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26)
- 2023(14040)
- 2022(11667)
- 2021(10870)
- 2020(9035)
- 2019(21056)
- 2018(20343)
- 2017(39216)
- 2016(20930)
- 2015(23738)
- 2014(23654)
- 2013(23989)
- 2012(22809)
- 2011(20800)
- 2010(20922)
- 2009(19858)
- 2008(19617)
- 2007(17641)
- 2006(15817)
- 2005(14424)
- 学科
- 济(115327)
- 经济(115228)
- 业(60124)
- 农(52715)
- 管理(51346)
- 方法(42011)
- 数学(38072)
- 数学方法(37822)
- 企(35997)
- 企业(35997)
- 农业(35389)
- 中国(29501)
- 地方(25873)
- 业经(25239)
- 财(25047)
- 学(20224)
- 贸(19605)
- 贸易(19595)
- 制(19432)
- 易(19077)
- 发(16214)
- 融(15521)
- 金融(15519)
- 银(15448)
- 银行(15419)
- 环境(15320)
- 收入(15195)
- 行(14862)
- 体(14199)
- 地方经济(14154)
- 机构
- 学院(314024)
- 大学(312479)
- 济(151730)
- 经济(149149)
- 研究(116703)
- 管理(116564)
- 理学(100093)
- 理学院(98981)
- 管理学(97616)
- 管理学院(97029)
- 中国(91291)
- 农(68450)
- 科学(66906)
- 财(65699)
- 京(65274)
- 所(59659)
- 研究所(53879)
- 中心(52891)
- 农业(52520)
- 财经(51765)
- 经济学(48930)
- 业大(48693)
- 经(47226)
- 江(46712)
- 经济学院(44149)
- 北京(41724)
- 院(40320)
- 范(39900)
- 师范(39593)
- 财经大学(37995)
- 基金
- 项目(202767)
- 科学(160317)
- 基金(150226)
- 研究(149907)
- 家(130945)
- 国家(129826)
- 科学基金(110020)
- 社会(100558)
- 社会科(95128)
- 社会科学(95102)
- 基金项目(78621)
- 省(76773)
- 自然(66630)
- 教育(65679)
- 自然科(65047)
- 自然科学(65027)
- 划(64036)
- 自然科学基金(63906)
- 资助(61299)
- 编号(59027)
- 成果(48204)
- 部(46997)
- 发(46683)
- 重点(45686)
- 国家社会(43609)
- 创(41296)
- 课题(40403)
- 教育部(40135)
- 人文(38979)
- 中国(38896)
- 期刊
- 济(176438)
- 经济(176438)
- 研究(98622)
- 农(71076)
- 中国(62262)
- 财(49256)
- 学报(48714)
- 农业(48222)
- 科学(46232)
- 管理(38626)
- 大学(37839)
- 学学(36245)
- 融(33831)
- 金融(33831)
- 业经(30470)
- 经济研究(28322)
- 财经(26584)
- 技术(24713)
- 问题(24398)
- 业(23524)
- 教育(23387)
- 经(23069)
- 世界(20584)
- 贸(19007)
- 技术经济(17640)
- 版(16589)
- 经济问题(16419)
- 国际(16385)
- 统计(16096)
- 农村(15897)
共检索到483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立中 张建华
文章以贫困的收入增长偏弹性和贫困的收入分配偏弹性的性质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分析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减贫进程之间关系的统一框架。文章着重探讨了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收入水平和收入不平等的初始值对经济增长的减贫能力,以及收入不平等的贫困效应的影响,并以中国农村为例,来实证检验它们之间的定性、定量关系及政策含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兵 赖景生 胡宝娣
基于是否有利于穷人,结合收入分配状况和贫困水平的变化来审视中国经济增长,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政策含义。本文在建立农村居民收入Lorenz曲线的基础上,利用贫困指示增长曲线的实证分析揭示,1985~2003年间中国的经济增长不是有利于穷人的增长,农村穷人在经济增长中的获益少于富人;对农村贫困变动的测度和分解表明,经济增长使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大幅度减少了贫困,但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收入不平等加剧部分地抵消了经济增长的减贫成效。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 贫困缓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辛 谭诗斌
文章基于国家统计局2010~2013年全国农村住户调查分组数据,运用广义二次曲线GQ模型回归拟合了农村居民收入分配洛伦兹曲线,测算了FGT贫困指数;采用沙普利值分解法估计了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与分配变化对减贫的贡献或影响;通过对五等份分组收入增长的弹性分析,评估了农村收入增长是否有利于穷人,并对提高农村减贫成效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收入贫困 GQ模型 沙普利值分解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颖
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开发式扶贫以增长减贫困的农村反贫困战略取得辉煌的成绩,然而新世纪以来却出现经济依然持续增长但贫困下降趋缓的态势,如何调整战略更好地反贫困成为中国面临的新挑战。本文通过贫困指数的分解,实证分析2002—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对贫困的影响,在通过贫困弹性和贫困减少指数的计算分析我国目前开发式扶贫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对农村反贫困依然有效,但是收入分配恶化在不断抵消增长的减贫效应。收入分配恶化不仅在城乡间存在而且在农村内部更为突出,如何改善收入分配成为新世纪中国农村反贫困工作成败与否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贫困 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付晓丹
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实现农民持续增收是我国经济政策的核心目标。大量研究表明,投资是实现我国经济保持增长的重要动力,但不同投资的性质决定了其效果和影响的层面相差很大,文章认为投资发生地的不同也将导致投资的效果有所差异。本文利用计量手段,定量的经验分析了我国1990-2010年的数据,比较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民收入、经济增长这两大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固定资产投资更具有滞后效应,人力资本投资总效应更强的结论,并对此进行了解释。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兵 胡宝娣 赖景生
文章利用了基于Lorenz曲线进行贫困测度及其分解的方法,实证研究了1985~2003年中国农村的贫困变动,以及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对贫困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使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大幅度减少了贫困,但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收入不平等加剧部分地抵消了经济增长的减贫成效。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 贫困指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玛依拉·米吉提 阿依吐逊·玉素甫
