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07)
2023(18073)
2022(15738)
2021(14496)
2020(12330)
2019(28360)
2018(27988)
2017(55261)
2016(29289)
2015(32776)
2014(32663)
2013(32389)
2012(29906)
2011(27040)
2010(27187)
2009(25370)
2008(24623)
2007(21613)
2006(19345)
2005(17303)
作者
(84906)
(71055)
(70498)
(67281)
(45069)
(34017)
(31976)
(27601)
(26898)
(25220)
(23983)
(23944)
(22626)
(22455)
(22002)
(21780)
(21013)
(20528)
(20424)
(20214)
(17549)
(17289)
(17099)
(16122)
(15985)
(15804)
(15548)
(15243)
(14342)
(13756)
学科
(137850)
经济(137713)
管理(87256)
(82049)
(67202)
企业(67202)
方法(59673)
数学(52713)
数学方法(52124)
中国(33707)
(33569)
(32933)
地方(29076)
(27518)
业经(27295)
(23747)
(23080)
贸易(23065)
(22321)
农业(22204)
环境(21472)
(21003)
财务(20932)
财务管理(20886)
企业财务(19892)
(19331)
(19310)
金融(19307)
银行(19279)
(19007)
机构
大学(429228)
学院(426643)
(184075)
经济(180427)
管理(168815)
理学(146334)
理学院(144728)
研究(143600)
管理学(142283)
管理学院(141498)
中国(107174)
(90148)
科学(85689)
(84859)
(71107)
财经(68520)
研究所(64520)
中心(64121)
(63934)
(62263)
(61283)
业大(60552)
经济学(57364)
北京(57040)
(54235)
师范(53719)
(52554)
经济学院(51675)
财经大学(51001)
农业(49762)
基金
项目(287076)
科学(226736)
基金(210686)
研究(208667)
(183162)
国家(181724)
科学基金(156931)
社会(134073)
社会科(127251)
社会科学(127217)
基金项目(111357)
(109885)
自然(101763)
自然科(99380)
自然科学(99357)
自然科学基金(97596)
教育(95469)
(92768)
资助(87988)
编号(83834)
成果(67156)
(64306)
重点(64101)
(61202)
(58800)
课题(57005)
国家社会(55843)
教育部(55609)
创新(55003)
科研(54979)
期刊
(201789)
经济(201789)
研究(129368)
中国(73744)
(64484)
学报(64292)
管理(63083)
科学(59751)
(56422)
大学(49382)
学学(46905)
教育(39353)
农业(38620)
(38133)
金融(38133)
技术(37378)
财经(34400)
经济研究(33756)
业经(30861)
(29507)
问题(26777)
技术经济(22404)
(21515)
统计(21238)
理论(20478)
商业(19390)
(19383)
图书(19253)
现代(19085)
(19008)
共检索到6263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俞树毅  高峰  张燕  
文章采用2005-2010年我国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城市面板数据,分析经济增长、投资结构与环境效应的关系。研究显示:各经济区的SO2和烟尘排放已经得到较好的控制,环渤海和珠三角的水污染存在恶化趋势。环渤海、长三角的工业化与环境形成良性互动,国内企业已对环境污染无消极影响,FDI亦不存在"污染避难所"效应,但在珠三角却是存在的,且珠三角工业化仍以环境污染的加剧为代价。从城市规模而言,环境污染在规模较小的城市更为严重。因此,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快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实行有差别的环境政策和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李磊  朱彤  郑妍妍  
利用我国三大经济区中六个省份的出口和GDP变量,检验出口是否促进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增长是否带动出口。透过单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各经济区不同省份出口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因果关系。为增强出口和经济增长的相互促进作用,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优化产品结构,并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海良  黄德春  姚惠泽  
本文利用含有知识存量的生产函数,通过Malmquist测算中国三大经济区域1995—2008年的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情况,并检验即期和滞后期的环境规制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997年的国企改革和2007年的经济危机都严重影响了生产率的增长,前者对长三角影响较大,而后者对珠三角尤为明显;即期的环境规制对生产率增长的正向作用不显著,这主要是因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不同造成的,而滞后期环境规制对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正向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立成  牛勇平  
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根据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区域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的数据,首先对沿海三大经济区域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做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然后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进一步研究。对三大经济区域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做了分析与比较。研究认为,在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区域中,长三角地区在各项指标中几乎都处于领先地位;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区域的经济增长与科技活动人员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再次是R&D经费支出;珠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率与科技活动经费增长率及R&D经费支出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较为微弱。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靳卫东  周光锋  
产业结构转化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我国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化正处于不同阶段,这反映了产业结构转化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作用。长期以来,较低的人力资本水平,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制约了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顺利升级,使我国产业之间的劳动力流动具有了独立的特征。不过,这种状况正在逐步减弱,产业结构转化对于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崔也光  王京  
