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85)
2023(5767)
2022(4839)
2021(4099)
2020(3415)
2019(7757)
2018(7392)
2017(15098)
2016(7688)
2015(8413)
2014(8393)
2013(8675)
2012(8468)
2011(7654)
2010(7910)
2009(7550)
2008(7272)
2007(6718)
2006(6415)
2005(6099)
作者
(22839)
(19477)
(19456)
(18567)
(12549)
(9079)
(8839)
(7335)
(7159)
(6909)
(6757)
(6443)
(6350)
(6178)
(6174)
(6024)
(5663)
(5509)
(5461)
(5005)
(4931)
(4800)
(4572)
(4539)
(4443)
(4419)
(4129)
(3926)
(3918)
(3744)
学科
(64586)
经济(64562)
管理(26245)
(22654)
方法(20858)
数学(19251)
数学方法(19192)
(17956)
企业(17956)
地方(15635)
(12228)
地方经济(12221)
中国(11615)
业经(9507)
(9201)
(9063)
(8271)
财务(8268)
财务管理(8264)
环境(8070)
企业财务(8013)
(7673)
金融(7673)
农业(7238)
经济学(7033)
(6951)
关系(6198)
(6077)
银行(6070)
(6013)
机构
大学(124433)
学院(123256)
(70950)
经济(69952)
管理(45860)
研究(45700)
理学(39061)
理学院(38685)
管理学(38220)
管理学院(37988)
中国(35135)
(31307)
财经(24956)
(24682)
经济学(24621)
科学(23020)
(22786)
(22644)
经济学院(21947)
研究所(20269)
中心(19188)
财经大学(18444)
(17788)
(15966)
北京(15875)
(14937)
商学(14326)
商学院(14185)
(13715)
科学院(13650)
基金
项目(74234)
科学(59661)
基金(57173)
研究(53573)
(48939)
国家(48597)
科学基金(42293)
社会(39112)
社会科(37305)
社会科学(37295)
基金项目(29231)
(26785)
自然(25231)
自然科(24659)
自然科学(24655)
资助(24533)
自然科学基金(24231)
教育(23248)
(21992)
编号(18703)
国家社会(17570)
(17358)
(17259)
(16615)
重点(16615)
经济(16474)
教育部(15613)
人文(15379)
成果(14998)
(14745)
期刊
(84793)
经济(84793)
研究(43967)
(25168)
中国(20904)
管理(19318)
经济研究(15691)
学报(15473)
科学(15077)
财经(14405)
(14007)
金融(14007)
(13031)
(12615)
大学(12574)
学学(12381)
问题(10843)
技术(10608)
业经(9452)
技术经济(9275)
(9117)
国际(8820)
农业(8537)
统计(8221)
世界(8076)
(6880)
经济问题(6657)
经济管理(6580)
决策(6450)
商业(5829)
共检索到1967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健生  
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目的是为促进包括降低婴儿死亡率在内的人类发展目标。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增长与婴儿死亡率之间关系模型的分析显示,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投入水平及相互替代共同制约和影响婴儿死亡率。为使婴儿死亡率的进一步下降,需要国家从制度和政策方面做出相应的安排和调整,平衡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尤其是增加对公共卫生、妇幼保健的投入,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人类发展的良性互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桂香,杨青  
上海市1998年外来人口婴儿死亡数440人,死亡率为22.90‰,常住人口婴儿死亡数是372人,死亡率为6 03‰。外来人口婴儿死亡率是上海常住人口的3.80倍,相当于上海六十年代初的水平。外来人口婴儿死亡占外来人口总死亡的21.98%,是外来人口的主要死亡人群。降低外来人口婴儿死亡率刻不容缓。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希璋  
婴儿死亡率是反映人口死亡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敏感性指标。计算婴儿死亡率的基本原理是,以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出生的婴儿中在O岁上(一周岁以前)死亡的人数比上出生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罗茂初  
婴儿死亡率的测定,在人口分析中,始终是一项最困难的工作。人们往往由于数据不可得或不可靠,不得不求助于模型生命表,利用已知的,比较可靠的某些年龄组的死亡率来引申出婴儿死亡率。这样做,往往有两个风险。一是各国死亡率的模式不同。如果从柯尔一德曼(Coalc-Ccmcny)模型生命表构造来看,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这一点。这个模型生命表系统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费世宏  
婴儿死亡率对平均预期寿命的影响程度如何,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下面从生命表的构造中,来看看婴儿死亡率下降使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多少。 婴儿死亡率,实质上就是生命表中的0岁组的死亡概率,因此,婴儿死亡率ω为0岁组死亡概率q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有尚,饶克勤,张德英  
婴儿死亡率、婴儿死亡原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是当前国际人口学和医学公共卫生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它是衡量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保健事业发展和居民健康状况的敏感指标,也是人口平均期望寿命研究的重要内容。我国婴儿死亡及其原因、影响婴儿死亡因素的调查研究起步较晚,已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翁士贵,王绍贤  
