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99)
- 2023(7988)
- 2022(6643)
- 2021(5898)
- 2020(4838)
- 2019(10881)
- 2018(10386)
- 2017(20956)
- 2016(10890)
- 2015(11819)
- 2014(11989)
- 2013(12207)
- 2012(11721)
- 2011(10644)
- 2010(10959)
- 2009(10222)
- 2008(9855)
- 2007(8911)
- 2006(8036)
- 2005(7440)
- 学科
- 济(76507)
- 经济(76459)
- 业(29601)
- 管理(29518)
- 方法(24953)
- 企(23045)
- 企业(23045)
- 数学(22055)
- 数学方法(21931)
- 地方(19871)
- 中国(15178)
- 地方经济(14477)
- 业经(14353)
- 农(14062)
- 学(13929)
- 财(12543)
- 产业(11957)
- 制(10459)
- 农业(10075)
- 融(9271)
- 金融(9271)
- 体(8976)
- 贸(8507)
- 贸易(8503)
- 银(8307)
- 银行(8291)
- 环境(8253)
- 易(8137)
- 经济学(8053)
- 行(7988)
- 机构
- 学院(170658)
- 大学(169817)
- 济(88569)
- 经济(87184)
- 研究(64786)
- 管理(62310)
- 理学(53746)
- 理学院(53094)
- 管理学(52336)
- 管理学院(51999)
- 中国(46991)
- 财(37242)
- 科学(37017)
- 京(34753)
- 所(33042)
- 财经(30063)
- 经济学(30054)
- 研究所(29983)
- 中心(27507)
- 经(27274)
- 农(27000)
- 经济学院(26871)
- 江(25315)
- 业大(22944)
- 院(22875)
- 财经大学(22348)
- 北京(21817)
- 农业(20940)
- 范(20468)
- 师范(20232)
- 基金
- 项目(111127)
- 科学(88840)
- 基金(83192)
- 研究(79135)
- 家(72894)
- 国家(72375)
- 科学基金(61931)
- 社会(55068)
- 社会科(52618)
- 社会科学(52607)
- 基金项目(43367)
- 省(42588)
- 自然(38053)
- 自然科(37187)
- 自然科学(37177)
- 自然科学基金(36581)
- 划(35220)
- 资助(34288)
- 教育(34182)
- 编号(28230)
- 发(26569)
- 重点(25488)
- 部(25049)
- 国家社会(24285)
- 创(22917)
- 成果(22687)
- 发展(21973)
- 展(21695)
- 教育部(21659)
- 创新(21612)
共检索到2591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文彬
本文通过对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和特点的考察,探索了目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产业结构根源。文章首先回顾了关于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进之间内在关系的若干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其次对我国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基于统计数据的考察,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现有产业结构下流动性过剩的生成机理,进而论证了要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必须着眼于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第三产业发展这一基本观点。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演进 流动性过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朝华 唐海风
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和分配结构的不合理,经济增长带来居民收入增长的同时,消费需求难以有效放大,储蓄和净出口的高增长成为必然。储蓄的高增长导致银行的存贷差上升,其分流导致股市和房市的流动性过剩;净出口的持续高增长和国际资本的大量涌入导致国际收支持续的高顺差。由于汇率缺乏弹性,基础货币的被动增加和货币乘数的预期外上升一并导致货币供给过剩。强化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发行约束;调整外贸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结构;扩大消费需求;扩大汇率浮动区间;提高货币政策的科学性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和利用流动性过剩。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国强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经济出现了结构性失衡,经济增长过热、流动性过剩与投资过热之间相互影响。通过对经济增长、流动性过剩和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经济增长过热与流动性过剩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主要原因。所以,实施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及继续推进汇率制度的改革,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问题的政策选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唐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去三十年世界经济格局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深化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也创造了一种不稳定的双赢模式。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均在全球产业转移中获得了要素生产力递增的收益。要素生产率递增可能使采取固定汇率的货币经历从高估到低估的转变,全球产业转移支持了发展中国家广泛而持续地保持这一优势,并以经常性项目和资本项目间跨国补偿机制实现了全球经济不稳定的平衡,也创造了全球流动性过剩。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汇率 对外开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地
长期以来,以克拉克法则为代表的主流理论一直宣称"服务业比重高是经济发达的标志""服务业占主导的后工业社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在理论研究和政策制订领域占据了统治地位。而赵儒煜教授的研究则批判了传统产业结构理论的不科学性及其给现实经济社会带来的严重误导,并提出了新的解释。这本书的出版,在世界深受金融危机困扰后的今天,更具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谁决定荣衰: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是赵教授1999年第一部专著《后工业社会反论》的增补版,增
关键词:
产业结构演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儒煜
我们提出以经济增长率指标取代其虚拟化的经济增长前提,从GDP的产业结构出发,以国际产业结构的存在为理论背景来考察长期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首先,我们通过经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初步推断,产业结构的长期演进趋势不是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再向第三次产业迭次为主的一次过程,而是在第一次产业比重长期下降的同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伟 李绍荣
本文对中国经济的实证分析说明 ,过去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制度改革由第三产业拉动的 ,然而第三产业的结构扩张会降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对经济规模的正效应 ,因此只有通过提高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效率才能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经济规模 要素效率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牟安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柯军
文章采用结构层次系数来描述产业结构升级状况,并通过它对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联动性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在其与经济增长的联动性关系中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经济增长则不是产业结构升级的Granger原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敢
国民经济是由相互联系的各部门组成的有机整体,投入产出分析中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反映了部门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从而反映了各部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荆林波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中国利用外资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5 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已突破 600 亿美元, 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 (FDI) 流入国之一。低廉的劳动力以及高速的经济增长使中国至 2005 年累计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达到 6224.26亿美元, 远远超过其他国家。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2007年 1 月发布的数据显示, 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最大的 FDI 接受国, 在全球位居第四, 2006 年流入中国的 FDI 为 700 亿美元。外国直接投资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就业、技术进步等方面的重要因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秀兰 崔梦韬
近年来,民间投资和产业结构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探究民间投资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对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2012~2019年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使用面板联立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民间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2)民间投资对产业结构优化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可以推动经济增长;(3)民间投资对经济发展存在双重作用途径,即民间投资对经济增长既有直接效应,又有间接效应;(4)在控制变量中,政府投资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影响力不及民间投资,对产业结构优化没有显著影响;劳动力投入和贸易开放度对经济增长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曹新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曹新一、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现代经济增长方式本质上是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经济成长模式。从现代市场经济的宏观结构来看,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相互依赖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结构的状态。这...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志钢 李怡然 王倩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中国转变了以劳动和资本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模式,重视创新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文章使用1998—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创新异质性角度出发,将创新分为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创新形式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分阶段和地区讨论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结果显示: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都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发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和阶段异质性。技术创新在东、中、西部地区以及两阶段都促进了经济发展,产品创新在东中部地区及第一阶段(1998—2008年)促进了经济发展,而在西部地区和第二阶段(2009—2019年)对经济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关键词:
创新异质性 中介效应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鲁奇 张超阳
以1980-2005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河南5大经济区产业结构、变迁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各区域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政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相对于全国产业结构演变趋势,河南产业结构水平仍然低下,但河南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②河南产业结构演变的空间差异比较明显。③河南产业结构演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为产业结构偏离为负,竞争力偏离份额为负;产业结构偏离为正,竞争力偏离份额为正;产业结构偏离为正,竞争力偏离份额为负3种类型。④产业结构变迁对河南各区域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研究指出,利用高新技术对河南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大力...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SSM模型 河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