通过运用FGT贫困指数和在Lorenz曲线基础上的贫困指示增长曲线对新疆农村最近几年的贫困变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2003年到2007年,经济增长减缓了新疆农村的贫困状况,但收入分配状况的恶化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增长减缓贫困的积极作用。除2003~2004年以外,其余时期的经济增长都不是亲贫式的增长,新疆农村的贫困人口在经济增长中获得的利益少于非贫困人口。因此,为了有效地减少贫困,新疆不仅要注重通过经济增长减少贫困规模,同时也要重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并且把减少收入分配不均等的重点要放在提高最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上。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乐荣 李小云
文章采用模型分析和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基于2000年以来分省的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和分配及贫困减少数据,分析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和分配的减贫效应,并探讨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状况及来源。发现2000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依然对农村贫困减少发挥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收入分配的恶化会部分抵消收入增长的减贫作用;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程度明显高于城镇,工资性收入是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影响因素,家庭经营收入次之,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则相对较低。
关键词:
收入增长 分配 贫困减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国锋 孙林岩 张保成
通过对河南33个经济不发达县有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资本、劳动力和土地三个投入要素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率。结合当地扶贫资金和扶贫专项贷款使用落实情况统计资料、劳动力状况和后备土地资源统计资料,我们详细分析了贫困地区这三个要素对经济增长和脫贫的作用,以及这三要素之间的相互替代关系,重点强调资本投入及资本投向对于贫困地区脫贫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
贫困 科布一道格拉斯函数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飞 卢建词
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是"三农"问题中的主要内容。本文阐述了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减贫之间关系的理论框架,然后定义一族新的洛伦兹曲线,构造我国农村家庭收入的分布密度函数,并对"贫困一增长一不平等"减贫效应分解方法进行修正。进而使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中的农村家庭数据,对1991—2009年东部、中西部省份收入增长与分配结构扭曲的农村减贫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增长使得贫困入口比例下降,但分配不公平降低了减贫速度,并导致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份额不断萎缩。对比分析发现,中西部省份比东部沿海省份、2000年之后比之前的分配不公平程度更为严重。另外,基于Blinder-Oaxaca工资差异方...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魏众 B.古斯塔夫森
本文利用Logistic模型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 1988年和1995年的大样本农村住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旨在对中国农村从 80年代末期到 90年代中期的贫困变动及其因素进行探讨。根据本文研究 ,家庭居住的区域及地貌特征、非农就业以及家庭中的未成年人口数量是中国农村贫困的决定性因素。而本文对少数民族的研究也验证 ,少数民族贫困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也正在于其更多地居住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白菊红
改革开放20年的实践表明,农民收入分配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是互相影响的。即在经济发展早期,收入分配不均等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当经济发展进入后期,收入分配不均等就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此时收入分配不均等的缩小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收入分配 经济增长:农民收入:农业增加值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伟宾 汪三贵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益贫困地区"大于"益贫困户"的特征。农村扶贫政策的实施从生产能力、市场参与和缓解脆弱性等角度改善了贫困地区农民分享经济增长的机会和能力,有劳动力的贫困农户如果能够参加扶贫项目,其收入增长速度是非常可观的。扶贫政策的实施促进了中国农村减贫的进程,缓解了收入分配对减贫的负面影响,使经济增长表现出一定的益贫性。但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瞄准偏差,是导致"益贫困地区"大于"益贫困户"的原因之一,未来的农村扶贫政策需要在加强扶贫资金投入的同时提高扶贫资金的瞄准效率。
关键词:
扶贫政策 收入分配 农村减贫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金叶 周耀治 任婷
运用FGT贫困指数,以新疆为例,基于Lorenz曲线对农村贫困变动进行测算。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减贫作用,而收入分配不平等加剧则部分地抵消了经济增长的减贫作用。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 农村贫困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唐东波 张军
借由Theil指数二阶嵌套分解法所生发出来的收入分配Kuznets进程这一视角,本文发现中国30年改革历程中居民收入差距与城市就业比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经济增长亦是导致总体收入差距呈现倒U型关系的主要原因。Theil指数二阶嵌套分解结果显示: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各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显著地大于各地区内部收入差距,在各地区内部收入差距中,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沿海地区内部收入差距均最大。因此本文认为,打破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制度障碍和坚持城市化发展战略对于平抑收入差距意义重大。
关键词:
城市化 收入差距 Kuznets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