一、资料来源及分析内容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在1988年进行的全国2‰生育节育抽样调查,包括了十几年的婴儿死亡率变化情况。本文分析所用的资料是这次调查全部资料的10%再抽样数据,但覆盖面包括了除西藏外的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婴儿死亡率的分析是根据其中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达德利·鲍思顿,方地  
一、导言 婴儿死亡率是人口的总体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的婴儿死亡率常标志着不同的总体生活条件,这一点在发展中国家尤为明显。所以生活质量指数总把婴儿死亡率列为它的重要变量之一。本文将采用近期公布的数据来描述中国县市婴儿死亡率的变化,并检验影响其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卫生因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爽  
婴儿死亡率是综合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死亡水平、卫生保健状况及生命素质高低的重要人口学指标。建国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婴儿死亡率水平迅速下降,对我国人口总死亡水平的降低和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因此,要全面、客观地了解我国人口发展的过程与规律,科学地认识我国人口的现状与特点,对在死亡率变化中占有突出重要地位的婴儿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赵梦晗  杨凡  
文章根据卫生部监测点数据及世界其他国家有关数据对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概率提出质疑,认为普查数据所显示的我国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概率水平偏低且下降速度过快。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结合多国数据,分别考察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水平与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概率之间的关系,发现我国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不符合国际经验。为给出相对准确的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概率估计值,研究中利用寇尔德曼模型生命表及布拉斯罗吉特转换对我国实际的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概率进行了估计。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概率分别在18‰~19‰和22‰~23‰的范围内。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谢韦克  
婴儿的死亡分布有其自己的特点。因此,对0岁生存曲线的形式常有不同的假定。这种不同的假定会影响0岁预期寿命即平均寿命。这里,我们假定其它条件相同,仅0岁生存曲线不同时,会对平均寿命产生多大的影响。 从理论上说,平均寿命可进行如下的分解: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翟振武  
婴儿死亡率历来是死亡率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也是最不易调查准确的指标之一。自从中国开展大规模人口研究工作以来,很多人口学家,特别是一些国外的人口学家,始终对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如此高的水乎(67.6岁)抱怀疑态度。主要证据是认为中国的婴儿死亡率不准确,具有低估的误差。不可否认,做为生命表起始年龄组的死亡率的估计误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钱建明,张强  
婴儿死亡率(IMR)的高低,不仅与医学卫生条件、妇幼保健尤以围产期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有关外,间接的还与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文化及城镇化等水平高低多种因素影响有关。当前,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要求准确、全面的获得婴儿死亡率指标是十分困难的,尤其在少数民族中更是如此。如要了解全国同期各少数民族婴儿死亡水平,除调查时受语言、交通等限制外,还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及时间。现利用1982与1990年两次人口普查登记中获得的各民族出生人数与不满一岁的死亡数为基数,同时调查搜集了各民族在同期内经济、文化、卫生等多种因素的资料,分别对42个民族按区域及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等条件进行分析,这样除可了解90年代初各民族婴儿死亡水平及影响因素外,还可反映民族间婴儿在改革开放10年间的变化趋势,为民族工作制订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明艳  
文章利用中国人口统计、卫生部门统计及WHO、UNDP等组织的系统数据,运用生命表等工具,分析了中国婴儿死亡率的变动趋势、区域差异、死因结构对人口预期寿命提高的贡献等。主要结论:(1)1980年后婴儿死亡率下降的减速不能完全用下降的极限来解释,同时,高收入国家婴儿死亡率的下降速度快于低、中收入国家也是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规律;(2)城乡人口婴儿死亡率之间差距较大且多年来缩小的趋势不明显。我国乡村地区的婴儿外源性死亡比例比城镇高得多,且降低的慢得多。(3)无论城乡,女婴的外源性死因比例下降的程度均比男婴大,说明改善女婴生存环境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4)乡村婴儿死亡率的下降没有达到应该有的水平,对预期寿命提高所作的贡献不够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黄荣清  曾宪新  
婴儿死亡率在人口死亡研究中有着特殊的位置。婴儿死亡是死亡力随年龄变化过程的起点,而且对以后的死亡力变化有很大的影响。过去几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表明,由于婴儿死亡漏报,导致婴儿死亡率与实际有较大出入。文章从174个国家数据所反映出的婴儿死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普查数据与卫生部检测地区婴儿死亡的对比、各省婴儿死亡数据的对比几个方面的分析表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婴儿死亡存在明显的"漏报"。从死亡报告误差发生可能性相对较小的幼儿死亡着手,在对各省的幼儿死亡率进行的修正基础上,根据婴儿死亡与幼儿死亡之间的稳定关系对各省的婴儿死亡数据进行修正,进而得出修正后的全国婴儿死亡率为17.27‰,普查的婴儿死亡漏报水平为7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