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46)
- 2023(18078)
- 2022(15047)
- 2021(13627)
- 2020(11392)
- 2019(25379)
- 2018(25306)
- 2017(48608)
- 2016(26409)
- 2015(29381)
- 2014(29379)
- 2013(29171)
- 2012(26625)
- 2011(24054)
- 2010(23963)
- 2009(22054)
- 2008(21101)
- 2007(18681)
- 2006(16618)
- 2005(14741)
- 学科
- 济(124583)
- 经济(124463)
- 管理(76625)
- 业(72187)
- 企(57645)
- 企业(57645)
- 方法(50162)
- 数学(43838)
- 数学方法(43444)
- 中国(31701)
- 农(30648)
- 地方(27145)
- 学(26191)
- 业经(25631)
- 财(25368)
- 农业(21422)
- 技术(20128)
- 贸(19650)
- 贸易(19640)
- 易(18962)
- 制(18646)
- 环境(18502)
- 理论(17082)
- 和(16776)
- 地方经济(15569)
- 银(15524)
- 融(15455)
- 金融(15454)
- 银行(15452)
- 务(15045)
- 机构
- 大学(385615)
- 学院(384067)
- 济(162713)
- 经济(159443)
- 管理(149086)
- 研究(134951)
- 理学(129719)
- 理学院(128237)
- 管理学(125947)
- 管理学院(125266)
- 中国(97069)
- 科学(84770)
- 京(81960)
- 财(69138)
- 所(68591)
- 农(68005)
- 研究所(62920)
- 业大(61216)
- 中心(59287)
- 财经(56434)
- 江(55230)
- 农业(53552)
- 北京(51431)
- 经(51411)
- 经济学(50322)
- 范(49478)
- 师范(48914)
- 院(48663)
- 经济学院(45217)
- 州(44470)
- 基金
- 项目(266395)
- 科学(208776)
- 基金(194227)
- 研究(188244)
- 家(171839)
- 国家(170460)
- 科学基金(145532)
- 社会(121376)
- 社会科(115167)
- 社会科学(115135)
- 省(103433)
- 基金项目(103371)
- 自然(95438)
- 自然科(93239)
- 自然科学(93215)
- 自然科学基金(91526)
- 划(87221)
- 教育(84811)
- 资助(79084)
- 编号(74282)
- 重点(59795)
- 成果(58300)
- 部(57760)
- 发(57525)
- 创(55149)
- 创新(51650)
- 课题(51194)
- 国家社会(50875)
- 科研(50806)
- 教育部(49146)
- 期刊
- 济(179714)
- 经济(179714)
- 研究(114276)
- 中国(69121)
- 学报(66558)
- 农(61389)
- 科学(59629)
- 管理(54651)
- 财(50642)
- 大学(49377)
- 学学(47084)
- 农业(42066)
- 教育(35652)
- 技术(33483)
- 经济研究(30456)
- 融(30178)
- 金融(30178)
- 财经(27953)
- 业经(27795)
- 问题(24304)
- 经(24080)
- 业(21665)
- 技术经济(20840)
- 科技(19934)
- 版(18069)
- 商业(17644)
- 现代(17558)
- 图书(17366)
- 理论(17314)
- 业大(17309)
共检索到558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肖德 魏文婉
笔者采用1953年~2012年的经济数据,基于STR模型考察了人均GDP增长率、城市化率、技术进步率对能源消费强度的非线性影响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分别以滞后一阶的人均GDP增长率和滞后一阶的城市化率作为平滑转换变量建立ESTR模型,以技术进步率作为平滑转换变量建立LSTR模型,是最恰当的计量建模方法。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可以持续地降低能源消费强度,温和稳定地推进城市化进程对降低能源消费强度有一定促进作用,而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则有显著的正向拉升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白秋菊 陈建
文章对日本能源消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带动经济增长的是技术进步而非能源消费。因此,为了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需要增大技术进步投入的力度,还需通过技术进步来提升能源效率、研发新能源,以适应经济和社会持续不断对能源的需求。
关键词:
日本能源消费 日本技术进步 日本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千里 付岱山
采用2000-2016年的样本数据,基于MSIH (2)-VAR (1)模型研究能源消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呈U型趋势。能源消费随着经济增长呈现下降——增长的过程。现阶段,能源消费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都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政府应当有效利用能源消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的发展阶段,保障经济的快速和持续增长。通过区制转换概率矩阵,可以发现能源消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较为稳定。政府应当着眼于能源消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长期政策的制定,避免短期行为。由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可知,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冲击反应逐渐增大;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冲击反应逐渐减小。因此,从长期发展而言,推动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白秋菊 陈建
文章对日本能源消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带动经济增长的是技术进步而非能源消费。因此,为了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需要增大技术进步投入的力度,还需通过技术进步来提升能源效率、研发新能源,以适应经济和社会持续不断对能源的需求。
关键词:
日本能源消费 日本技术进步 日本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江笑云 汪冲
城市化是EKC的形成机制之一,突出体现为资本要素在工业化和城市扩张过程中通过城市这一载体所形成的空间集聚对于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排放产生了非线性的增速效应,最终使得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表现出曲线式的非线性趋势,二者的相对变化具有倒U型环境库兹列茨曲线特征,而人口城镇化则没有使得消费与污染排放之间形成这种非线性趋势。笔者基于2000年~2009年省区面板数据,在联立方程体系下考察了环境、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正反馈关系。研究表明,实施环境友好型的城市化战略,特别是人口城镇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举措。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新泉 陈旭
本文基于世代交叠模型的分析框架,从理论层面论证了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非线性效应。当经济增长率高于利率时,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效应;当经济增长率低于利率时,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负。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1980—2014年97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分别估算了总体样本、欧元区国家和G7国家及新兴经济体的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转折点。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样本国家的政府债务转折点为95.56%102.68%,但是政府债务阈值的大小在欧元区国家和G7国家、新兴经济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欧元区国家和G7国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贺俊 胡玲玲 唐述毅