本文基于三大经济区的视角,以2014~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通过双重差分倾向匹配的方法,实证分析了2016年实施的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研发具有显著激励效应,且政策效应呈现普适性;相比京津冀与珠三角,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长三角经济区研发投入促进效果更显著。建议从完善所得税优惠政策及相关税收政策的配合方面促进企业研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梁邦海  严汉平  李冀  
以塞尔指数衡量的我国西部三大经济区区域经济增长α收敛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该区域整体经济差异的主要构成为区域内经济差异,区域内差异与区域间差异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而成渝经济区区域内经济差异所占整体经济差异的比重在三大经济区中最大。通过构建固定效应变系数条件收敛方程模型所进行的条件β收敛性分析进一步显示,在整体区域经济差异相对乐观的同时,区域核心城市经济增长多呈现发散状态,这将使该区域经济差异扩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林士婷  
本文以中国三大经济区域软实力量化分析为切入点,借鉴中外学者关于软实力相关理论,界定区域软实力内涵及构成要素,由6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构建城市软实力结构方程测量模型型,通过对中国290个城市样本及连续3年动态数据拟合并检验该结构方程模型型,分析计算全国290个城市连续三年软实力构建得分。运用聚类分析及多元尺度分析方法,阐明环渤海区域软实力发展在中国三大经济区的现状现状,针对环渤海区域软实力构建中存在的不足足,提出了提升人力素质、储备人力资源、提高核心竞争力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晔  
本文借鉴Combes et al.(2007)的城市与区域集聚效应测量方法,运用长三角16个城市、珠三角13个城市和环渤海地区19个城市1994—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三个经济区的城市和区域集聚效应进行了实证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珠三角的城市集聚效应在1990年代最强,但近年却出现明显的下降,同时,其区域集聚效应表现最弱;长三角在城市和区域集聚效应两方面都表现得最为突出;环渤海经济区的城市集聚效应最弱,而在区域集聚效应上表现良好。进一步地,文章认为集聚力与扩散力的"循环累积"决定了三个经济区内集聚效应的强弱,并且针对它们在人力资本和技术的外溢性以及产业同构化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木西  张华新  
本文运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东北地区四大经济区典型省份的面板数据,考察了社会资本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通过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发现社会资本对区域增长差异有明显的影响,其中人均受教育年限、总抚养比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戴永安  张曙霄  
经济区域化是目前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根本趋势,考察各类城市参与经济区域化的获益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借鉴Byrnes和Storbeck(2000)的方法,基于城市经济效率的视角,考察了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的区域化收益水平,并基于Tobit模型对影响区域化收益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三大经济区的区域化收益存在显著差异,京津冀地区的区域化收益最高,长三角地区次之,珠三角地区最低。进一步的计量分析发现,专业化分工和技术研发能力有利于区域化收益的实现,而外资的引进、政府的作用和城市空间影响则扩大了区域化收益,多样化分工和对外贸易对区域化收益的影响尚不明确,分地区的...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燕  龚新蜀  
本文利用我国2000~2009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扩展型C-D函数对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程度与就业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是形成区域就业差异的长期原因。但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程度对区域就业量的短期影响在四大经济区中又是不稳定的。因此,准确把握不同区域特点,以就业优先为指导,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方向,才是实现就业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永明  米冠旭  
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建设三方面,比较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发现,我国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定位不准确,教学脱离实践,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由此,天津高校物流人才建设应顺应市场变化,重点培养中高层物流人才,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建设高质量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史胜安  夏珑  张春明  
本文采用20032015年中国三大经济区域的面板数据,选取DEA-Tobit两阶段模型,测算三大经济区域的财政支出效率,并回归分析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外开放程度对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域的财政支出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珠三角区域则有显著负向显著;城镇化水平对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域财政支出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对珠三角则有显著正向影响;市场化程度和国有经济比重只对京津冀区域财政支出效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三大经济区经济结构与经济实力的比较"课题组  黄荣清  
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三大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GDP)总量的41%,引领着全国经济快速发展。本文运用第二次经济普查相关资料从三大区域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及其变化趋势,企业生产效率等方面研究分析了三大区域经济模式、发展规律及三大经济区域的特点,提出合理发展的方向,为我国其他地域经济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