使创新得到改善和增强。创新扩散机制是由创新扩散的对接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构成的有机整体。针对我国创新活动和创新扩散存在的问题,设...
关键词:
经济增长质量 创新扩散 机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安平
以省际人均GDP的基尼系数、投资和全国GDP的增长率为变量,本文建立了一个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来探究我国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及投资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差距在短期有助于投资,从而有利于经济增长,但从长期看,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有害;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经济增长对收入差距的反馈作用都不明显。
关键词:
收入差距 经济增长 投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冯子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较长的经济增长时期,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0.1%。但是,从1998年开始出现了通货紧缩的势头,为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但各种经济数据显示,通货紧缩态势并未得到根本好转。为了扭转这一态势,人们对此进行了很多研究和探索。其中,有学者注意到,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我国的收入差距扩大也在加深,特别是近几年来,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贯春
基于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双重视角,本文试图研究金融结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传导机制。在系统梳理金融结构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基础上,本文结合中国发展现状提出了待检验的系列研究假说,并采用1996-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展开实证检验。理论分析表明,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对金融服务的可获得能力存在差异,致使金融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直接影响;金融结构通过信贷配置功能影响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而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间接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提升直接融资比例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直接的缩小效应,并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和加速城市化来降低城乡收入差距,且城市化的中介作用要强于经济增长。由此可见,以"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为导向,逐步放开金融市场管制以提升直接融资比例,将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关键词:
金融结构 城乡收入差距 经济增长 城市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贯春
基于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双重视角,本文试图研究金融结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传导机制。在系统梳理金融结构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基础上,本文结合中国发展现状提出了待检验的系列研究假说,并采用1996-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展开实证检验。理论分析表明,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对金融服务的可获得能力存在差异,致使金融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直接影响;金融结构通过信贷配置功能影响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而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间接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提升直接融资比例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直接的缩小效应,并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和加速城市化来降低
关键词:
金融结构 城乡收入差距 经济增长 城市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路征
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的互动机制,并认为应该在保持对高收入人群和发达地区足够的激励下,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资本流动、加强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等措施,实现向兼顾公平的增长战略转变,并强化利益扩散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 互动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富强
文章认为,收入本质上是一定分配制度的产物,它不是基于贡献原则而是基于社会原则。正因为收入体现了一个社会的分配体制和法律制度,因而收入差距的拉大实际上也反映了市场机制的不健全性以及法律制度的不公正性。因此,完善社会制度、理顺公共领域以缩小收入分配就是政府的核心职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红利 王菁娜
库兹涅茨倒"U"曲线是对发达国家经验的总结,在欠发达国家中没有得到实证检验,当今欠发达国家如果重复发达国家以往的模式将是非常危险的。不平等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国家积累不足,同时带来了强大的政治压力,阻碍经济的长期增长绩效;富人的消费以奢侈品为主的消费结构制约了社会生产结构和非熟练劳动力需求,从而导致初始不平等的自我强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昌兵
由内生增长理论,本文提出了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的间接机制和直接机制,并结合经济增长模式分析收入分配在不同阶段上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工业化时期,经济增长主要是由物质资本推动的,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主要是直接机制一和间接机制一,收入差距扩大影响经济增长的方向不能确定。现代经济时期,经济增长主要是由人力资本推动的,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主要的是直接机制二和间接机制二,收入差距扩大不利于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陆万军
随着我国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开始受到关注。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各国的发展经验,总结了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的四大机制,提出实现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的一些思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许杰慧 刘敏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转型的逐渐深化,城镇居民收入分配领域所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在对收入分配与国民经济增长关系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收入分配机制的制度完善进行探讨,提出了深化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税收综合调控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 制度完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田娜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西安作为陕西经济重要极核的极化效应明显,导致增长极与其外围区形成的区域经济空间组织整体的持续增长能力正在下降,应发挥西安作为区域经济重要增长极的扩散效应来实现关中区域经济的高质量一体化。大西安规划及其实施的过程应该体现西安经济由极核阶段向扩散阶段转化的分散化、均衡化特征,不仅要积极培育和完善支撑单个增长极的主导产业和市场主体,更要建立多个增长极之间的渗透与联系,进而达到区域经济的高水平均衡。
关键词:
西安经济 高质量增长 极化效应 扩散阶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