本文首先构建一个包含人口年龄结构的内生增长模型,得到均衡状态下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框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少儿比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正U型关系、老年比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呈倒U型关系。然后对1989-2017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单位根检验发现少儿比率、老年比率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伪回归,考虑可能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发现少儿比率、老年比率和经济增长均存在正向空间相关性,说明可以采用空间计量回归模型对面板数据进行估计,为了选择合适的模型,分别进行LM检验、HAUSMAN检验、WALD检验和LR检验,得出空间杜宾随机效应模型最合适,研究发现本地区少儿比率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正U型,本地区老年比率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为倒U型,同时本地区少儿比率和老年比率也对相邻地区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贺小莉 潘浩然
本文基于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0-201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研究了中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间的非线性关系。不同于现有的研究,文中选取人均GDP、能源强度、资本形成总额作为阈值变量,并对其进行比较,发现资本形成总额为最优阈值变量,这一结论显示出现阶段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中资本投入量的重要作用;同时使用工具变量法对模型进行估计。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三个非线性模型都显示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正相关关系;②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能源消费量将会增加,人均GDP达到13 000元左右时,能源消费量对收入水平较敏感,能源消费弹性分别为0.473 1和0.394...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PSTR模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秦腾 陈曦 张铁英
技术进步对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我国1990-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以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双门槛效应",只有跨越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门槛,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才会产生积极影响;由于我国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首先在东部地区显现,然后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扩散。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门槛效应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明益
资本集聚与经济增长到底是什么关系?本文对此进行了理论及经验层面的研究。本文首先对资本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层面的推导和论证,得出两者存在非线性关系的结论;然后基于改进的C-D生产函数构建动态计量回归模型,利用中国1997~2011年的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验证了资本集聚与经济增长间非线性关系的存在,确定了门槛值,并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分样本门槛回归分析。理论及实证结果都证明了资本集聚与经济增长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门熙新 黄擎明
第二部分软技术作用下生产函数的理论模式与评价一、软技术进步的含义与度量 (一) 软技术进步的含义 1.软技术进步体现在数量上的增加即根据某一系统目标任务的需要,原来没有采用的软技术,现在已有若干种软技术被采用,这从采用软技术数量上表明其进步。 2.软技术进步体现在质量水平上的提高软技术质量水平的高低,包括二重内容:其一,就某一种软技术的应用来说,其本身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门熙新 黄擎明
第一部分软技术的特点、功能与作用一、什么是技术技术是一个受时间制约的相对概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技术有着不同的内涵,人们对技术也有不同的理解。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扩大到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技术中的科学知识因素增加了,技术活动中的物质手段不仅指原来意义上的工具和设备,即硬件,而且包括标明工具设备互相作用方式、活动程序和过程的软件,以及各种方法和手段。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吉川洋
按照经济学的标准理解 ,经济增长是个“长期性”的问题 ,所以是由供应方这个主要因素来决定的。但是 ,本文中介绍的模型说明了制约经济增长的原因是现有的产品、产业、部门的需求的停滞。如果需求成长的话 ,资本就能进行积累 ,经济就会增长。已有的产品、部门的需求可以描绘成 S型的减速曲线 ,所以要维持经济增长的话 ,就必须创造出新产品、新部门来让需求高速成长。这种能创造需求的技术革新力量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说 ,在“长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 ,认为“需求”的问题是有双重含义的标准理论并没有成功地把握住经济增长的本质。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高永刚 李海瑛
经济增长和就业是我国面临的两大难题 ,技术进步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 ,可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 ,会造成工人的失业。如何调节这一矛盾呢?本文认为只有“有选择”地发展技术 ,才能实现“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目标。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 就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平 殷明明 王伟
本文在1960—2014年间112个主要国家与地区的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基础上,从技术进步的视角出发,对技术进步在汇率错位影响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中介作用进行了全面考察,并通过改变汇率错位的测度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对基准模型结论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汇率低估对技术进步和人均GDP增长率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汇率低估带来的技术进步显著促进了人均GDP增长率的提升;汇率低估除对经济增长有直接影响外,还通过技术进步渠道对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技术进步的中介作用显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样本下技术进步在汇率错位
关键词:
汇率错位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中介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